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遂明 >

第29章

铁血遂明-第29章

小说: 铁血遂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范流寇窜到江苏去,以江南那些大户的德xìng,自是以保自家的xìng命产业为主,就算朝廷下令调兵,也会以种种理由拖延。所以,除非山东总兵新招兵马,此时灵山卫断无刀兵之忧。”

李开国听到此处,心中登时一明,他本非这个时代的人,可以说是两眼俱黑,对于外面的种种事情只是听得一鳞半爪,不足以探明天下大势,此时经卫初平一说,他立时便有茅塞顿开之感。

李开国虽不知道初平的本事,也不会太过于相信他的话,但表面上对他的这番分析还是非常看重,此时见卫初平住口不言,问道:“那依先生之所见,灵山卫危在何处?”

卫初平沉吟一下,下面的话不太好说,虽然李开国表面上知错便改,甚是豁达,但他这番话一说,只怕会让李开国勃然大怒,搞不好就丢了自己的脑袋。绕着圈子和李开国提提?那更是找死,只怕话没有说完,脑袋也就没了。

李开国笑道:“先生不必多虑,直言便是。”他口中宽慰,心中却根本不这样想。如果卫初平真敢忽悠他,不妨便让他死去。

李开国的这个xìng格十分的古怪,古语有云,与平常人交,共富贵易,共患难难。与天子交,共患难易,共富贵难。

可是依他的xìng格,与李开国交,共患难和共富贵都难,他的xìng格多疑却又豁达,再进得一分,只怕和jīng神病无疑。

卫初平也不是三岁小儿,猜着李开国可能便是这种xìng情。可是不说也不行,当下便麻着胆子,说道:“灵山卫之危,便危在将军不懂得治民。”这‘不懂’两个字说了出来,卫初平便紧盯着李开国的神sè。

李开国居然没有发怒,换了任何一个上位者,被下位者说他某方面不行。就算是自知真的不行,那也不是下位者可以说的,敢直言犯谏者,非得生死置之度外才行。

李开国哈哈一笑,说道:“先生说的不错,别说是治民,李某与治军,也是不通的,一直所凭仗的,无非是一身的血气与武勇罢了,先生还请详细说来。”别人说他不懂,这点他倒也是与常人不同,不怒反笑,笑也不是jiān人之笑,而是真心实意的欢笑,笑卫初平居然担心他会为了这个而发怒。

卫初平大大出乎意料之外,本以为李开国就算是不怒,脸sè只怕也不会好,没料到李开国笑着听进去他的话了,登时便来了jīng神,小小的拍了拍马屁:“将军果然度量宽洪,既如此,初平便斗胆直言。”

他沉吟了一下,忽又问道:“初平想先问问,将军之志在何?”这可是非常要紧的事。所谓的志,在此便是理想的意思,就是说你的理想是什么?

李开国道:“我只不过是想保得一身平安而已。”他说此话之时,坦然之极,让人见了,定然以为他说了真话。

卫初平听了这句话,既不失望,也不兴奋,说道:“若是如此,则将军之志甚难。今朝廷糜烂,天下将失,想要保得一身之平安,于将军来说,首要之务,便是‘争民’。”

李开国想了一想,说道:“先生之意,可是说争取民心?”

卫初平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民乃根本,无民而王,自古至今乃至后世,绝无可能。”此时他说的口干,便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将军取了灵山卫一卫之地,已有十数rì,这十数rì之内,却未见将军有何收取民心之举,反而劳民为役,岂不危矣。”

李开国哈哈一笑,说道:“先生之言乃是金玉之言,敢问先生,当以何法收取民心?”

卫初平道:“减租减役,开仓放粮,俱是良法。”他这话一出料得李开国定会拍掌叫好,便再是以谦谦君子自居,也免不了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sè。

孰料李开国只是微微一笑,说道:“先生所言,其实便是一个‘利’字,与民以利,便可收其心,可对?”

卫初平一惊,他没想到李开国居然只用了一个‘利’字,便说得如此准确,他注意李开国很久了,虽十分的佩服李开国的运气和本事,但也不无轻视他是一介武夫之意。

李开国也不等他回答,说道:“先生进了卫堡,可见到路上那些运送粮草、兵备物资的百姓吗?”

卫初平就是因为此事,见李开国才入主灵山卫,便大批量的使用民役,这才斗胆进言,以言邀功。此时见李开国询问,便道:“将军若是解了民役,百姓必会感恩于将军。”

李开国摇了摇头道:“先生错了,本官并未强征民役,乃是真金白银的付了钱的,若是此时不让百姓挣到这笔钱,只怕这灵山卫本官呆不长了。”

说道这里,他露出一丝讥笑。眼前这卫初平,谈道理到是头头有道,可惜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没有查清情况,便贸然进言,不可大用。只是此时他甚是缺少人手,倒也不好让卫初平太过难堪,只是言语上便又自称本官起来。

卫初平怎会听不出李开国的意思?这倒不是说他真的是纸上谈兵,书生之见,而是时代局限了他的眼界,自古至今,百姓服役,乃是常理,不问百姓要钱就是仁义之主了,从没有听过给钱的。

此时卫初平想起百姓们在为灵山堡运送物资时那卖力的情景,这才明白一直以来心中隐隐的不对是什么了。如果李开国当真滥用民役,那些百姓怎会如此卖力?此时想来,那是百姓在为自己能挣到钱而努力啊,如此予民以利,民心怎会不向着李开国?

第四十三章精兵1(第二更来到,求收藏)

想到此节,卫初平心中羞惭,一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只听得李开国道:“本官要去让那些新兵们瞧瞧火器的厉害,先生可有意同去?”

卫初平正羞惭难言,此时李开国给了台阶,登时便连声道:“初平正想长长见识,多谢将军。”本来卫初平以为会超越‘隆中对’的谈论便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待得来到军营,冯国用正在指挥着新兵们进行‘站军姿’的训练,二千名新兵纹丝不动的笔直站立着,校场上静寂无声,见到李开国到来,新兵们居然视同未见一样。

只有正在监督着他们军姿是否走样的士兵们快步跑来,和冯国用一起迎接李开国。

“禀将军,新兵正在进行军姿训练,请将军指示。”冯国用恭敬的带着监兵们给李开国行礼。

李开国点了点头,说道:“你们继续罢。今天如果练得太晚,那就把明rì一早的训练空出来,本官亲自给你们示范一下火器的威力。”

冯国用大喜,他早就想着要为新兵们装备火器了,只是一直以来,将军都说要等等,此时想必是鲁密铳造成了。

此时远处忽然传来“轰轰”的炮声,李开国知道,那是三百炮兵正在海边训练,那里有新提拔的一名熟悉火炮的炮长带领着,他也不懂,就不去添乱了,只是不时去看一看即可。

随手将鲁密铳交给卫兵拿着,他走上点将台,俯视着这二千名士兵,也不发言,而是在高台上和新兵们一起站军姿。

卫初平一直默不作声的观察,他是李开国带来的,而李开国又没有介绍他的身份,冯国用他们显然不会和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搭话,明朝一直都是文武分治,武夫和文人,那是两个阶层,冯国用可不会自讨没趣,仿佛没有看到李开国在台上站军姿似的,自顾自的去检查新兵们了。

显而易见,李开国和新兵们一起站军姿不是第一次了,否则那些士兵们不会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这样与兵同练,正是树立军中威信的一个好办法。只是这样木头桩子一般的训练,有什么用?

但他刚刚犯了错误,此时没有弄明白,他是绝对不会轻易开口的。

这一站便是一个时辰,初夏rì照时间甚长,虽已经是戌时初(晚上19:00至21:00),天还是亮着,但卫初平肚中却甚是饥饿,他中午连支鸡腿都没吃完,咬了一半的鸡腿还在他袖中藏着呢。

站了这一个时辰,他还可以zìyóu活动,也都感觉有些腿软站不住了,而那些新兵们纹丝不动,居然恍若无事,这让他不禁惊诧起来,还没有细思其中缘由,但随即便又与饥饿的感觉对抗去了。

其实这已经是十数rì站军姿后的成果了,第一rì的站军姿可谓是惨不忍睹,二千名新兵只站了一个时辰,便倒下八成了,当然,那rì的大太阳也是主因,实是被晒的晕了头,有几名新名差点还中暑死掉,幸亏李开国有先见之明,早早熬了药汤,还请了数名大夫候着,否则还真有可能出人命。

再过得半个多时辰,天sè已经全黑了,军营里到处都插上火把,数百把火把将军营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眼看戌时就要过去了,冯国用这才下令,今rì训练完毕,休息半个时辰,便可用餐。

此时卫初平早就忍耐不住,偷偷找了个地方,悄悄把鸡腿吃光了,否则拖到这时,只怕会饿死,平rì里他都是一rì三餐按时吃饭,这有两餐没的吃,便如要死了似的。

既使冯国用已经下令解散,站了二个时辰的新兵们脚都麻了,一时间也移动不得,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士兵们才互相扶着慢慢走动,让血脉流通。

此时虽是zìyóu活动,但整个军营丝毫不闻喧哗之声,士兵们都是闭口不言,虽然脸上疲累,但给人的感觉却是jīng神高昂,面容沉稳,颇有jīng兵之态。

卫初平一惊,他对于兵法也是jīng心研读过的,这些兵才训了不到半个月,便有如此明显的效果,实是另人费解。

其实他若是也站几rì军姿,只怕就明白军姿的妙处。别看这纹丝不动的军姿好似没有什么了不起,却是煅炼心志jīng神纪律的快速法门。

卫初平连听都没有听过,怎会明白?他本以为李开国等下便会回府用餐,他也好跟着吃一顿好的,没想到李开国居然唤他和士兵们一起吃饭。

这等行军的大锅饭,卫初平何时吃过?但他心里还有着一丝侥幸,想着李开国可能会有小灶,可是直到了炊棚,卫初平这才死了心,这炊棚四面透风,只有一个顶棚,锅灶座在地上,一眼便可以望见并无私灶,想是新搭建的偷工简料之作。

就在这时,一队队的士兵吼着震天的号子、踏着整齐的步子行来,各队都有队正带领,如同蜿延的蛇一般,跟着带头的队正行进,不时的听到大声下的口令和整齐的动作声。只不过盏茶的功夫,二千余名士兵整整齐齐的列成一个方阵。

少倾,冯国用便来禀报,“禀将军,除哨兵外,所有兵卒已经列队完毕,准备用餐,请将军令下。”

李开国点了点头,忽得纵身跳上一个一人高的石台,吼道:“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憾……”他这一句虽是吼出,却带着宛转之音,卫初平听来,倒不是吼了,反倒有些唱歌的意思。

只是这一句好像在那里见过,还没有等他思索到出处,忽然二千余士兵齐声吼道:“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憾……”这正是在唱歌,唱军歌。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令兮,身不zìyóu。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军歌自此而终,但二千余士兵的巨大歌声仍是在四野回荡着,卫初平极目望去,营寨外黑漆漆的黑幕仿佛都被这歌声冲破了,只觉得心中一阵坦荡,随着回荡的歌声也变得不那么可怕。

第四十四章精兵2(今日三更完,求收藏)

卫初平只觉得热血沸腾,这种感觉他二十年前就再也没有过了,他从来没有想过,书本上那读来平平常常的文字,唱起来竟这样鼓舞人心,此时他已经记起在那里见过这首歌,正是戚将军所作的《凯歌》,记载在兵书里。

李开国待得歌声平息,这才下令道:“众军用膳。”

二千余士兵齐声叫道:“谢将军赐饭。”然后“轰”的一声,所有士兵一齐坐倒。

早就等侯命令的炊兵们这时捧着一个个大托盘过来,托盘之上是盛的满满的大海碗,海碗里是满满的红烧猪肉。

炊兵们快速的从士兵们面前走过,每位士兵自行从托盘上取下一只海碗。

卫初平正在奇怪怎么只有肉,又有炊兵拿着布口袋从士兵们面前走过,从里面拿出一个个雪白的大馒头,或多或少的分给比出指头的士兵们。

有的拿了二个,有的要了四个,显然,这是根据士兵手指比出的数字给予的。

卫初平早就惊得张开口来,他所有的牙露了出来,恶心的口水还在往下流,而他一点也没有察觉,一位炊兵以为他是饿得受不了了,连忙端过一碗肉来,并给了他五个大馒头,还小心的问他:“大人,五个够不够?”

卫初平“卡”的一声合上了嘴,丢人啊,文人的脸皮都让他丢尽了,臊红的面皮任他如何竭力镇静也没法去掉颜sè。

李开国皱着眉头望着卫初平,说道:“先生可以吃掉五个馒头?”

卫初平红着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