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荣飞的梦幻人生 >

第331章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331章

小说: 荣飞的梦幻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大了,伴着狂风,邢菊对中山陵没有兴趣,望着雨幕中望不到顶的台阶打了退堂鼓,声明她不上去了,带着鹏鹏留在了山底避雨。

荣飞买了四把雨伞,脖子里吊着莱卡,带了邢芳、常静和甜甜冒雨登山。游人寥寥,新买的雨伞的质量也差,没几分钟就被狂风吹散了架。上到山顶,四个人的衣服全湿了。

常静和甜甜浑身发冷,发现心目中憧憬的旅游其实没有那么美妙。

“一个陵墓有啥看头呢?”常静裹紧他的运动服,对邢芳嘟囔。然后惊讶地见荣飞恭敬地对孙中山的坐像三鞠躬。

给这位策动推翻满清的伟人鞠躬后,荣飞步出大殿,在台阶处凝望着雨幕中的苍茫古都深思。

“姨夫,我发现你对孙中山很尊敬呢。”常静凑过来说。

常静的话荣飞听得很清楚,“旅游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欣赏自然风光,另一类是凭吊古迹。中山陵当然属于后者,孙中山去世至今不过七十年光景,还算是现代人吧。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推翻了满清帝国,终结了二千余年的封建制度。”

“可我觉得清朝挺不错呢。”

“你是看小说看的。不过和你持同一观点的学着不在少数,真不知他们的学问是怎么做的。中国的历史很长,但黄金岁月都是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这是非常丑陋的社会制度,它扭曲了人的心灵,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将人变成了奴隶。假如出现个把不愿做奴隶而想做人的人,必将遭到严酷的封杀。封建制度下,社会的任务就是制造着一代代的奴隶。说实话,我越看史书越恶心,简直就是他**的在绕圈子,一点意思没有。中山先生推翻封建建立民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进步,终于突破了那个令人厌恶的丑陋的圈子,我当然尊敬他了。虽然他缺少枭雄的手段,而那种手段是在当时必须的素质。”

“别在孩子面前说粗话。”邢芳刚才一直没有插话,只是静静地听。确实发现荣飞最近很少看史书了,购置的明史基本上没看。

“康熙是个好皇帝。”常静突然蹦出一句。

荣飞看着常静,女孩身高快赶上邢芳了,“我尊重你自己的观点,但我不赞成你的观点。常静,如果你学了历史系,应该有自己研究历史的视角。比如,刚才在山底和现在在山顶看到的景色便截然不同。这就是视角。就封建制度而言,康熙可能是个好皇帝,如果就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他不过是在倒行逆施。”雨依然下的很大,四把雨伞坏掉了二把,只能等雨小一些再下山。荣飞将自己湿漉漉的外套脱下来披在甜甜身上。

“不,康熙皇帝很重视科学的。他请了洋人学习数学和天文,会好几种语言………………”

“你说的是个人行为。他是皇帝,就应该履行他的职务行为。但他没有,他不允许他的国民学习四书五经之外的东西。而你知道,四书五经更多的是充当了巩固统治的工具。”

“老师说,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常静不服气姨夫的论断。

荣飞觉着跟常静讨论还是有些意思,“你们老师说的不错。是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历史。但评价古人,却要以对历史发展的贡献来看问题。否则怎么会有对错?有进步?自秦始皇大一统,除掉中山先生,自陈胜吴广起,王朝更迭不剩枚数,那些一世之雄不过是抱着取而代之的目的而已。只有中山先生创立民国,推行五权分立,才有了与封建王朝完全不同的内涵。比如朱元璋,”荣飞一指明孝陵方向,“明代的开国帝王就长睡在那儿,且不说此人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残暴君王,为巩固其朱家的政权,将开国功臣剪除殆尽。就说朱洪武以区区一介淮右布衣起兵,驱逐鞑虏,恢复汉人的统治,说起来也是条汉子。但他不过是将人民从蒙古人的奴隶变成了他的奴隶而已,等你有时间研究朱元璋的政策就明白我说的不假了。明代的开国气象或许好于民国肇始的军阀割据的混乱,但二者的意义完全不同。”

“明孝陵就在旁边吧?我们去不去?”邢芳插了句话。

“不去。”明孝陵就在中山陵不远,想起朱元璋,荣飞有说不出的厌恶。如果说自己有信仰,那就是民主和科学,对于封建帝王,荣飞根本没有朝拜的念头。

等到雨小了些,四人下山。午饭就在中山陵下一家小店吃小笼包,小店卫生不好,但包子的味道却着实不错。典型的价廉物美。

下午终于止了雨,天气极为凉爽。找家商店买了衣服,在更衣室换下大家身上潮乎乎的衣衫,邢菊没有经验,脚下还是皮凉鞋,邢芳给她买了旅游鞋。

接下来的时间,荣飞带他们游玩了莫愁湖,玄武湖、夫子庙、鸡鸣寺等景点。没有不需要雇导游,荣飞就是出色的导游,几乎所有的景点都可以信手拈来一段动人的典故。让邢芳等人玩的兴致勃勃。尤其是夫子庙的夜景,璀璨迷离,联想到秦淮河上

中午晚上都选择品尝南京的小吃,像牛肉锅贴,炒螺丝,梅花糕,素菜包,煲仔鱼丸,臭干炒芦蒿,蟹饼,小笼包,吃的大家连声叫好。

在酒店订了去苏州的火车票,离开南京的最后一个下午,荣飞带大家游览了雨花台。瞻仰了烈士纪念馆。

雨花台的出名或在梁武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或许正是立于雨花台上遥望苍茫烟雨中的南京的生动景观。真正使他名扬天下的不是曾国荃率吉字营与李秀成的太平军的血战,而是它民国时期成为著名的刑场,据说这个地方杀了十万人。对现代史极为感兴趣的荣飞自然想看看这个在文学作品中无数次出现的地名,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曾读过一本《红红的雨花石》的中篇小说,以孩子的视角观察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隔了十余年印象仍极为深刻。

甜甜和常静对荣飞去看烈士纪念馆不解,只是对买了五颜六色的十几块雨花石雨花石感兴趣。

毕竟是成年人,邢菊和邢芳对陈列的烈士事迹深为感动。最小的烈士只有十六岁,完全是未成年人。

“怎么会这样………………”

“信仰。没有信仰,绝对不会面对死亡如此从容。这些烈士信仰的是共产主义。他们就是为信仰而死的。

“你有信仰吗?”邢菊问荣飞。

“没有。”荣飞迟疑了一下。如果在十年前,他会说信仰共产主义,但此时他不会讲了。

“空山老家有很多信教的人,最近听说还修了教堂。”空山那样贫困的地方也修起了教堂,基督教还真是强势啊。无疑基督教是西方世界的主流宗教,也是西方国家的信仰所宗。

哈格特、卡布诺及新来的还不甚熟悉的马塞洛都是基督徒,尤其是德国人哈格特的信仰极为虔诚,卡布诺就差的多。曾与哈格特探讨过基督教义,对西方科技如此昌明的情况下如何信仰上帝颇为不解。记得曾问哈格特先生,“上帝在哪儿?”哈格特指指自己的心口,用不熟练的汉语说,“上帝在这儿。”他当时虔诚的神态让荣飞感到震惊。

哈格特对他接触到的中国人没有信仰感到不可思议。人怎么能没有信仰呢?哈格特给荣飞普及了基督教义和与文艺复兴期同期而起的宗教改革及引发的成果,让他第一次感到了宗教力量的强大。

基督教是讲原罪的,人来到世间就是要赎罪。中世纪教会的严重腐败曾动摇了欧洲人的信仰,但按照教义,教会是上帝派驻人间的机构,信仰上帝表达对上帝的敬仰或祈祷上帝的帮助必须经过教会,因此教会掌握了极大的财富和权力。没有制约的权力必将产生腐败是条铁律,放诸四海而皆准。十六世纪欧洲的教会既是掌握世俗世界生死的机构,也是各种罪恶的渊薮。人们在对教会日益反感甚至厌恶的情况下,宗教改革就应而生了。

这时与南欧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复兴同时,中北欧兴起了宗教改革。新的教义认为作为上帝的子民,与上帝联系不必经过教会,只要自己虔诚信教上帝就会听到你的声音。新教崇尚节俭,反对懒惰和不劳而获,鼓励人们勤劳致富。认为上帝派你到人间就是让你彰显上帝的荣光,怎么彰显荣光?就是勤劳致富,你越有钱,就越受上帝的宠爱。新教的作用是,曾落后于南欧的中欧和北欧经过二百年的发展,经济上远胜南欧,一直到现在都是。至于美国,基本上市新教盛行,乘“五月花”到美国淘金的欧洲人大部分是新教徒。那批人打造了如今最强大的国家。

中国人有没有信仰?荣先生,您的信仰是什么?面对哈格特的问询,荣飞当时无言以对。

就他的认知,中国人是无神论者。尽管他们见神就拜。观世音,如来佛,元始天尊,二郎神,甚至城隍,土地都是他们磕头的对象。但那多是抱了功利的目的,谈不到信仰。而改革开放至今,似乎兴起了金钱的崇拜,人们对财富的崇拜无以复加。演绎了完全版的谁发家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自己不也是其中一员?

直到晚上11点登上去苏州的火车,荣飞一直想着哈格特的问话。

第三卷 横空出世 第二百四十三节 枫桥夜泊

到苏州下车,又是一个凌晨。

从拥挤不堪的火车上下来,雨后清新的空气让人精神一振。与北方完全不同的气候让邢菊赞叹,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苏州看起来倒也一般,比北阳也好不到哪里,就是这空气实在是太好了。

站在站台上,邢菊夸张地做着深呼吸。她的口音在不自觉中改变着,说起普通话已是有板有眼。

火车站一般都是每个城市最肮脏混乱的所在,难怪邢菊认为苏州不过如此。

将鹏鹏架在脖子上,随着拥挤的人流出站,邢菊邢芳常静手里大包小裹,步履蹒跚。在南京虽然以逛景为主,但邢芳她们还是在新街口一带的商场买了不少东西。将本来精干的行囊变得臃肿不堪了。

荣飞心里有熟悉亲切的感觉。梦里与邢芳来苏州,也是一个微明的凌晨,竟有一种旧地重游的感觉,这种感觉比南京强烈的多。

还是采用老办法,让的哥来找合适的酒店。四人拦了两辆出租车,荣飞让司机在寒山寺附近找一家档次高点的酒店,因为那儿是他记忆最深刻的地方。司机说寒山寺在城西,附近也没什么好旅馆,建议他住在人民路,距拙政园,狮子林都近,乘公交,打出租去寒山寺都方便。

和荣飞同车的邢芳赞同司机的意见,荣飞也没有反对。

估计司机都有联系的饭店,熟门熟路地将荣飞一家带至姑苏饭店,甚至下车帮助荣飞一家登记了一个标间和一个套间。荣飞三口住套间,邢菊和常静住标间。这是一家四星级酒店,估计开业不久,硬件设施还算不错。荣飞注意到邢芳根本没有在意套间288元一天的价格。

当初旅游时曾在马路上将就了一晚。为得是省下旅费。当初在南京还算出差,来苏州就完全自费了。忘记了当时自己与邢芳身上带了多少钱了,反正很可怜。吃住都是精打细算,本来还想去上海,算算账后从苏州直接返家了。当时邢芳看玩笑地说,等你的工资涨到伍佰元,我们再来苏州,住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大餐………………

苏州一直在这儿,人却变了。

“不如南京的漂亮。”邢菊在电梯上说。金陵酒店是五星级,在此时的国内绝对是一流的酒店,这家酒店从硬件上就差了点。邢芳姐妹中,邢菊是最会享受的,好在如今凭着现任丈夫常乾坤,邢菊也步入了国内最先富起来的队伍。荣飞站在邢菊身后,淡雅的香气传过来,这绝不是低档香水的味道,妻姐的发夹上的钻石好像也是真货。最有资格享受的邢芳却一直保持着朴素的风格,自己给她买的首饰一样没佩。

将行李扔在房间,荣飞带大家出去吃小吃。在他看来,旅游一是看景,二是品尝当地的风味。二者缺一不可。看景必须看那些独一无二的景点,人造的新景点类似于深圳锦绣中华的就不要看了。至于吃,荣飞的经验是一定不要在酒店,而是要找小吃街一类去品尝。

在荣飞的印象里,苏州的小吃比南京更出色,花样也多。国内只有两个城市在吃的方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成都,二是苏州。苏州最著名的小吃街在太监弄,据说那儿曾是清代苏州制造局太监们居住的地方。昨晚从南京上车,大家都没有休息好,早饿了,也顾不得去找太监弄,就在人民路上找了一间看上去干净些的馆子,早餐的花样蛮多,主食多是包子,但花样至少有十种,每人要一份绿杨馄饨。包子各样要了一笼,绉纱,蟹粉,香菇素菜,每种都吃的口齿生香。

“真是太好吃了。不说别的,就是这小包子的味道,北阳没有一家比得上。”邢菊赞叹,“过去觉得北阳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了,不出门就跟傻子一样。”

“三姐,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