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空间种田 >

第180章

重生空间种田-第180章

小说: 重生空间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阶段的逆才班男女学生的比例是6:1。女生是很稀缺的资源。除非是女生内部。一般女学生不会受到欺负。”这也是为什么刚才于纲和小鲜第一次到行政中心时,校务处的人没有过早提醒的原因。

而此时,作为很稀缺的资源的小鲜,已经十米多高的围墙上,跳下来了。

“从这个高度往下跳,还真是有些不适应,”小鲜的脚沾到了地面。达到银品空间后,十几米的高度对于她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的。在进城门之前。小鲜已经在来时的那扇金属门上贴了张纸条,告诉于纲她已经顺利进去了。

脚沾了地面,小鲜才发现,脚下踩着的是一片粗糙的沙地。

校墙外头的南校区是整个中国都数得上号的生态校园,一墙之隔的北校区的风景又是如何?

脚下是沙子,十米外是沙子,一百米外是沙子,一公里外还是沙子,眼睛所能看到的,都是沙子。

用小鲜的话说,有人把撒哈拉沙漠里的沙子打包装进了华科院的北校区。

一堵墙,就打造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不过好在沙子 归沙子,北校区里基本的指示牌和房屋建筑还是有的。

沿着指示牌,小鲜走在了北校区的主干道上,走了几步路后,耳边是一阵吵闹声。

两名女学生正对着墙壁上的一人叫骂着:“下来,新生都得从狗洞过。”

墙壁上的那人看来也是和小鲜一样,今天来报道的,只是小鲜从东侧狗洞方向“腾”了进来,另外那名新生运气不大好,进来时,被人逮住了。

在地上叫嚣着的两名女学生,还值得小鲜驻足观看,她将视线调整到了贴在了墙壁上的那名新生。

从身形看,对方也是个女的,光着脚,手掌脚掌都贴在了墙壁上。在她的手脚位置,一层透明的黏液清晰可见,她就是靠着那层有吸附力的黏液从外面爬进里面来的。

“你,说的就是你?去通知兰雅,说是新来的女生不服管教,没从狗洞进来,直接爬进来了。也不知是不是壁虎变的,居然能倒爬进来,”那两名女学生没注意到小鲜也是新生,冲着她嚷着。

“兰雅?”小鲜听着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

“徐兰雅,我们的大姐头啊,你哪个班的,怎么呆头呆脑的?”两名女学生抽了个空隙,转过了神来,仔细看了看小鲜,这一高一矮长得两女人同时反应了过来,“你也是新生?你是怎么进来的?”

“不好意思,让你们失望了,无论怎么进来的,总之不是爬狗洞进来的,”小鲜挑起了眉来,徐兰雅?想不到她一来,就碰到了熟人了,尽管这个熟人她可不大相见。

提起了熟人,小鲜的答话声惊动了上面黏在了墙上,半天也没个动弹的另外一名新生。

张依依委屈着,被张爸爸拎着在华科院的南校区办了入学手续,一路上的好风景半点没欣赏,就跟小鲜她们一样。被校墙和校门给唬住了。

随后的经过也差不多,张爸爸让张依依拎着那个特大号的行李在门口等着,赶回南校区讨个说法去了。

张依依不愧是小鲜的好朋友,逻辑思考能力也差不多,同样也打起了“墙到尽头必有门”的主意,也同样发现了那个狗门。

只不过在采取具体的进入方式时,张依依采用了她最新发现的异能,“壁虎游攀墙壁术”。

“小鲜!!”张依依挪过了头。看到了距离自己七八米外的地面上的那张熟悉的脸。

“依依!”无论是张依依的出现还是她现在保持着的那个姿势,带给小鲜的震惊度都不下于经历了一场五级地震。

那两名女学员见了两名新生还是认识的,又都是采用了很诡异的方式进了学校,一商量,直接丢下两人去通风报信去了。

张依依从墙上爬下来时,脸上又是尘土又是眼泪,先是给了小鲜一个让小鲜喘不过气来的拥抱:“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

“先别哭,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先好好说话?”小鲜被张依依搂的喘不过气来了,再看看她一手的黏液。心里也猜测出了她八成是因为吞了天涯和尚的那只七彩壁虎,才会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从承德回到北京后。张依依和小鲜她们分手后,就直接回家过暑假去了。

回了家后,她也没闲着,时不时就陪着张爸爸出门打篮球,更给当地的一所小学的学生当起了篮球小教练。

“你还记得在医院时,我给你展示过,用手黏住汤勺的情形吗?我当时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大约是八月初的某一天。我在给小孩子教导抓球的技巧时,”张依依说得教导抓球技术,其实就是图个好玩。她教的都是些当地小学的小学生,没什么篮球技巧。

张依依的手指很长,抓球尤其擅长,当时示范只是为了炫耀下。

哪知小学生里还有个是特别挑刺的学生,要和“小老师”张依依比赛谁抓球的时间长。

张依依哪能受得了挑衅,当场就比了起来,比赛的结果,不用说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的张依依赢了。可比试结束后那只篮球就像是用502胶水固定住了一样,纹丝不动地“抓”在了张依依的手里。

“更惨的是那天赢了比赛后,过了好几个小时,我才放下了篮球。从那以后我发现我的手指上经常为分泌出一中滑溜溜的黏液。早晚尤其多。到了后期,连身体都产生了黏液。最离谱的事,就发生在八月底,我爸看我一早没起来,催着我起床时,发现我到趴在天花板上。”具体的情况,张依依本人也不是很记得,隐约有些印象,那天晚上房间里进了只蚊子,大半夜的嗡嗡叫得她睡不着,再醒来。。。她人已经贴在了天花板上了。

该不会是依依被壁虎同化了连蚊子也想吃了吧?小鲜一脸的无语,发生这么大的事,张依依那样的大嘴巴竟然能憋住没打电话告诉自己,还真是难为她了。

“你不信啊?”张依依把小鲜的表情认为是不信,她眼明手快,手在空中虚晃一下,黏住了只小蝇虫,“这下子你相信了吧?”

“我不是不相信,只是这个事情,我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小鲜想了想,还是把承德的那件事的来龙去脉和张依依说一遍比较好,毕竟事情的发生,一定程度是因为她的缘故,学柔和依依都是因为她才会产生了后期的这些生理上以至心理上的变化。

那一趟承德之行,对于小鲜、学柔和张依依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一趟旅行,它的发生就如华科院逆才班的出现那样,彻底地改变了三人以后的命运轨迹。

华科院的事情落实后,小鲜在介绍于纲给卓枫夫妻俩认识后,夫妻俩对于纲的谈吐和为人印象都和好。

确实来说,于纲是个容易让人生出亲切感的人。

到逆才班报道只能是由推荐人陪同,所以这一次小鲜的开学报道,是由同是华科院出身的于纲送过去的,为此于纲还专门请了假。

趁着于纲开着车,小鲜就打听起了华科院的情形。

于纲讲起了自己的母校时,言语里还带了几分神秘。

华科院在全国很有名气,下属有多个分属学部。

学部里大多数都是研究所,只有天才班和逆才班属于全日制教学班级。

小鲜就读的逆才班属于生物科学学部,校区也很偏僻,是个从未听说过的地址。

于纲以前就读的华科院天才班也属于该学部,不过该学部分了南北两个校区,关于逆才班的情况,他无法正面回答,只得是反问着小鲜:“你觉得农科院的家属小区怎么样?”

“如果说梅家坞是世外花园,那么农科院的家属小区就是小区中的桃源。”小鲜对农科院家属小区的绿化和天台花园的印象很好,不加思索地夸赞着。

“那么天才班所在的南校区就该成为学校中的顶级花园,”于纲毕业后,还作为学长回了母校几次。

作为国内科学研究方面的至高点,华科院在培养最顶尖的人才时,也是不遗余力,配套了最好的师资和教学环境。

在于纲的娓娓叙述中,小鲜的眼前展现出了一片优美的画卷。

华科院以多花而有名,春天有粉樱花海,夏天有碧荷连天,秋天有菊黄铺地,冬天有风吹梅落。

纵横全校的主干道繁花大道直通白杨广场。校园里的小径池塘,全都采用了时下最尖端的园林艺术设计培育的。

“我记得,我刚入学时,刚好是学校菊花开的时候,每年的那个时节,学校里都会来大批采风写生的学生。

光是华科院南校区,每年的观光收入,就比得上一个3a级风景区。因为校区里有植物两百多科、六百多个属、8近一千多种。

其中不乏珍稀植物和药用价值的作物。农科院新的试验基地就在那里,等到基地落成后,你有事可以来找我,”于纲因为梅念的缘故,到了这么个尴尬的年龄还没有结婚,小鲜的岁数,都足够当他的女儿了。

“于叔叔,你刚才说得是天才班所在的南校区,那么逆才班所在的北校区呢?”于纲就读的天才班毕竟和逆才班不同,一个在南校区。一个在北校区。

“应该也差不多,逆才班是九二年才成立的。北校区也是那时候才修建的,具体情况我还真不知道。你的入学手续是在南校区的行政楼办理的,办理了手续后,我再带你去北校区看看,”于纲说着,车子已经开到了位于郊区的华科院生物科学分部的大门口。

还没进入校区,小鲜就远远瞥见了一排排仿唐建筑的朱阁楼台。校门口的保安室也是建成了凉亭式样。门口处设置了刷卡机,需要进入的人员,必须凭借华科院办法的虹膜磁卡才能进入。

门口还设了告示牌。写明机动车辆一律不准入内。

于纲帮小鲜拖着行李,徒步走了进去,“校区挺大的,不允许车辆入内,是为了避免汽车尾气对校内植物和花卉的污染。”于纲建议小鲜以后可以去买一辆自行车。

入学手续办理得很顺利,于纲见校务处的人没有给小鲜办理相应的证件,奇怪着:“我记得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通行证?”像于纲这样的校外人士,进出需要登记核准后,如果是华科院的前学生,只用刷通行证就能直接进出,那会方便不少。

“ 哦,她是逆才班的新生,以后要出入南校区,需要先到行政大楼办理通行证。出入北校区不需要通行证,”校务人员谨慎地打量着小鲜,解释着。

“可能北校区不需要刷卡进出,没通行证也好,以前在圣心中学时,我老是把学生卡牌弄丢了,害得学柔记了我好几次名字,”小鲜想起了过去的糗事,止不住嘲笑起了自己来。

“哦,只能是这样,南校区因为有研究基地在,所以进出要严格些,”于纲想想也是,毕竟只是学校,弄起来跟国家重要部门那样,刷卡来刷卡去的也麻烦。

在行政楼办理了进出南校区的通行证后,小鲜和于纲就走了出去。人才离开,校务处的工作人员就讨论了起来。

“那女学生是北校区的?这几天可真稀罕了,一下子来了两名这么年轻的女学生。”

“看还真看不出来,清清秀秀的看着挺正常的一个孩子。”

“北校区的那些人,只要出了自己的校区,都挺正常的,就是在里面时。。。”

“嗨,别说了。对了,刚那个是不是于纲于所长,怎么没拦着他,让他也去了北校区啊?”

尽管离开了学校十几年了,于纲还是凭着过去的记忆,带着小鲜穿过了南校区。

于纲也是特意为了印证他先前的说辞并无夸大,所以带着小鲜走过校园时,还带了几分解说游览的意味,直到两人走到了通往北校的北大门,一路的好风景才算是告了一个段落。

如果不是于纲再三确定,他们现在所在就是南校区通往北校区的入口处,小鲜是绝不会相信,她现在脚踩的这块地,还属于华科院的范围。

“这个是城门吧?”小鲜指着前方的那扇“门”。

“看着样子应该是的,这扇门。。。和著名的安定门的设计有些像,不过门进的深厚度深很多,估计有30米,”于纲也被这么座突兀的出现的“城门”给看懵住了。

华科院内部的建筑。有仿唐式,也有仿明清建筑的,高楼朱阁也很常见。只是北校区的入口就是座古式门楼。那扇厚木门,高约30余米,旁边是一堵堪比紫禁城的灰砖高墙。

围墙粗摸估计有10米高,上面还堆着50多公分的雉堞,近十一米的高度,把外人窥探北校区的视线全都遮挡住了。

于纲走到了“校门”前。用手指敲了敲外头的那层金属,没有任何的木质门的痕迹,闷声作响这扇门竟然是完全铁制而成的。再看门的右上方,有一个类似于银行卡刷卡机的机器。

“于叔叔,这里也要刷卡?可是我没有拿到进出北校区的通行卡啊?”小鲜看着出了刷卡机外就光秃秃,连个门铃和窥探口都没有的金属门。

再看着还有十余米高的围墙,她总不能吊着嗓子,在门口大吼,“里面有没有人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