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导演之王 >

第66章

导演之王-第66章

小说: 导演之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病相连,我也一样,不过我要跪榴莲!!”
    “榴莲?好凶残啊!!”
    “听说《那些年》的荧幕数也就才3500块,院线真是低估了我们《那些年》的能量!!粉丝们雄起!!”
    就在官网一片群魔乱舞、沸反盈天的时候,第一批看完电影的影迷们归来了。刚刚看完电影的他们此时止不住那汹涌澎湃的冲动,冲到了官网上,发表自己的观影后感。
    “这部电影,比小说更加棒,更加让我感动。感谢王尚导演给我带来了一部好电影,感谢导演把我带回到了当年的青春!!”
    “青春的画面,熟悉的校园,暮然回首,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回到母校了。想念当年的老师,想念当年的同学,想念当年的教学楼、操场以及那熟悉的一幕幕……”
    “除去那些明净画面勾起我的青春回忆之外,最让我心碎的还是柯景腾与沈佳宜的爱情追逐,没有结果,充满辛酸。”
    “片尾柯景藤把新郎扑到的时候,我瞬间泪奔了,我感觉柯景腾得好帅,而他亲那大叔时、还有回忆那里,我好感动!!”
    “觉得他们俩在雨中吵架的时候最让我难过,就是哭得很厉害的时候,明明双方都是互相喜欢,却互相不懂对方的心意,沈佳宜不懂柯景腾举办比赛只是因为想让她看到自己很强很厉害讨她欢心,而柯景腾也不明白女生说他幼稚只是怕他受伤。或许真的是因为在青春期同龄的女生心理年龄要比同龄的男生成熟吧!”
    “‘我失去了沈佳宜,我的青春什么都不剩了。’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心都碎了。”
    “在吵架的时候哭了,因为也有女生曾经因为我幼稚而和我分开。还有胖子牵着沈佳宜的手然后老曹打柯腾的时候哭了。”
    “哭得最惨的就是柯景腾为了亲沈佳宜去亲那个男的的时候,觉得柯腾好伟大,自己好心酸……不过虽然这个结局很凄美,但是,我依旧希望能够看到另外一个结局,一个两人在一起的结局!”
    《那些年》官网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刷出了将近100篇长长的观影评论。
    原本还在讨论着没买到电影票的粉丝们瞬间就停止了讨论,开始认真的读起了这一条条评论。
    随着官网评论的增多,一直在期待着《那些年》电影的粉丝们开始逐渐驻足官网。
    “真的那么好看吗?”
    “柯景腾和沈佳宜没有在一起吗?大王怎么可以这样?我要完美结局!!”
    “结局很感人吗?真的可以让人流泪吗?”
    无数粉丝好奇地打听着关于具体的电影剧情,想要更近一步地了解一些剧情,以解心中的强烈期待,他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到了晚上八点的时候,整个《那些年》官网当已经被刷了将近1000条的评论!
    回复多达一万多条!
    而点击数更是恐怖地多达两百多万!
    对比《那些年》官网在上演着疯狂,华夏最大最专业的影片资料、影评网MTIme时光网就要显得沉稳一点。
    因为在那里,影评人的影响力非常大。
    影评人,它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专以写电影评论为生。他们经过训练且具备独立的审美能力,对电影史上的经典如数家珍,了如指掌。
    在娱乐比较发达的地方,就会有这种专业的人,他们基本不会为任何的院线、电影做虚假宣传,他们从影史和艺术价值角度衡量一部电影,让好电影获得更多的关注,让真正有价值的影片被更多的人了解。
    他们是电影的助推器,他们那些中肯的差评的是电影进步的有力保障。
    在前时空,北美电影娱乐市场非常繁荣发达,所以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从事影评人职业。
    而前时空中国呢?还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影评环境,基本上大部分的影评人都是为电影的宣传而生的。而真正的影评人在独立性和人身安全方面是没有什么保障的。
    不过在这个时空,在华夏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影评环境,也诞生了一大批的专业影评人。
    而就在今天,12月24日,圣诞前夜这个票房大节日里,有四部备受瞩目的影片上映,《那些年》《步步惊心》《河东狮吼》《少数派报告》……
    于是乎,在这一天全国各大院线迎来了数千名专业影评人。看完电影之后,他们第一时间就是写出一篇中肯的影评,然后发表到MTime时光网。
    除了影评人之外,那些资深影迷们也会习惯性的进入到了MTime网进行评论。
    而作为《那些年》粉丝的资深影迷们,自然是第一时间为《那些年》送上自己的影评。
    “我看胖子牵沈佳宜手的时候,心碎了,因为前面柯景腾跟沈佳宜打电话的时候,柯景腾都不让任何人牵的。圣诞他们玩的那疯,都没牵,竟然让胖子趁虚而入。”
    “是否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沈佳宜,遇上她之后其他人都替代不了……除了她,没有第二个人能永远住在心里。在那最青涩的年华,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我在想,柯景腾因为太喜欢沈佳宜了,所以导致自信不足,所以每次都怯弱,也许他每次都在想:‘等我有自信,有自信面对现在的你,我就去见你。’却不知道正是他的这种不自信,才会失去了沈佳宜。”
    “当听到柯景腾说另外一个平行时空,两人是在一起的时候,我衷心希望两人真的能够在一起,可惜结局依旧很残酷,期待dvd的第二个结局吧……”
    相对于影迷们的评论,影评人们则在专业的角度上对《那些年》做出了分析。
    MTime时光网活跃影评人周比力就在一篇影评文说道:“青春片不好拍,如何将创作者的个体感受与观影者的群体体验结合起来,这方面的尺度把握,需要智慧与勇气。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国内青春片不多的原因,这部《那些年》成功了,成功地打开了观众的心扉,让他们回忆起了当年的青春,估计它已经引了不少的观众流泪。看电影的时候,我也差点没忍住流泪了……”
    另外一个比较活跃的影评人周雨评论道:“好久不见这样文艺腔调的影片,以青春的名义,一切都不为过。在逼人的青春面前,我写下什么都是相形见拙。谁让阳光下的小清新气场那么大,就像是沈佳宜的脸,就那么逆着光,浅浅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无论男女就只好大呼“正点”了呀。沈佳宜这个主角演员,导演选得特棒,加分!”
    而其他影评人也从制作角度来评价:“就不说剧情什么的了,单单从各种音乐调配恰到好处,而且剪辑也不错,整部片子很流畅,虽然比不上《无间道》那样扣人心弦,也已经非常不错了。佩服王尚导演,年纪轻轻就能够拍出这么好的电影……”
    经过了将近十小时的各种评分,今天上映的各部电影的MTime评分开始逐渐稳定下来。
    《无间道》9。5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9。5分。
    《河东狮吼》8。8分。
    《少数派报告》9。0分。
    其他的各部电影,评分都不到8分,可以说是评分低下。现在的贺岁档,已经成了精品电影的天下,被养叼了影迷们对那些小电影已经开始慢慢厌弃起来,所以评分上都低了不少。
    《无间道》《那些年》9。5分?!!
    明天的娱乐报纸,必将是《无间道》与《那些年》的天下!!
    ;



第102章 火爆票房
    第二天,整个华夏各大娱乐报纸都纷纷将头版头条位置让给了《那些年》《无间道》。
    虽然《无间道》明星云集,虽然《那些年》全部都是新人,但是《那些年》所占的报纸量并不比《无间道》少多少!
    所有的报纸都统一用“神奇”来形容《那些年》在上映第一天上演的奇迹:开场前几小时就售完三天的电影票、比《无间道》更加快速、MTime网的评分跟《无间道》同步达到9。5高分!!
    所有报纸头统一用两幅大图片作为头版图:一张王尚伸出三根手指的图、一份柯景腾与沈佳宜校园读书的图。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昨天创造的战绩足以让所有报纸做出这样的报道,足以让所有人记住这一部电影。
    “在我们正在好奇甚至质疑《那些年》这一部制作投资只有1500万,类型小众的电影是否能够获得3亿票房的时候,王尚导演就给我们上了一课: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就在上映的第一天,无数影迷冲击各个电影院,疯狂抢着《那些年》的电影票!”
    “这部电影从制作到宣传总共花去了3500万,加上电影税、缴纳电影扶持基金、院线/发行方的抽成,起码要达到1。1亿才能收回成本,超过之后才能有盈利。之前我们还在质疑王尚到底是魄力惊人还是愚不可及?现在应该有一个答案了。”
    “《河东狮吼》电影相对来说值得一看,但它毕竟是属于大众熟悉的电影,熟悉的古装,熟悉的剧情,虽然多了女王的创意,但仍然流于老套,一切都循规蹈矩。相对于它,观众更加中意新鲜的《那些年》。”
    “王尚为华夏电影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为无数的制片公司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青春片照样可以卖座!为他的勇敢与创新喝彩!”
    报纸上出现了无数对《那些年》、对王尚大唱赞歌,赞美之声溢于言表。
    所有的粉丝收到了这个大好消息,无比振奋,疯狂到各大网站去刷《那些年》的存在感。
    ……
    天王工作室办公楼里面,管理高层几个人坐在王尚的办公室,吞云吐雾,期待着票房数据的公布。
    尽管大致可以算出票房,但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早日看到第三方公正票房数据,好安安心心。
    “不知道票房能有多少?”毕翰总经理期待地说道。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消耗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还好前三天的售票反应不错,都全部售罄了。
    王尚:“按照3500块荧幕,平均每块荧幕200个座位、100%上座率、50元一张票来算的话,应该3500万。不过应该还有不少的偏差,因为不是每一个荧幕都是200座位的。”
    “3500万……呵呵,也就是说这上映3天应该就能够收回成本了!”所有的人都笑了起来,因为前三天的票已经全部售完了,所以这个3500万的票房是铁钉板的。
    “你们能不能别抽啊!”刘雨卿对这这群搞得办公室乌烟瘴气的男人表示极大的不满。
    毕翰这个老烟鬼被她说的悻悻然。
    很快的第三方统计的票房数据传真就送到了王尚的手上。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12月24日票房:3406万元!
    “耶!!”所有人跳了起来,欢欣庆祝。
    “果然和预测的差不多!!”
    “快,叫工作人员把这数据赶紧公布出去!!”
    “赶紧看看其他三部电影的票房是多少!!”毕翰急切地问道。
    ……
    就在王尚他们在大肆庆祝的时候,此时各大娱乐网站已经快速传播着刚刚出炉的票房数据。
    《无间道》首居第一,以5000块荧幕斩获5023万人民币票房收入!上座率100%!!
    紧随其后的是《那些年》,以3500块荧幕斩获3406万人民币票房收入!上座率100%!!
    而《河东狮吼》位列第三,以3500块荧幕斩获3106万元,上座率92%。
    好莱坞大片《少数派报告》以4000块荧幕数量收获了3300万元的票房,上座率82%。
    而其他的七八部小电影被安排到了剩余5000块荧幕,共同获得了2000万的票房,平均上座率也只有42%。
    刚刚上映,四部新上映电影就直接刷新了当周的总票房记录,《无间道》登顶周总票房第一,《那些年》排行第二!
    票房成绩出来之后,院线方连忙调整电影放映计划,为《无间道》《那些年》两部大红大紫的电影安排更多更优质的荧幕。
    院线方也是以利益为趋向的盈利组织,哪部电影大卖,各种资源支持自然会往哪部电影倾斜。
    就好比《星球大战》和《谍影重重》,虽然迫于政府的政策不得不让他们撞车,不得不只上映十五天,但为了多捞票房收入,特意将整个华夏2两万块荧幕中安排了整整上万块荧幕给它们。所以他们才有首日6000万、8000万的恐怖票房。
    此时《无间道》《那些年》的上座率那么高,全国各处一片叫好,自然要多多支持,例如增加荧幕数量,例如增加高质量、座位多的大型影厅。
    很快院线方就排出了12月27日以后四天的排片情况,《无间道》从5000间荧幕增加到5500块荧幕,而《那些年》从3500块荧幕增加到5000块荧幕,排片时间也开始缩紧。
    这2000块荧幕都是从其他的电影那里抠出来的,自然会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