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网争锋 >

第54章

官网争锋-第54章

小说: 官网争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袷涑霭旃腋涸穑菇⒏涸鹋嘌凳Ω礳ao心费每天五角钱。这批学徒培养出来,服装厂有优先选择权,当然,如果你要的话,必须缴纳三倍培训费!”
    邓华之前做过调查,服装厂大工月薪56元,那些退休职工月薪才三十元左右。每天五角钱,意味着一个月多收入近三分之一的薪水,对于退休老工人来说,是增加五成薪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外快!
    实际上邓华就是在打那些老工人的主意,这些人经验老到,做事严谨,最主要他们家庭负担更重。这笔钱虽然不多,却足以让老工人改善生活条件。
    对于退休后无所事事的老人们来说,带徒弟并不是很辛苦的事情。钱国明皱起眉想了想,服装厂似乎没有损失,还可以白捞一帮学徒工,这些人上岗都可以创造效益的!
    “学徒工期限多久?要求怎么样?”
    就知道这个家伙无法拒绝,正常情况下每位学徒工月薪17元,如果是临时工,那就要按天算钱,通常是九毛钱一天,一个月支出近三十元。
    如果招收这批学徒工,意味着服装厂在接下来的旺季,根本不用花大价钱招收临时工,而是白用一帮免费劳动力,这可是一笔不菲的外快!来自农村的学徒工听话呀!

第112章 宴请
    “说起来也很简单,”邓华不想让自己的女人着急,那样会影响情调滴,“这边招生工作完成,我就跑一趟岭南,那边大量需要缝纫工。只要找到用工单位,以官方名义和他们签署用工合同,想必会换来大把的培训费,到时候,嘿嘿,一定让二位姐姐数钱数到手抽筋!”
    两个女人呆呆地看着邓公子,这家伙脑子里都在算计什么?半晌美女书记才问:“可是,你怎么能让银行支持你?没有任何抵押,没有任何项目,难不成你要让zhengfu那边帮忙?”
    “赵县长?拉倒吧,他会帮我?”邓华一撇嘴,“用不到他帮忙,学员全部到位,不是还有一个月缓冲期吗?时间多的是,有的是赚钱法子,没准不用贷款,我也能弄到钱!”
    卢瑶眨眨眼:“你不会想要用家里的钱抵押贷款吧?”
    “那怎么办?”邓公子双手一摊,“我也不会印钞票,当然,那是最后一步,这一步还是不要走的好!”
    黄玉英咬咬嘴唇:“尽管去做,如果到时候没钱,我帮你解决,不会让你用老婆本垫资的!”
    “多谢姐姐!”邓华眉开眼笑,他不是在意钱而是在意美女书记的态度,“姐姐,话说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劳务输出办公室缺人,我想调两个人过来,一个是教委的张利民,一个是招商办的李复,姐姐,成不?”
    对于小情郎的要求,黄玉英根本没有拒绝的勇气:“好的,不就是一个编制吗?他们俩也两头跑好了,刚刚成立的两个部门,还是不要填充太多人手,会给人留下口舌的。”
    毕竟还是软书记呀!卢瑶轻轻一叹,看向邓公子的眼神愈发不同,小男人似乎更像县委书记,美女书记更像是依人小鸟!幸好,软书记几乎每天都在进步,也许真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在阳刚气十足的小男生身边,手段越来越凌厉!
    “这帮王八蛋,太势利眼,尽想着锦上添花,根本就不想什么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
    李复恨恨不平,张利民嘿嘿一笑:“老弟,还是现实一点吧,这个社会就这样。银行可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更需要政绩,别看这个项目足够好,没见兔子,绝对不会撒鹰滴!”
    “我说邓公子,你就不着急?”
    不只是李复纳闷,就连张利民都奇怪,这几天连续碰壁,邓华似乎根本不放在心上,他甚至在猜测,这位把自己调到身边,是不是想要借助老爸的能量?如果是这样,帮还是不帮?
    以张利民的jing明,已经看出来,邓华张罗的事情,绝对是一个耀眼的大政绩,问题是无本难求利!人才培训尤其如此,不只是缺少资金,时间更是一个大问题,不知道这家伙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邓华摆摆手:“钱的事先告一段落,今儿那帮吃货是不是该来了?”
    “应该到了,”张利民也不禁佩服,这位年纪比自己还小一点,学历更不要说,心智却是高人一筹,“我们这就过去?还剩下一家银行没跑呢!”
    邓公子摇摇头:“跑与不跑还是有区别,我们跑这一趟,是一种姿态,未来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会掌握主动。”
    有一点可以肯定,赵建军绝对不会眼看着自己顺顺当当做事,几家银行都客客气气,却一点口不松,搞不好已经得到某人的授意。
    邓华今天摆宴,招待党校那帮村官同学,来到鞋帽长对门的饭店,里面大厅已经坐满人:“哎呦老幺,我还以为你要放鸽子,不来了呢!”
    “怎么可能!”邓华哈哈一笑,“各位大哥好容易来一趟县城,如果我不请客,那还算是人么?来来来,老板,开席,上菜,倒酒!”
    张利民在后边翻个白眼,差点一冲动踹邓公子一脚,这个家伙得意忘形,你这边请客是好人了,感情哥哥我连人都不是啦!邓公子在党校里边,去得最晚年龄最小,却是学员中最先上副科级,还是实权副科。邓华在县城里经历的事情,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从传奇猎杀前jing方老大,到后来拯救县委书记。
    谁都知道,邓公子的副科级纯粹是用命换来的,为此还在监狱里呆上小半年,险些一辈子毁掉了。没有人嫉妒他,谁也不会为了一个副科级,拿命去赌,拿一生政治前途去赌!
    “老幺,话说这顿饭算是升迁宴,哥几个凑份子……”
    “停停停!”邓华当时脸se就变了,“请各位兄长来,不过是升迁之喜,那不算什么,最主要有事相求。兄弟在这里托大,跟各位哥哥立个规矩,以后来兄弟这里,不管办事还是干嘛,千万别提钱,提钱咱们兄弟情份就变质了!”
    刚刚伸手进怀那位,尴尬的拿出手,心中很是感激,眼下农村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收入节节攀升,进入到九十年代,已经出现粮贱伤农的现象,老百姓手头真没有余钱。
    特别像古城县这种地方,人均巴掌大一块耕地,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村里红白喜事随礼,很多都是两毛五毛的小份子钱,如果给一块两块的,那就是好不错的条件,还要是实在亲戚,拿出五块,必须是村长书记才有的派头!
    在古城县乡间,结婚缝纫机和自行车是最奢侈的大件,如果谁家娶媳妇购买这两样中任何一件,十里八村都特有面子,媳妇到了婆家,也特别有地位。
    对于那些淳朴的女人来说,并不是贪图那么一件东西,这是婆家对自己的认可,实际上很多缝纫机摆在家里,都舍不得用,自行车更是不舍得骑,只有在走娘家的时候,才会从新房里推出来,很多人甚至不会骑车,一路推着。
    年纪最长的张富贵咳嗽一声:“老幺,哥哥们这顿饭不好吃呀,这么着,有啥事先说,看看哥哥们能不能帮上你。”
    “能!当然能,必须能!”邓华和这些人说话直来直去,这也是村官们看他顺眼的原因,“很简单,县服装厂要招收学徒工,要身体健康,心灵手巧的青年女xing。”
    雷狗剩嘬嘬牙花子:“老百姓学那东西干啥?也不当饭吃,服装厂还能招村里老娘们儿进厂打工?那才是见鬼了!”

第113章 求助
    “老幺,你有帮大家这份心就够了,千万不要勉强!”杨二尕喝一口冷茶,店里开水全被这群大肚汉喝没了,“你说的那些赚钱道,我们都在下边干着,没耽误功夫,有些东西我们拿来了,回头你看看,成不成给个话。”
    邓华知道,必须让这些村里带头人尝到甜头,看到希望才行。农民就是这xing子,没有见到实惠之前,绝对不会跟风,实际上华夏人都是这xing格。
    看看那些一窝蜂上面的项目,看看华夏到处重复建设的企业,几年后即便是电视机足够供应半个世界,电视厂家还在上马,不为别的,地方zhengfu需要政绩,他们才不会管,这些是不是已经超出市场承受力!
    反正亏本是国家的钱,捞到的却是个人实打实的政绩,孰轻孰重?国家一年巨亏几十亿又如何?和当官的没有关系,前脚捞到实惠,后脚拍拍屁股走人了!
    眼前这些农民,更多的是穷怕了,不敢折腾,也折腾不起。古城县的农村,很少会有开拓型人才担任村官,这是民风使然,几千年小农经济缔造了华夏人的xing格,这是印刻在民族灵魂深处的xing格!
    想要带领古城县走上富裕路,前提要说服眼前这些村官。作为村里面的带头人,没有他们的认可,任何事都无法推广,只能是流于表面文章。
    邓华蛊惑道:“你们真不要这个名额?不瞒各位哥哥,县服装厂这次招收学徒是收费的,不过不收老百姓的钱,收劳务输出办公室的钱,这个办公室恰好是老弟掌管着。怎么样?没有心动的?可别后悔!”
    张富贵吐出一口痰:“老幺,你这样替大家着想,老哥哥感激着呢,老哥不会让你为难,哪有当兄长的,为难老幺的道理,这话不提也罢!”
    “嘿嘿,”邓华神秘的一笑,像是诱惑小红帽的大灰狼,“各位大哥,不瞒你们说,这次学徒工有薪水,一个月十七块钱,刨除食宿费,一个月还能剩下几块钱呢!”
    大厅里瞬间沉寂,雷狗剩张张嘴,半晌才问:“真真给钱?十七块?”
    古城县农民人均耕地不足五分,加上宜耕宜林坡地,也不过七分。这么一点土地种植粮油作物,即便是再高产,一千多斤玉米罢了。这些粮油卖出最高价,也不过卖出三百多不到四百,去掉税费和成本,每份耕地出多少钱?
    眼下古城县老百姓人均年收入,官方数据不足一百五十块,实际上人均不足一百块!就这还要说是县城“高收入”阶层拉扯的厉害,很多乡下地方,一年也见不到现钱!
    如果不是很多东西都自给自足,加上每年国家花大力气补贴,古城县出现讨饭专业村都不足为奇!六十年代,这里每天都有饿死的,全县那几年因饥饿死亡超过一万人,这些数据永远尘封在档案里,不会见光。
    假如真像邓华所说,一个女子进城学徒四个月,可以收入六十多元,这可是一笔巨额财富了!古城县县里边消费水平,六十多元可以养活五口之家一个月富富有余,农村这笔钱是全年油盐酱醋茶的开销,甚至还能年节改善一下!
    古城县的农妇,多数都是在家里做饭洗衣照顾老人孩子,很少有走出去赚钱的。民风是一方面,最主要没有那个机会,如果哪家妇人一年下来,从鸡屁股里面攒下点小钱,已经是好女子了!
    现在那些女子居然能赚钱,赚大钱,村官们无法淡定,至于说食宿费,直接被这帮老哥无视:“没错,每个月按时开钱,不过要刨除食宿费,住宿每人每月三块钱,伙食费每人每月十块钱,这样一个人还能剩下四块钱零花。”
    这已经是最低水准!实际上和大车店谈好,他们把最低档房子腾出来,女工住通铺,每个人每月八块钱。这里邓华一个人说了算,直接从账目上报销五块,伙食费报销五块,否则这些学徒工拿不回去钱,还要倒搭!
    张富贵终于忍不住:“老幺,邓主任,住在你们那里,吃的东西自带成不?”
    邓华愣住了,大锅饭着实不比自己起伙多花几个钱,也许一个月也就差着两三块。何况这里边还有他徇私舞弊帮着补贴的,看着村官们期盼的眼神,他实在是无法拒绝!
    这些汉子穷是真的,自尊心超强也是真的,如果不是把邓华当成自家兄弟,绝对不会提出这样要求:“成!老哥们说了算,有一点,学徒工要签订合同授权,将来学成一定要服从分配,到沿海地区打工才行,否则就要赔偿全部培训费加罚金!”
    “还能出去打工赚钱?”
    大厅里“嗡”的一声炸开锅,这几年古城县也有极少一部份农民出去打工,给家里邮寄回大把大把钞票,着实晃花了老百姓的眼睛。至于说什么签订合同授权,将来学成一定要服从分配这些,早就被村官们无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是包分配的好事,连大学生都开始不包分配,退伍兵都没有了分配指标,短期培训包分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
    没喝酒村官们的脸已经红起来:“老幺,我们村有三个初中毕业的妹子,有七个小学毕业生,还有十几个能断文识字的,你看成不?”
    韩卫东是高中生,在村官中算得上高学历,大家平常都不叫他大号,都尊称一声大学漏子。这话在农村人嘴里说出来,没有一点贬义,他也是反应最快,学手艺自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