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旧唐书 >

第523章

旧唐书-第523章

小说: 旧唐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桑道茂者,大历中游京师,善太一遁甲五行灾异之说,言事无不中。代宗召

之禁中,待诏翰林。建中初,神策军修奉天城,道茂请高其垣墙,大为制度,德

宗不之省。及朱泚之乱,帝苍卒出幸,至奉天,方思道茂之言。时道茂已卒,命

祭之。

赞曰:术数之精,事必前知。粲如垂象,变告无疑。怪诞之夫,诬罔蓍龟。

致彼庸妄,幸时艰危。

 卷一百九十二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隐逸

○王绩田游岩史德义王友贞卢鸿一王希夷卫大经李元恺王

守慎徐仁纪孙处玄白履忠王远知潘师正刘道合司马承祯吴筠

孔述睿(子敏行)阳城崔觐

前代贲丘园,招隐逸,所以重贞退之节,息贪竞之风。故蒙叟矫《让王》之

篇,玄晏立高人之传,箕、颍之迹,粲然可观。而汉二龚之流,乃心王室,不事

莽朝,忍渴盗泉,本非绝俗,甚可嘉也。皇甫谧、陶渊明慢世逃名,放情肆志,

逍遥泉石,无意于出处之间,又其善也。即有身在江湖之上,心游魏阙之下,托

薛萝以射利,假岩壑以钓名,退无肥遁之贞,进乏济时之具,《山移》见诮,海

鸟兴讥,无足多也。阮嗣宗傲世佯狂,王无功嗜酒放荡,才不足而智有余,伤其

时而晦其用,深识之士也。高宗天后,访道山林,飞书岩穴,屡造幽人之宅,坚

回隐士之车。而游岩、德义之徒,所高者独行;卢鸿一、承祯之比,所重者逃名。

至于出处语默之大方,未足与议也。今存其旧说,以备杂篇。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少与李播、吕才为莫逆之交。隋大业中,应孝

悌廉洁举,授扬州六合县丞。非其所好,弃官还乡里。绩河渚中先有田数顷,邻

渚有隐士仲长子先,服食养性,绩重其真素,愿与相近,乃结庐河渚,以琴酒自

乐。尝游北山,因为《北山赋》以见志,词多不载。

绩尝躬耕于东皋,故时人号东皋子。或经过酒肆,动经数日,往往题壁作诗,

多为好事者讽咏。贞观十八年卒。临终自克死日,遗命薄葬,兼预自为墓志。有

文集五卷。又撰《隋书》,未就而卒。

兄通,字仲淹,隋大业中名儒,号文中子,自有传。

田游岩,京兆三原人也。初,补太学生,后罢归,游于太白山。每遇林泉会

意,辄留连不能去。其母及妻子并有方外之志,与游岩同游山水二十余年。后入

箕山,就许由庙东筑室而居,自称“许由东邻”。调露中,高宗幸嵩山,遣中书

侍郎薛元超就问其母。游岩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谓曰:“先生养道

山中,比得佳否?”游岩曰:“臣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帝曰:“朕今得卿,何异汉获四皓乎?”薛元超曰:“汉高祖欲废嫡立庶,黄、

绮方来,岂如陛下崇重隐沦,亲问岩穴!”帝甚欢,因将游岩就行宫,并家口给

传乘赴都,授崇文馆学士,令与太子少傅刘仁轨谈论。帝后将营奉天宫于嵩山,

游岩旧宅先居宫侧。特令不毁,仍亲书题额悬其门,曰“隐士田游岩宅”。文明

明中,进授朝散大夫,拜太子洗马,垂拱初,坐与裴炎交结,特放还山。

史德义,苏州昆山人也。咸亨初,隐居武丘山,以琴书自适。或骑牛带瓢,

出入郊郭廛市,号为逸人。高宗闻其名,征赴洛阳。寻称疾东归。公卿已下,皆

赋诗饯别,德义亦以诗留赠,其文甚美。天授初,江南道宣劳使、文昌左丞周兴

表荐之,则天征赴都,诏曰:“苏州隐士史德义,志尚虚玄,业履贞确,谦冲彰

于里辏⒂驯碛诠胪ァ9檀钦鞅伲ね狭曛欢嘈霍Ⅰ眨叩赣薰取

博闻强识,说《礼》敦《诗》,缮性丘园,甘心畎亩。朕承天革命,建极开阶,

寤寐星云,物色林壑。顺祯期而捐薛带,应休运而解荷裳;粤自海隅,来游魏阙,

行藏之理斯得,去就之节无违。风操可嘉,启沃攸伫,特宜优奖,委以谏曹。可

朝散大夫。”后周兴伏诛,德义坐为所荐免官。以朝散大夫放归丘壑,自此声誉

稍减于隐居之前。

王友贞,怀州河内人也。父知敬,则天时麟台少监,以工书知名。友贞弱冠

时,母病笃,医言唯啖人肉乃差。友贞独念无可求治,乃割股肉以饴亲,母病寻

差。则天闻之,令就其家验问,特加旌表。友贞素好学,读《九经》皆百遍,训

诲子弟,如严君焉。口不言人过,尤好释典;屏绝⺶亶味,出言未曾负诺,时论

以为真君子也。

长安年,历任长水令。后罢归田里。中宗在春宫,召为司议郎,不就。神龙

初,又拜太子中舍,仍令所司以礼征赴。及至,固以疾辞。诏曰:

敦夷齐之行,可以激贪;尚颜闵之道,用能劝俗。新除太子中舍人王友贞,

德义泉薮,人伦茂异,孝始于事亲,信表于行己。富有文史,廉于财货,久历官

政,累闻课绩。有古人之风,保君子之德。乃抗志尘外,栖情物表,深归解脱之

门,誓守薰修之诫。顷加征命,作护储闱,固在辞荣,累陈情恳。坚持净义,不

登于车服;惟悦禅纲,味靡求于珍馔。朕方崇奖廉退,惩抑浇浮,虽思廊庙之贤,

岂违山林之愿,宜加优秩,仍遂雅怀。可太子中舍人员外置,给全禄以毕其身,

任其在家修道。仍令所在州县存问,四时送禄至其住所。

玄宗在东宫,又表请礼征之,以年老,竟辞疾不赴。年九十余,开元四年卒。

特下制曰:“贵德尊贤,饰终念远,此圣人所以治天下、厚风俗也。王友贞禀气

元精,游心大朴。孝惟不匮,独贯于神明;道则难名,高谢于人代。言念锡类,

方期镇俗,遽尔凋殂,良深愍悼。生无大位,虽隔外臣之仪,殁有余荣,宜赠上

卿之服。可赠银青光禄大夫,仍委本县令长特加吊祭。”

卢鸿一,字浩然,本范阳人,徙家洛阳。少有学业,颇善籀篆楷隶,隐于嵩

山。开元初,遣备礼再征不至。五年,下诏曰:

朕以寡薄,忝膺大位。尝恨玄风久替,淳化未升,每用翘想遗贤,冀闻上皇

之训。以卿黄中通理,钩深诣微,穷太一之道,践中庸之德,确乎高尚,足侔古

人。故比下征书,伫谐善绩,而每辄托辞,拒违不至。使朕虚心引领,于今数年,

虽得素履幽人之贞,而失考父滋恭之命。岂朝廷之故与生殊趣耶?将纵欲山林不

能反乎?礼有大伦,君臣之义,不可废也。今城阙密迩,不足为难,便敕赍束帛

之贶,重宣斯旨,想有以翻然易节,副朕意焉!

鸿一赴征。六年,至东都,谒见不拜。宰相遣通事舍人问其故,奏曰:“臣

闻老君言,礼者,忠信之所薄,不足可依。山臣鸿一敢以忠信奉见。”上别召升

内殿,赐之酒食。诏曰:“卢鸿一应辟而至,访之至道,有会淳风,爰举逸人,

用劝天下。特宜授谏议大夫。”鸿一固辞,又制曰:

昔在帝尧,全许由之节;缅惟大禹,听伯成之高。则知天子有所不臣,诸

侯有所不友,《遁》之时义大矣哉!嵩山隐士卢鸿一,抗迹幽远,凝情篆素;隐

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云卧林壑,多历年载。传不云乎:“举逸人,天下

之人归心焉。”是乃飞书岩穴,备礼征聘,方伫献替,式弘政理。而矫然不群,

确乎难拔,静已以镇其操,洗心以激其流,固辞荣宠,将厚风俗,不降其志,用

保厥躬。会稽严陵,未可名屈;太原王霸,终以病归。宜以谏议大夫放还山。岁

给米百石、绢五十匹,充其药物,仍令府县送隐居之所。若知朝廷得失,具以状

闻。

将还山,又赐隐居之服,并其草堂一所,恩礼甚厚。

王希夷,徐州滕县人也。孤贫好道。父母终,为人牧羊,收佣以供葬。葬毕,

隐于嵩山,师道士黄颐,向四十年,尽能传其闭气导养之术。颐卒,更居兖州徂

来山中,与道士刘玄博为栖遁之友。好《易》及《老子》,尝饵松柏叶及杂花散。

景龙中,年七十余,气力益壮。刺史卢齐卿就谒致礼,因访以字人之术,希

夷曰:“孔子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终身行之矣。”及玄宗东巡,敕

州县以礼征,召至驾前,年已九十六。上令中书令张说访以道义,宦官扶入宫中,

与语甚悦。

开元十四年,下制曰:“徐州处士王希夷,绝学弃智,抱一居贞,久谢嚣尘,

独往林壑。朕为封峦展礼,侧席旌贤,贲然来思,克应嘉召。虽纡绮季之迹,已

过伏生之年,宜命秩以尊儒,俾全高于尚齿。可朝散大夫,守国子博士,听致仕

还山。州县春秋致束帛酒肉,仍赐衣一副、绢一百匹。”寻寿终。

自则天、中宗已后,有蒲州人卫大经、邢州人李元恺,皆洁志不仕;蒲州人

王守慎、常州人徐仁纪、润州人孙处玄,皆退身辞职,为时所称。

卫大经者,笃学善《易》,口无二言。则天降诏征之,辞疾不赴。与魏州人

夏侯乾童有旧,闻乾童母卒,徒步往吊之。乡人止之曰:“当夏溽暑,岂可步涉

千里,致书可也。”大经曰:“尺书无能尽意。”遂行。至魏州,会乾童出行,

大经造门设席,行吊礼,不讯其家人而还。开元初,毕构为刺史,谓解令孔慎言

曰:“卫生德厚,宜有旌异。古人式干木之闾,礼贤故也。”慎言造门就谒,时

大经已年老,辞疾不见。尝预筮死日,凿墓自为志文,果如筮而终。

李元恺者,博学善天文律历,然性恭慎,口未尝言人之过。乡人宋璟,年少

时师事之。及璟作相,使人遗元恺束帛,将荐举之,皆拒而不答。景龙中,元行

冲为洺州刺史,邀元恺至州,问以经义,因遗衣服。元恺辞曰:“微躯不宜服新

丽,但恐不能胜其美以速咎也。”行冲乃以泥涂污而与之,不获已而受。及还,

乃以己之所蚕素丝五两以酬行冲,曰:“义不受无妄之财。”先是,定州人崔元

鉴明《三礼》,乡人张易之宠幸用事,荐之。起家拜朝散大夫,致仕于家,在乡

请半禄。元恺诮之曰:“无功受禄,灾也。”元恺年八十余,寿终。

王守慎者,有美名。垂拱中为监察御史。时罗织事起,守慎舅秋官侍郎张知

默推诏狱,奏守慎同知其事,守慎以疾辞,因请为僧。则天初甚怪之;守慎陈情,

词理甚高,则天欣然从之,赐号法成。识鉴高雅,为时贤所重。以寿终。

徐仁纪者,圣历中征拜左拾遗。三上书论得失,不纳,谓人曰:“三谏不听,

可去矣!”遂移病归乡里。神龙初,宣慰使举仁纪之行可以激俗,又征拜左补阙。

三上书,又不省,乃诣执政求出,俄授灵昌令。妻子不之官,廨舍唯衣履及书疏

而已,余无所蓄。

孙处玄,长安中征为左拾遗。颇善属文,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文。神龙初,

功臣桓彦范等用事,处玄遗彦范书,论时事得失,彦范竟不用其言,乃去官还乡

里。以病卒。

白履忠,陈留浚仪人也。博涉文史。尝隐居于古大梁城,时人号为梁丘子。

景云中,征拜校书郎。寻弃官而归。

开元十年,刑部尚书王志愔表荐履忠隐居读书,贞苦守操,有古人之风,堪

代褚无量、马怀素入阁侍读。十七年,国子祭酒杨傆直砑雎闹铱拔Ч伲

征赴京师。及至,履忠辞以老病,不任职事。诏曰:“处士前秘书省校书郎白履

忠,学优缃简,道贲丘园,探赜以见其微,隐居能达其志。故以汲引洙、泗,物

色夷门,素风自高,玄冕非贵。几杖云暮,章秩宜加,俾承礼命之优,式副宠贤

之美。可朝散大夫。”

履忠寻表请还乡,手诏曰:“孝悌立身,静退放俗,年过从耄,不杂风尘。

盛德予闻,通班是锡,岂惟旌贲山薮,实欲奖劝人伦。且游上京,徐还故里。”

乃停留数月而归。履忠乡人左庶子吴兢谓履忠曰:“吾子家室屡空,竟不沾斗米

匹帛,虽得五品,何益于实也?”履忠欣然曰:“往岁契丹入寇,家家尽著括排

门夫,履忠特以少读书籍,县司放免,至今惶愧。今虽不得,且是吾家终身高卧,

免徭役,岂易得也!”寻寿终。著《三玄精辩论》一卷,注《老子》及《黄庭内

景经》,有文集十卷。

道士王远知,琅邪人也。祖景贤,梁江州刺史。父昙选,陈扬州刺史。远知

母,梁驾部郎中丁超女也。尝昼寝,梦灵凤集其身,因而有娠,又闻腹中啼声,

沙门宝志谓昙选曰:“生子当为神仙之宗伯也。”

远知少聪敏,博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