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综艺之王 >

第191章

重生之综艺之王-第191章

小说: 重生之综艺之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女嘀咕了半天,还征求了何嫣的意见,这才算答应下来,第二天何嫣也回了上海,临走时她问柳巷还记不记得他曾经答应过她的事?

“你说的是跨台合作的事吧,你问过我一次,我没忘。”柳巷说。

“那什么时候兑现?”

“你这是难为我,我现在连台都没有,跨不上。”

“对她们几个你都挺大方,怎么到我这你不是有困难就是没办法,去年是我给你调解的,今年我也立了很大的功吧,你总是推三阻四的,我不管,反正你说话得算数。”

何嫣露出了小女人的性情,上面掐了他一下,下面又踢了一脚。

还真是,不论是去年的调停还是今年的说合,何嫣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柳巷想给补偿但拿不出什么来,现在还欠着田思思和高欢的33万,这笔钱扔在重庆也不可能往回要,自己实在没有什么了。

何嫣见柳巷实在为难嗔道:“我也不是逼你,你想着我就行了,还有一个承诺,我都记着呢。”

还有一个承诺?柳巷“呼啦”一下想了起来,可不是么,去年答应的,还以为自己还清了所有的感情债,原来这债就没有还完的时候,只会越欠越多。

欠账总要还的,盛东台也是,褚良入主盛东台半个月之后终于狠下心亲自登门拜访柳巷。

“你辞职的事我听说了,想请你重新入职。”褚良开门见山,没有半句客套话。

“我可以考虑,但我想知道为什么?”柳巷也不客气,总得知道他是什么想法。

“现在盛东台入不敷出,平均收视率降到了0。1%,我不想盛东台毁在我手里。”

“那你有什么办法?”柳巷问。

“人员臃肿,我想多开辟一个频道,省里也有要求,要求文化共享,把吃闲饭的和托关系进来没有真才实学的都弄到文化频道去,这个频道省里有补贴,能保证基本工资就行。”

“那其他三个频道呢?”

“都市和影视剧我不想大动,他们影响力小,现在也能维持,主要还是卫视,我想建立一个流动机制,其余三个频道反响好的节目可以挪到卫视来播,卫视反响不好的节目下放到其他三个频道,衡量指标是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公益节目除外。”

褚良短短的几句话让柳巷大为震惊,这才是真正的改革,水只有流起来才有活力,也点拨了柳巷,不要拘泥于一城一地,综艺节目也完全可以这么做。

“我被你说服了,打算让我做什么?”柳巷问。

“还是做你的综艺,我只有一个条件。”

“哦,你说。”

“不能有丑闻,特别是你的私生活。”

“你现在就是想我有也没有了,你放心,这点我保证。”

“你有什么条件?”

“没有,一切靠竞争。”

褚良点头,看来自己是来对了,之前也反复思量,但盛东台的现状危在旦夕,再不想办法只会陷得更深,他更深一层的意思是想让柳巷办的节目把“刘老根大舞台”和“万家欢笑”挤出卫视,对于这一点柳巷也心知肚明,只是谁都没有说破,相视笑了一下。

如果以打败这两档节目为目标那是大材小用了,虽然俩人都知道“本山传媒”并不是豆腐渣,想击败他也不容易。

五月二十日,离开盛东台整整半年的柳巷回来了,不过不是在卫视,而是入职刚刚成立的“文化共享”频道,这个频道如褚良所说,人员都是从其他三个频道分流出来的,能力和素质较差,但柳巷不担心,因为赵连胜兼任频道总监,王滨城被褚良从烟海台正式调转过来,出任副总监,而自己,也给了个名头——频道“综艺总监”。

对什么职务柳巷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这个“综艺总监”是个条条头衔,不是块块,也就是说,涉及综艺节目柳巷有自主权,其他的还得归频道管理,褚良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权力没有罗景坤给的大,但对他的限制也尽可能地减少,目的只有一个,出成绩。

又是一年“5。20”,又是一个“我爱你”,真的像这几个数字一样,柳巷对盛东台也是又爱又恨,恨得舍不得离开,爱得甘愿从头再来。

上班后赵连胜主持召开了“文化”频道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主要议题是这第一炮打什么,往哪里打?

经过一番讨论后点子还是打在柳巷身上,赵连胜说:“你还是把‘非诚勿扰’办起来吧,咱拿它做切入点。”

柳巷却不同意,一是“非诚勿扰”原先是在卫视,而“文化频道”是不上星的,从下往上行,从上往下就白瞎这个节目了,更为关键的是,孔亮走了,现在就没有合适的主持人。

“那你说怎么办,你还有新节目?”赵连胜两眼放光,问道。

“有一个,可以一试,但有点难度。”

“钱?”

“这个还真不是,是主持人。”

“文化频道”就没有主持人,因为它虽然是综合频道但节目都是七拼八凑的,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什么医疗卫生保健了,再不就是种植养殖技术和农业科技,节目90%都是现成的,属于全国“文化共享”的范围,而且大部分是免费,包括一些取代露天播放的电影和老得不能再老的电视剧,所以只要不自办节目根本就不需要主持人,但褚良有话,如果频道需要可以从其他台借,所以赵连胜说:“咱可以从其他频道借啊。”

“咱们盛东台也没有合适的。”柳巷答。

“你想招?”王滨城问。

“可不想再招了,台里给不给权不说,我招的这两个一个跑了一个回家了,我可不想再惹麻烦。”

柳巷自己招的就两个,一个是孔亮,去了深圳,一个是百里慧,回了重庆。

“其实也没那么可怕,要是有孔亮和百里慧这样的咱还是可以考虑的。”王滨城说。

“男的还行,女的就免了吧,他这人整个就是一个未婚女主持人杀手,你说和他合作的女主持人哪有一个好下场的?”

赵连胜这句虽然是玩笑但也是事实,从何嫣开始,到李娜到杨悦一,再到李贝和百里慧,五人无一幸免,虽然各有原因但结果都是离开了盛东台,其中何嫣、李贝和百里慧与柳巷还有感情纠葛,叫他“女主持人杀手”也不为过。

赵连胜忘了李娜与王滨城是一家的,所以他这句“没有好下场”惹得王滨城不太满意,赵连胜马上意识到了,连忙道歉,说说错话了。

“也没说错,所以我不再操那心,主持人能借就借,但这次我想借的主持人不是咱们台的,是中央台的。”

柳巷此话一出赵连胜和王滨城都张大了嘴巴没敢搭言,别说咱一个没上星的刚成立的频道,就是卫视想从中央台借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没有这先例,哪个不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几乎不太可能。

“这个人可借,频道那边我去说,但还要有个私人人情,这个人情需要王大哥出面。”

王滨城听完快速在脑海里搜索着,照柳巷的这个意思这个中央台的主持人一定是他认识的,没用上几秒王滨城就搜索到了,他再一次张大了嘴巴问柳巷:“你说的是他?”

第268章 《星光大道》开播

老毕,毕福剑,现在是中央综艺频道的主持人,籍贯是烟海市金州区,与盛东台和烟海台来往较多,王滨城与其认识已有不少年,每年老毕回烟海过年都要和王滨城他们聚聚,这些情况柳巷知道。

虽然很熟但王滨城也没有太大把握,虽说老毕现在还没有什么大名气但也在主持《梦想剧场》,而且他听说最近正在经历感情波折,可能会离婚,这个时候请他不知道是否合适?

当王滨城说出顾虑时柳巷笑道:“这不正是我们的机会么,没有名气才更渴望有名气,经历感情波折才更想出来避一避,肯定能行。”

“咱这频道能给他带来名气?”赵连胜问,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照你这么说我也该走了,褚台不是说能者上庸者下么,咱这回起点就高点,办就办个有动静的,要不白瞎我这番苦心了。”

《星光大道》是柳巷用《梦想中国》换来的,当他说出这其中的曲折时赵连胜和王滨城都被感动了,俱言一定努力,把这事办成,把《星光大道》推上“文化”的舞台。

五月末,老毕来到盛东与柳巷接洽,看完策划案后他表示同意,之后盛东台“文化”频道与中央台“综艺”频道签署合作协议,录制由盛东台完成,中央综艺频道可以重播,老毕属于借用,每星期赴盛阳一次,待遇薪酬等另算。

柳巷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迈出了第一步,这让《星光大道》没有步《智力大冲关》的老路,更为关键的是,没有人能复制老毕的风格。

六月初,盛东台的综艺大楼完工,但暂时没有节目组入驻,台里出台的条件是卫视的节目平均收视率超过0。5%,其他三个频道的收视率超过5%才可以入驻,不论什么节目,季播的还是周播的,亦或是常规类节目,一视同仁,而且按照节目要求划拨演播厅或专用录音棚等,同时政策规定,其他三个频道的自办节目收视率超过3%可以挪到卫视播出,与此相对应,卫视的节目低于0。3%就要挪出卫视,自主选择去哪个频道,卫视与不上星的频道收视率以十倍计算。

与规定同时出台的还有奖惩措施,自办节目收益超过本身制作成本50%以上的实行奖励,超出部分的30%奖励给节目组自主分配,累积低于制作成本20%以内黄牌警告,低于40%暂停进行整改,低于50%无限期停播。

这些规定都是针对综艺节目的,后一条还包括电视剧,从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两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由此带动了盛东台的新一轮“综艺热”,“刘老根大舞台”和“万家欢笑”也受到了刺激,知道原先的道路行不通了,一方面改进节目质量一方面压缩成本,加上黄金时间段的优势,倒也暂时保住了0。3%以上的收视率,但三期以内的平均收视率始终不能超过0。5%,这让他们很无奈。

褚良的新政策立竿见影,不仅让盛东台重新焕发了生机,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扭转了亏损的局面,但始终没有扛大旗的,综艺大楼也始终空着。

准备了一个多月《星光大道》才开始录制,原先的《智力大冲关》,改版后叫《状元及第》的演播厅只是稍微做了些改动就用上了,柳巷不想在这里多花钱,要花钱也得花到综艺大楼那面去,他有这个信心,5%的收视率达到不难。

褚良还是有点偏心的,“文化”频道由于是新建立的,落地数才100多万户,5%是以这个数为基准的,也就是说,达到3万户以上《星光大道》就可以挪到卫视播出,达到五万户以上就可以进驻综艺大楼,不算困难,柳巷只是心疼这个节目的受众范围太窄,好在有中央台的重播,否则真是拿大炮打蚊子,浪费炮弹。

2004年7月24日,周六晚八点,《星光大道》播出第一期,采取的是如《智力大冲关》一样的冲关形式,不过这是才艺比拼的节目,关数有所减少,一共是5位或5组选手,每关淘汰一人或一组,最后只剩下一人或一组自动成为周冠军。

节目开始,老毕也没有特意穿什么新式服装,反而穿了一身极其简朴的灰色中山装,手里拿着台卡迈着八字步就上台了,站住后他面向二百位现场观众说道:“今天,2004年7月24号,是一个好日子,它不是什么纪念日,但也许能成为纪念日,纪念什么呢,纪念我们盛东台的《星光大道》开播!”

说到这老毕还握紧拳头挥了挥,这个动作完全是他的临场发挥,坐在导演席的柳巷心里赞叹确实不一样,他与这个节目很贴切,贴切的就像量身打造的一样,观众受了感染,一起鼓掌。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毕福剑,中央台的主持人,有人会问,你一个中央台的主持人怎么跑盛东台来主持节目了,是走穴吧?我告诉大家,我来这是经过领导批准的,盛东台除了给我报销交通费之外还管吃管住,其实他们管不管都一样,我就是盛东烟海人,这地方熟,饿不死。”

老毕也够滑,这段后面的话全是他自己加的,含糊其辞地说明了自己的待遇,省得落人口实,其实报酬肯定会有,但没有走穴多而已。

第一期的观众都是盛阳人,这一下也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他诙谐幽默的语言又让大家鼓起了掌,比第一次热烈。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节目叫《星光大道》,咱这个《星光大道》的‘星’不是指的已经成名的明星,明星还没资格上台,他们只能坐在那里看我们表演,是不是啊,三位大明星?”

老毕用这种唠家常的方式推出了这期的三位明星嘉宾,一位是盛阳籍歌手汪正正,一个是中央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也是评论员的梁宏达,最后一位是相声演员师胜杰。

汪正正与盛东台合作较多,是柳巷请的,梁宏达此时没有没有名气,但与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