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 (全本)作者:高月 >

第389章

天下 (全本)作者:高月-第389章

小说: 天下 (全本)作者:高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财,一定要让长安民众相信,这种钱还不如普通的开元通宝钱含铜量高,根本一文不值,大家明白了吗?”
众人起身答应,胡云沛点点头笑道:“好!大家可以回去了,我会立刻把钱分到大家手中,现在是巳时一刻,一个时辰后,也就是午时一刻,大家在各自地盘内同时发动!”……
中午不到,宵禁终于解除,从市署发出的大历银钱也陆陆续续发送到了各家店铺中,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类似兑换清单的文书,上面的语气很客气,借走多少钱,按一当三十,兑换成新银钱,该还给多少银钱,写得清清楚楚,可写得再清楚又有什么用,商人们气得暴跳如雷,这些大历银钱和原来的天宝银钱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色泽更暗淡,铸造得更粗糙,这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地抢钱啊!
有些人还抱着一点幻想,如果含银量高一点,也就不必亏本卖给安西柜坊了,说不定还真能以一当三十用出去,可是他们根据经验判断,这枚银钱中最多含一成银,以一当十还差不多,更重要是,一旦假钱泛滥,恐怕连一当十都没有,就像当初的天宝银钱一样,根本就没有人要了,正是基于这个担心,绝大多数商人都决定,宁可损失十文钱,也要把它转卖给安西柜坊,还是去换能吹得响的安西银元,那才是真金白银。
商人们都纷纷将银钱收了起来,就这样,银钱并没有得到流通,可与此同时,长安各坊的酒肆、茶馆、青楼、客栈、赌场以及各坊的坊市等等各个公共场合都同时出现了刚刚发行的大历银钱,一条消息在疯狂地传播,这种银钱根本不含银,只是镀了一层银,一半铜一半白铅,连一文钱都不值,这是朝廷的骗局。
各坊都有好事者不信,当场用刀剖开验证,里面果然是铜和白铅,一时间长安沸腾起来,长安民众惊恐之极,都奔至米铺抢米,米价应声而涨,仅仅半个时辰,湖州米刚刚从斗米七百文降到六百文,又猛地涨到了七百五十文,陇右麦价也涨到了每斗五百文。
眼看情况越来越严重,官员们纷纷上书天子李豫,强烈要求立刻停止发行新银钱,并弹劾第五琦祸国殃民,要求严惩其罪,裴旻更是在丹凤门前振臂向数百名官员悲声大喊:“劣钱将毁了朝廷的信誉,尔等随我去劝谏圣上,收回银钱,严惩第五琦!”
大臣们闻风而动,尤其是中低层官员,他们更担心李豫用这种劣钱来抵充欠他们两年的俸禄,他们群情激昂,跟随着裴旻前往紫宸阁请愿。
御书房内,第五琦跪在地上,等待李豫的发落,李豫颓然地坐在龙椅上发呆,在他面前的御案上摆着三枚被剖开劣质假银钱,和他的银钱一模一样,但更让他心情复杂的是他刚刚收到一本奏折,是李庆安写给他的一封亲笔信,将鸽信贴在奏折上。
在信中,李庆安语重心长地劝告李豫,愚民者自愚,他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用第五琦为替罪羊,否则他李豫将失信于天下,和信一起送来的,还有一枚金光闪闪的安西金钱。
“陛下若不喜安西银元,那臣用金钱代之,如何?”
这便是一种赤裸裸地威胁,如果李豫不承认安西银元为大唐钱币,那么安西将发行金钱。
李豫心中充满了苦涩,他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发行银钱失败,不仅是银钱失败,而且他的信誉也彻底被毁于一旦,被李庆安用一种最毒辣的手段毁了,是的,他已经知道这是李庆安所为,鸽信从安西到这里的最快速度是七天,李庆安还在碎叶,那就是十天,也就是说李庆安在十天前便知道是这个结果了,那么这个局不是他所设,还会是谁干的?
一步一步,将他逼上了死路,这就是对他背信弃义的报复,此时,李豫隐隐听见外面有大臣的请愿声,“陛下,请严惩第五琦!”
包括军方,长孙全绪也上书要求处死第五琦,他几乎要成为孤家寡人了。
李豫看了一眼第五琦,轻轻叹了口气道:“第五爱卿,是朕的糊涂害了你啊!”
第五琦浑身一震,李豫说这句话,就是要对他下手了,他心中也一阵悲凉,兔死狐悲,他不死,李豫何来悲,第五琦磕了一个头,颤抖着声音道:“臣愿领罪!”
“你有没有罪,朕很清楚,但朕不得不处罚你,去忠州任长史吧好好为一方百姓谋福利。”
“臣谢陛下仁恕!”
泪水从第五琦的眼中涌了出来。……
紫宸阁外,裴旻率数百大臣仍然在执着地高喊,“陛下无罪!罪在第五琦,请严惩之!”
这时,一名宦官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份李豫写的手谕,他展开手谕道:“陛下有旨,请各位大臣静听!”
众人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听宦官高声念道:“朕受第五琦佞言迷惑,以致犯下大错,现朕已醒悟,特作以下改正,贬第五琦为忠州长史,革去其度支郎中一职,改由户部侍郎裴旻兼任;废除大历银钱,朝廷不再发行银钱或大钱,命常平署粜米十万石,以平息粮价;安西银元改名天宝银元,准其流通大唐,与开元通宝钱并行,钦此!”
“陛下圣明!”……
发生在大历元年十一月的一场货币战争以李豫的惨败而告终,刚刚发行了不到一天的二万贯大历银钱被安西柜坊全部收购,李豫筹划了近两个月的新钱法几乎成了一场闹剧,由于没有足够的金银保证,这就注定了它无法和安西银元竞争,这场货币战争的失败,使李豫不得不承认安西银元为大唐法定货币,由于其出现于天宝年间,因此更名为天宝银元,至此,天宝银元和开元通宝铜钱一起成为了大唐法定法定货币,但李庆安并没有就此罢手,在两个月后,长安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五角形的安西纯银角子,共有两种规格,一种重半钱,当五十钱,一种再轻一半,当二十钱。
这种银角子重量极轻,容易分辨,难以造假,它的出现给大唐货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立刻风靡长安,被大唐各阶层广泛接受,成为了唐王朝的第三种货币,尽管这一次朝廷没有承认它为法定货币,但它却被民间承认了。


第十卷 四国大战 第397章 楚河淘金
十一月中旬,李庆安迎来了双喜临门,一喜是他得到长安的消息,朝廷正式将安西银元改名为天宝银元,承认它为大唐的法定钱币,李庆安也知道,这是一场货币战争的结果,这里面胡沛云居功至伟,正是他的步步筹划才使得李豫最终发行银钱惨败,不得不接受安西银元已被民间认可的现实。
这就意味着他掌握了大唐货币的钥匙,现在只需要再将银元的投放量逐渐增大,迟早有一天,银元将会取代铜钱为第一货币。
但更让李庆安乐开怀的是第二喜,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在他三十岁这年的十一月十二日,他第一个孩子呱呱落地了。
如诗生的是个女儿,生下来七斤重,脸型和眉眼像她母亲,瓜子脸,大大的眼睛,细细的眉毛,鼻子和嘴却像李庆安,上嘴唇略略向上翘,富有轮廓,按照他们事先的决定,小家伙起名李思朵。
得到孩子的李庆安狂喜不已,他按照碎叶的风俗准备了数万份糕饼和喜蛋分发给碎叶的家庭,又从石国和康国请来数支有名的歌舞队,在碎叶城内载歌载舞,让碎叶军民分享他的喜悦,出生三天后,孩子第一次笑了,笑容感染了每一个人,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照相机,无法为孩子留下永恒的定容,但这难不倒李庆安,他请来了最有名的画师,用他的笔,将孩子的笑容画了下来,这幅画就放在他的桌上,使他每天都能看见。
一早,李庆安便蹑手蹑脚来到了孩子的房外,孩子的睡房就在如诗房间的隔壁,有乳娘专门照顾,原以为能看见女儿甜美的睡态,但让李庆安失望的是,孩子已经不在房内了,这时,隔壁传来了一阵笑声,李庆安走进房间,这才发现他已经来晚了,孩子被抱在如画的怀中,房间里还有她的几个母亲,挺着大肚子的明月,以及舞衣和如画,她们正聚在孩子周围谈论着她长相。
如诗半躺在床上,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她忽然发现了在门口探头探脑的李庆安,便笑道:“孩子的爹爹来了!”
“看你,想进来,还不敢进来吗?”
明月有些嗔怪道。
“我是怕吵着她了。”
李庆安举着双手,轻手轻脚走了进来,伸长脖子看了一眼,笑道:“哟!睡得像小猪一样,吵不醒啊!”
“来!爹爹抱一抱。”
李庆安伸手去接孩子,如画将孩子递给他,再三叮嘱道:“大哥,当心点,要托住头,当心!”
“我知道,要托住头。”
李庆安小心翼翼接过孩子,搂在怀中,他轻轻用胡子蹭了蹭她粉嫩的小脸蛋,疼爱道:“喂!小家伙,怎么不睁眼看看你爹爹?”
“夫郎有了孩子,要不要上报朝廷?”
明月在一旁笑道。
一下子提醒了李庆安,他将孩子交给了如诗,坐在床边对众人道:“我是要给她报封号了,以前圣上答应过我,我的孩子无论嫡庶都可以赐予封爵,我是亲王,那她自然是县主了,但封什么县主,你们来说说看,起个好听点的称号,用我们安西的县名。”
众人一起凝思起来,明月笑道:“不如叫金满县主吧!这个封号既富贵又吉祥。”
“好是好,但我想起个更雅致点的封号。”
李庆安摇头,否定了这个封号。
如画忽然笑道:“那就叫庆安县主!北面不是有庆安县吗?把她老爹的名字也取进去了。”
“不行!不行!”
如诗连忙摆手,“哪有取父亲的名字,胡闹!”
这时,舞衣微微一笑道:“那大郎起一个封号吧!我估计你应该想好了。”
李庆安脸一热,他是想好了,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被舞衣猜中心事,他不由干笑一声道:“其实金满县主也不错,但总觉得俗一点,要不就叫俱兰县主。”
房间里顿时一片安静,李庆安的老底她们都知道一二,这个俱兰是何许人,她们也都知道,明月暗暗摇了摇头,难得夫郎还记得那个不幸的女子,她便给如诗使了个眼色,如诗会意,点头笑道:“我赞成孩子取名为俱兰县主,你们以为呢?”
“你是母亲,你若赞成我们就没意见,等将来我的女儿再用金满县主。”
明月似笑非笑地看了李庆安一眼,又道:“我们不聊了,如诗在坐月子呢!咱们不宜过多打扰,大家先回去吧!”
三女都各自回去了,房间里只剩下李庆安和如诗两人,李庆安坐近一点,关切地她问道:“这两天身子感觉好点了吗?”
如诗低头亲了孩子一下,笑道:“休息几天,感觉身子好多了,不像那天生完孩子,那种筋疲力尽地感觉。”
说到这,如诗眼中闪过一丝歉意,她低声道:“大哥,没有能给你生下儿子,我真的很抱歉!”
李庆安摇摇头道:“你这是什么话,只要你们母女平平安安,我比什么都高兴,再说这个我这个宝贝女儿,我可喜欢得很,你不知道么?当爹爹的都很喜欢女儿。”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
李庆安打断了她的话,“生男生女不是你能决定,你好好坐月子,等身子养好了,明年再给我生一个,那一定就是男孩了,等他长大了,我封他为安西王,这样好吗?”
“嗯!”
如诗轻轻点了点头,“大哥,你去忙吧!”
李庆安看了一眼屋角的钟漏,时间已经不早了,便起身笑道:“我今天还有一个重要会议,我先去了,你好好休息。”
“大哥,亲孩子一下。”
如诗把孩子抱起来,李庆安低头在她小脸蛋上亲了一下,笑道:“我的小宝贝,快点长大,爹爹会用天下最漂亮的钻石来打扮你。”
李庆安又亲了如诗一下,在她耳边低声笑道:“还有你这个大宝贝,身子快点好起来,咱们努力再生一个。”
如诗娇羞地点了点头,李庆安这才转身走了。……
李庆安赶到政事堂,走到门口时,正好遇到了王昌龄,他也是来参加会议。
“大将军,正好我有件事要先向你禀报。”
王昌龄从卷宗袋中取出一份文书,道:“这就是上次大将军说建立安西大学堂的方案,因为时间比较急,我打算利用大将军原来的住处,稍微改一下,便可以用了,不知大将军是否同意。”
建立安西大学堂并非是招收学生来读书,而是准备对安西的文武官员进行轮训,有点类似后世党校一样的性质,主要是为保证官员们在政治方向上和他一致,尤其这个月随着刘晏投奔自己后,北庭那边连连传来消息,河西行军司马裴冕、判官杜鸿渐以及侍御史崔漪等二十几名河西及陇右的重要官员来安西求职,当然,这和他们被程千里排挤有关系,这些重量级的官员来投,使李庆安建立大学堂的念头更加急迫了。
李庆安点了点头,道:“这些事情就不用请示我了,由你全权负责实施。”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进了会议室,今天主要是商讨开矿铸钱方面的事情,会议室中,几名主要的官员都已经到了,段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