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刘绍棠文集 >

第41章

刘绍棠文集-第41章

小说: 刘绍棠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两桌酒席,请三亲六友一吃一喝,就不算私姘搭伙。”“偷来的锣鼓敲不得!”周翠霞心中有鬼,不敢公开亮相,“烧三股香,拜个天地,鬼神作证吧!”“四旧破了个净光,到哪儿买高香?”郝大嘴岔子一张嘴,喷出阵阵浓烈的旱烟味儿。周翠霞东躲西闪皱鼻子,说:“呛死人!”“你摘几片百合叶,堵上鼻子眼儿。”郝大嘴岔子很想嘴上贴封条,可又不能不说话,只得嘬腮缩小口型。周翠霞眼珠一转苦起脸儿,说:“我头上无毛像个尼姑,你不嫌我丑,我自个儿却败兴,还是等我长出满头青丝,咱俩再同床共枕过身子。”“我正要向你告假哩!”郝大嘴岔子转身就走,“队长又叫我看青,我得日夜在青纱帐里巡逻串垅,不吃饭不回家。”“你跟那姓谷的见面,可别跟他说我到了你家呀!”周翠霞慌了神,扑上去抱住郝大嘴岔子的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能无。”她叮嘱了一遍又一遍,郝大嘴岔子不得不点头称是,才撒手放行。郝家祖传一口长柄鬼头刀,郝大嘴岔子把这口刀扛在肩上,酷似周仓,唱唱咧咧大摇大摆出了村。出村沿着上马封金河汊子走,隔河便是牛背村的土地。一河之隔,不过几尺宽窄;郝大嘴岔子远远的就看见,河汊下稍岸边,有飞溅的烟火星子。“是兄弟吗?”郝大嘴岔子亲热地问道。那个蹲在岸边抽烟的人站起来,笑问道:“大哥,不想挣那一天两块六毛四,又重操旧业啦?”“我这个人心软。”郝大嘴岔子飞身一跃。跳过河汊。“我不喝醉了酒,武斗不敢下手,真他妈的不是人干的活。”愁眉锁眼的谷秸苦笑了一下,说:“有你跟我风雨同伴,我就不觉得自己是孤魂野鬼了。”“你枕边少个说知心话的人,才冷冷清清呀!”郝大嘴岔子把烟荷包递给谷秸,叫他卷烟再抽一支,“兄弟,以你过去的学问、官职,怎么没娶上个如花似玉的弟妹呢?”一颗贼星,划破天空,带着一道白光,好像坠落在大河里;惊扰得青纱帐中的蝈蝈慌了腔乱了调儿,嘈杂一片。夜深人静,星光月色,草声虫鸣,最能引人幽思。“当年我刚当八路,本想跟堡垒户家的姑娘有情人终成眷属,谁知此事难全。”谷秸唉声叹气,“等到年近三十醒了梦,想找个女人却又划了右,只落得跟大哥你无独有偶。”郝大嘴岔子听得入神,问道:“那个堡垒户家的姑娘,是个貌似天仙的美女吧?”“她长得并不俊俏,性子又野,只是心肠儿滚烫,侠肝义胆。”虽然事隔多年,谷秸仍记忆犹新,心情激动。“她跟我假扮夫妻,名声受了损害;我也被关了禁闭,调动工作。三年之后我到原地找她,‘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想起来就感到亏清欠理,心里十分难过。”“兄弟,你也够义气!哪个女人嫁给你,吃糠咽菜也甜如蜜。”郝大嘴岔子疼爱地拍着谷秸肩头,“等这个兵荒马乱的日月太平下来,大哥要给你打着灯笼找个千金不换的媳妇。”六收了秋,入了冬看青的扫尾,郝大嘴岔子不得不搬回家。这几个月,周翠霞在南桃园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天仨饱俩倒;秃头生出了秀发,气色转红脸蛋儿圆,比大乱之前还长了肉添了膘。这天晚上,全家吃过饭,郝二嫂带着女儿回西厢房歇息。儿子仍旧住在三间土房的西屋。东屋,只剩下周翠霞和郝大嘴岔子两人。周翠霞虽然身陷困境,每日也不忘梳洗打扮。灯光下,她虽不是艳如桃李,也是粉面香腮。郝大嘴岔子剃头刮脸,又喝了二两烧酒,面红耳赤,眼中含笑,从周翠霞头上看到周翠霞脚下,好像牲口贩子相马。“你……你……今夜晚是不是想跟我……”周翠霞脸色一暗,“我依你……依你。”“我配不上你,你也不入我的眼!”郝大嘴岔子从炕上扯过一床棉被,抱起来到西屋跟侄儿作伴。周翠霞没想到受此冷落,拍着炕席放声大哭。西厢房,郝二嫂惊醒,披衣坐起,只当两口子被窝里起了内哄。自己身为弟媳,过去相劝诸多不便;便拍了拍窗户,指着孩子喊道:“他大伯、大娘,你们都压压火,有话天亮说吧!”“郝二嫂!”周翠霞不改旧称呼,“你家大哥……不上我的炕。”大伯子的房中事,弟媳更不能过问。但是郝二嫂猜疑此中必有隐情,也就顾不得拘礼,穿起衣裳走出去,站在院里问道:“大哥,您酒喝多了,邪气上升?”郝大嘴岔子不但敬重弟媳,而且心存畏惧,便在西屋低声下气答道:“前世无缘不聚头,捆绑成不了夫妻;我只当她是我那三岁被拍花子拐走的苦妹子,叶落归根回家来。”周翠霞一变而为郝家的骨肉亲人,更像住进了保险箱;内有郝二嫂,外有郝大嘴岔子,有如两座门神,两把铁锁,双保险。乱了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仍要春种秋收。城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乡村却平静了许多。周翠霞借尸还魂巧取了贫农出身,以郝三妹子的身份出场。一登龙门,身价十倍,改变了成份便臭的变香,黑的变红,周翠霞竟被村人尊称郝三站。那年头儿诉苦会流行,周翠霞能编会演,便成了诉苦能手。她不但在本村献演,而且应邀到外村演出,一年四季靠诉苦挣分。她的诉苦能够惊天地泣鬼神,就是感动不了谷秸。有一回,牛背村派出代表和马车,恭请她到该村演一场。她知道谷秸猫在牛背村,是个识货的行家,本想不去而又盛情难却,起身便攒足了劲。来到会场,登台便泪飞顿作倾盆雨,涕泪滂沱大放悲声。她一边哭诉一边偷看效果,只见会场后墙角落蹲着一个人,不但滴泪未流,而且面带讥笑。虽然一别十几年,她一眼就认出这个当年曾跟她春风一度的谷秸。自尊心受到损伤不免怀恨,旧情萌动却又十分心痒,心神不定匆匆散戏。这几年周翠霞一直想跟谷秸暗中幽会,但是牛棚之灾吓破了她的胆,天黑以后不敢一个人上茅房。大白天野外偷情危机四伏,更不敢铤而走险。所以,她虽夜夜思春,却有心无胆。郝二嫂的女儿出嫁,儿子当兵,便搬到土房东屋,跟她睡一条炕。郝大嘴岔子换到西厢房,夏秋两季还是看青。这两个孤身女人,各有心思和忧愁;夜晚屋里一团漆黑遮住了脸,便枕在一条枕头上说疯话儿。周翠霞捏着郝二嫂的前胸后背,说:“你身上一没蔫皮二没囊肉,肚子也不起褶儿;找个棋逢对手的男人,少说还能生个三男二女。”郝二嫂拍她一巴掌,啐道:“谁像你,潘金莲投胎,阎婆惜转世。”“甭跟我心痒嘴硬!”周翠霞贱笑,“你守寡那年三十四,如狼似虎就不想偷嘴打野食儿?”“人有脸树有皮,我不像你这个戏子,谁都能登船上马。”“难道你想挣个贞节牌坊?我送你一座狗头的。”“呸,呸,呸!”原来,贞节牌坊还分三等。女人在夫死之后,心如死水,一波不起,死后树立龙头贞节牌坊;夫死之后,偶漾春波而能马上收心,树立虎头贞节牌坊;夫死之后,心潮常有起伏而终未失身,贞节牌坊的标记是狗头。“老戏里有过一个剧目,新社会不叫演了。”周翠霞伶牙俐齿巧舌头,郝二嫂爱听她说古道今解闷儿。“这出戏唱的是三个守节女子,临死之前各家都呈请树立贞节牌坊,知县老爷打发三姑六婆秘审,也没问出个子午卯酉;后来还是观音大士下凡人间,点破了她们各自的隐私,分出了上、中、下三等。”“我算不上龙头也够虎头。”郝二嫂被周翠霞绕进了圈套,不由自主说了心里话。“我也曾打算走一步,可一想到我家大哥当牛做马,为我把儿女养大成人,又觉得应该给郝家添光挣脸,就死了那个心。”周翠霞吃吃一阵笑,说:“肥水不流他人田,便宜不出自家门,我给你跟大哥牵一根红线吧!”啪!郝二嫂狠抽周翠霞一个嘴巴,骂道:“你这个烂货!”这又狠又重的一巴掌,落在周翠霞脸上,疼得她火烧火燎,一对一对儿掉眼泪,委屈地啼哭道:“我是……好意,没有……没有坏心眼儿。”郝二嫂打出这一巴掌也很后悔。周翠霞惹恼了她,不是因为话不中听,而是无意之中捅破了她心头包火的那层纸。“三妹子,我冤屈了你。”郝二嫂把周翠霞搂在怀里,打一巴掌揉三揉。周翠霞是头顺毛驴子,郝二嫂给了好脸儿,她便登上锅台想上炕,破涕笑道:“二嫂,男欢女爱上我比你知多见广,咱家大哥偷看你的眼光,一瞥一瞟都有情。”郝二嫂翻身扭脸不理她。但是,她们谁也睡不着。灶膛没有烧火,炕面子一点不热,她俩却辗转反侧翻烧饼。“三妹子,睡着了吗?”郝二嫂忍不住开了口。周翠霞一直在黑暗中瞪大眼珠子,却仅装刚被搅醒,嘟对着嘴,说:“你打扰了我的好梦。”“梦见了谁?”“野汉子。”郝二嫂咯咯笑起来,说:“小心24k金的鬼魂儿掐你脖子。”“24K金是谁,谁是24金?”周翠霞一副女泼皮的无赖口气,“呵!想起来了,有过这么一个嫖客。”“你们是十多年的夫妻呀!”“他嫖了我十几年。”郝二嫂太觉得周翠霞厚颜无耻,挖苦地说:“怪不得人家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你占了个两全。”周翠霞却更死皮赖脸,嘻笑道:“婊子有情戏子也有义,只不过分跟谁。”“你有过吗?”“哪个女人没有?”“说给我听听。”“你开锣,我压轴。”“我有过这么一个人。”郝二嫂为了换取周翠霞的风流隐秘,只得合下孩子套狼,“嫁给二棒槌之前,有个相好;已经是陈谷子烂芝麻,嚼着也没味儿了。”“我跟那个人,也是前世有因今生无缘。”周翠霞长叹一声又一声。“听你的话音口气,你跟那个人还藕断丝连哩!”郝二嫂逗她多说一句,好听个下回分解。周翠霞却在节骨眼儿上挂了扣子,守口如瓶。藏头露尾,蛛丝马迹,引起郝二嫂的多疑。周翠霞从牛背村诉苦回来,像斗败的画眉,霜打的黄花。夜晚她从不出门半步,今晚却扔下筷子便鬼鬼祟祟溜出门去;郝二嫂也顾不上刷碗,紧随在她的身后。七牛背村看青的谷秸,在村外的大小田埂上,东西南北拜了四方,又到青纱帐里出出进进,串了几趟垅,就回到他的河边窝棚;躺在月光下,搭起二郎腿,手拍膝盖,摇头晃脑,哼唱京戏。他多年坎坷,历尽磨难,只见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便不再自寻烦恼,转而自得其乐。京戏哼唱了一段又一段,嗓子眼儿唱得十分通畅,肚子也就饿起来。老天爷饿不死田鼠,也就饿不死看青的。看守不自盗,百里难挑一;看青的想填饱肚子,不费吹灰之力。但是,谷秸却有个怪癖。在本村的田块上掰几个玉米烧着吃,挖几兜花生煮着吃,手到擒来而缺少贼腥味儿,吃着不香。跨过上马封金河汊子,偷来南桃园村的玉米和花生,吃起来满口香甜。而且,跟盟兄郝大嘴岔子在月夜中捉迷藏,也别有情趣。他收腔煞尾,挺身坐起,挽了挽裤腿,脚穿热补了不知多少回多少处的塑料凉鞋,蹚水走过河汊子。郝大嘴岔子知己知彼,并没有粗心大意。昨夜丢了几个马牙珠子玉米,显而易见是被谷秸掰走了。谷秸最爱吃五香粉者花生下酒,郝大嘴岔子断定谷秸今晚十有八九光顾花生地。于是,他抢早躺在花生地的一条垅沟里。手拿着绳套,静候谷秸来到,抛出绳套‘贼’友。天上有云,地上有影,花生地里的月光忽明忽暗,郝大嘴岔子的眼睛也就一会儿眯小,一会儿瞪大。突然,有个人影儿飘进花生地。那人不敢直腰走路,只是弯腰沿着垅沟一溜小跑,此人行迹可疑,八九不离十是个偷青贼,如此明目张胆必定是谷秸。“兄弟,哪儿跑?”郝大嘴岔子跳起来,甩手把绳套抛出去。“哎哟!”套住的是个女人。“谁?”郝大嘴岔子惊奔过去。“大哥,是我……”周翠霞束手遭擒。“三妹,你……想吃花生?”郝大嘴岔子一边解开绳套一边问道。周翠霞说谎成性,也就借坡下驴,哼卿着说:“我……想……”“你坐在这儿等着,我到河那边的牛背村花生地,给你偷几兜子。”郝大嘴岔子嘿嘿笑着,自言自语,“谷秸兄弟,你手下无情,就怪不得我照方抓药了。”出花生地一下坡,就是上马封金河汊子。郝大嘴岔子走后,周翠霞也坐不住,河汊子水深只过脚面,郝大嘴岔子蹚过去,周翠霞也随后蹚过去。只不过郝大嘴岔子深入牛背村青纱帐,周翠霞却是奔向谷秸的窝棚。这几年周翠霞虽然没有跟谷秸见过面,但下地劳动,常常隔着河汊子遥望谷秸的窝棚。所以,她早已识途,如走熟路。谷秸正在冷灶上烧玉米吃。他今晚是肚饿而不是口馋,偷玉米吃实惠。花生下酒开了胃,肚子更饿得慌。郝大嘴岔子躺在花生地时,谷秸早已在玉米地抢攻在前了。看青的虽不敢说个个耳聪目明,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