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生活在明朝 >

第108章

生活在明朝-第108章

小说: 生活在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中年男子依旧不依地缠着苏士嘉和苏士德,“你们不是说好的么,怎么又变卦?你们可是耍我地?”

他身边带的两个小厮也跟着起哄,不依的缠着这二人。

苏士嘉和苏士德狼狈地连连躲避,这三人依旧紧追着不依。

西厢房内还余下林寡妇等两三个妇人未走,见此情形,不约而同笑起来。林寡妇大声讽刺道,“哎哟,这旁人家的饭,可见不是那么好吃地……”

院中的都吃吃笑起来,大老太爷和三老太爷被臊得连声咳嗽,挑帘进了正房。

苏瑾看着眼前这一出闹剧,无奈地笑了笑。

常夫人拍拍她的手,苏瑾抬起头,两人会心一笑。

那讨债地人将苏士嘉和苏士德二人追到厨房那处的空地上,仍旧要他先还银子,那两个叔伯只是躲闪。

苏瑾看这情形,方放下心来,这四人大约是信了这债是真的。只要他们信了,这事儿便好办了些。总能拖到苏士贞回来罢?

将常夫人迎到东厢房入了坐。

“哎哟也难为你了”常夫人失笑连连,拿帕子擦了下眼角,“真是龙生九子,个个不同。你爹爹那么好性的人,竟有这样的叔伯堂兄。”

苏瑾也悄悄笑着道了谢,又道,“常婶婶,你先坐着。我趁热打发他们走”

常夫人点头。刚挑帘出来,便见林寡妇几个正往外走,苏瑾心头一动,忙上前道,“林大娘你先留留,我这里的事还没完,你与我壮壮胆气,等送走了人,你再家去。”

林寡妇晓得方才那妇人是常夫人,亦晓得这常夫人家业不小,本不预往跟前凑,听苏瑾这话,再一想,自己的儿子也是个秀才,自己也是有些身份地,又停了下来,笑道,“好。”

苏瑾将她领到东厢房,与常夫人介绍道,“常婶婶,这是我家东邻林相公的母亲。因怕闹到公堂之上,昨儿梁二叔特意去请林相公回来,与我撑腰呢。待会送走他们,我摆一桌宴,好生谢谢你们。”

常夫人是知道这家的,起身见礼。又让她,“林奶奶请坐。”

林寡妇一向是旁人给她脸面,她亦会给人脸面,闻言也忙客套着入了座。

苏瑾叫梁小青上茶,退出东厢房。

那讨债的三人正悻悻的立在院中间儿。看见苏瑾,大声说了几句看在常夫人的情面上暂缓些时日云云。

苏瑾道了谢,叫张荀将人送走。

不多时,大老太爷与三老太爷双双背着手,自正房出来。苏士嘉与苏士德各扯着自家小儿跟在其后。四人一齐看向苏瑾,又一齐冷哼,脚步不顿的出了绕过影壁出了苏家小院儿。

苏瑾暗暗摇头,招梁直过来,“去给林大哥送个信儿,就说这边无事了。叫他们跟着担心了。”

梁直应了声,飞快跑出去。

“阿弥陀佛,终是走了。”常氏叹了一声,看看苏瑾,“小姐受累了。”

苏瑾点头。

…………………………………………………………………………………………

咳,我真是给自己找罪受,生平最不会吵架的人。泪,好吧,这极品终于走了。呃,差点忘了,今儿是平安夜,偶却写了这吵架扫兴的章节……大汗。希望看文的各位,不会受情节影响,要开心过圣诞呀

        148章 消息

这一行人前脚走,苏瑾进东厢房与常夫人和林寡妇寒喧两句,便进里间磨了墨,写了封,将苏士贞的情况简短说明,差张荀到市口租匹马,将信送到棠邑的族长家里。

做完这些,她才真正松了口气。

摆了桌对常夫人来说不太丰盛的宴,宴后,本着替掌珠铺路的心态,留林寡妇和常夫人在家里闲坐半日,说些闲话,顺便打发时光。

送走这二人,已是近傍晚。

苏瑾立在东厢房门口遥望西边天空绚丽多姿的晚霞,享受这闹剧过后,格外难得的安宁。

这两日的事,她做得并非全对。对与错并非指人情道理,而是……女儿家的名声罢。这件事大约会为她本已不甚好的声名上再添一笔,比如骄纵泼悍之类。

想到这儿,低头扫过苏瑾儿纤细的手指,微微摇头,根本与这四个字扯不上关系,看来都是她的错。但是,现在想这个,好象已为时晚亦。她自打开始,做的都不是全对的事儿,现在也不差这一宗。只要不累及苏士贞,她么,会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完全负责。毫无怨言。所谓有因必有果嘛。

即使这样,她送走那些老家伙们,亦乖巧收敛了许多。

算算日子,杭州的信当是快来了,余下的日子便安心的在家中练练琴,或者心血来潮,取了笔墨练几笔字。

忽忽十几日过去,苏瑾安安生生的做了十几日大门不出的小家碧玉。杭州的来信和税监来临的消息,先后而至。

杭州的来信先到一日。那日苏瑾刚练了半晌的琴,刚虐足家人的耳朵,信便到了。

苏瑾惊喜蹿出房门,自拴子手中将信取来,三两下扯开封口,搭眼扫过。信是丁氏亲笔写来地,很长的一封,仔细讲解了,苏士贞为何会误传出这消息的原由,竟与陆仲晗推测的相差无几,而汪家随行的船只上确有苏士贞和常贵远的名字。因他们是头批出海的商人,路上暂时未遇到回程的商船,因而现下在哪里,并不能准确预知。不过,再过些时日,若有商船回程,或海外船只到港,或能再探得苏士贞的消息。

信中也提到了孙记,庆幸的是,他们的人和货物都安然无恙。信抹又言叫苏瑾去杭州住些日子。

将信看完,苏瑾长长的出了口气。向闻讯而来的常氏笑道,“消息确凿,爹爹当真无事。奶娘,你们都放心罢”

常氏亦欢喜笑道,“无事便好。小姐咱们明日去山上烧香还愿”

苏瑾点头,在第二日自清源山上还愿回来,她便听到了税监到来的消息。听闻此次派来的税监也是姓马。苏瑾对这个姓氏无好感,尤其是姓马的太监。听苏士贞说,万历时有位姓马的税监将归宁府的商户压榨得纷纷关门歇铺子,这位……

不知这次归宁府的税监事件何时能过去,仍是自苏士贞处得来的讯息,税监之事,各地情况不一,短则半年,长则一年有余,甚至有更久……

望着依旧繁华热闹,遵循着固有规律生活的人们,苏瑾微叹,若真如孙毓培和苏士贞所言,这份热闹的安宁,怕是等不了多久便会被无序和恐慌所取代。

这商业秩序一旦受创,要多久才能恢复还真是个问题。

显然大商号们不会坐以待毙,必会走旁的路子。也许商人们会将资本转移到两关附近的州府么?

苏瑾思量半晌,认定这大可能。想了想自己手中少得可怜的两千两本钱,她微微拧眉,突地转念,孙记的货物即无事,想来资金不受太大影响,不知道能否将今年所余下的货物折算成本钱,若有可能,明年的合约也折了现银……

想到这儿,她站起来,出了房间,叫梁小青,“走,我们去孙记一趟。”

梁小青匆匆跑来,因苏士贞的事儿而沾染上的忧心退去,脸上一派轻松笑意,“小姐,去孙记做什么?置生辰礼么?”

生辰是说她两天后的十七岁生辰。常氏和梁小青已开始着手准备为她庆祝。

苏瑾摇头,“不全是,走罢。我们快去快归。”

到孙记时,这间重新焕发生机的百年老号,生意兴隆依旧,店前地坪上停了好几辆装饰豪华的马车,孙二掌柜正巧送一行客人出门儿,苏瑾下了车,立在一旁,等那客人走了,才迎上前去。

“苏小姐好。”早已看见她的孙二掌柜拱手迎来,苏瑾笑着还礼,“二掌柜好,近日生意可好。”

孙二掌柜笑容满面,连连拱手,“托福,托福”

闲话着至店内,不待苏瑾开口,孙二掌柜已拱手道,“在下一向在铺子里忙,前几日才听说苏小姐父亲地事,未及前去探望,便又听闻这消息乃是误传。不知现下可有确切消息?”

苏瑾笑着点头,“劳二掌柜费心了。已经证实了,我爹爹无碍。”

“无碍好,无碍好”孙二掌柜连连点头,将她带到二楼雅室之中,又唏嘘一番,说了些税监消息的闲话,才问起苏瑾的来意。

苏瑾便笑着将想提前兑现两年合约之事说了。

孙二掌柜睁大眼睛,“苏小姐可是缺银子使?”

苏瑾摇头,“日常家事倒不缺,只是我是个闲不住地,想以次为本钱,再探探旁的门路……便来问问孙二掌柜是否方便……”毕竟孙记要买矿山,必也缺银子,而,现在又非孙毓培做主。若能提前兑现最好不过,若不能,最起码能兑出今年还余下的近五百多两银子罢?

听明白她的话,孙二掌柜更惊讶。

“若是不方便,就当苏瑾没提。”苏瑾看他沉吟不语,连忙笑起来。

“不是,不是”孙二掌柜忙摆手,笑道,“这事儿我得请示大掌柜,才好给苏小姐回话。”

苏瑾点头,“合该如此。就有劳二掌柜代苏瑾问问,若不能提前支取前三年的,便将今年还余下份额折合成银两,不知这样可行?”

孙二掌柜笑道,“好,我定然将苏小姐的意思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大掌柜。”

此时正是孙记生意正好的时候,苏瑾也不多耽搁他的时间,又寒喧几句,便告辞而去。

目送她离去,孙二掌柜自铺子后门出去,匆匆进后院,去找孙毓元说此事。

孙毓元微怔,“提前支取银子……探探旁的门路?”

“是。苏小姐是这么说的”

孙毓元不解,站起身子,在室内踱了两步,“不是传言说她父亲无碍么?”

孙二掌柜又点头,“苏小姐也确认,苏老爷的事儿是误传。”说着看孙毓元面带疑惑,其实他也疑惑,苏老爷回来便是几万两的盈利,怎的苏小姐仍要亲自操持生意?

“莫不是二伯母要给大哥订亲的事么?”孙毓元思量片刻,自言自语,声音很轻。

只言片语飘入孙二掌柜的耳朵,他闻言一怔。虽不敢擅自搭话,心中却一动,大少爷与苏小姐交往过于密切,孙记的伙计帐房们私下常有议论,他自然也听得几句。不过看苏小姐每次前来,皆是为了生意,并无小女儿情态,他少不得要喝斥伙计们,少议论东家的是非。

此时,二少爷这话,莫不是说,早先伙计们私下说,二夫人嫌苏小姐家中贫寒,门户不般配这话是真的?所以苏小姐是想多挣些银子?

正思量间,孙毓元已抬头道,“按合约上的写地,支付今年未提取的余额。”

孙二掌柜又是一怔,再看孙毓元时,他已转过身子。知道他这是要照章办事,没有回旋地余地。忙应了声是,出了房门。相比较性子活泛的大少爷,他更怕这位不苟言笑的二少爷。

只是二夫人要给大少爷订亲了么?孙二掌柜一向老实,极少关注东家的私事,而二少爷的地位又不比大少爷,自大少爷走后,自宁波那边传来的消息慢了许多,亦少了许多。

重新回到铺子,他微微叹了口气,进帐房叫人查查苏家今年还余多少小食未提。

“小姐,你说那大掌柜会不会不同意咱们提前支银子?”见过一次孙毓元的梁小青显然对他的印象不佳,一路担心着,回到家中,终是问了出来。

苏瑾想了想,“那就等到年底,到时今年余下多少,也许能支取出来罢。”

“姚大哥不是说明年不知道何时成行么?小姐为何这般急切?”梁小青有些不解。

苏瑾看看她,又扫过自厨房后面来过来的常氏,心中微叹,要去忻州还得好好说服这一家人呢。反正还有时间,便拿早做计划的借口先搪塞过去。

十月十六,姚大郎成亲,苏瑾和常氏一道去送了礼,那吉庆的大红,欢乐的气氛,震天的喜乐和炮竹声,让苏瑾有些恍然,脑海中有一闪而过的身影。

“陆公子还没回来么?”回去的时候路过林家,常氏低声问道。

苏瑾摇头一笑,“不知。春闱将至,忙着温书或其他事情也说不定。”

…………………………………………………………………………………………

过渡啊。

        149章 选绣?

孙记并没有让苏瑾等太久,大约五六日后,便将本年余下的货物折合成银两,送到苏家。共计五百六十两。孙二掌柜似是对此结果非常抱歉,苏瑾虽有遗憾,却也没什么可埋怨地,毕竟,做生意这种事,不能一直靠人提携照顾。

能动的银子她归整了之后,共计两千七百两五十多两。苏瑾留下五十两做家用,余下的银子皆封起来,慢慢等着冬天的过去,春天的到来。

忻州,当不会让她失望罢?这可是她好不容易才慢慢争取到的机会呢

税监的到来在归宁府掀起不小的波澜,有通透的大商号自是早早撤离,想来不会受太多的损失。而那些不明就里的小商户们,有些是不懂,有些是不信,总而言之,虽然各式传言皆有,在没有亲眼看到税监的厉害之前,他们是不舍得在大商号撤离的时候,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