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空间种田 >

第86章

重生空间种田-第86章

小说: 重生空间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捷,今天要不是要带着白老四的后辈到这里看看,他才不会到了这么个穷乡僻壤。

说是地,倒也没委屈了那个词。

白菊易是个兢业的人,从南边到了北边的那几年,他嫌弃城里地方窄,修个枝叶都要逼仄在了屋子里,就弃了市里的住处,和梅想在周边几个县区考察了番。离开北京又不大合适,最后就挑了个地多人少的待开发区域延庆。

“白老四欠我的那些钱,那是一分也没说多的,我和他师兄弟一场,本不该说那些俗事。可我也上有老下有小,你们也知道,这几年政府要搞啥对外开放政策,荷兰啊,新西兰那边的花卉一进口,我那间五君子花艺就麻烦了。”毛大竹说着,吸了个响亮的鼻音。

“花艺,不是吧,我看你办公室里的摆设,看着更像个竹编公司,竹扁担,竹藤椅,笔筒啊,毛笔的,哪里有看到什么盆栽。这位姓毛的大爷,你可别是在讹我们。”卓枫又不是瞎子,看着白菊易和毛大竹的为人处事,那是完全两个风格,这么两个人一起合作,还不是天天吵个不停。

“你懂什么,现在国外不知有多流行竹制品。当年师父收我们五个弟子时,三男两女,其中两个不成器的,半路放弃了,剩下的就我毛大竹,白菊易和梅想。三个人当年在中国花坛上都算是一绝。不信你跟着我往前走。”毛大竹也不知是被卓枫说中了心事,还是被延庆的北风吹着了,鼻子和脸都红通通的。

白菊易和梅想离开这片地,大概是三十五年前的事,那时候白菊易的大姐害了病,两口子本只打算离开一个月十五天的,哪知后来一走就是三十五年。

毛大竹走在最前面,开车的男人跟在最后头,走在中间的分别是小鲜,卓枫和丰兴。

积雪带来的不仅是秀美的北国雪光,还有走几步就让人冻僵了脚趾的严寒,卓枫走了几步,脚尖就麻痹了。

再看看小鲜,走得还很是轻巧,再看看她落脚的地方,雪都没有塌陷,整个人走着,就好像是飘着似的。

“还是年轻好啊,”卓枫感慨着,想当年她也有过身轻如燕的时候,哪像现在,稍微穿得少了点,就被老公数落个没完。

“老婆,咋啦?冷啦,冷啦钻到我衣服里,”丰兴急巴巴地凑了上来。

“钻啥钻,你以为这是在被窝里啊,”卓枫啐了一句,想想这句话更不对,前后两个大老爷们都看了过来,嘴角带着了然的笑容,嘤了声,埋头暴走。

前头的白大见了如此的情景,又是一阵唏嘘,遥想当年白菊易和梅想刚结婚时,也是那么副恩爱样。

说起梅想那是个相当清冷的女人,入门比白菊易早,长得是精致如画,只可惜性子孤僻的紧,除了和师父交流些花艺心得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只怕有三百六十四天是没有表情的。

也就是和白菊易在一起时,才会依稀有几分笑意。白大想着心事,脚下还在走着,走过了条羊肠大小的田埂后,就见了三间用空心砖葺屋子。

屋子是典型的北派建筑,一砖一瓦都用在了实处,讲究个简单耐用。

只有平地一层不带楼阁青灰色的屋子屋子的右侧是一把扶梯,爬了上去能当做阳台,晒写辣子或是收下的茄子干,玉米棒子之类的。

“之前老四住在这里时,是修了几块篱笆的,不过日子久了,篱笆就烂了。周边又荒凉,旁边的农户大多是搞养殖的,鸭子啊羊啊之类的到了这里啃着把好的树木都啃光了。不过说来也奇了,就那棵梅花,”白大指了指屋后的一处角落里,白茫的雪,灰蒙的土之间,恰是一抹姹紫嫣红,一树的红梅。

“又是红的,那位梅老师傅以前一定很擅长种红花,她留给白菊易老人的那株水仙也是红色的。”水仙还在小鲜的手里抱着呢,出来时怕颠簸,小鲜都是用围巾包着,放在了膝盖上的。

“什么?你们把那棵水仙养成了?”白大听说了之后,也是吃了一惊。白菊易和毛大竹都没有和小鲜他们说起来过,水仙花在他们南门算是一种禁忌,只因为他们的师父,当年中国花坛的泰斗之一,在一次斗花比赛中,输在了水仙花上。从那以后,南门名声扫地,师父郁郁而终,三名弟子也被迫外出谋生。

梅想留下那个水仙球茎后,白菊易又为了水仙花荒废了花艺,毛大竹也因为少了白菊易的手艺,公司经营不善。

前因后果联系在一起,怎么能让毛大竹不心惊胆战。

当小鲜将手中的花盆解开,那两朵犹如三月烟花般美好的水仙在了风雪中。白大看着看着,看着花被的红和花冠上的白,为了这两朵双色水仙,长叹不已。

“看到了这两朵花,我就想起了当年的老四和梅师妹,冰火两种性格的人,不顾师父的反对走在了一起,最后还是落了个一失踪一死的境遇。不过也好,花在你们的手里养育了出来,也就证明白老四的眼光很好,南门的将来一定是无限光明的,”毛大竹在悄然黯淡了一会儿后,又恢复了精神,笑着夸赞着小鲜和卓枫很有天赋。

再说那棵站在了平屋之间的红梅,这么多年来,也成了野梅,可比起野草丛生的院落来,那棵红梅的四周都干干净净的,好像是被人锄过了般。

“闲话不多说,这种地方,也就只能春夏秋三个季节住住,大冬天的,也没集体供暖,人站久了,都要成了冰锥子了,”毛大竹拍了拍衣服上的寒气,指着前后的地,“从今以后,这里就归你们了。不过在此之前,你们只用把白老四欠我的八十万钱还上了,咱们就算钱财两清了,第一年我就不难为你们了,不过以后等你们具体想好了这几间房子的用处后,钱是要一点点的还上来的。”

“啥,这块地都归我们了?”卓枫以为听错了,顺着毛大竹指着地方方向看过去,勉强还能辨认地界的,树着篱笆的田地,东西南北,横着的纵着的,大概有二十几亩地。那可是二十几亩地啊,在这么个寸地寸金的年头里。

卓枫在家时,是个居民户口,可也听说老一辈说起过,家里祖上是农民什么的,有了几亩几亩地,看她做梦也没想过,她一下子有了二十几亩地。

“嗨,看我说的,是归那个抱着水仙的小姑娘的,她不是未成年吗,你们是她监护人吧?在她十八岁之前,这里都归你们管,那可是白老四死叮嘱我的。不过记得一年后,就得开始还我的钱。冻死了,开春后你们再过来,看看这片荒地能有啥用途,”毛大竹挥了挥手,迫不及待地想回市里去。

49 吃大锅饭时的偶遇

“阿枫,你都想清楚了?”那天晚上,可能是出于将来合作的需要,毛大竹请小鲜三人吃了一顿饭,也就是这顿饭,让小鲜碰到了个熟人。

“毛毅?”饭是在毛大竹的家里吃的,一处位于东城区的,地地道道的四合院子。毛大竹活到了这把岁数,刚好凑了个三代同堂,一间四合院,院分了东西南北四个屋,老毛大竹毛小毛三代都是住在一起

“诸小鲜?”亏了下半个学期男子篮球队租借体育馆的频繁,历来大大咧咧,眼里只有篮球的毛毅能叫得上小鲜的名了。

说起来,在篮球队之前,小鲜就和毛毅见过。刚到圣心中学,参加篮球特招生的选拔前,小鲜秀口篮那一次,毛毅就在场。所以和某不知死活的曲阳打赌时,他才能这么稳操胜券。

“干啥,小师侄啊,你认识我孙子?哦,你们都是圣心中学的?那还真是巧了,你们还都是篮球队的?”毛大竹个头可不高,撑死才一米七五,也就不知是基因突变还会应了句歹竹出好笋的话,有了毛毅这么个大块头的孙子。

虽说毛大竹有个挺南方味的名,不过倒是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家里吃得也是地道的北方菜。饭堂子里的暖气全天都是开着的,一进屋子,温度就由零下回到了二十几度。小鲜解开了厚冬衣,再把那盆水仙摆在了边上。

家里的几个女人已经忙开了卓枫也客气着想帮个手,还没帮忙就被丰收兴拦了下来,说是别磕碰了人家家里的锅碗。

“小两口感情可真好,”毛毅的个头和脾气都比较像他妈,个高,大嗓门,办事也麻利的很。

一个暖炉里装上了扒红了的条形木炭,那样的木炭耐烧,一个炖锅吃着热着,男人们喝喝酒,女人们唠唠嗑,能吃上好几个小时。

晚上吃的是有名的东北乱炖,这道菜所有的主食和炖煮的玩意儿全都是参合在了一起的,比起火锅来,味儿足,也吃得更热闹。

八双筷子一落桌,一人一个粗瓷碗分到了手,满满的一锅白菜夹杂着五花肉加上特质的红薯粉条,红红的是辣椒,黄绿绿的是白菜,油汪汪的是猪油,在沸泡里打颤的是带皮的五花肉。

“这饭吃得热腾,”卓枫在旁赞不绝口着,一边探讨着这一锅的做法。

“简单,我老头子年轻时,没人给做饭时,就做这玩意儿今天锅里东西多了,要是一两个人,只用加四分之一的大白菜。不喜欢吃白菜杆的就扒些叶子,下一斤带皮的五花肉,记得要是五花肉,还要是带皮的。那样的肉才禁得起煮,要不然一煮就烂了,可就没吃头了,再加点老生抽,喜欢油水的就再加点荤素油我们家婆媳都喜欢素淡就只下足了肉。花椒,盐料酒,桂皮大葱段,姜块,缺一不可。猪肉用油稍炸一下,变了颜色就可以了,那样下锅香。倒是粉条是个大学问。有些人家里喜欢吃细粉条,我们老毛家最喜欢吃的就是粗粉条,得用冬天新收的红薯,磨成粉,再做成了拇指宽的粉条,切成了十公分长短,下锅煮了,味道最足。要买这种粉条的,还要数对街的老李头家的粉条,完全手工制作。”毛大竹说得起劲,更不停地劝着丰兴喝酒。

北方人喝得都是六十度起的二锅头,在室内喝着,嘴里辣胃里更是火燎燎的。丰兴又是个不会拒绝的,来了一杯又是一杯,没半个小时,就和毛大竹没大没小的哥俩好称呼起来了。

毛毅似是对爷爷的酒品见惯不惯了,吃足了后,和小鲜聊开了。

几个女人加菜的加菜,添水的添水,卓枫帮忙着把锅里煮烂了的姜块,葱段捡了出来,又偷偷把桌子上见底的二锅头瓶子藏了起来,结果被毛大竹逮了个正着,罚了一杯酒。

“明年的初中联赛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毛毅还真是把小鲜当成了小妹妹看待,聊天时也大多数是围绕着联赛的事。

“还成,不过我还是新人,应该轮不到我上场,”小鲜注意到,毛大竹家里摆着的竹制品,比公司的办公室里还多,做工看着也稍嫌粗糙了点,不过看着都是毛大竹亲手做的,看着挺原汁原味的。

从竹制品,到之前白菊易的盆栽,再到梅想培育出来颜色特别的花卉,看来这个南门也的确是个出人才的地。门下的弟子应该说是各有所长,小鲜想着家里的那把剪刀,也不知白菊易留了那把剪刀,到底有什么意图。

“平常有机会就多打打,你天赋挺好的。说起来,寒假里我们参加了个耐克篮球杯比赛,是街头篮球,有没有兴趣去看一看。”街头篮球对于国人说还是个新鲜玩意儿,抛弃了传统的五对五的比赛模式

和足球盛行的南美相类似,街头篮球最早是在美国黑人聚集的贫民街区盛行起来的。黑人孩童没有合适的玩乐场所,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后来不知是谁在街头划了块区域,可能只是块平坦的水泥地,也可能是人来人往的街头,只用一名裁判,六名队员,不需要最佳的技巧,靠得是观众的热情度和强烈的韵律感。

“我也能参加?”加入了篮球队后,她其实还没在任何人面前展示过身手,更不用说是在街头了。

“比赛是从上海那边传过来的,寒假打得还是小组赛每隔一天一场,报名有要求是两男一女。”毛毅为了这个规矩还头疼了不已,其实最佳的合作人选是白雪,不过白雪的性子太蛮横,再说他和曲一洋两人都在北京赛区小有名气,再搭档一个白雪,也太欺负人了。

所以今天碰到了随爷爷一起回来的小鲜,就有了主意。

“不用特别讲究技巧,我看过你练球就是不靠弹跳力,躲避速度就很惊人,到时候你只用负责混淆对方的视线,传球给我和一洋就成了。”毛毅对这一次的街头比赛还是挺有兴趣的,因为比赛的大中华赛区的冠亚季军人马可以获得三张去美国观看本年度NBA东西部冠军赛中的一场。对于热爱篮球的毛毅来说,那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小鲜答应了下来。当天晚上,丰兴喝得嘧啶大醉,三人是坐着出租车回去的。

送走了小鲜等人后,毛毅就挂了个电话给曲一洋“一洋,不用联络王可了,我找了人了。”

“找了人?除非是白雪,要不哪还有人比王可更合适,”曲一洋下午才打了通电话,邀请王可和他一起参加耐克杯。

“不是白雪,我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