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崛起大导演 >

第131章

崛起大导演-第131章

小说: 崛起大导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老师最近气色不错,看来《英雄》卖的很好。”万小虎哈哈笑说。
    张一谋摇头:“不能跟你比,不亏本就好。”
    “张导太谦虚了,你跟万导都是华语电影圈的大师,亏本不存在的事。我可是问过张董了,马上就要在人民大会堂全球首映,现在片花卖的火的一塌糊涂,欧美全都在抢着买。”一位片商拍着马屁。
    《英雄》已经计划12月14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球首映礼,这是第一部登录中国最神圣殿堂的电影,老谋子在中国的地位,万小虎现在虽然也称大师,依旧拍马也赶不上。
    不过,3000万美元的大投资,作为华语电影的最大一笔,从开拍之前,就被国内外广泛关注,连国家领导都亲自过问关注,足够有资格当得起这个首映礼。
    一个片商就问万小虎:“万导,你是票房之王。你预测一下《英雄》能拿下多少国内票房,一个亿有没有?”
    张伟平插了一句:“我也想问问万导,我是觉得一个亿不成问题,但是也说不好。”
    不少人都围过来,期待的看着万小虎。
    现在的万小虎,与票房是挂钩的。
    内地第二位票房过亿大导演,且是实打实的凭电影拿到如此高度的票房,以前别人称冯小岗是票房导演,现在这个头衔早给了万小虎。可以说,万小虎的一句话。有足够让人信服的能力。
    万小虎挺喜欢这种被人重视和敬仰的感觉。砸吧一下嘴。说:“我还没看过电影,不过之前看过几段片花,我感觉,就凭这几段片花。卖个两亿人民币应该不成问题。”
    “嚯,两个亿!”
    “两个亿?国内没这么大的基本盘吧?”
    万小虎笑说:“你们要相信张导的实力嘛,再说了,国产电影虽然不景气,市场这几年也衰败不少,可这个架子还在,《英雄》3000万美元投资不是开玩笑,宣传做的也好,外国人看完片花争着买。也说明了电影的优秀,这个是颠不破的,2个亿起跳吧。”
    “我觉得一个亿,你说两个亿,我这个底气又足了。”张伟平略带风骚的说。他和张一谋既然敢制片《英雄》,自然是有底气的。
    《卧虎藏龙》能卖个天价,《英雄》为什么不能,骨子里张一谋对李桉也是不服气的,张伟平也相信这一点。
    聊聊天,然后吃吃饭,下午张一谋和万小虎还要去北电,没有喝酒。
    饭局结束,便赶去北电,从中午2点钟开始《英雄》交流会。
    因为是要彻底扫断盗版,电影的拷贝都锁在保险箱中,准备首映时,空运京城。所以这一次过来,只是放映一些《英雄》的片花,和拍摄过程的纪录片。如果是放电影,也就不需要万小虎作陪,正是因为没有电影可放,才让万小虎帮着撑场子。
    两代导演的领头羊,齐齐驾临北电,这个消息很早就放出去了。
    等万小虎和张一谋有说有笑的走进国际交流中心,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全都是人,过道、窗户边、拐角处全都挤得慢慢的,本来一个人的位置,硬是坐了两个人,黑压压的一片。
    “我们北电什么时候这么多人了?”万小虎坐到早准备好的椅子上,接过话筒,感慨了一句。
    下面便闹哄哄的回应:“我们北电已经被外校占领了。”
    “中戏特意来捧场,请大家多多关照。”
    “我们是传媒大学过来的,挤着大家了,不好意思。”
    主持人是北电的一位年轻漂亮女老师,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今天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我想之所以这么多同学,不仅仅有北电的老师、同学,还有外校的同学们,大家来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京城电影学院,在过去的日子里,诞生过很多优秀导演,而今天,两位优秀中的优秀导演,回归母校,畅谈未来,真的很令人激动。”
    “首先,介绍一下第五代大导演张一谋。”
    “同学们好。”张一谋淡淡的笑着打了个招呼。
    “接着,是我们第六代导演中最年轻的电影大师万小虎。”
    “有张老师在,我不敢乱称大师,很高兴再与大家见面。”万小虎谦虚的说。


0197 (一个时代)
    “《英雄》是一部武侠大片,也是张一谋导演十年拍片的转型之作,今天,就这部电影,张一谋导演和万小虎导演,会围绕着电影,畅谈华语电影的现在与未来,整整两代导演的对话,一定会擦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主持人说的话,花团锦簇,几分钟的介绍后,大屏幕上开始放映《英雄》的拍摄纪录片。
    而大师对话,也在主持人的带动下,随即开始。
    “张导你是怎么想到,改变自己的拍片风格,开始研究武侠,我们印象中你不是这个类型的导演啊?”
    张一谋摇头:“好多人一直以为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拍农村的片子,不喜欢其它。其实不是这样。实际上,我这个人非常喜欢武侠,而且是个武侠迷。我第一次看武侠小说是20世纪60年代,名叫《鹰爪王》,一共17本。里面的许多人物我至今仍记得。其它的我也看,像金庸、古龙等。金庸的书比较传统,章回形式,古龙的则有气势。”
    顿了顿,张一谋继续说:“自从干上导演这一行后,我就一直想拍摄一部武侠片。3年前,我就开始找人编写剧本了,一开始想改编金庸或古龙的小说,改出个眉目,再去找人购买版权。但改了一大圈,不行,后来干脆自己动手改,差不多改了有3年多。等到我们编好了,自己对剧本也很满意的时候,人家李桉的《卧虎藏龙》已经出来了,而且获得极大的成功。我们是起大早,赶晚集,末了外面还说我是跟风,学人家。”
    万小虎点头说:“事实上。我觉得每一个华人导演,应该都有武侠梦。武侠是中国功夫的延伸,也是中国式童话的延伸。你不拍武侠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导演。现在张老师和李桉导演,都实现了自己梦想。”
    “对,就是这样。我们都说要拍武侠,从前往后,很多武侠电影,和武侠小说,影响着我们。”
    主持人问:“张导拍了《英雄》,实现了梦想,万导你呢,你有想过拍武侠片吗?”
    “哈哈,这是当然的。我很早就在幻想着自己拍武侠片了,不过现在一身匪气,怕是拍不好武侠。”万小虎摇头。
    “怎么说是匪气?”主持人疑惑。
    张一谋说:“小虎的意思,是他现在就是一个土匪,抢票房,拍商业片。《无间道》、《蝴蝶效应》,他的这几部作品,票房上成绩太狠了。土匪作风。”
    “还是张老师懂我。”万小虎笑说,“武侠片兴盛了很长时间。最早的武打片,到后来的东方不败,武侠片已经拍的不新鲜了。你要么走更写实的风格,要么就走《卧虎藏龙》和《英雄》这样的大片,走真正的武侠。但你要拍出来好看,你得懂得武侠。什么侠?金庸说得好,‘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张老师是体会到了侠,我还差一点。”
    张一谋笑说:“我体会到了侠。但我还做不到侠。许多人总爱拿我的这部片子与李桉的《卧虎藏龙》相比。但我认为《英雄》不仅仅是部武侠片,我实际上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中国古代的东方童话。他是我的故事,我理解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主持人又问:“李桉导演在西方很受欢迎,你们觉得他拍的武侠,跟你们想象的武侠一样吗?还是西方式的武侠?”
    张一谋说:“我自己不了解西方,不像李桉对西方市场以及受众有那么好的定位。这一点应该问小虎,小虎的《蝴蝶效应》很成功。”
    万小虎则说:“我也不是很了解,只能说这是李桉的故事。每个导演对自己的定位都是不同的,或者说每个阶段你对自己的规划也是不同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现在尝试各种类型,在商业片上打转,也是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很多人说,哎,万小虎是个票房导演,其实我很不乐意被打上这种标签,我并不是总会为票房而拍电影,我也有艺术追求,当你的那个灵感到了,你的体悟到了,拍什么其实不重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和特点,才是你一个导演立足的根本。”
    张一谋点头:“你这个想法是对的,把握自己的风格是很重要的。人家总爱说我是个农民,那我就是个农民导演。世界既然是个大市场,我拍摄的片子同样有人爱看。你在《无间道》中,就有很大的改变,题材我们不去说,这是我第一部感受到你的风格的电影,很酷,很有独特感。所以我跟张伟平说,我说万小虎不超过五年,必然是国际级别的,你有了风格,你的电影就有了思想和灵魂。”
    万小虎点点头,有些触动。
    要说拍《独自等待》,或者《蝴蝶效应》,亦或者《我的野蛮女友》,万小虎还是立足于原版电影,顶多把一些情节修改的更合理,电影的风格多变,虽然都成功了,可看完之后,万小虎自己都发现了,没有一个核心。
    普通观众发现不了,但他们这些拍电影的,却很容易就看出来破绽。
    就好像大厨做菜,普通人可能只会觉得好吃与不好吃,美食家却能分辨出里面几道配料,什么手法烹饪的,哪位大厨做的一样。一个导演可以拍各种题材的电影,但肯定要有一个脉络,通过这种脉络埋伏自己的情感。
    艺术,本身就是对于生活的情感,没有情感,再好的故事,也只是一堆华丽辞藻的堆砌。
    万小虎科班出身,会拍电影。
    可真正做到拍电影随心所欲,还是在《无间道》中的突破,学会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而不仅仅是复制一部原版电影。
    “张老师你说的这些话,我很有感触,国际级别这个太遥远,不去说它。我在拍完了《无间道》之后,去拍动画片,很多人就说了,万小虎自甘堕落,你一个电影导演,不去鼓捣电影跑去拍儿童片,丢人现眼。”
    万小虎晃了晃脑袋:“我有很多理由,譬如我以后打算拍动画电影,现在要做技术储备。譬如我想放松一下,两年时间拍四部电影很累。其实还有一个可能之前我自己都没感觉到的理由,我想留住一些东西。”
    “什么东西?”主持人追问。
    “一些童趣和纯真,刚才张老师说我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我想到,什么是风格?一个导演,你拍电影,本来就是需要想象力的工作。小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因为他们还保留着这份对世界的纯真,导演你也得有这份感悟,我以前不大理解这些,但我的潜意识可能已经有察觉,所以我突然就想要去拍动画片,我想找这份很抽象化的感悟。”
    主持人是表演系的讲师,说起表演可能很在行,对导演就不是很熟了,问:“你们说的很深奥,导演的职业在你们看来,他是一种什么样的类型化?比如说艺术家,军队的首领?”
    “导演是一部剧的灵魂,我们常常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因为电影是导演把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具象化,他想到的是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你要说他是艺术家,是,要说他是首领,是,你很难解释,他的这种灵魂一般重要的地位。”张一谋试着解释。
    万小虎插了一句:“我比较赞同,导演是编织梦想的人。”
    “哎,对,就是这样,编织梦想。”
    “《英雄》就是张导你编织的梦想。”主持人笑着说……
    接下来的时间里,从导演的职能谈到《英雄》的设计,从《英雄》的设计谈到华语大片的投资,再谈到如何让国产电影走出国门。张一谋和万小虎,可以说竭尽自己的想法,真正的做到了大师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们听的如痴如醉。
    张一谋是大师,不需要再多说,万小虎虽然是冒牌的大师,但他有十几年的未来记忆,说的往往也是一针见血,发人深省。
    在两个小时的会谈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
    学生们虽然没看到《英雄》电影,但仅仅是这番关于导演、关于导演梦想的对话,就值得这一次辛辛苦苦的跑过来。
    中国电影衰颓了将近十年,不管是香港电影、台湾电影还是大陆电影,都是如此。
    如今,万小虎崭露头角,张一谋投奔商业,这一番对话,仿佛让人看到了华语电影崛起的希望,一丝曙光。
    “中国电影人的梦想,在北电上空飞腾!”
    第二天,《中国电影报》为这场对话刊发了专题评论。
    “张一谋对话万小虎,第五代对话第六代,中年人对话青年人,艺术大师对话商业大师,畅谈梦想,展望未来,这是一个时代的对话!”
    “张一谋,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两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金狮奖、金熊奖获得者,在国内外屡获大奖,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