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错穿三国 >

第110章

错穿三国-第110章

小说: 错穿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拿着调令想了想,笑道:“娘子想不想与为夫一道去临烝?”听华佗说,她胎位已稳,可以适当的远游。
  黄硕愣了一下,旋即摇头拒绝了;“算了,来日方长,还是等生下孩子再说吧。不过,临烝隔得这么远,夫君要不要请华佗一道同往?”她又想起了语文老师说过的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有点担心,猪哥的身体是被长年累月的奔波搞垮了。所以她曾向华佗提起过,请他当诸葛亮的保健医生。华佗并没有拒绝。穷家富路的,出门在外,有个医生在身边,会方便许多。
  诸葛亮闻言知雅意,眼波流转,柔声说道:“娘子放心,为夫一定会好生照顾好自己的。至于华神医,还是请他暂时住在家里吧。”说罢,眼神软软的落在了她的小腹之上。
  黄硕笑了:“华神医说了,只要我严格按照他的日程作息,保证身体棒棒。接下来就是稳婆的事了。他一个大男人,又不是郎中,留在这里,完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啊。况且,华佗志在灭曹,我们也不能因为一己之私,把这么一个神医拘在草庐之内吧。”
  诸葛亮羽扇轻摇,没有再说什么。午饭后,他去了华佗的房间,邀请他一道去临烝。
  华佗想都没想,张口就答应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草庐内的人们就齐齐的早起了。生火做饭,为诸葛亮他们四人送行。想着临烝路途遥远,以后不能每个月都回家探亲了,诸葛亮不免有些惆怅。
  黄硕心里也不好受,她比谁都想猪哥留下来陪自己,但是却强颜欢笑,不让猪哥看出来。
  不想,这个时候,阿仇背了一个小包裹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师父,我想跟师伯一道去临烝。”说罢,眼睛不安的瞄着诸葛亮。

()免费电子书下载
  黄硕也看了猪哥一眼,见他没反应,便问道:“阿仇,为什么想去临烝?”
  阿仇挺了挺小胸膛:“阿公教导阿仇,男子汉大丈夫,有志在四方……”
  “扑”的一声,黄硕忍不住笑出声来:“男子汉大丈夫?你才多大啊?小青瓜,你以为你师伯是去游山玩水啊。等你长大了再说。”她先前还觉得奇怪呢。这小子有事没事总缠着江大牛,跟他学骑马。原来是打这主意啊。
  阿仇象打了霜的茄子,低头不语。
  诸葛亮的眼里却露出一缕赞许,轻轻的说了一句:“让大牛给你挑匹脚力好点的马吧。”
  “啊”,阿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师伯这是答应了!立马象打了鸡血一样,脸上神采飞扬:“谢师伯!”生怕黄硕会拦着,话音未落就象离铉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夫君……”黄硕忍不住抗议。这才多大的人啊,就是按虚岁算,也不过十岁。猪哥此举严重涉嫌拔苗助长。
  诸葛亮轻笑着用扇子点了一下她的肩膀,截住了她的话头:“娘子,阿仇天资聪颖,是个可造之才。岳父已经不止一次提起,让我带他去身边历练。”
  他们翁婿俩是早就预谋好了的。黄硕不以为然的扁扁嘴:“他还不到十岁呢!”
  “自古英雄出少年,他的父亲十岁的时候就已经随他祖父一道出去打地盘了。”诸葛亮抢白了一句。
  猪哥是一定想带阿仇走了。黄硕唯有叹息。再拦住的话,说不定他就会冒出什么“自古慈母多败儿”之类的名言了。不过,孙策早丧,阿仇是跟着大乔长大的。就是按照现代的教育理念来说,他也需要多跟象诸葛亮这样的成年男性接触。草庐之内除了小弟之外,皆是妇孺,确实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这样一想,她便动摇了。
  知道她已经不反对了,诸葛亮靠过来,轻抚她的腹部:“娘子放心,为夫只让阿仇跟一年。为夫和州平商量好了,一年之后,就让他跟着船队出海游历。”
  “啊,出海?”黄硕大吃一惊。搞了半天,跟猪哥还只是热身啊。正想反对,宝宝哭喊着跑进来了:“爹,我也要去。”
  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出。黄硕冲猪哥翻了一个大白眼,意思是:你看着办吧。
  诸葛亮弯腰抱起宝宝,苦笑:“宝宝啊,你可是姐姐啦。要是你跟爹和阿仇都去了临烝,谁来照顾娘和弟弟啊?”临烝再好玩,但照顾娘和弟弟的责任更大。权衡之下,宝宝决定做点牺牲。
  “乖宝宝,真是爹的好女儿。”猪哥毫不吝啬的给了她一记响吻,以资鼓励。
  黄硕没好气的送给乐歪歪的父女俩一对“樟脑丸”:一口一个弟弟,你们就知道一定会生个男孩吗?不知道这样会让人家压力很大吗?
第135章 我就是个妒妇,怎么了
  诸葛亮他们走了,草庐内仿佛空了一大半。黄硕花了近一个多月才适应过来。
  林氏怕她闷,经常过来陪她。两妯娌凑到一块儿看看书、做点针线活,日子果然容易多了。
  看着黄硕一天比一天隆起的肚子,林氏羡慕极了,眼神不禁有些迷离。正月初二,小弟陪她回娘家拜年。知道她没有身孕,她娘的眼神就有些着急。临走的时候,还悄悄的塞了一张生子的药方给她,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一定争取在新的一年里生个大胖小子。
  可是阳春三月了,她还是没有消息,心里不禁有些着急,老是担心自己是不是不能生养。一次午后闲聊的时候,她下了很大的勇气,终于把心里的苦恼和担心告诉了黄硕。
  黄硕大惊:“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林氏红着脸,低下了头:“成亲都半年多了,我……”
  “你才多大呀!要我说,过几年再生,对你的身体好些。”黄硕拉过她的手,推心荐腹的说着。
  好在和这位大嫂处得久了,知道她不是一个坏心眼的人,否则林氏真的会怀疑她说这番话的动机。世人都只会祝福新人早生贵子,哪有劝人家推迟生子的。
  林氏咬着下嘴唇,轻轻的说道:“我怕……我娘说,若是成亲三年未有子嗣,夫君就会纳妾了。”
  黄硕一听,立马瞪圆了眼,恶狠狠的说道:“他敢!小弟要是真起了这个花花心思,我帮你一起用大扫帚把他扫地出门。”其他人她管不了,但是,草庐里的男人不能纳妾,这一点她是要管到底的。
  林氏闻言,长大了嘴巴抬起头。黄硕的形象顿时高大了N倍。就算是娘家的大嫂也说不出这样贴心窝子的话来。
  长嫂如母,有了黄硕的这句话垫底,林氏不再成日里纠结于子嗣问题,眉眼间淡淡的愁云一扫而光,人变得活泼多了。

()
  时光如梭,一晃眼,怀胎十月,瓜熟蒂落。黄硕顺利的生下了一个六斤二两重的男婴。
  小家伙刚被稳婆抱出产房,守在门外的黄夫人就第一个冲上去抱住了,嘴巴都笑得合不拢了。
  宝宝在一旁嚷着:“让我抱抱,让我抱抱。”
  黄夫人小心翼翼的俯下腰身,连声说着:“小心点,小心点。”好像她怀里抱着的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瓷器一般。
  宝宝伸长脖子瞅了一眼,立马噘起了嘴巴,失望的说道:“什么呀,像个小老头,皱巴巴的,毛烘烘的。”
  小家伙像是听懂了她的话,眯着眼睛,不满的哼了一声,吐了一个大泡泡。
  黄夫人笑道:“姐姐胡说,弟弟长得可好看了呢。跟仙童一样。”
  江嫂也在一旁凑热闹:“就是,我看小公子长的就跟夫人一个样,长大了肯定是个俊郎君。”
  林氏和秋姑则很有耐心的告诉宝宝,小孩子刚生下的时候都是皱巴巴的,一天一个样,会越长越好看。
  宝宝将信将疑。不过,她向来是个超级护短的。黄夫人的话提醒了她,这个皱巴巴的小肉团可是她的亲弟弟。她是姐姐,是不能嫌弃弟弟长的丑的。
  多亏有了华佗的作息安排表和营养套餐。这一次,黄硕没有吃到什么苦头。头天下午生了孩子,第二天早上她就能爬起来活动了。但是,有黄夫人坐镇,她还是不能出产房一步。
  宝宝记挂着弟弟会变成什么样,一大早就溜进了产房去察看。
  小家伙还没醒,吹着奶泡泡,睡得正香。
  似乎还是老样子。
  宝宝有点失望,两条秀眉都快皱成墨疙瘩了。
  黄硕不解的问道:“宝宝,怎么了?”
  “娘,婶婶和秋姐姐都说弟弟今天会变漂亮的。怎么还是跟昨天差不多啊?”
  差点忘了宝宝是出名的外貌协会的会员,黄硕笑道:“哪能一天就变漂亮,弟弟会慢慢长大,慢慢变漂亮的。对了,宝宝想好给弟弟取个什么小名了吗?”这是诸葛亮在信里交给宝宝的任务。鉴于宝宝的大名小名全是由黄硕取和,所以,为了公平起见,父女俩早就商量好了,大名归诸葛亮取,小名则由宝宝取。
  宝宝正色道:“毛头!弟弟的头上全是黑色的茸毛,所以就叫毛头。”
  黄硕一脸纠结,童言无忌呀。幸亏小家伙的胎发发育得不错,要是碰上那种没有胎发的土豆头,难保宝宝不会给他取个“秃头”或“光头”之类的。巨汗。
  黄老爹不止一次告诫过她:为人父母,在小孩子面前一定要一言九鼎。既然答应了让宝宝取名,那么就要认账。就算是毛头为姐姐做点牺牲吧。
  黄老爹知道了,虎着脸说了一句:“胡闹。”
  黄夫人立马抢过话头说:“毛头,这名好。小名就是要取的随意些。”
  她老人家的话一锤定音,小家伙的小名就正式定下来了。
  黄硕抱着睡得天晕地暗的毛头,暗自祈祷满腹经纶的猪哥能给儿子取个响当当的大名。
  半个多月后,青松就送来了诸葛亮的家信。小毛头的大名也诞生了——诸葛怀。在信里,诸葛亮再三强调了两点:“第一,诸葛怀只是他的嫡次子。嫡长子是诸葛乔同志;第二,诸葛怀的出生要低调再低调。什么满月、百日之类的统统不要大操大办,只在草庐内关起门来庆祝一下就行了。而且,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这个当爹的肯定会缺席。
  黄夫人神采飞扬的脸一下子变得灰败灰败滴。哪有这么对待自己的长子的?人家生个庶子都要好好热闹一番。不知道的,还会以为小毛头是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呢。
  而黄硕却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以后诸葛亮的爵位啊事业啊,都与小毛头无关了。小毛头可以自由的走自己想走的路。诸葛亮这个地地道道的封建家长能为毛头做到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
  黄老爹拿着猪哥的信反复看了好几遍,只是摇摇头。
  小弟则淡笑:“平安就是福。怀儿以后会明白大哥的一番苦心的。”


  黄老爹看他的眼神比以前明亮了不少,呵呵笑道:“士匀(小弟的字),走,陪我去喝两杯。”
  什么苦心甜心,分明是不关心!黄夫人找不到同盟军,把目光落到了青松身上,把他喊到花厅,皱着眉头问道:“青松,你老实告诉我,孔明在临烝是不是有了其它的女人?”否则,他怎么会这样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小子是典型的喜新厌旧,厌乌及屋。
  青松摇摇头,目光有些闪烁:“没有。”
  黄夫人气得直跳脚:“真的没有?”要是没有,你小子的眼神闪什么啊?
  青松怯怯的说:“先生从来就不搭理她们的。”
  什么!还不止一个,是“她们”!幸好此时此刻不是诸葛亮站在这儿,否则黄夫人活能撕了他。
  “怎么回事?你如实说来。”黄夫人喘着粗气,脸色比锅底还要黑。
  青松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细细的说了出来。事情是这样的,诸葛亮到了临烝之后,刘备早就替他张罗好了官邸,并随屋赠送了十名美女。有了刘备开的好头,当地的世家以为诸葛亮就好这一口。所以为了巴结这个没有带家眷的长官,她们东家两个,西家一对,赶着趟儿往诸葛亮的官邸送如花似玉的各类歌姬舞娘。半年下来,官邸里的莺莺燕燕都不下三十来人了。
  “老夫人,先生从一开始就把她们统统打发到了后院。如果没有宾客临门,先生从来就不召见她们。小的可以对天发誓,小的所言句句属实。那些女人,连华神医都躲着她们。更何况先生。”
  黄夫人冷哼一声,暗道:编,你就编吧。这世上哪有不偷腥的猫。更何况还是送上门来的。
  虽然他们的谈话是瞒着黄硕,在花厅秘密进行的。但还是被秋姑“无意”之中偷听了去。听到在临烝,青松他们日日夜夜和三十多名美人同处在一片屋檐之下,她的手绢都被绞成条了。
  于是,黄硕就看到了顶着一双兔子眼的秋姑,好心的问道:“秋儿,你怎么了?”半年了,青松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她应该是最高兴的,怎么会委屈成这样?
  秋姑心里着急,一不留神就忘记了自家夫人还在坐月子,叭啦叭啦的就把那三十多个美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