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术士的幸福生活 >

第400章

术士的幸福生活-第400章

小说: 术士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卜大师,便是皇室和一些联邦议会的大人物们,也经常有人找扎瓦大师为他们占卜,在马来西亚,有无数人都梦想着能够成为扎瓦大师的徒弟,您的女朋友真的很幸运,我很羡慕她。”

“哦,我深感荣幸,不过这需要问下我的女朋友。”马良笑着扭头看向吴琼。

其实不用询问,马良也清楚吴琼不会答应的——笑话,好端端去找个马来西亚的星相占卜大师做师父干什么?再者说了,马良对于东南亚国家的所谓术士们,基本没有太多的好感,盖因那些地方的术法,十有八九和降头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果然,吴琼有些不好意思的微笑着摇摇头,道:“能被扎瓦大师夸赞,我深感荣幸,十分感谢。不过……很抱歉,我对这方面不感兴趣,谢谢。”

翻译把话告知了扎瓦大师。

老太太就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叽里呱啦的说了句什么。

翻译说道:“扎瓦大师说,她感到很遗憾,但并不会介意的。”

马良和吴琼就都露出歉意的笑容点点头。

这时候,主席台上传来了谭止勋教授的说话声,提醒大家会议就要开始了,虽然说下午的会议基本上是由来自于外国专家们做演讲,但最先进行演讲的,却是卢祥安卢老爷子。他演讲的题目是《易学与超常的心灵感应》

这个题目倒是颇为有新意。

把传统易学与所谓的不正统的超自然现象结合到一起,其意也在于,解释此次研讨会为什么会邀请了来自于世界各地并非正统的占卜大师们,还有就是要把易学的探讨研究范围,扩展到术法方面。

有点儿要为术法正名的意思了。

卢老爷子根本没有准备底稿,而是现场即兴演讲,从易学产生之前的上古巫术的出现,到后期各种宗教理论学术的出现,以及世界各地至今还保留着的各种传统风俗习惯,等等等等……

总之,世界上此类文化的渊源,是相同的。

简单说来,都是在钻研宇宙自然的现象,捕捉规律,总结经验。

由此,也就谈到了中国的“易”学,和巫术的关联,再到许多世界各地许多巫术乃至于宗教中的超自然心灵感应——比如各种宗教,都有着大致类似于“天眼通”之类的能力,可以通灵啊,看到异物存在啊。

会场上所有人都听得极为认真,不时的有人轻声探讨些什么。

马良也听得是津津有味儿。

就在马良专注倾听卢老爷子的演讲时,和他隔开一个座位的那个光头胖老汉忽而凑过来轻声说道:“年轻人,你知道易学和太极阴阳,真正的发源地在哪里,创始人又是哪里人吗?”

“嗯?”马良愣了下,这问题问的……太小儿科了吧?

……

……

PS:明儿两更……

正文 503章 学术正统之争

503章 学术正统之争

汉书艺文志云:“易,人更三圣,事历三古。”

这说明易经是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圣人的集礼创作,其中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曰下古。易经实乃中华文化之滥觞,学术思想之根源。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到现在传说已经有近六千四百多年,历史悠久,事历三古。论及其传承系统与派别,更是极为复杂,对易学理论的主张和解释,或各有所宗,或各从其绪,虽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但对易学的价值与意义并无影响。

略作简述下:

上古伏羲画卦为一,伏羲是中华文化之始祖,秉其天纵之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如是一画开天,始作八卦——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所以说伏羲为易学的创始者;

中古文王作卦辞为二,文王即是周文王姬昌,殷商时代为西伯侯,勤政爱民,敬老尊贤,为商纣所忌,囚其七年。这七年中文王感于时艰,心存忧患意识,孤专心一志钻研羲皇所画之八卦之象,并系之以辞,以阐明每一卦象之意义。

下古孔子赞十翼为三,孔子晚年习易,孜孜不倦,竟至韦编三绝,足见其精研之深。孔子钻研伏羲八卦之卦象及文王所系之卦辞,认为意境高深,弥纶万有,惟文字古奥艰涩难懂,遂立志撰述十翼详解阐释易学理论,以辅助后人学者。

故中华文化之发皇,易学之昌明,实在是有赖于孔子之弘扬宣教。

以上这些基本的易学知识,马良早就从卢祥安老爷子那里系统的学习过,自然不会陌生。然而今天突然被坐在他旁边的秃瓢胖老头儿问出这么一个问题来,他还真有点儿错愕了。

搞什么嘛。

这问题若是换个地方换个人问的话,还算可以。

但现在是在国际易学研讨会上啊,能受邀前来的无不是对于易学有着深厚造诣的人物,秃瓢老头儿该不会不知道吧?

心里诧异,不过马良还是微笑着点了点头,倒也没有去言语。

笑话,这么幼稚的问题,自己还当回事儿般的去认真作答,岂不是会让人笑话自己装逼不成成傻*了吗?

秃瓢老头儿摇摇头,轻声说道:“其实你并不知道,或者说,不能够明确的回答这个问题。”

“怎么说?”马良诧异道。

“先天八卦、中天八卦、后天八卦的图案中,阴阳八卦的排列顺序是不同的……”老头儿微微一笑,道:“如此说来,研究易学的话,应该从哪方面着手才是对的?确切的说,哪一个才算是正宗?”

马良笑着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不过还是太小儿科了。

一般来讲,参考研究易经八卦阴阳学术的人,都只会关注于先天和后天两种八卦图案——其实说到底是根基是相同的,只不过创造者与后来者的思维出发点不同而已/

例如:

先天八卦出现的时候,受社会条件和文化发展的影响,人们关注的重点是大自然现象,于是伏羲皇就将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们的阴阳对峙关系;

而中天八卦的排列顺序,走的是天文依据,其出发点在于人类对天象变化的研究,乃本地法之晷景而来,晷景又决定于‘昼参日影,夜考极星‘之历数。参阅中天八卦图我们可以了解中天八卦与节令宫辰的关系;

后天八卦着重自然运行的流势,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从《周易?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

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于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实质了。

准确的说,三天八卦皆为准,唯有先天是始纯。

至于八卦排列顺序的不同,不影响易理和卦象的阴阳之分。

其实不仅仅是卦有三天,易也有三易,分别是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这些也是基础知识。

所以但凡问出这类问题的人……就应该属于是典型的门外汉了——在马良看来,这都不懂,或者故意拿出这类问题去考量他人的学识,实在不应该是一位大师级别的卜算师应有的行为。

“我来告诉你吧。”秃瓢胖老头儿笑了笑,认真的说道:“要说易学真正意义上的发源地和创始人,应该从孔子开始,伏羲画八卦,文王系卦辞,这只是个人的一种研究,还不能真正称之为一门学问,唯有从孔子开始,易,才真正成为了一门学问。孔子是谁?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弘扬宣教易学的圣人,从他开始,易为众生所知……”

马良敷衍般的笑了笑,也没有去反驳对方,这不是他娘的强词夺理嘛。

真难为了一个外国人,用生硬的汉语把这些话说出来。

秃瓢老头儿见马良神色间似乎内心里的惯有的认知有了些许松动,便接着说道:“而儒学自中国,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末汉初的战乱以后,直接传承自孔子的儒学已不可考,也就是说,由孔子所宣教弘扬的真正意义上的易学,在中国,也难以完整的流传下来。”

“您到底想说什么?”马良笑呵呵的问道。

他现在心里已然有些不喜了——这老头儿到底是不懂得用汉语如何委婉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还是他故意这么说的?哦,感情听你这老头儿话里的意思,我们国家这帮易学的大师们,学的都不正宗?都是七拼八凑出来的玩意儿?

“年轻人,我看你神目如电,印堂白光走乾坤,在易学的道路上必能有所成就。”秃瓢老头儿先是恭维了马良一句,才接着说道:“在中国,你是难以学到正宗的易学,我有心要收你为徒……”

没等老头儿把话说完,马良就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微笑着问道:“请问,您老是哪国人啊?”

“我是大韩民国人。”

“哦,我明白了。”马良忽而想到了网络上流传的一些新闻,心里越发不喜甚至还有些恼火,不过他还是保持着温和的笑容,道:“您接下来是不是还得告诉我,经过考证,孔子是韩国人啊?”

秃瓢老头儿愣了愣,讪笑着摇头道:“不不不,孔子是中国山东人。”

“可我怎么听说,你们韩国有些个教授经过千辛万苦的考证,得出了真实的结论,证明孔子是你们韩国人,好像还要把祭孔大典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什么的,有这么回事儿不?”

“绝对没有”秃瓢老头儿认真的说道:“只不过祭孔大典,在我们大韩民国,才是最正统,且一直都保持延续下来的。”

马良挠挠头也懒得再去追究这个问题。

网络上谣言毕竟是多的,具体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马良可不想道听途说最后在被人嘲讽。

秃瓢老头儿接着说道:“其实儒家思想,只有在我们大韩民国保留的最为完整。简单来说,就拿你们中国人现在每年的祭孔大典,仪式、服饰等各方面都搞的不伦不类,而今儒学思想又有多少中国民众知晓学习过呢?”

“听您的意思,这儒学思想的发源地和创始人,都得改改姓?”马良脸色沉了下来。

“你别误会。”秃瓢老头儿笑笑,道:“我只是在对你讲述一个事实,而且我相信自己的眼光,观人不会出错,你在易学方面应该很有天赋,有心想要收你为徒,传授你真正的易学”

马良作出了悟状,忽而问道:“那您说,我现在有没有师父?”

“嗯?”秃瓢老头儿愣了下,道:“那自然是有的,只不过……”

“既然知道,那你还要收我为徒,又在我面前叨叨了这么一堆废话,感情您那正宗的儒学思想,就教导过您应该这么做?”马良冷笑一声,扭过头去不再看秃瓢老头儿,道:“实在是不敢恭维啊”

秃瓢老头儿被马良的话噎的一时无法答腔,半晌后才有些气恼般的说道:“中国的易学,本来就是徒有虚名,还有这样的协会那样的研究会,不伦不类”

马良懒得搭理他。

吴琼却侧头不喜的说道:“果然是蛮夷小国出身,井底之蛙,只会坐井观天”

“你……”秃瓢老头儿当即怒目相视。

“嘘”马良扭头竖起食指搁在唇边朝着秃瓢老头儿示意他噤声,一边笑呵呵的说道:“别再说下去了,幸亏你遇到了我这个懂得中庸、忠恕、仁义思想,且品德高尚的人,不然的话我只要站起来把你刚才的话在会场上说一遍……我敢打赌,你得被口水淹没掉。”

秃瓢老头儿不自禁的缩了下身子,似乎还真有些后怕。

吴琼接口说道:“不知礼数,不敢正大光明堂而皇之讲话,只会私下里蝇营狗苟,吹嘘浪荡,自我得意,还敢说继承了正宗儒学思想……”

秃瓢老头儿这下更是被呛的无地自容了。

旁坐的各国大师们也都从身边翻译的口中得知了刚才双方交谈的话语,全都把鄙夷和怜悯的目光投向了秃瓢老头儿——哎,能够受邀前来参加此次国际性的研讨会,说明是有点儿身份名望的人物,怎么就作出这种小人行径来?正如那个年轻人的女朋友所说,你真有能耐的话,就站出来,大大方方的向所有人讲述你的个人观点和思想,去说服别人啊。

秃瓢老头儿察觉到在座者的目光中饱含的深意,心里越发难堪和恼怒,抬起头目傲慢且极为自信的扫视一圈,叽哩咕噜的用朝鲜语说了一堆什么。

坐在他身后那名看上去三十岁左右,西装革履的小白脸青年就站起身来,神色冷峻的用流利的汉语说道:“我的师父刚才说,他曾经多次接收到过国际性的易学联合会、研究会、协会邀请他加入其中的信函,甚至还有人登门诚恳相邀,但是都被他拒绝了。因为他不屑于和只懂得些易学皮毛,却妄自尊大的人交际,此次前来也是有我们大韩民国官方的一力相邀,他才答应。既然你们都不相信,那么就让事实来证明一切吧。后天的卜算预测大赛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