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神仙眼 >

第43章

神仙眼-第43章

小说: 神仙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那把紫砂壶还真是你做的?我还以为你刚才说的是气话呢,呵呵!。。。。。。”。

叶欢听的来了兴趣,又转过身回到摊位前与黑脸摊主聊了起来,还抬头招呼着周文博道:“周叔,这位大哥好手艺啊,咱们反正也没急事,聊聊再走。。。。。。”。

“真是你做的壶?”。

周文博来到摊位前,用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了那位黑脸摊主几眼,口中明显不怎么相信的问道:“这位老板,这转心壶的制作工艺看起来简单,但据我所知,现在这门手艺可没几个人会了。好象除了瓷都的那几位国手级的大师,没听说过其他人做出来过这玩意啊?。。。。。。”。

“这我还能骗你?。。。。。。”。

黑脸摊主脸色涨得通红的急道:“要是你不信,不信。。。。。。你去我家那里,我动手注浆施胚子,马上就做一个给你看。。。。。。”。

叶欢算是看出来了,这摊主就是个直性子人,受不得激,旁人刚怀疑了他两句,他急得象家里房子被点着火似得。这家伙,人有点意思啊。。。。。。

“这位大哥,说两句闲话,你至于着急上火的嘛?。。。。。。”。

看见叶欢笑呵呵的调侃自己,黑脸汉子不由羞赧的挠了挠头,尴尬的道:“不好意思啊,小兄弟,我这急脾气怕是改不了了,在家我那婆娘就经常说我。。。。。。”。

他顿了顿,又解释道:“可刚才那把紫砂壶的确是我自己做的,我家里是祖传的手艺,家里族谱上还记着我太爷爷那辈儿可是给皇宫大内做过御壶的呢。。。。。。”。

“哎呦!那这可是标准的国手级大师啦,你自己现在这是?。。。。。。”。

周文博听这摊主的话也来了兴趣,蹲下身子与他说道。

黑脸摊主难为情的向四周瞅了瞅,刚才那摔壶的风波早已经过去,附近的摊位上也都三五成群的挤满了观看各类物件的人群,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几个无所事事的闲聊。

他这才心虚的道:“我在景德镇做了许多年,前几年这生意还景气,我就与以前的老同事们合伙开了家小店,专门出售我们自己做的产品。

可谁知这紫砂壶是卖出去了,但那钱却怎么也收不回来,之后那小店的生意自然是做不下去了。。。。。。

正好我那婆娘是成锦市这的人,前几年就吵吵着要回老家。。。。。。我现在没找到啥好的出路,只能将以前做的各种紫砂壶拿出来卖些钱。。。。。。”。

叶欢听了默默的点了点头,象对方这样靠手艺吃饭的人出来想自己做生意,因为对市场运作以及人情世故方面平日里接触较少,做生意前期很多都是要交点学费的,上当受骗的例子屡见不鲜。

这摊主还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只是因为债务纠纷使得小店开不下去,有些人甚至被骗的倾家荡产去跳楼的都大有人在。

“那要不这样,改天我们好好聊聊,你这手艺不俗,帮我参详一下,下次帮我做一把紫砂壶,怎么样?。。。。。。”。

叶欢打量着他摊位上剩余的紫砂壶,觉得每一把壶的制作工艺都相当有水准。既然这摊主有这手艺,他到是真想让对方给自己做一把漂亮的好壶,闲暇时摆在家里,泡上一壶好茶,听着音乐,捧着本好书,那滋味可不错。

“你能看上我这手艺,那感情好啊!。。。。。。”。

黑脸汉子从隔壁的摊主那里借了一支圆珠笔,掏出兜里的香烟盒,撕下一角,唰唰的写下一串电话号码递给叶欢,道:“小哥,这是我家那巷口的公用电话,你只要说找孙长华,他一准帮你去叫我,呵呵!。。。。。。”。

叶欢将那香烟盒纸片装在兜里,口中打趣道:“看来孙大哥这名气在你们住的那地方还不小哇?。。。。。。”。

孙长华就嘿嘿的腼腆一笑,也不说话。

他是个直性子的热心肠,邻居只要有事儿找他帮忙,他总是二话不说抬脚就走。来到老婆娘家没多久,一众邻居却是对他交口称赞,人缘儿相当不错。

“这里剩下的紫砂壶,看样子都是你自己做的?”。

周文博在旁边观看着,指着摊位上这些壶问道。

孙长华挠了挠头,说到自己的手艺,他不免有些自傲的道:“这位老哥眼力不俗,说实话,我这些壶与市场茶具店里的那些壶可不一样。这位老哥,你亲自掌掌眼。。。。。。”。

看见对方象献宝似得从摊位上捧起一把紫砂壶递给周文博,叶欢就觉得好笑。

这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一谈起自己的本职,几乎象是一个模子铸就的,立刻眉飞色舞的神采飞扬起来。。。。。。

        七十五 碰瓷

感谢100124004049032,孤独是一种痛的打赏。。。。。。

~~~~~~~~~~~~~

“老哥,你仔细瞅瞅,这每一把壶可都是我反复酝酿,揣摩出来的造型,之后经过养土,贴花,注浆,施坯和印坯等几道工序才最终成型的。。。。。。”。

叶欢见孙长华滔滔不绝的在一旁献宝,笑道:“孙大哥,现在不是听说都有模子,一次成型了吗?你怎么还用这老方法,速度多慢呐。。。。。。”。

“一次成型?他们那也能叫作手艺,切!。。。。。。”。

孙长华不屑一顾的啐了一口,接着道:“你知道为什么现在一把紫砂壶就卖几十块钱吗?还不都是从那流水线的传送带上弄下来的,一天生产个上万把,可不就只能贱卖了嘛。。。。。。

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是那凉冰冰的机器生产的货色能比得了的?我们这是构筑和传承民族文化底蕴的工艺品,那可不一样。。。。。。”。

“构筑和传承民族文化底蕴的工艺品?呵呵!孙老弟,说的好啊。。。。。。”。

周文博在一旁呵呵笑道。

“这位大哥,那。。。。。。那不是我说的,嘿嘿。。。。。。”。

孙长华极为不好意思的干笑了几声,道:“那是当年我在景德镇上班的时候,我们厂子里一进大门就能看见的一条厂训,嘿嘿!。。。。。。”。

“孙老弟,你这手艺是否能修复一些上了年头的老物件啊?”。

孙长华被周文博问的一愣,问道:“你说的古玩陶瓷之类的?那没问题啊,陶瓷不分家嘛,我家里祖传的手艺,再说了,以前我也帮别人修复过几次这玩意。。。。。。”。

“真的?。。。。。。”。

周文博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的问道:“孙老弟,你可别嫌我说话直接。。。。。。你这修复的手艺怎么样?”。

“问我手艺怎么样?。。。。。。”。

孙长华声调陡然提高了一些,接着,脑袋四处乱晃,眼睛想是到处在寻找什么。。。。。。

半晌,他眼珠子定格在刚才打碎的那把紫砂壶上,伸手抄起他一摞子瓷器的碎片,语气傲然道:“要不这样,这位老哥,我过几天将这把壶重新给你修复好,你要是能看出一丝破绽,我,我就。。。。。。”。

孙长华口中我了半天也没有具体说出来一个东西,他想打赌,发誓的时候,才想起自己貌似没什么值钱东西能与别人赌一把的。

犹豫了一下,孙长华黝黑的脸色急的通红的道:“我就帮你做一百把紫砂壶,要不,你叫俺干啥都行。。。。。。”。

“孙老弟,我要你那么多紫砂壶干嘛?我又不想开店。。。。。。”。

周文博哈哈大笑了一阵子,接着道:“这样吧,你要是确实有这手艺能修复这把紫砂壶,我到时候想办法给你介绍一个工作。呵呵!不过到时候还要你自己愿意才行啊。。。。。。”。

“成,五天后你们打电话给我,我肯定将它修复的完好如初”。

孙长华这段时间一直在家里坐吃山空,急得他上蹦下跳的不知道干啥好,现在听见周文博愿意给自己找一工作,立即一口答应下来。

周文博想不到今儿个还真走运,刚捡漏了一只青花瓷碗,又找到一个好工匠,笑道:“好,我们就这样说定了,哈哈。。。。。。”。

“哐铛!。。。。。。”。

“唉!你别走,我这尊景泰蓝花瓶可是正宗大开门的老物件,不行,你得赔我。。。。。。”。

周文博笑声戛然而止被近旁的一声巨大的脆响打断,接着旁边就传来一阵吵闹,叱喝的声音。

随着这接连不断的几声,国人那围观看热闹的本性登时暴露无遗。一个个怀揣着好似发现新大陆般的好奇心,不一会儿,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的满档的都是人。而外圈看不着的那些看客们,将头伸的跟个长颈鹿似得,扒拉着前面人的肩膀,踮起脚尖在那瞅着,嘴里还不停嘟囔道:“怎么啦?怎么啦这是?。。。。。。”。

叶欢回头看了一眼,地上那紫铜胎的景泰蓝残片颜色绚丽,残片上的牡丹花图案工艺到还挺漂亮。但最大的破绽在于这瓷器残片的裂口,有些竟然根本就不是新裂口,明显是以前就破碎的玩意糊弄,凑合在一起的。

他心里不禁叹了口气,肚子里暗骂了一声道:你大爷的,这都什么年月了,还在玩这老一套的“碰瓷”把戏。国家天天提倡要老百姓与时俱进,你们这捞银子的手段就不知道去翻新一下?。。。。。。

碰瓷这两字,原属北京方言,相传“碰瓷”是晚清末年的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发明创造”的一种赚银子手段。

这些人平日里手捧一件“名贵无比”的瓷器,行走于闹市街巷。他们瞅准机会,故意让行使的马车不小心“碰”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于是瓷器的主人就“义正词严”的缠住车主按名贵瓷器的价格给予赔偿。

对于那种有急事儿,又很赶时间的人进行讹诈,据说成功的机会很高。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种行为叫做“碰瓷”。

在古玩玉器市场中,碰瓷算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敲诈的手段。

叶欢在君子寺打工的那段时间,不说每天能见着一起碰瓷的吧,隔一天见一起那肯定是少算了几次。

而且君子寺市场现在已经有了“职业碰瓷族”。

这些不法之徒在摊位上摆卖古董时,常常别有用心地把易碎裂的瓷器往路中央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他们便可以借机讹诈。

碰上碰瓷族,本地人有经验的还好点,要是外地人遇上了之后,很多是气受了,银子花了,最后还得可怜巴巴的抱着一堆瓷器残片回家。

“我赔你?你这花瓶又不是我摔碎的,凭什么要我赔呀?。。。。。。”。

那个被人一把拉住不给走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妇女,看穿着打扮象是远郊,或是农村的人,说话腔调也显示了这点。不过这妇女到也不像怕事的主,理直气壮的与那个拉着自己胳膊的年青人争论着,反到是她身边一个面貌与她相似的男人有点畏缩的模样。

“哎!这就是你这位大姐的不对了,你将人这么值钱的花瓶碰到地上摔碎了,赔钱也是天经地义的嘛。。。。。。”。

“就是撒,这婆娘还敢凶?不赔钱就抓她到派出所去。。。。。。”。

旁边围观的人群里响起了几声装腔作势的指责,接着,一些不明真相的围观人也跟着后面起哄着,形势上立刻就变成了对那妇女的一片指责声讨。

叶欢瞅了一圈那些貌似义愤填膺的围观人群,心里对这些没长脑子,只会跟着瞎起哄的“二”们狠狠鄙视了一把。

你说就算你是伸张正义吧,那你也得将那两只眼睛擦亮一点,再不济你干脆就只看热闹就得了,你还帮着碰瓷族去指责受害者,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七十六 碰瓷2

感谢无聊的时候看看书蛮好,110420102528430的打赏。。。。。。

~~~~~~~~~~~~~

“不是我摔碎的。。。。。。我,我也没有钱赔你。。。。。。”。

中年妇女虽然依旧是大声辩解,但气势上明显有些软了,口气也松动起来。

这也难怪她服软,围观的这么多人,到现在没有人帮她说过一句好话,到处一片指责声讨,要不就是在一旁起哄看热闹瞎叫。她一个乡下女人,在这种环境里,时间长了,自然感觉有些害怕的模样。

对面拉住她手臂的年青人脸上稍微露出一丝得意状,他刚才还有点担心这女人是个死不服软的泼辣货,那事情可就棘手多了。

碰瓷这门古老的营生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说白了,其实完全就是看受害者自身有没有意识到是遭遇上碰瓷族。若是知道了,受害者只要还有一点小胆量,基本上不会遭受什么大的损失。

碰瓷族虽然大多是团伙作案,但他们有别于那些扒窃,或是抢劫团伙的地方在于这些人通常情况下很少动粗,或是根本不会采用暴力手段。他们往往只是利用受害者怕麻烦,或是花钱图省事儿的心理,借机敲诈。

叶欢就曾经在媒体上见识过关于北京有名“碰瓷王”的介绍,那位名叫孙万祥的老小子浑身是病,而且已经六十六岁了,八年时间竟然在北京各地成功作案138起。他这样的人就算是想用暴力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可见碰瓷作案的特点。

“没钱赔?。。。。。。”。

围观的人群里走出一位约有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好心”的劝说道:“大妹子,没钱赔他也没关系,古玩市场历来就有以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