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美丽读本 >

第8章

美丽读本-第8章

小说: 美丽读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饭后,班亮便到了教室,有几个女生正在学习。班亮先是在窗前眺望了一会七里堤小镇,缓解一下思家的心绪。坐下来,翻看起那已扔下许久的小说草稿,那是关于班亮初中生活的记录,当初动笔时都不敢想相信会断断续续完成十几万字,而能够完成便是最大的收获。有人过来讨教,班亮收起了手稿。对于班亮来说,学习就是一种消遣,压力是能否保持住这名列前茅的优势,大姐李娅、费小梅是最主要的学习竞争对手。

夏小辉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闯进了教室,一屁股坐在了班亮身边,他额前的汗珠儿一个劲儿地往下淌,他的味道充斥着班亮的鼻孔。班亮头也不抬地继续修改着眼前的文字。

“一会儿请你吃饭,到镇上去。想吃什么随你点。”夏小辉一把接一把地抹着额头。他从单杠双杠上下来后,又在篮球场与几个其他年级的同学玩了会儿球,直到浑身湿透才进了教室。

班亮看了他一眼:“我现在想吃你!你就不能让我安静会吗?去玩儿你的吧。”

“刚玩儿完。你要是想吃我,也行,不过能吃的只有下边那一个地方,你要是有兴趣为我服务,咱现在就找地方去。”夏小辉压低了声音靠近班亮的耳根。

班亮怒目而视:“离我远点!我看你也就知道这下三烂的东西?”

“真生气啦,开玩笑。向你赔罪还不行吗。真的,请你到镇上吃饭,我回去换身衣服。就这么定啦。”夏小辉握了一下班亮的手。

班亮的精神被他搅得分散开来。

五四青年节。校团委早在半月前就着手策划这首届篝火晚会。

就在当天下午,由学生会团委的同学收集角角落落的废木块旧板条,集中在了操场中央,如一座山形地堆积着。

由团委书记徐老师宣读了本次受表彰的名单,之后便宣告了天津☆☆学校首届五四篝火晚会的大幕已拉开。班亮再次感到被人遗忘的滋味,如此喧嚣的夜晚啊,自己只是个暗中的观者。这么想着,不禁打了个寒颤。

第十章 恋恋与不舍

 校刊编辑部的李伟老师被安排进了广播站,全面领导编播工作。是在团委办公室中,李老师与大家进行了第一次直接交流,刘秋阳的出现着实让班亮大为惊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广播站的特约体育编辑。哈,这样一来,广播站的成员仅89工民建班就占据了五位名额:杜婧、纪萍、班亮、卢珊珊、刘秋阳,大有垄断之势。而也便是在李老师的见面会上,班亮发现86级同学已不在会议之列——有的在外实习,有的正在做毕业设计。总是在夏天来临的时候送往迎来。而站长崔晓玲也是毕业班,她在介绍了李老师后,接着说:“下周五,我们在这里举行欢送毕业生的茶话会,希望大家回去准备准备。”

“你来的真是神不知鬼不觉,与你的为人一致。”离开团委后,班亮对刘秋阳说。

“我这是全方位发展,还希望你多给我帮助呢。”他一贯的沉稳口气,似乎超越了他这个年龄应有的感觉。而在一周前,刘秋阳已成为学生会文体部的委员。

“班里我最佩服的就是你,‘老大’的形象真的与你太贴切了。”班亮总是以钦佩的心情面对刘秋阳。

“你总是给我戴高帽子,你就不能跟我实在点吗?至少在学习上你一直是我的榜样。”刘秋阳随意地说。

“很多方面我都得向你学习,真的。”

这么说着,二人便进了教室。

陈映虹从小卖部姚大爷手中拿到了返回的用大信封装着的笔记本,整个信封上只写有“陈映虹”三个字,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轻抚着信封上的字迹感觉着笔迹的凹凸。那么多的舍友议论过他,唯独自己了解他最多,要真让大家知道了有如此隐秘的存在,还不顿时炸开了锅!陈映虹完全沉浸在了对文字的期待中,将信封抱在胸前,走在绿萝缠绕的栏杆边,目光在片片枝叶间搜寻,想像着会有绿中的一点红突现在眼前。哪怕是一只蕾也好啊。杨柳间的雀儿扑楞楞地飞开,惹得她停下了脚步。

喇叭里传来广播站的播音,是杜婧脆亮的声音。宿舍里肯定没人,都去看录像去了。早就传出了消息:今天下午3点40分在录像厅播放《护花铃》,因为是第一次放录像,大家都想体验一下新鲜的感觉。

陈映虹上了图书馆阅览室的台阶,静悄悄的。从书架上要了一本《上影画报》,坐在了角落里。还是在犹豫中撕开了信封。又见到了这熟悉的缎面笔记本。紧接着自己文字的是队长那已深深印刻在记忆中的笔迹,而队长的影像便开始在眼前晃起来:

“4月26日

看完你的文字,真的是感慨万千。

对于你们仅有的八天部队生活,却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影响,而这其中又参杂着我的原因,有些惶恐。请相信我,真的不曾有一丁点儿邪念,如果我在说慌,将遭天打五雷轰!安心学习吧,你们现在正是学习的好年龄,真的让人很羡慕!珍惜这眼前的这一切吧。下次再见到你的文字时,希望听到关于你学习方面的好消息。让我们一同努力!

不怕你笑话,我时常会望着你们学校的方向发会儿呆,而若具体说当时在想些什么,又说不出来,只是习惯性地望望吧。就是这么近在咫尺,却如远隔十万八千里。

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会与一个女孩子共同使用一个笔记本,而内容是些什么呢?是一个女孩未发出去的类似于日记的信与一个男人骚扰的文字。与你的文字往来让我陡增一种负罪感。希望拥有与你之间的这种纯真友谊,我也相信跨越性别与年龄的友谊的存在,那是最最清纯的。

似乎现在唯有道不尽的感谢——感谢上苍让我们相识,感谢学校与部队,感谢你的信任与善良——才能略微表述一下我此时的心情。别笑我。

4月27日

勾引、罪孽……这样的字眼总会在我脑中出现,你相信吗?所以听到你学习上的好消息对我很重要!有了这个本子,今后你我间就不会有公开的信件往来,我想这样对你来说要好多了。

每次拿起本子总有写不完的话,这种心理似乎不是我这个年龄该有的,与你的交往让我至少年轻了十岁。不敢奢望将你引为知己,如果有你心灵上的感应,对我而言就很知足了。

……”

这发自内心的文字呦,波动起了人的心绪。送出的是平静中的忐忑,踅回时心潮又将涌动。只是普通的一个笔记本,自从两人合写以来,便开始了属于二人的秘密。哪怕仅是触摸,都让人心情无法平静。

陈映虹合上了本子,视线停留在窗外的篮球场上:好几个男生鱼般地游移着。红色与蓝色。所有的思绪都已停顿,仿佛世界仅仅是眼前的星星点点。这到底是怎么啦?陈映虹托着脸颊,阖上双眼。

“嗨!”是李娅纪萍。二人与陈映虹挨着坐了下来,“看什么好书呢,食堂都开饭了,你还坐在这。”

“看画报看出了神,你们这一提醒,我还真有些饿了。”环顾四周,的确已经没有几个人了,竟不知大家都是什么时候离开的。陈映虹收拾好东西,与这二人挥手而别。

还是在团委办公室,所有的校广播站成员再次相聚,为了欢送即将毕业的学哥学姐。站长热情地与每一位拥抱,从她泪光闪闪的眼眸中投放出一种伤情的感染,感染漫布开来。女生开始涂抹起眼圈。李扬老师几乎搜罗出了所有褒奖赞扬的言词,给予在座的每一位。而站长则把所有的荣誉都给了大家:是大家辛苦的付出才有广播站今天繁荣的局面,而这段美好的回忆将永远被她所铭记。感谢大家一年多来对她工作的支持……

是分析班张彤的一首《音乐之声》拉开了联欢的序幕,纯英文的味道。

紧接着,刘秋阳便把谭咏麟的《水中花》演绎得缠mian悱恻。

谁也不曾料到,李扬老师竟用一支玻璃杯做道具表演起电影《卡桑德拉大桥》的配音片段,尤其是火车起动运行过程的逼真效果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中间夹杂着人员的对话,声情并茂。如此说笑间便一扫毕业生发言时的伤感情调。

第十一章 已被忘记的黑小子

 陈映虹从妈妈口中得知了她们单位同事何姨的孩子也报考了☆☆学校。陈映虹只记得很小的时候那个黑黑如印度人般的鬈发男孩来过家里几次之后就再也未见过他,倒是常听妈妈说起那孩子。谁知道今天会长成个什么样子,叫什么来着?李珩?陈映虹不想听妈妈谈论他,只是敷衍着。

临近放假前,陈映虹把本子又传给了队长,因为队长又寄来一封信,问她暑假里是否可以往家里写信,思考再三,还是觉得笔记本最合适,所以在最后的一篇日记信中写道:“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本子放在你那比较好。想写的信就都写在本子上吧,等开学后再给我。只是提醒你把字写小一点儿,不然的话,这两个月里本子会被你写满的。无论你字迹如何,都让人喜欢。你的字几乎就可以成为现成的字帖,我是写不出这种的,一看就是男人的笔迹……”

“李珩前几天还到我们单位去呢,都大小伙子了,比你哥还高呢,嘴还是那么甜,一口一个梁姨。我请你何姨带他来咱家玩儿,赖着离咱家太远,来一趟确实不易。我要是没记错的话,那孩子至少七八年没来咱家呢。”妈妈手里始终编织着手包,用勾针操作,就是那根银色的勾针,只要一到妈妈手中就会变得有了灵性,各式各样的女式手包便在妈妈手中花儿般地绽放出来。妈妈是全单位最手巧的,陈映虹只要一到妈妈单位,就会听人说起。的确,自打记事起,身上的衣服都是妈妈一手裁剪的,直到初二初三那两年才开始买成衣。

“您好像对他印象还挺好,我可一直没忘他来咱家的那次:刚吃完饭就按翻了圆桌,一桌子碟子碗全都报销了,您还说呢。纯粹一个愣头青!”坐在书桌前看书的陈映虹听着妈妈的唠叨,实在看不下去,合上了书,靠窗望着楼下纳凉的人们,想起了同学们:杜婧、纪萍、李娅……此时她们都在干什么呢?

“那阵子人家才多大,也就十来岁。她妈说啦,让我嘱咐你在学校多照顾照顾他。”

“是吗,是怕丢了,还是怕被人拐跑了?”陈映虹笑笑的。

“你这孩子,你何姨不就是句客气话嘛,你毕竟都上了一年啦,好些事儿比较熟悉,能帮就帮一把,遇见了就说句话。”

“我看哪,当初您跟何姨做同学时,关系肯定最好,这一好就到现在。”

“这话让你说对了。”

陈映虹不以为然地说:“这一晃七八年过去了,谁知变成嘛样儿了。”

“高高的个子,黑黑的壮壮的,就像你贴墙上的那个明星叫嘛来着?”

“什么呀!”陈映虹笑出了声。

“笑什么,妈说的没错,等你见着就知道了,那睫毛长长的翘翘的。”

“您快别说了,整个一好莱坞电影明星。”

“你这孩子,多早晚儿学会贫嘴滑舌了。你何姨说了,哪天就来咱家,专门看你来。”妈妈总是一副说正经事的样子。

“您快让何姨歇歇吧,大老远的,就为这事儿,您就说我肯定照顾他。”陈映虹此时感觉自己就像要接收一个小孩子似的。

整个暑假中,班亮都在加紧第一部长篇小说《初蕾》的写作,只管去写,不问能否形成铅字。那萦绕在心中已很久的结,唯有如此才能缓缓疏散开来,更为了记忆中那总也抹不掉的年少时光,还有那一个个在心中曾燃起的梦想,也可以探查自己是否能安下心来完成心中的设想。写着便如同又回到了往日那如梦般的生活,那么多曾经以为再也不会记起的点点滴滴重又鲜活地呈现在了眼前,文字与影像交织着,笔下便如流水般地倾泄。

第十二章 辞职(一)

 开学一周后,便又开始着手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转眼已经一年啦,当初迈进校门时懵懂的样子还在昨天似的。

陈映虹在往返的人群中寻找着,那么多陌生的面孔,就没见到何姨还有她那被妈妈封为电影明星的黑小子。徒劳地张望着,广播站里播放的稿件尽是对新生欢迎祝福之词。

下午先是德育量化考核方案的介绍,之后的卫生扫除还算顺利,是班长杜婧这组。当只剩下班亮一人在班里做最后的检查时,谢老师正好从教室门前经过。班亮知道这是个绝好的机会,终于鼓足勇气开了口:“谢老师,您要是有时间的话,我想——想跟您谈谈。”心跳在加速。

谢老师住了脚步,见他吞吞吐吐的样子觉出了什么,说:“有什么话就说吧。”以为他不会说出什么大不了的事。

“我想了好长时,觉着自己并不适合做班委,希望您找一个更合适的同学代替我……”

“又怎么啦?跟谁闹情绪啦?”谢老师点着了烟,这是他遇到事情时惯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