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荣飞的梦幻人生 >

第160章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160章

小说: 荣飞的梦幻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重远没有表面上的风光。先说资产,北重这个大型国企的账面资产(不含土地)是7。83亿(89年6月数),其中在建工程0。35亿,长期投资0。15亿,固定资产为3。38亿,而设备只有2。29亿,其余都是房屋等难以变现的东西。流动资产总额为4。45亿,其中,1。1亿为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存货高达2。8亿元,账面现金只有45万元!

杨兆军亲自盘过库,所谓存货,很多都是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和退货,还有大量的半成品。比如这几年搞的民品,张昌君手里的,朱磊手里的都有。可以变现的原材料极少。当初为了让财务报表好看而变成了存货,有的库龄高达十一年,除了当做废铁卖几乎不值一分钱。

每月的职工工资及工资性费用高达230万!林林总总的日常开支,水电费,差旅费,业务活动费,税金,办公费又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杨兆军每天要应付的就是一沓沓需要支付的票据,上面都有必要的签字,差旅费有中层正职和主管副厂长的,超过伍佰元的业务活动费要有胡敢的------票据经过了会计员的审查送到他桌子上,说明程序已经没有问题了。他要做的就是签字支付。但从四月份以来,现金流的问题就很严重了,导致工资不能正常发放,这是从前从未有过的事。四、五、六月均出现拖欠,胡敢不得不向部里借钱或者挪用专项改造的款子——北重最终还是拿到了小橡树项目,不过不是独吞,而是和兄弟厂分享这道大餐,这样做似乎更安全——对于军工部而言。北重随即迎来密集的技术改造项目,这是国企特别是军工企业的优势所在,民企或私企在为技术改造设备购置发愁时,他们后面站着国家。

“小橡树”专项改造资金去年就到位了,包括总面积6000平米新厂房(二栋)建造,科研所试制车间改造,六分厂改造及靶场改造,大约四十台套设备的购置,进口设备大约占三分之一。厂里成立了“小橡树”项目专项领导组,就像北重的传统,领导组是抓总的,并不管具体事,事情要专业人员完成,杨兆军是领导组下设的办公室的成员,负责自筹资金的到位。如今总算将贷款办下来了。

问题是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被严重挪用了。北重有更多的事情需要花钱,从厂区道路的修缮到大食堂的改造,从办公楼的装修到青岛投资旅店。杨兆军没有资格参加厂务会,但他得知消息后反对这项投资,北重在八八年投资190万接手了一个半拉子工程,酒店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位置不是太好。厂里资金如此短缺为什么去外地投资呢?就算这是个好项目,酒店投入运营至少还需要往里面投40万。

这是一个崇尚多元化经营的社会。无论国企还是私企都是如此。

孙兰馨下班后惊奇地发现杨兆军在家,“呵,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今天怎么有空啊?”

“那笔贷款总算办下来了。不想回办公室,直接回家了。”

“你应该将喜讯报给领导。”

“在银行已经给郭总打了电话。胡厂长实际已经得知了消息,我不过是个跑腿的------”

“你好像不高兴。”孙兰馨洗了手,准备下厨房。

“厂里花钱的事太多。这笔钱一进账,还不知道被挪用多少------”

“那不是你管的事。你不过是个副处长。”孙兰馨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位卑未敢忘忧国。”

“你就吹吧。陆游倒是不忘国耻,但当权者未必记得他。你们跑的这个项目最初的功臣在哪儿?”

最初的功臣都离开了,朱磊,卢续以及荣飞。使他们启动了“小橡树”,这个杨兆军是知道的,但他们不可能享受荣誉和成果了,或许他们本来就不需要,就像断然离去的荣飞。

荣飞离厂两年了,杨兆军竟然没有再见过他。

是人就会犯错误。杨兆军承认他在荣飞的问题上犯错误了。没想到荣飞真的就那样走了,毫不留恋,也不跟朋友们解释。辞职是人生重大选择,他竟然如此------轻率。荣飞曾给他打过电话,告诉他所作出的决定,那时杨兆军已经搬进家属院,不住单身楼了。孙兰馨说应当去送送荣飞,可是那天他有个会,他记得这事,竟然没有请假或中途溜出来。那个会和北重的大部分会议一样,废话连篇,浪费时间严重。

深层次的原因当然有,那就是胡敢对荣飞的反感。在荣飞离厂的那两天,杨兆军曾因工作上的事在下班后去胡敢家请示工作,胡敢正与几个牌友打麻将。事情不复杂,只是一个职工超常规的借款,因为眼睛的手术要向厂里借1。2万元。处长让他直接请示厂长。胡敢问了情况后当即表示可以借。然后便让杨兆军留下来玩——一个牌友有急事要走,正准备叫人接班呢。杨兆军受宠若惊地坐下来,心里不免担忧自己身上的钱不多。忘了是谁提起荣飞的辞职,引发胡敢的极端不满,大骂荣飞,简直给中干树了个坏榜样!事前了解此人就不该提拔,组织部和卢续闫森一帮人简直是渎职!这不是投机是什么?看看身后的大树倒了便改换门庭?兆军你可别学那小子,忒不地道。杨兆军不敢为荣飞申辩,只能唯唯。

是因为这次牌局便装糊涂不去送荣飞?杨兆军不敢肯定。但事后遭到孙兰馨的责怪。她是从邢芳口中得知荣飞已经辞职离厂的消息的,邢芳也准备走,一放假就走。按照孙兰馨的想法,至少应当请荣飞来家吃顿饭吧?曾经是那么好的朋友。

在荣飞眼中,肯定认为自己是忘恩负义的东西。甚至在妻子眼中自己的行为也不可原谅。杨兆军总觉着荣飞会找他,至少在有些事上会找他,比如他结婚,带着厚礼去赴宴,顺便揭开似乎并不存在的疙瘩。但荣飞没有。荣飞结婚没有通知任何人,连单珍都是事后才知道的,用孙兰馨的话说就是寒心了。对北重,对北重的所有人都寒心了。

荣飞于是便消失在这所城市。没有工作单位,没有电话和其他联络方式。然后就是计划处王爱英的辞职,在办公楼沸沸扬扬地议论了好几天,随即是修建处的两名技术员“跳槽”,据说都是去了荣飞的企业。

出去这么几天就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杨兆军很好奇。按照他的性格,应当在第一时间就去探了究竟,但他没有去,也不能去。

人生就是这么无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毁掉一段友谊。杨兆军不是吴志毅那样没心没肺,吴志毅在得知荣飞结婚的消息后大骂荣飞不够意思。也不像沙成宝那样直率,沙成宝认为厂里至少应当挽留一下荣飞。这话是荣飞刚走时反复说的,老沙是目送荣飞离开的为数极少的人之一。杨兆军自己最无奈,眼看着曾经最好的朋友突然便消失在茫茫人海,再无踪影。

第三卷 横空出世 第三十三节 表妹出嫁

奶奶提出邢芳出院后回傅家堡休养。她对荣飞说,“老家条件蛮好,凉快,有新鲜牛奶,什么也不缺。别那样看着我,我能行。不就是小五和我俩个人的饭吗?我能行。”

已经八十岁的老人竟然提出由她照顾产后的邢芳。

“不行。哦,奶奶,我是说我不忍心。小五和鹏鹏需要人照顾,留在北阳的话,她姐,我妈都方便。回村?让她们都回去?”

“怎么不行?又不是住不下。小五她三姐可是表示了,愿意和我回村。农村怎么了?小飞呀,你可不许进了城市,忘了农村。上回回村,遇见你王老师,还问起你呢。”

王老师是荣飞小学的班主任,从一年级带至五年级,直到荣飞离开。那是个非常漂亮的女老师,头发总是梳得一丝不乱,粗布衣服总是洗的干干净净,那是个非常敬业的老师,也是个懂得生活的女人。按照荣飞的记忆,王老师很喜欢他,对他学习要求很严,七十年代初是个混乱的年代,很少有人(包括老师)督促你的学习,王老师是个例外,对学生管理很严,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会受到处罚——罚站一堂课。

“王老师她好吧?”

“还和过去一样,有啥好不好的。”

许多童年往事立即浮现眼前,那是贫困的日子,也是单纯快乐的日子。荣飞承认,他的童年是快乐的,烦恼都是后来的事。

“奶奶,也不是不行。明天我要和我妈回临河,大舅的闺女出嫁,专门告了我,不去不好。然后跟小五她姐回空山,她弟弟的孩子过生日。等我回来,再说回傅家堡的事,好吧?”

“好吧。你总是那么忙。”

荣飞知道奶奶是久别思乡。那片村庄,那所院子就是她的根。其实也是他的根。荣飞看见奶奶脸上一丝索然,心中顿生内疚。曾记得在操场被撞断鼻梁醒来后返回傅家堡的狂喜,已经去世多年的奶奶仍然健在,那份狂喜竟然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淡。为什么总是在失去才知道珍贵?为什么总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奶奶,我陪你的时间太少了,我做的不好。”

“我知道你在忙正事。可是事情是忙不完的,钱也是挣不完的。是不是?现在已经很好了,我总看你太累。”

“奶奶你批评的对。”荣飞心里再次被刺了下,都说忠孝双全,其实事业和家庭总是存在着矛盾。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顾了此便顾不了彼。自己不过是个小人物,曾幻想过不用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钱去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带几本喜欢的书,在傅家堡的老院陪奶奶;带一架相机,去喜欢的地方远足------

现在不能实现这样的梦想吗?荣飞摇头。七年了,自己一直在奋斗,迫于经济的压力在商场上打拼,为了弥补缺憾去寻找旧爱。这两个目标都实现了,邢芳已是他的妻子而且鹏鹏也降生了,不经意间,一个颇具实力的实业帝国已现雏形。唯独忽略了对奶奶的关心。

“我以后尽量的多陪陪你,以前我做的不好。”

“傻孩子,你干正事嘛。奶奶只是提醒你别太累了,你爷爷也是商人,我晓得经商的难处。之前我怕你辞掉公家的饭碗吃亏,现在看来是瞎操心了。对了,听说甜甜那女娃的领养手续办下来了,我知道你心软,现在也有条件了,但这种事情可一不可再,小五心里会怎么想?”

“好的,我记住了。”荣飞没想过再抱养孩子。领养甜甜的决定是在一瞬间作出的,他不为这个决定后悔。世上有无数像甜甜这样的苦命孩子,自己的能力和精力都有限,假如条件成熟,他愿意做慈善家,像勒克菲勒晚年一样,将财产捐赠社会,间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现在却不是时候。

次日荣飞和荣逸陪了母亲回临河。他将在枣林住一晚,然后去空山。邢彪儿子的生日邢兰回去,但邢菊不回。

荣飞还是那辆桑塔纳,已经开了近四万公里,车已显旧了。陶氏,明华贸易包括荣诚美食的老总们这两年纷纷换车了,大部分换成了日本进口的皇冠蓝鸟一类,崔虎现在的座驾是沃尔沃,隆月的座驾是尼桑公爵,陶莉莉买了辆宝马。去年崔虎曾要给荣飞换一辆奔驰,被荣飞拒绝了。隆月再次提出为荣飞换车,并上升到企业形象的高度,还是被荣飞拒绝了。

荣飞甚至可以看出黄天对崔虎、隆月等人的司机的羡慕。谁都愿意开好车,在国人潜意识里汽车就是身份的象征,记忆里的自己对名车颇为喜爱,曾将印刷精美的名车宣传画贴在自己床头,那大概是在北汽时的事。但现实中拥有购置名车的资本时荣飞却对换车失去了兴趣,汽车就是代步工具,开车就是为了到达。除却舒适和安全性的不同,不同价位的汽车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说到安全,最大的安全保证是司机的技艺和遵守交规而不是安全气囊和ABS。

因为是私事,荣飞本来没让黄天去,准备自己开车回枣林,鉴于北新“碰瓷”的遭遇,隆月坚持黄天必须去,黄天的另一个任务是充当荣飞的保镖。

魏建国六个子女,老大魏信刚早在84年便结婚了。老二魏信忠的婚事在临办前吹了,那是前年的事。原因说不清楚,估计是经济上的原因。现在参加的是小喜的婚事。小喜是大舅的长女,嫁本村。魏建国清明后便专程跑来北阳告知女儿的婚期,顺便提出借钱,数额不算大,一万元。当时荣飞在场,直接就答应了。之前大舅和母亲一直有些矛盾,大舅走后荣飞劝母亲,因为魏瑞兰对此不高兴。都是至亲,何必总计较往事呢?魏瑞兰对荣飞说,你不知道你大舅的为人,回去问问村里,谁能和他合得来?现在是看你出息了,特别是知道你在暖气片能说上话了,对我的态度也像个哥哥了。长辈们的家事荣飞不想参与,只是劝母亲血浓于水,过去的不快就都忘掉吧。从北重出来后荣飞的心态有很大的变化,希望自己的亲人们更和睦幸福地生活,虽然他知道他们都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没有理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