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荣飞的梦幻人生 >

第289章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289章

小说: 荣飞的梦幻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恪笑了,“是不是对纺织厂的改制心生疑虑?”

“你说呢?”

“国企股权改造是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政策可依,算是摸着石头过河吧。你说的游戏规则,我知道意思,不是没有道理。市里操作企业上市,混合股权的还是第一例,经委的同志这样处理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事需要互相理解。新世纪电器发展的历程我是清楚的,也理解你对它的感情。但坚持持股,会有很多阻力。如果是别人,我不会这样说。至于纺织厂的问题,我相信你是气话。”

“不。书记大人,如果我退出联投,只做一个你们说的食利者,你对合资还有信心?”

退出联投?怎么可能嘛。程恪看着有些激愤的荣飞。

“我总是要退出联投的,每个人都要退出自己的舞台。除非回到改革开放前的政策,国企总是要跟民企打交道的。民企的领导并不都和我一样。程书记,请原谅我的态度,新世纪的问题我改主意了,就按市里的意见办吧。”

“发展的路程往往是曲折的。做大事总得有做大事的心胸。就像你建立慈善基金会一样。”

“不一样。我愿意拿出钱去帮助那些困难的学生和村民,但不愿被赤luo裸的掠夺。慈善和投资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当初是新世纪签署了协议的,而去年初新世纪搞员工股时对此进行了确认。现在不算数了,新世纪的股权是我个人的,决定很好做,如果是联投的,我就很难跟股东解释。有个词叫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我理解就是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尊重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我可以放弃自身的一部分利益,那是因为我的财富允许我这样做。但不是每个人都允许,所以我说要按游戏规则办事。”荣飞盯着程恪,“上面一直讲解放思想,估计更多的被领导们当成了口号。你承不承认,北阳乃至全省,投资环境不如沿海,数数外资企业的数量就知道了。你也承认资本是逐利的,抛开外资企业进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研究一下为什么外资不进咱省就会有发现。除非故意视而不见。”

隆月对荣飞个人投资新世纪电器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但他们的对话大致清楚了其中的原委。刚才钱兰兰告诉她说程书记来找荣总了,隆月感到惊奇,因为之前程恪根本没有来过联投总部。

“程书记,我理解荣总的心情。在我与荣总共事的这些年里,我可以绝对地说,荣总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人。相反,他对财富看得很淡。联投每年都有巨额的盈利,但荣总每年都在出让自己的股权。所放弃的财富数以千万了。市里这样做确实不妥,给人感到一种不踏实。这个案例传到明华,李总会不会对纺织厂的合资产生担忧?有朝一日合资后的纺织厂上市了,也来个退股?政府的行为是有诱导作用的,会让民企感到不安全。”

她见程恪注意倾听,“我赞同荣总对联投的定义,关于联投的性质,我们在内部有分歧,但我和荣总的意见是一致的,联投的性质是民企,但它最终是社会的。我们希望联投发展到美国福特汽车那样的规模和地位,但福特家族的股份在如今的福特只占很小的一点了。”

好大的雄心啊。

“程伯伯,您来联投已经说明了一切。刚才我已经做了决定,我从新世纪退股。”荣飞道,“投资既有权利,更多的却是责任。我的精力有限,退出来是对的。”他停了一下,“刚才我说的也不一定合适。姑妄言之吧。我总是觉得,企业必须按企业自身的规律运作,它有和政府不一样的内在规律。既然您来了,就参观指导一下联投总部吧,等再过三个月,我们就搬到安堡了。”

程恪松了口气。荣飞的再次让步让他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碰撞。在参观联投总部的几个部门时想,政府确实将很大的精力用来管理国企了。如果不管,政府做什么呢?政府的职能做怎样的调整呢?

第三卷 横空出世 第二百节 世风

有了程恪的批示,新世纪上市的前期工作进展加速了。7月中旬,新世纪电器工作组成立。这个工作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上市。组长由市经委主任房培明担任,副组长为常乾坤。

在经委的运作下,股权清理工作迅速展开,新世纪电器起草了收购荣飞股份的协议,筹措了621万巨资买回荣飞手里的37%的股份。常乾坤满心欢喜地拿着经委审核的协议到棉花巷找到荣飞让他提意见,荣飞仔细看过后让他准备正式的协议。

“还那么正规吗?”常乾坤以为这份盖着新世界电器公章的协议就可以了。

“你们是做不了主的。为了减少将来的麻烦,还是让经委和轻工局都盖个章吧。”

“那好,明天我找你。在总部吧?”

“在,我能去哪儿?”

常乾坤见荣飞有送客之意,有些尴尬。

“也好,反正我的精力有限。退出来就退出来吧。”荣飞扬扬手里的那份协议草稿,对邢芳说,“当初投入了300万,现在拿回了600万,这笔生意倒也不算赔本。”转而对常乾坤说,“这笔钱就算我的零花了。”

常乾坤走后,邢芳问,“好像你不高兴?”

“你觉得我应当高兴?”

“我知道盈利的话股份更来钱。三姐夫也为难,我们又不缺钱………………”

果然,妻子也是这样想的。是的,我不缺钱。没有几个人把600万用来零花。荣飞悲哀地想,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竟然没人指责新世纪电器或政府不按游戏规则办事

“判数学题时最要紧的是要统一规则,语文可以对一篇文章做出完全不同的评判,但数学不行,壹加壹就是等于二,除非你算错了。经济界也有其运作的规则,违反规则就会受到惩罚。”荣飞淡淡地说。

邢芳似懂非懂。

“算了,不谈这个事了。以前我曾想过做小家电来着。甚至想过它独特的营销方式,绝对不能走现在的方式。精力实在是顾不上了。如果没有麒麟,我也许会将小家电做大。老常他们国有身份有顾虑,我就另起炉灶干。他们是竞争不过我的。但麒麟实在是太耗精力了。我觉得我都快成了研究所长和车间主任了。”

邢芳知道荣飞最近几乎全扎在麒麟的试制现场了,“学校也有人关心麒麟车呢。打听麒麟是哪一国的牌子,还有人说是意大利的牌子。他们都认为还是德国车和日本车好。”

“你以后就理直气壮地跟他们说,麒麟就是国产车。”

学校已经放了暑假,但邢芳还在补课。每晚都认真备课,她的教案荣飞看了,写的极认真,将每个“知识点”都写的很清楚。

“语文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的前提是识字和对作者写作该篇时的背景,也就是通晓历史。就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考证结果说范文正根本就没有去过岳阳,所以文章是悬拟之作,想当然的。核心就是阐述他的‘忧乐’思想。这多简单?干嘛写这么多?当然,可以给学生讲他描写风景的排句优美。”荣飞指着教案说。

在荣飞看来,基础教育是最失败的,老师越勤奋,教出的学生越是残次品。在类似邢芳布满红圈的知识点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都被扼杀了,不按老师教的就不行,就无法考入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让学生不敢自己思考,老师也不敢创新教学了。说到底,还是个人口问题,学历在就业上的权重系数越来越大,让寒门子弟舍此别无出身之路,只有埋头苦读了。可是像语文教学,哪能像邢芳这样教呢?

“范仲淹没去过岳阳?”邢芳吃惊道。

“是的。有大师做过考证。你历史不行,语文就讲不好。外国文学更是。你信不信?”

“你说的玄了吧?”

“抛开所处的环境写文章而成功的,万中无一。不解读作者当时的境遇,你就读不懂文章。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有文史不分家之说。现在的教学方法不行。将来甜甜和鹏鹏,我就不让他们死读书,考不考得上大学都无所谓,现在的文史类大学生,差得远。倒是刚才说的识字,古人归于‘小学’的范畴,甜甜这个年龄应当下点功夫。”

邢芳承认荣飞知识面宽,学问杂,“你说的有道理。哪有时间通读历史啊。一本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都看不完。而且,我们可以不让孩子上大学,一般人家能行吗?教学大纲放在那里,我敢离开大纲乱讲吗?那不是误人子弟吗?”

荣飞承认邢芳的后半句话是事实。但像范文澜的《通史简遍》一类的奉旨之作,不读也罢。

“读书有窍门的。我常想,如果我重新活过,我可以做学问的。不过在国内研究人文科学不行,受制约太大了。就像你说的范文澜,还有郭沫若,都有曲学阿世之嫌。他们的书,很难流传下去。过去有一本《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写的,好几十万字,通篇扬李抑杜,最为无聊。李杜都为唐诗的顶峰,不过风格不同罢了。因为上面喜欢李白,就拼命歌颂李白。上面不喜杜甫,就拼命贬低杜甫。还有吴晗作的《朱元璋传》亦是如此。真是文化的悲哀。将来我们的孩子,最好不要读文科。”

“你说的这些书,我都没看过………………”邢芳有些沮丧。结婚后家里添置了不少书,书架已经摆不下了。荣飞最大的爱好就是购书了,而他买的书都比较冷僻,很多是托于子苏从香港带回的繁体版。安堡建成的麒麟公寓楼,公司高层每人都有一套大户型的,但荣飞没要,让给别人了。也没跟她商量。邢芳想搬家的动机就是给他准备一个大书房,将一堵墙都摆满书柜。

他的爱好实在太少了些。

鹏鹏一直跟着魏瑞兰住在甜井巷,放假后甜甜也准备过去住了,荣飞和邢芳的对话一直在听,女孩很喜欢读书,她的屋子置了个小书柜,书都快摆满了。都是儿童类读物,书都是她自己买的,将给她的压岁钱和零花都买书了。

“爸爸,我长大就想当历史学家。”

“唔?那好呀。不过你得自己学会思考,一些书里讲述的事不是胡说就是断章取义。断章取义的意思知道吗?一件历史事件,不同的人描述的有不同的结果,甚至完全相反。只有多读书才能探知其真相。嗯,另外就是看书要注意姿势,晚上也不能看的很晚,知道吗?”荣飞摸摸靠在沙发边上甜甜的小脑袋,孩子这次的期末考试成绩很好,进步很大,考了年级第四,班级第二。甜甜十岁了,一年来个子长的不少,脸颊也丰润起来。

“学着写日记吧,将你看了的书的感想写出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等你长大了,再看你现在的日记,会很有意思的。”

“嗯,不会写的字我问你行吗?”

“问你妈妈呀,她是语文老师,认字肯定比我强。”

甜甜遵循了一般规律,比较腻荣飞,荣飞在家的时候,学习上的事都是找荣飞的。“我觉着,”她看了一眼埋头备课的邢芳,“爸爸懂的比妈妈多。”

“哈哈。”邢芳和荣飞都笑起来。

开着空调,荣飞翻了几页最近慢慢阅读的《日瓦戈医生》,这本书是从香港带回来的,因为在诺贝尔奖上出现的一系列令人唏嘘的故事,荣飞对这本当时在苏联引起很大风波的小说感起了兴趣,每晚睡觉前都看上几段。

邢芳洗澡回来,将空调关了,上床躺在丈夫身边,“最近总是觉得头晕………………”

荣飞吃了一惊,“什么时候?晚上吗?”

“也说不好,有时候上课时就感觉到晕。”

“去过医院?”

“没有。去什么医院嘛。可能最近睡眠不好吧,你觉得我是不是胖了很多?”

记忆里妻子在不到儿子出生后不久就发现了肝病,后来又是类风湿关节炎,断断续续的治疗给家里带来经济上的很大压力。“掌管”家庭经济大权的她采取了“保守疗法”,实际上是放弃正常的治疗了。但现在的情况变了………………

“不行。明天你请个假,我带你去检查,全面检查。”

“大惊小怪。早知道我就不跟你说了。我是不是胖了?”

“没觉得。”荣飞抓起床头的电话本寻找邢芳校长的电话,“马校长,我是荣飞,对,邢芳的爱人,明天家里有点事需要他休息一天,对,谢谢。”

“你这人,怎么听风就是雨?”邢芳嗔怪,“调课很麻烦的。”

“小心没大错啊。”荣飞沉思着。

“刚才你不是跟三姐夫说明天上班吗?”

“什么事都没这个大啊。”

“那打电话告他一声?”

“不用。或许用不了多少时间。”

“倒是应该关心你。我觉得你最近有些心事。有什么不开心吗?因为麒麟汽车?”

“那倒不完全是。是因为小逸和那个姓李的女孩,引发我的一些思考,也想起杨兆军和小孙。你觉得我是不是管的太多了?”

“这样啊。”邢芳倒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