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荣飞的梦幻人生 >

第253章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253章

小说: 荣飞的梦幻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恒运与胡的关系如此紧密,如果没有经济上的利益纠葛,荣飞是不信的。但联想自己,基本没对官员们进行贿赂。王林不缺钱,程恪这儿除掉一些风雅的小玩意,真没有给过什么。倒是在前几年对王林那个小圈子的下层官员给过一些好处,数额也不大。随着联投的建立,荣飞再没有干过这种事。

“程伯伯,你信不信?谢蔚山一类的人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这样想?”

“国企最大的毛病在于产权在国家。厂长将厂子搞好很难,假如盈利巨大,未免不会产生困惑,自己创造的巨额财富竟然与自己基本无关………………”

“胡说!怎么不想想厂子是谁的?厂长的薪酬数倍于工人,职务消费一块还不计入,怎么会有这种混蛋想法?”

“但人总是自私的。靠觉悟总是不牢靠吧?”荣飞看着程恪的眼睛,“如果哪天他想不通呢?会不会觉着吃亏了?还有,即使亏损了,就像纺织厂,连续亏损十年了吧?只要领导认为他还行,不是照样干下去?”

“你的联投是私企,确实不存在这些问题。但国企是政权的基石,岂容动摇?民营经济最多是国营的补充。荣飞,你的想法有问题呢。”程恪也觉得苦恼,北阳的情况就是这样,大大小小的民企好像都比国企活的滋润。从利税上缴的情况看,市属企业中没有一家可以比得上联投。就是效益最好的化工总厂也不过九百多万,不及联投的三分之一。这还是联投旗下一部分企业挂了外资的身份,比如明华贸易,否则简直惊人。

“不说这个了。经此一战,胡友荣在纺织厂改制的问题上必然退让。今年是个关键的年份,我希望您抓住机会推动纺织厂的改制,决不可坐失良机。”

“坐失良机?”

“是的。如果高层结束目前关于姓社姓资之类的争论,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致力于改革发展的官员将获得重用。程伯伯,机会难得,时不再来啊。”

“明华服装可以合资吗?”程恪顿了顿,“今年以来,北新、临同等市在国企改制上动作很大。省里一直没有反对,但也没有赞成的舆论。要我看省委还在看。市里的情况呢?胡书记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我是赞成的,简单的一个‘卖’字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北阳基本没走北新的路。要我看,国企亏损的原因有很多,跟不上市场,机制不活是一方面。历史负担重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很多私企在职工福利,甚至是根本性的福利上是有欠缺的,比如不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所以,我主张合资,引入外来的资金和技术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而是简单的出售。”

程恪喝口茶,“我注意到明华服装一直在稳健地发展,市场也主要锁定在国内,他们的研发力量很强,装备也不错。北阳分公司我是看过的,确实先进。纺织厂的棉纱,布匹都是明华的上游原材料,如果形成一种合适的合作关系,不就是你说的双赢吗?”

荣飞听出程恪不想让明华控股,又想要明华的市场和资金,这也是程恪让他尊重的地方之一。想了想,“合作合资都是可以的。但明华也不能太吃亏。我能看看纺织厂上年度的财务决算报表吗?”

“可以。你有什么具体的打算?”程恪见荣飞没有拒绝,顿时一阵轻松。

“实话说,我对纺织厂没有特别强的信心,除非你彻底将它交给明华。而且,明华是上市公司,兼并纺织厂在程序上比较麻烦。必须顾及股东的利益。大致有这么几点,首先对纺织厂的资产进行评估,而且是第三方评估,将隐性亏损全部剔除。市里要给必要的政策,比如债务方面的。纺织厂的资产要我看,最值钱的一是地皮,二是品牌,其余就真没什么了。毕竟是七八十年的老牌子了,在国内还是由一些知名度。明华注资纺织厂,在南郊新建纺织厂,注入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设备的升级,产品可以保留纺织厂的牌子,明华要取得那块土地的开发权,至少和市里共同开发,利益均分,以此作为利益的补偿。”

“职工呢?”

“我想大部分职工都会安置于新厂。联投在北新会总结一些经验,总之要照顾职工的利益,有政策的按政策来,没政策的和职工商量后办,不会让市里为难,也不会留后遗症。”

“这样好。你说的共同开发怎么搞?”

“纺织厂摆在东城,太可惜了。那块地用于住宅开发绝对是一等一的好地段,北阳的居民住宅欠账很多,陶氏做过调查,大概人均不足七平米。不一定准确,或许市里有更准确的数字?但住房紧张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是巨大的市场。福利分房已经走入死胡同,何不另辟蹊径?”

“什么蹊径?”

“商品房啊?谁说房子不能做商品的?”

还是打的房地产的主意啊,“说的轻巧。老百姓哪有钱买房子?你们在西湾,在农机厂都搞过,但不能作为普遍的经验推广。”

“这就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了。比如可以首付一定比例的房款,搞抵押贷款,政府给房产证,买房者将房产证抵押给银行,银行发放住房贷款,居民在十年二十年内付清尾款,不行吗?”

“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

“那只是个方法问题,不必要带上资本主义的帽子吧?”

程恪笑起来,这个荣飞一脑子资本主义的方法,不过听起来还是有可能的。

“这是一篇大文章。最近确实有这方面的讨论,福利分房确实也走到了死胡同。你能不能写个东西给我?”

“可以。不过先不要搞到理论界去研究,不妨在纺织厂先试行。”

程恪沉思着。

“另外,程伯伯,我有个不情之请。”

“说嘛。”

“我家的金条估计还在谢蔚山手上。那些东西就是个念想。其实不值多少钱。如果处理其家产,我能不能花二倍的价格买回来?我奶奶很在意的,我想让老人不要心存遗憾。”

“案子我不管。谢蔚山的个人财产也不知会如何处置。这样吧,我帮你留意就是。”

“谢谢程伯伯了。”

第三卷 横空出世 第一百五十七节 拒绝担保

5月17日,91年的夏天正式逐走了春天的时候,筹备多日的麒麟技术工程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仪式放在了人大会堂,自然成为了新闻追踪的热点。真如隆长风所说,周副总理出席了揭牌仪式。

荣飞最终还是没有出席成立大会。代表联投出席的是隆月,那几天她成为首都媒体追逐的人物。

联投正式暴露在全国媒体的面前,按照事前的约定,隆月只字未提荣飞,让媒体对联投隐身幕后的董事长充满了好奇。

如果不是消除联投进军汽车业的障碍,荣飞不会同意中心如此高调的出现。

孙兰馨还是陪着杨兆军找上了荣飞。这段时间荣飞很忙,总往北新跑,晚上总召集人开会,有时就住在了办公室。杨兆军去了家里三回,终于逮住了荣飞。邢芳却不在——她在学校加班。

父母搬入甜井巷后,荣飞主要还是住在棉花巷的楼房里,为了陪邢芳和甜甜。

杨兆军发现荣飞更瘦了,看上去很累。

“大老板了,怎么也要事必躬亲?”杨兆军道。

“不像你们国企啊。联投亏损就是亏自己的钱,不操心那行。”荣飞知道,卢续进入联投,联投对北重就透明了,胡敢不可能不打听清楚联投的内幕,“听邢芳说你有急事?怎么不打电话?”荣飞给杨兆军夫妻沏茶,“这是朋友送的大红袍,据说市场上根本买不到。”

杨兆军嗜茶,大红袍只是听说,没有见过,于是怕不急待地端杯品了口。

“茶要第二道才有味道。太性急了不行。”荣飞将半斤大红袍大部分送了父亲,荣之贵的茶道似乎越来越精深了。

丫丫跟着本来准备睡觉的甜甜去玩了,因为甜甜的眼睛不好,邢芳不准甜甜晚上更多的看电视。

“真是极品好茶。”杨兆军放下杯子,“看到新闻联播的报道了,麒麟技术中心是你的吧?”

“联投在其中有一半股份。另一半是香港人的。”

“真是的,让我说什么呢?你太厉害了。我有时候简直以为在做梦。八七年你才离开北重,到现在还不足四年呢。已经创造了一个企业帝国。”

杨兆军竟然用上了企业帝国的称呼,“过奖了。而且联投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应当说是遇到了好机会,也遇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人………………”

“为什么一直瞒着我们?你可真是………………”杨兆军相信荣飞在北重时期就开始经商了。

“你们也没有问啊?我总不能逢人便讲吧。其实联投成立也不到两年………………兆军,你找我有事吧?”

终于说到正题。“北重流动资金出点问题,正向工行申请贷款………………”杨兆军将来意说明了,“荣飞,如果你还将我当朋友,就务必帮我这个忙。”

荣飞一时间没有说话,眼睛看着房间的某个点,好像很犹豫。

“不行吗?”杨兆军很紧张,生怕荣飞拒绝。

“兆军,我依然将你当朋友。但生意和友谊是两码事。二千万的流贷对于吴厚川来说也是做不了主的,要上会通过。如果吴厚川听我一句话就将二千万放出来,他离倒霉就不远了,而且他个人也没那么大权力。更重要的是,吴厚川不会听我的话,除非联投担保。”

这个要求杨兆军没法子开口,既然荣飞说出来了,杨兆军便接上了话题,“真是没想到你几年功夫创立了如此规模的联投。联投如今已是巨人了,就算帮老厂子一个忙,担保一次如何?2000万对于联投不是大事吧?”

“看来你还是不了解我啊。”荣飞轻叹,“不过我也没想到你几年之间当上了财务处长。那可是胡敢的发家宝座啊。你大概忘了我怎么离开北重了。今天我就给你交个底,如果朱磊在,如果卢续当了厂长,我不会那么急离开北重的。或许我是妄想,但还是想试一试,胡敢上位,我就必须离开了。”

“你对胡厂长究竟有什么成见?”

“我对他个人没什么成见,但对于他当厂长有看法。北重在他手里是搞不好的,因为他私心太重了。”荣飞说这番话时竟有一种报复的快意,在梦境中他是不敢这样说的,尽管他对胡敢十二万分的反感。

现在不怕了,现在将他踩在脚下了。荣飞忽然有一种失意的萧索,北重也不过如此,那个曾经让他自豪的大家伙不过如此,现在的北重已经不配给联投做对手了。等麒麟投产,联投的规模将雄踞省内,就算北钢也不一定位居自己之上吧?不过,自己这样想,某些时候心里毕竟还是将北重作为标杆的。

杨兆军听出荣飞的画外音。他在胡敢手下活不出来,自己却升官了,还登上胡敢昔日很在意的宝座,说明什么呢?

“不行就算了。”说话的是孙兰馨,她能听出两个男人间隐藏的火药味,“荣飞,我和兆军来投靠你,不会拒之门外吧?”

荣飞笑笑,“不会。我过去的话依然算数。就怕兆军舍不得啊。”

那种跟银行税务等政府机关打交道的憋屈感升上心头。杨兆军在财务处长的位子上体验了为人不自在的感觉了,一些事情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做!特别是在你有求于人的时候,千万不能意气用事。

“荣飞,可能你已经习惯了被称为荣总?我还是叫你荣飞。我和兰馨来不来联投不是我今天的主要话题。我相信你会收留我们的。但人活着也不是只为挣钱,是吧?联投做的好,但北重的上万职工,几万家属,都要生存下去。北重自身也要发展。我不是矫情,是真的舍不得北重。就算胡厂长可能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但对我却恩重如山。我如果像卢总一样舍弃北重跑到联投,你是不是在心里也有一丝的瞧我不起?”

“你说的也是实情。胡敢确实器重你,但我觉得如果讲朋友,胡敢对你或是一个好朋友,如果讲职务,他未必是个好上司。为什么这么说?我认为,好上司不仅对你个人的职业生涯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也对你处的环境有重大的改善。这种改善必须是正面的,过去我好像跟你争论过能力和人品的问题?我记不太清了。反正我的观点就是,胡敢作为厂长,必须对北重的发展负责任,厂子没搞好,他这个厂长就不称职。不,不要用客观来解释。我对北重的了解不比你差。客观的因素肯定存在,但主观上呢?重要的设备采购为什么总出问题?你是管资金的,有没有莫名其妙的花销?这些要不要胡敢负责?还有用人问题,我就不想多说了。

“我不反对财务处长对厂长忠诚,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你坚持原则,挡住不合理的开支,比如胡敢自己的消费,用公款买过烟吧?吃过饭吧?打着招待客人的名义公款旅游过吧?你敢挡住吗?你的位子能不能保住?更为重要的事,我说的这些你已经习以为常了,谁当厂长没有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