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空间种田 >

第62章

重生空间种田-第62章

小说: 重生空间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旁嘿嘿笑着,忽然明白了他们的苦心。无论是姑还是姑丈,都是想在这个繁华而又冷漠的城市里·为她营造出一个葛村那样的乐土。

“果皮别丢了,待会挖个坑埋下去肥田。”卓枫被小鲜看得不好意思,收了西瓜皮就要往土里埋。

“对了,今天邮箱里有封信,是给小鲜的,看着地址是圣心中学寄过来的。阿枫,你替小鲜买好运动服了没有,她这类长跑特招生每天少不了要练习,”丰兴还不了解卓枫,她买的衣服都是中看不中用的。

“跑什么步·我上回没和你说吗?小鲜不是长跑特招生,她是篮球特招生。”卓枫也想起来了,那天她打电话通知了喜讯后·吃饭时又吃得欢,哪还有心思说啥具体特招生的内容。

“篮球?小鲜不错呀,你门村还有篮球场?”丰兴还真对葛村产生了几分好奇,一十岁的小女娃出来,文化课学得不错,还知道一堆的农业知识,居然连篮球那样的体育课也有。

小鲜摇了摇头,哪来的篮球场·养猪场倒是建了一个·是三狗子叔的老婆建的。

“那篮球筐呢?”丰兴还是笑眯眯的。

再度摇摇头,啥篮球筐·竹编的箩筐倒有一大堆。

丰兴噎了声,没篮球场·也没篮球框,那她咋会打篮球。

“哦,小鲜,姑忘记和你说了,以后你当了篮球特招生,不是一个人打篮球的,你得学着和别人一起打。和十一个人一起打。”卓枫总算想起了被她遗忘在记忆角落里的这件事来。

“阿枫,不是是一个人,你说的是足球,篮球是五个人打的。分了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小前锋,大前锋和中锋,正式的篮球比赛一共有五十八条规则。”丰兴越说越带劲,他本人就是NBA的忠实拥泵。

可惜两女人对此都没啥兴趣,两人专心致志地埋着西瓜皮肥田呢。

圣心中学开学的时间比一般的中学提早了一天,八月三十一号,全部的新老生都必须到学校报到。

行李箱才刚被拎到校门口,卓枫夫妻俩就被拦住了。学校的正门在开学这样的大日子里,居然是关着的,旁边开了道侧门,陆陆续续有学生走进去,只不过每个学生进去都是没有家长陪同的。

同样被拦在了门外的新生家长们,还不满地质问着门卫。

最后门卫被问得烦了,隔着校门的铁栏,指着正门入口处的一块汉白玉石碑,上头写着:“自强,勤学,上进”六个字。

圣心中学的校训一向如此。无论是老生还是新生,开学手续都必须是由学生独立来完成的,这样才符合那块石碑的立意。

小鲜在旁看着热闹,小侧门出入的有两类学生,一类看着老道些,应该是老生。还有一类就像是她身后的一个小女孩。

“爸,都说了你不要带那么多健力宝过来,还有猪肉干,行李又帮我收拾的那么大件,我要怎么搬进去哦。”说话的是个绑着两条羊角小辫子,个头挺高的女学生。陪着她一起来的家长大热天的,止不住地抹着汗,他们手里的行李也确实够大件的,这还只有夏天,才装些夏装,哪来的那么大的行李。

小鲜再看看自己的行李,是卓枫刚买的一口行李箱,小巧的很。

女学生的爸呼哧喘着气,挤出了人群,面不红心不跳地摸出了一百块钱,塞到了门卫的手里:“同志,用这钱买包烟抽,麻烦你帮我女儿的行李搬进去。”

女学生的脸红了,撇开了她爸和满满一袋的零食,拖着那口行李,就往里面走。

“女儿,有空往家里打电话。”

“家长都等一等,别挤,待会财务部的老师会过来统一收取学费的,叫到孩子的名字,你们就过去缴费。”门卫把钱还给了她,示意小鲜快点进去。

卓枫在旁看着,抿着嘴笑,真是对缺心眼的父女,带那么多零食进去干什么,还是她聪明,给小鲜行李箱里塞了五百块钱,学校里的伙食费是算在学费里的,带了钱也不怕小鲜在里面吃苦。

“大哥,你就别往里面张望了,我看你们家孩子长得挺结实的,不会吃亏的,”丰兴站到了校门口,拉开了手提包的拉链,准备取出钱来缴费,哪知包里多了个信封,打开数一数,先前给小鲜的五百块钱全都在。

“是啊,我们是专门从天津赶过来的。我说小兄弟啊,你脸色怎么这么难看,别是中暑了吧,来来来,去树荫下坐坐,”丰兴被拉扯到了一边,聊起了为人家长的心得来。卓枫摇着头,往校门里面看去,郁郁葱葱的林荫道上,已经没了小鲜的人影了,那孩子,还真懂事。

16 就是抢你的

小鲜拖着带轮子的行李箱,一路往里走,总算是将圣心学里面的风景饱览了一遍。走到了林荫道的尽头,前面还停着个人。

刚才还逞能往前走的女学生累着坐在了花坛上,她为了不被别人笑话,才拖了行李就往里面走。可她在家里时,根本没做过啥重活,更不用说提着这么重的行李走上那么一大段的路了。

“你没事吧,行李给我吧,”小鲜伸手要去那她的行李。

“你¨.不成,我爸说了,不能平白无故让人帮忙,”女学生还嘴硬,挪着行李想继续往前走,可她实在是拖不动了,她的个子倒不小,足足有一米七多,用了卓枫的话说,就是典型的中看不中用了。

“我的行李给你拿,换一下,算不上是谁帮谁了,”小鲜这么一说,女学生就答应了。两人交换了行李,往前走去。

“我叫张依依,是天津人,今年的篮球特招生。”张依依也就脸圆了点,身子倒挺结实的,浓眉大眼,红彤彤的脸,典型的一北方长相。她的个头够高的,身子发育也早,十三四岁的年龄,胸脯鼓囊囊的,看着倒像是高年纪学生,比小鲜成熟许多,只是一开口,就让人看出了真实年龄来。

“叫我小鲜就是了,我算是浙江人。”照理说小鲜是在北京出生的,可她又在贵州住了四年·她也说不清该说她是哪里人好一点,索性就挑了卓家的祖籍-浙江。

“哦,浙江啊,我爸带我去杭州旅游过,我还在灵隐寺求了一个开过光的佛像呢。”十几岁大的学生妹,彼此都没啥心机,见了别人肯帮忙拿行李,心里就有了好感。

“我没去过那里,我小时候是在贵州长大的·今年夏天才刚回来,很凑巧我们都是篮球特招生,”两人说着,已经走到了学校集合的体育馆,走进来一看,新生们都已经拍好了队伍,按照着学校的安排,统一拍照,办理学生证。

“你也是篮球特招生?太好了,以后我们篮球队就能彼此照顾了·不行我得去问问,我们是不是在一个寝室。”张依依在队伍里大声说着,她的个头又高,在人群里一喧哗,尤其显眼。

旁边维持秩序的高年级女学生瞪了她一眼,张依依讪讪地低下了头,冲着对方扮了个鬼脸,“有什么了不起的。”

那名女学生没再理会她,走了过去和另外几名高年级的学生站在了一起,她们的校服衣袖上·都别着个学生会的字样。

“倒霉死了,大热天的还要被拉过来维持秩序,真遭罪·”其中的一名女学生抱怨着。

“可不是么,看看那堆学生愣头愣脑的,尤其是篮球队的傻大个,看着就让人心烦,”先前瞪张依依的女学生名叫王可,个子和张依依差不多,不满地朝着小鲜和张依依所在的方向努努嘴。

“篮球队?你怎么知道,哦·我差点忘记了·你也是篮球队的,”有人抬头看了张依依那个方向一眼·“今年初中部听说来了几个不错的苗子,下个月的两校友谊赛·你们可要加油了。”

王可不屑地哼了声,“有我在,哪能轮到她们,不过是两个不知死活的菜鸟。”

拍好了照片后,小鲜领到了张暂时没有照片的学生证,外面套着个牛皮壳,里面是一张纸卡片,端端正正地写着一(3)班,诸小鲜。

“我也是一(3)班,”林依依看来是篮球抢球抢习惯了,顺溜地将小鲜的学生证拿了过去,又喜滋滋地将她的学生证秀给了小鲜。

“拍好照片的同学,再过来领取食堂的饭卡和暖水卡。”圣心中学的体育馆是前两年香港的一名企业家捐款新建的,分为东西两馆,四层楼加一个地下室。地下室据说是游泳池,夏季会向公众开放,临近开学,为了保障校内师生的安全,游泳馆暂时整顿关闭了。

东馆主要是雨天学生的室内操场,有一条标准跑道,还有若干个室内教室,配备了球桌,篮球框和各类体操设施以及一系列的棋牌文娱设施。

西面的馆子是小鲜她们要经常使用的,圣心中学的主要室内竞赛项目全都集中在那里训练,学校大多数体育老师的办公室也设在了西馆。

拿到了在校生的证件后,小鲜和张依依才离开了体育场。按着张依依的要求,她们特地绕了远路,在西馆绕了一圈,看着噌亮的篮球场时,张依依用了特别梦幻的声音说着:“我要说能代表学校去参加北京的中学生联赛,我把爸一定会乐坏的。”

“我看你爸挺疼体,就是婆妈了点,”小鲜逗趣着点,其实那些候在校门的家长,都是一样的想法。

张依依慢慢收起了笑脸,“我爸以前不是那样的,他对我可严厉了,不过后来和我妈离婚了以后,我爸就变了性子,哎,还差点不让我打篮球了。”

“现在还不是以篮球特招生的身份进来了,你也才初一而已,谁知道三年后你就不能加入市中学生篮球队。我们俩联手,你可以当前锋,我当个控球后卫,”听了诸小鲜的话后,张依依破涕为笑,给了小鲜一记汗津津的拳头。

“我小前锋,你后卫,看你这话说得,也不怕闪了舌头。就你那一米五几撑死一米六的个头,当前锋都不够,还后卫。”张依依只以为小鲜和她一样都是靠着关系进来的,要不她那样的个头,随便塞哪个校队里,都不够看的。

“到时候让你见识下”,听了她的话后,笑得张依依前俯后仰的,整个西馆,都回荡着两人的笑声。

两人有说有笑地走到了宿舍楼下,初中部的宿舍楼一共有五幢,三幢男生楼两幢女生楼,初一新生中,女生被安排二号楼,男生被安排在五号楼。

宿舍楼是依照“品”字型来设计的,中间位置是个油绿色的人工湖。

方才两人绕着西馆走了远路,到了二号楼下时,刚巧赶上了楼下传达室大妈去买午饭去了。张依依肚子也饿了,就提议两人先上楼找到了寝室放下行李,再去食堂买饭吃。

光是从适应校园生活上说,张依依要被小鲜熟门熟路许多。她知道新生入学,每间宿舍的门上都会贴着学生的名字,一般同伴的同学都会被分在同一个或是相邻的宿舍里。姓氏拼音相近的学生,安排住在一间宿舍的几率更大。她姓张,小鲜姓诸,都是Z开头,照理是该分在一个寝室的。

按着楼层逐一查找,还真是在二楼206房间找到了她们彼此的名字,两人的床还是挨着的。

圣心的宿舍挺宽敞的,四人一间,上铺的位置是床,下铺的位置是每个人学习用的课桌,听说这样的模式还是仿造国外的大学设计的,当时国内的很多高校都还没达到这样的标准呢。

宿舍里的另外两人都是天津人,一报名字,才知道她们是对堂姐妹,十三岁,表姐叫林响,表妹叫林亚,听着两人的名字还有个来由。两姊妹刚生出来时,林响的哭声特别响亮,而妹妹林亚的哭声就跟猫儿叫似的。两人的家长一合计,说是姐姐叫林响,妹妹刚开始叫林哑。哑字太难听了些,就改叫了亚字。

小鲜和张依依在旁偷瞅着,觉得两堂姐妹一点都不想象,五官外貌姑且不算,当姐的姐说话声音洪亮,个头稍高,和小鲜差不多。妹妹说话是个小鸡嗓子,大概几一米五出头。

四人闲聊了一会,林响说让她们快点去食堂吃饭,圣心中学的食堂做菜的大师傅手艺挺好的,去得迟了,就怕连剩米粒都没有了。

小鲜和张依依都是吃饭皇帝大的人,一听,连忙就把行李往各自的桌子下一堆,就冲食堂抢饭去了。

初中部的食堂里,还剩了寥寥几个窗口,张依依爱吃肉,眼巴巴就看着大师傅勺子下没几块了的红烧肉,就跟久经沙场的大将军似的,“小鲜,我去打菜,你去买饭和拿餐具,还有你爱吃啥?”

她那双比一般人长出不少的长腿立马就往红烧肉的窗口迈去。

“我不挑食,记得打个青菜。”卓枫夫妻俩这几天都想着法子变着菜色让小鲜适应北京的饮食和气候,她也算是渐渐适应了。只是在葛村保留下来的饮食习惯还是比较偏向于素食的。

“行,师傅,我要这个,那个,还有那个。”张依依以气吞河山之势,指头已经连点过了红烧肉,带子鱼,油焖茄子。

“师傅,给我一个红烧肉,还有那边的带子鱼也来两块,”窗口又多了两名学生,不紧不慢地报出了两个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