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扇(第一、二部) >

第14章

神扇(第一、二部)-第14章

小说: 神扇(第一、二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楞,今天可没有人说我做饭不行的?



我有些生气似的对着李华说道:“不好吃,你还吃了两大碗。”忽然想起今天的菜少了一样,我明明将肘子从院里的雪地中刨了出来,怎么没见着?于是又一把抓住李华的胳膊道:“你告诉俺,肘子你是不是藏起来了?”



李华显然地知道这个东西的去向,面不惊、眼不慌地对我说:“那是俺给一个人准备的,不可能让他们吃了。”



我明白他所指的他们是村里的村民以及村长和校长。



于是我又笑嘻嘻地问道:“好啊,原来俺家的华子有了密秘了。悄悄地告诉俺,那个人是谁?”



李华正色地道:“俺也不认识。不过俺掐指一算,那人明后天准到。”



第二十章 道 士(一)



 后半夜里我实在是睡不着,没有点灯而是起身坐在了炕上,有一点月光映的窗帘的有点朦朦。



虽然自己的年纪也很小,可这并不代表我不明白,现在的家中我一直都很呵护李华,而李华实际上也已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亲哥哥一样。看着呼呼大睡的华子,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好。



李华每天能听到有人在呼唤自己,而且还告诉自己去什么山,这让我一个晚上都难以入眠。



这并不是说李华小小的年纪已经有了多大神通的事,而是我明知道李华早晚会离开这个家去找自己心中那个美丽的地方,却又不能告诉老人们,只能每天看着李华,装做自己还是和从前一样地开开心和无忧无虑。



李华打了一个滚就起了身,这还是我第一次看见李华起床的样子,竟然是这么一种方式,然后摸着黑就鬼鬼祟祟地向我爬来,接着一楞轻喊一声又坐了回去。



“哥,俺没想到你醒了。俺本来是想叫你的,”李华的声音有点发虚,顿了下后又接着道:“哥,俺们到山上去吧。”



这么冷的天,我实在是不想出门,可李华的话语中带着十分明显地祈求,我忍不住又动摇了起来,转念又一想,何必非要去那个后山,在自己的家中不是一样能达到目地的吗?于是,我轻轻地摇了摇头,也没在意李华是否看得见。



“华子,其实俺俩个没必要去上山,在院子里也一样地能够开始练功,”我慢慢地道:“院子里离屋近,渴了还有水喝,多好。”



“不行的,”李华的声音透着明显地失望:“哥,不是院子里不好,是因为,怎么说,院子里没有练功的条件。”



我有点惊讶地道:“院子里地又平,四周有院墙挡住了风,条件比山上好的多,而且和山上相距又不是太远,怎么没有条件?”



李华显然是被我问住了,好一会才吭吭吃吃问地我道:“哥,你信不信风水?”



这根本不用问,李华自己也很清楚,我对那些个什么神啊、灵啊根本不信,更何况是县里的那些算命先生逢人必提的风水了。



李华见我没说话,接着道:“哥。俺知道你不信,可俺告诉你真的有那么点关系。风水是人胡诌的东西,可有些地方真是有点儿不太一样。”



我立时觉得身上有点不自在,虽然不信那些个事,可总是听了神鬼的事情后有点后背发凉。赶紧起身点亮了油灯,有了一点儿亮光,心中也就踏实了不少。



李华默默地看着我作完了这事,轻轻地说:“哥,俺告诉你说,这整个山只有石梁下有点儿聚气的条件,别的地方俺转遍了都平常的紧。俺们刚在一起练的时候,你进展地速度比俺都快,后来你要上课,俺才很少叫你。你在家中练的那多也没有什么成绩,这是为么?”



我低头想了想,也的确是这么回事,李华说的是真的。自从功课紧了以后我只能在家里练习,自已知道自己是毫无进展,而且还有点退步,下腹里的气还有点散了。



李华可能是感觉到了我的想法,语气有了点信心地道:“哥,石梁那里是个练气的好地方,虽然现在俺感到不能让俺有所进展,可还能维持的住了。其实,俺俩个现在去练只对你有好处,对俺而言那里可是没有了丝毫地用处了。虽然每天也能有点儿气在那聚一聚,根本不够俺需要的,俺现在早已经是原地踏步呢。”



我只是吃惊于李华的感觉,依旧没有啃声。



李华接着道:“哥,那不行你这样吧。你现在试一试运气”。



我默默地开始运气,果然没有一丝丝的热气进入我的身体。于是我向李华道:“没有气进入,只是俺自已地在运转。”



李华轻吐一口气:“哥。那俺俩到院里去试一试。”



收拾停当,我在院子里试了一试,果然同刚才没有什么区别。



月光下的李华死死地盯着我道:“哥,俺俩必须上山。”



残月下我和李华沿着山路往山上走着,一路上不断地找地方试着,果然都没的丝毫地气息,很快地到了山顶。绕过石梁,到了原来练功的地方后,我按李华的要求站定。



李华还是轻轻地道:“哥,你再试一下有何不同。”



我缓缓地吸了口气,将下腹中的气息开始慢慢地转动,猛然地,我被一股气流压的几乎喘不过气来。



强大无比的气流迅速地从脚下连绵不绝地涌入我的小腹,迅捷地与我身体里的已有的气息合为了一股,开始慢慢地旋转起来,好久没有的感觉又回到了我的心中。只不过气来的太突然,让我一时有种被淹没在水中的感觉。



我急忙着想强行终止气息的流转,可气息已经完全的不由了我,想大声地喊李华,又发觉自己根本张不开嘴。



我心里转念又一想,平时不是没有什么进展不是,这下刚好。干脆地静下心来,仔细地运转着强行进入体内的滚滚热浪,耐心地加以引导,与原来的气流慢慢地合在一起,融入到下腹中已经疯狂转动的水球当中。



一遍又一遍,不知过去了多少时间,身体内外终于达到了一个平衡,脚下剩下的只是上涌的一丝丝几乎感觉不到的热流,我狠狠地喘了一口气睁开了双眼。



一轮晨日的光芒暖暖的、正正的照在我的脸上,四周的雪在阳光下显得十分刺目。



我吃了一大惊,天知道我化费了多少时间。刚想喊李华,就觉的一双小手正贴在我的胸口,李华整个人几乎钻进了我的怀里。



“哥,你没事罢?”李华声音有点颤抖地后退了一步说道:“老娘啊,你吓死人咧。”



我一时还没有回过神来,怔怔地看着李华。



在这么个白雪皑皑刮着刺骨寒风的山顶,李华大汗淋沥地浑身冒着热气,衣领口已是渍的湿透,发梢上已结了层薄薄地冰,这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李华见我没说话接着道:“你差一点就死过去了,知不到?还好还好。”伸出小手在自己胸口夸张地来回地轻抚着。



我明白了过来,其实当热浪涌来时,我只需想着它进入身体就成了,无需与之对抗,就算我想抵抗,一个弱小的人岂是来自大地的它们的对手,我只要融入其中,将自已变成它的一部分,那么我就成了它们,还有什么力量能够与我抗衡的了的?



李华在我身边忽地嘻嘻笑了起来道:“好,好,哥。你这一步也迈地太大,不过总算是让俺的心从这里回到了这里。”一个小小的冻的通红的食指从李华的喉咙一直指到了心口。



我知道自己这一次一定有了一个飞跃,只是多少还不清楚而已。看着李华我有些心疼地对他说:“华子,你看你都湿透了,俺们赶紧地家去,免的让你感冒了。”



李华眼中流露着开心地道:“哥,你就是不说,俺们也得回了,俺等的那个人已经过了村口的小桥了,正往俺家走着呢。”



我一听就知道李华昨晚提到的那个人,还给他留了肘子的那个人。可那是个什么样的人,竟然让李华如此在意。



李华好像听见了我心里想的但还没有说出来的话,面迎着初升的太阳掐着指头重重地说:“他是个游走四方的人,是个男的,背了一个大包,也是俺不知怎地非常想见的人,”然后一回头对我调皮地一撇嘴笑着,“他的包里装了好多的馍,嗯,是高梁面的。”



一路上我和李华用上了轻功,十分轻松地下了山。快到家时,远远地看见家门口站着一个穿着灰袍的人。



我敢肯定地说那个人是一个道士。



第二十一章 道 士(二)



 李华蹦踹跳跳地到了道士身边,和他说了一阵子话后,我就到了家门前。



道士不高但是很胖,黑中带白的稻草一般的长发胡乱在脑后挽了个抓髻,乱蓬蓬地夹杂着白了一半的胡须用了个皮筋捆扎在一起,一张大脸圆的有点走型,眼睛被脸上的肉挤成了一条缝,高挺着肚子很有风度地站在那里。



在道士的身上穿着一件已经灰的、无法再掉颜色的、宽大地衣袖边尽乏着毛边的长道袍,用了一根看不出本来面目的、乱七八糟的麻绳地在腰间随便地捆着,背着一个显得有点夸张地、同他的衣服一个模样的大背包。



见我到了他的跟前,道士仔细地打量了我一下,笑眯眯地道:“哟,都长这么大了,好。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还在你娘怀里抱着呢。”他的口音明显地偏于南方,为了吐词的清楚,他硬是把话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嘴里迸出来,咬着舌头显的很艰难。



我有点惊奇于这个道士竟然认得我,疑惑地看了一边站着的李华。



李华冲我一笑道:“哥,他就是当初给俺爷爷治病的人,他当然见过你了。”



我心中恍然大悟,不由自主的、不停的打量着眼前的人。



老人们不止一次地提到过一个救助李华爷爷的道士,使的一手的好银针,尤其是当李华爷爷被赤脚医生认为没救了时,他轻巧地用针在李华爷爷的身上胡乱扎了几下,李华爷爷的病就好了。



这个故事一样的情节很多次地出现在我的脑中,让我心驰不已,赶紧地向他问了声好。



这时老人也走了出来,一眼就认出了他,慌忙将他让进了屋内。



道士说他这一路行来用了近四个月,为了给李华带一个物事。这期间吃了不少苦,还被收容的单位关了近一周的时间。这个旅途吃得罪用惨淡来形容还不及其十分之一,不过总算不辱自己给自己的使命,终于完成了当年对李华爷爷的承诺。



在得知李华爷爷早已病故的事后,老道士执意就要去李华爷爷的坟前拜祭。



老人们边听边为他难过,也是不住地劝个不停。



李华却只说了一句话:“你怎地如此地看不开,岂不有违你出家的本意了不是,先吃了午饭再说。”



这一句话让老道士的目光炯炯,双眼再无一时离开李华的身影,也不再言词。



众人这时方才发觉聊了太久,时已至午,老人们使开始忙起了午饭。



让李华连藏带捂地、完整地保护下来的肘子,也总算是物尽其用,满足了李华对它的严格地要求,充分完成了它作为一个肘子应尽的义务,达到了一个对它来说绝对理想的境界。



饭后,我和李华又上了一次山,陪着老道完了心愿,回来又陪着老人聊了很久。



有几个村民前来拜会,对着道士感谢的话多的没了头。又有村民前来相请,李华也前去作陪。至晚,道士沐浴后宿于我和李华的屋中。



道士来自泉州的惠安原名灵鹫山的五公山,五公山是因唐公、宝公、志公、化公和郎公等五个道士隐居而出了名的,住的宫观过去称为玄妙观现称为白云观,道观已有了个壹千七八的岁数,很是古老。



道士名叫无心,是很传统的那种由师傅传授而一脉相承下来的。他的师傅在世时还不停地给他讲述着道的真意,后来仙去,他便开始了走遍四方的传统的修行模式。



其实仙去不仙去的在我看来和常人一般,俱是离开了人世的同义词。



一次道士到了我们这个村上,恰遇李华的爷爷病重,无心道士便施展了其师傅教给他的五行针灸大法,在摆置了十个包谷面馍一瓶老酒后,只用了六针就解决了赤脚医生一个星期未能解决的问题,救活了李华的爷爷。



后来,李华的爷爷想尽办法给道士准备了十数个白面馍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无心吃的几乎连舌头也吞了下去,后见一个未留给李家便有点羞惭,于是给李华的爷爷指了一处墓地,也就是后山的石梁下面方圆不足十数个平米的一块地。



这块地也颇费了道士的一番气力,用他的话那是一处龙虎之地,是一处颇有灵气的处所。就像个盛水的大碗,碗周的细流焉能不向碗底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