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遂明 >

第13章

铁血遂明-第13章

小说: 铁血遂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芬驳痛棺牛褪潜煌保膊幌笠豢寄茄匚赝唇校缤懒艘话恪

待到最后一人捅完,张县令身上已经没有血流出来了。一名官兵在他鼻上一试,又听了听心跳,说道:“李大人,张县令已经死了。”

一众士绅听了,个个都暗松了口气,终于快完了。他们那个不是人jīng,如果李开国真要杀他们,又何必搞这一套,明显是要绑他们一起坐贼船,现在就看李开国的了。

李开国抬头望天,天上没有月亮,黑漆漆的,也没有风。鼻中闻道的,是一股股的血腥气。他来到大明朝不过两rì,死在他手中的却已近二百余人。

这张县令他本不yù此时就杀了的,奈何老天给的机会太好。乱匪突然围城,自已借势得了守城哨官的位子,本打算一步步慢慢蚕食张县令手中的权力。

但因为匪乱而城门紧闭,高密县城变成了一个不通信息的孤城,更因杀了左家一百余口,致使全城的士绅人人自危,而想要除掉他。为了将全城的士绅绑上他的船,不敢和他做对,李开国不得不借此良机除掉张县令。

这是一石数鸟的大好时机,一众士绅亲手杀了朝廷的命官,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能胁迫他们的?虽是大功告成,但李开国还是忍不住无声的在心里叹了口气。实是情势逼人,不得已尔。

但只是一点点的心软,立时便被他抛在脑后,以后的路一步比一步危险,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

“你们做得不错,本官信守诺言,你们这便回家去罢。”李开国淡淡的道。

一众士绅相互瞧瞧,一起跪倒在地,范宗权痛哭流泣道:“是小人们瞎了眼,得罪了大人。今rì得蒙大人恕罪,实是小人们的再生父母,只是大人抄了小人们的家,以后,小人们想为大人效劳却也没有办法了,求求大人放过小人的家人吧。”说着连连叩叩头。

他们心中个个清楚,到了此时此刻,家产大约是可以保住了,毕竟李开国要用他们,就不会将他们赶尽杀绝。自古以来,就没有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此时哭求,正是良机,给李开国一个免罪由头。

李开国也瞧得明白,但也不能不顺着演一演,笑道:“适才只是一场误会,本官误以为你等与叛逆为伍。既然你们证得清白,本官便收回抄家的命令。只是……”说着他摇了摇头,似乎有些不好说。

一众士绅心道,‘来了,果然不让我们放点血,这事摆不平的。’范宗权连忙道:“小人们知道大人辛苦cāo劳,我等合城士绅,愿意捐出五十万两银子,为大人解忧。”他咬了咬牙,一口便开出了五十万两银子的价码,料想李开国听到这个数,定然是心花怒放,他们自然平安无事。

却没有料到,李开国居然连连摇头,一众士绅心中一沉,难道还是嫌少?

范宗权咬了咬牙,颤声道:“小人们再加二十万两银子,孝敬大人。”他拿定了主意,无论花多少银子,也要保住一条命,命没了,有银子又有什么用?只是七十万两银子实在不是小数目,就连国库岁入也不过是二百余万两,这一下便给了李开国三分之一国库的收入,他怎么能不心疼。

一起跪倒的士绅们有几个实在心疼银子的,便想不要命要银子,幸亏旁边有熟知他们xìng情的士绅,抢着把他们的嘴堵上,此时可是要命的关头,不能让这些要钱不要命的家伙拖着他们一起死。

李开国这才点了点头,他从左家抄出二十多万两银子,其他的珠宝古董什么的还没有算上,但总计估一估,当在三十多万两左右,可见高密县虽小,但士绅们甚富,地主们有钱啊。

这么多士绅,只要他们七十万两银子,倒也不是太多。如果他知道这一下便得了国库岁入的三分之一,就不会这样想了。

李开国微笑道:“也不是本官贪财,只是明rì本官要在城中招兵剿匪,缺了些钱粮兵器,你们看看,谁家能够帮到本官的,本官可以免了等价的现银。”

他这话一出,一众士绅登时大喜,只要能少出银子,出点粮草兵器算什么。当下便有人叫道:“小人家里有三千担的粮食,愿奉与大人充做军粮。”

“小人家有布匹一千,也愿充做军衣。”这是家里有布庄的。

“小人家里有长枪两百……”

一众士绅登时乱哄哄的叫了起来。

李开国大吼道:“闭嘴。”吓得一众士绅个个低头。

李开国一指范宗权道:“你来做个头,每家出多少东西,折抵多少银两,每一件都写折呈送上来。本官有言在先,你们可以稍微提点价,但如果贪心不足,本官手中的大刀也不介意拿你们的头颅来磨一磨刃。”

一众士绅吃得一吓,登时便老实了许多,当下连声道:“不敢,不敢。”这才将范宗权围在中间,小声商量起来。

第十九章退兵

李开国也懒得理他们怎么商量,吩咐人叫张县令的家眷来收了尸。此时他要稳住这帮士绅,倒也不好对张县令的家眷们斩草除根。

家眷们哭哭泣泣的收尸去了,虽也有人不住的用仇恨的眼光意图在jīng神上杀死李开国,但李开国毫不在意,这些人对他毫无威胁。

一众捕快们也被放了出来,这群该杀的东西们也都是眼尖心滑之人,此时见张县令都死了,个个都跪在李开国面前,口口声声愿意效忠李大人,忠心的只怕连一个都没有。

李开国此时也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只是留他们还是有些小用的,当下摆摆手,让他们起开。一众捕快登时喜笑言开,虽然换了主子,但饭碗总算是保住了。

士绅们还在小声的商量,偶尔还压低了声音小声的吵,有几个脸红脖子粗的低声吵嚷,但硬是没敢吼出来。这群没了良心的家伙,碰到了关乎自身利益的事情,谁肯让自已吃亏。

李开国正等在不耐烦,郝喜急匆匆的带着一队人跑过来,奏道:“大人,果然不出大人所料,乱匪们正在逼进城墙,想要趁夜偷城。冯队正已经守在城上了,让小的来通报大人。”

李开国闻言,点了点头,说道:“你在这看着他们,本官去瞧瞧。”抛下还在争论中的士绅们,往城门行去。

原来郝喜和冯国用根本就没有去抄士绅们的家,李开国早就悄悄告诉了郝喜要演一场戏。刚才他表面上是让郝喜会合冯国用去抄家,其实是让郝喜去通知冯国用,乱匪有可能趁夜偷袭,让他上城楼查看,有了敌情速速来报。

但在他的预计中,最好的偷袭时刻应该在快要天亮的时候,没有想到这群乱匪没有耐心,天刚刚黑了一会,乱匪们便偷偷逼进了。

上得城楼,冯国用就迎了上来,“大人,刚刚乱匪逼进城墙,属下下令放了一轮火箭,乱匪们见我们有了准备,已经退下去了。”

李开国张目一望,果然城墙外一箭之地上,插着百余只燃烧的箭枝,还有几具被shè死的尸体。

在远方火箭照不到的地方,隐隐传来乱匪们杂乱的声音,忽得听到有人大声喝骂,跟着又有几声惨叫。

李开国心道:“难道乱匪们起了内讧?”他猜的不错,事实上正是如此。

这群乱匪中本来真正的水匪就不多,白天攻城那一战,李开国专捡真正的水匪shè杀,战后乱匪们一清点,居然只剩下六七十名老兄弟,就连二当家的都被李开国一箭穿了胸,剩下的都是裹胁来的乱民。

这让乱匪们的战力一下就损失了近一半多。他们也都清楚,被裹胁的乱民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本来他们一百多人的jīng兵,想要攻城还有点希望,现在只剩下一半的jīng兵,攻城那是想都不要想。

如果不是匪首大哥极力的约束,说夜里偷袭还有希望,许了一堆攻下城后烧杀抢掠、**快活的美好愿景,白天他们就撤了。

就算是这样,水匪们也都不是齐心的。三当家的早就对匪首大哥不满,因此他不同意等到夜里偷袭县城,因为他们带的粮食不多,如果夜里偷袭不成,到了明rì,就没有粮食可吃,近千人都得饿肚子。

但毕竟匪首大哥的威信要大的多,他极力坚持夜里偷城,加上他久做扛把子的位子,论起口舌来三当家的比他可差点远了。经过匪首大哥眉飞sè舞的意yín了一通,一众水匪基本上都被忽悠得yínxìng大发,因此三当家的独木难支,只能同意。

本来匪首大哥是想要等到黎明前再偷袭,奈何一众水匪个个jīng虫上脑,天刚黑就嗷嗷叫着偷城,他是压了再压,却实是压不住了,再加上三当家的暗捣蛋,只得无奈提早偷袭。

但他们没有料到,李开国早就知道这群乱匪流连不走,必有诡计,十有仈jiǔ是想趁夜偷城,因此他派冯国用巡城就用对人了。

冯国经验丰富,知道守城一方最危险的就是看不清敌人,因此他多备火箭,并命人用听缸监听声音。果然乱匪们纪律涣散,离得老远,人声就远远传来。就是不用听缸,用人耳也能听到。

待听得乱匪们进入一箭之地,冯国用立刻下令shè出火箭,猝不及防之下,倒有几个乱匪运气不好被火箭shè死,再加上到处都是火箭照明,乱匪们的夜间偷城计划彻底失败。

这一回匪首大哥再也压不住众水匪了,三当家的趁机发难,想上位,怎料得匪首大哥心黑手毒,眼看得不妙,拔刀便砍了三当家的,平息了叛乱。

但经此一事,一众水匪个个灰心丧气,眼见得攻城是不可能了,只有去各村屯去抢些粮食,再作计较。

李开国侧耳细听,只听得乱匪们渐渐的远了。冯国用用听缸听了一阵,站起来道:“大人,乱匪们退走了。”

李开国点了点头,说道:“不可大意,小心他们再次返回。”

冯国用怎会不知乱匪不可能再回来。但李开国说要小心,他不敢不应,说道:“大人说的是,只是这城下尸体……。”说着一脸的难sè。

“尸体怎么了?”李开国奇道。

“这天气炎热,只怕到了明rì,这尸体就会腐烂,时rì一长,只怕会有疫病。”冯国用小心的道。

李开国抽了抽鼻子,好似已经闻到了尸体的臭味。他摇了摇头,说道:“明rì天明,开城门收尸便是。但百姓仍不可出城,没有本官的命令,一个人也不能放。”这句话他说的严厉,料想冯国用能听明白。

此时就算是乱匪们真的撤了,他也不能开城门。这封城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只有等到他招好兵,建立起了自已的班底,才能不惧一切接踵而至的危险。

“属下明白,大人放心,属下一定亲自看守城门,没有大人的命令,一个人也别想出城。”冯国用沉声道。

李开国微微一笑,说道:“你办事情,本官还是放心的。你也没吃饭吧,去传一桌酒菜来,咱们就在这城楼上喝酒守城。明rì征兵一事,本官有些事情还要请教于你。”

冯国用连叫不敢,当下命人传了一桌酒席,李开国当真在席上向冯国用请教如何征到可用之兵。冯国用是知无不言,待得三杯酒下肚后,谈起兵事来,更是眉飞sè舞,几乎变成一个狂生。

李开国只是微笑的听着,他一开始就怀疑的事情渐渐明晰,这个冯国用果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队正,一个小县城的队正那里会懂得这么许多兵事。

但此事却是不用说破,李开国也不在乎冯国用以前的经历,他只要现在对李开国忠心就行。从这两天冯国用的表现来看,他对李开国似乎是有些忠心的。但李开国可不会轻信一个人,rì久才可以见人心。

就这样,一个说一个听,直到东方发白,酒残菜稀,冯国用终于醉倒伏在桌上,李开国端着一杯酒,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躺倒在地上,过不多时,也睡了过去。

这一觉便睡了一上午,待得rì正当中,郝喜奔上城楼来,叫了几声,李开国这才醒来。这一觉他睡得踏实,jīng神完足。转头一瞧,冯国用已经不见了,问道:“冯队正呢?”

郝喜提起一个食盒,将里面的新做好的酒菜换到桌上,边换边道:“乱匪都退走了。冯队正正在城外收尸。大人,您快用午膳吧,县衙门口那里想当兵的人太多了,都等着您前去主持呢。”

李开国笑道:“有多少人?”

郝喜苦着个脸,道:“大人开的条件太好,几乎全县的百姓都来了。”

李开国这下惊奇了,他一边吃菜一边道:“本官开的不过是一月二两银子,安家费五两,这样的条件会是很好?”

这就是李开国对大明的物价不了解了,这时候的一两现银可以买到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以一个成年人来算,一天吃一斤,就足够一个人吃一年的。

更何况李开国一次就给五两,每月还有二两,老百姓们不疯狂才怪,就算是明知道不符合征兵条件的,他们也都来了,万一要是通过了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