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荣飞的梦幻人生 >

第152章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152章

小说: 荣飞的梦幻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厚川过去时,那帮人已经吃过饭开摊了。李德江,曾轶可,荣飞及税务局一个副局长叫毛致远的正在围城。还有一个观战的人,市府秘书一科科长佟旭。

“什么人啊,耽搁这么久。害得我又将毛局请了来。”毛致远是去年加入这个小圈子的,吴厚川因工作关系倒是比较熟。

“北重要贷一笔款子。总会也算副厅吧,总得给个面子。对了荣飞,河西的房子我多要两套,其中一套一楼。”吴厚川换上拖鞋,对专心打牌的荣飞说。

荣飞没看他,“跟爱英说就是。”他正在做一副大牌,这副牌起手就好的要命,十一张万子,他决心设计成双龙。现在清一色已经成了,正在往一条龙调整。

“丝------”站过来的王爱英吸了口冷气。

“看到王秘书的表情了吧?小心荣飞做大牌呢。”所谓旁观者清,刚坐下的吴厚川注意到王爱英的表情。

“嘿,吴主任的眼睛怎么长的,我是说他的牌怎么这么臭,简直可以做十三幺了。”王爱英与这几个人比较惯了,说话很随便。

“是吗?他们谁好?”问的却是观战的佟旭。

“不晓得。我也是刚来。”佟旭给吴厚川上了支烟。

“老毛厉害,刚自摸一把清一色。”

王爱英在计算如果荣飞这把打成会赢多少钱,算了半天算不清楚。这时曾轶可打出一张七万,这是张和牌!荣飞没动,王爱英刚要叫,荣飞咳了声,王爱英将半声惊叫咽回了肚子。

她可没这份沉稳。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有荣飞的财富,也会这样沉住气吧。但究竟是沉住气才有钱还是有钱才能沉住气,真的说不清楚。这时牌局过半了,曾轶可又打出一张四万,荣飞还是没动。这回王爱英是理解的,刚才的七万是“双龙”和,现在的四万是清一色,相差甚多,荣飞当然不动心。

“只要有人和牌就毁了这手好牌了。”王爱英心想,这和做生意是一样的道理,她刚来的时候赶上荣飞处理香港股票,那种惊心动魄的转换让王爱英大为佩服,实际情况是荣飞指示林业可在三月末就开始脱手了,最终的结果计算,如果等到十月初再处理,会多收益仅1000万。这个事实王爱英并不知道。

奇怪的是这局牌竟然僵持着无人和牌。直到荣飞摸起一张七万重重地拍在桌上。

这局荣飞收获了小500元。

“还让不让人活了?”李德江哀嚎道。

荣飞没有收面前的一大堆钱,起身对吴厚川说,“老吴你来,我跟佟处长有话说。”

屋子连着一个套间,这间棋牌室是荣飞的专用,套间里有二张床,是他们玩牌累了休息的场所。

“印刷厂的报告递上去了?”荣飞给佟旭一支烟,自己也点了。

“上来了。只是职工有反应。”

“市里会专题研究吗?”

“不会吧?大原则都定了。现在就是赵市长的事了。”赵市长是副市长赵晓波,刚调整分管工业和城建,算是重用了。

“嗯。”荣飞将抽了一半的烟摁灭在烟缸里,“职工的意见主要是什么?”

“还不是房子问题。他们希望得到西湾中学的房子------”启动美食广场主要的障碍是印刷厂的搬迁,前期的障碍已逐步消除,市里对搬迁合并印刷厂及建设饮食广场的方案争议并不大。关键的问题是印刷厂的一百一十名职工,坚决不同意拆迁他们的厂子。前日还派了代表去市委。在这个敏感的时期,每个上访者都得到高度的重视。

佟旭从秘书二科转调一科,看是平调,实际升了半格。一科主要负责市领导的工作,消息最是灵通。

“我想这不是问题。”荣飞笑笑,“改日我找赵市长汇报一下,你看能不能撮合一下?”王林走后,市府出现一个空白,程恪为人过于方正,每次见荣飞,只是聊读书心得。荣飞只能借助佟旭了,而佟旭也愿意登上荣飞这艘船,他深知荣飞与王林隆月的关系,市里能跟程恪平等对话的人绝对超不过十个。

“答应他们的条件吗?”即将竣工的西湾的房子佟旭要了一套,荣飞没有说钱的事,即使要也是象征性的给一点,这个佟旭心里清楚。

“答应又何妨?”荣飞笑笑,“早一年建成美食广场,钱早赚回来了。”那片地不止盖饭店,荣飞还想盖三栋楼。苦于楼层的限制,如果能盖成高层,那就大发了。现在相关政策尚未解冻,配套法律也没有,只能以职工住宅楼的名义盖。这是老套路了,西湾那边是教师住宅,美食广场嘛,当然是荣诚职工住宅了。想到荣诚,荣飞忽然想起了陶莉莉与张诚,二人仍冷战着,荣飞和张诚谈了一次,不理想,或者说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荣总真是大手笔。”佟旭恭维道。这个圈子里,他的地位是比较低的,不能与李德江吴厚川比,不仅是职务上,关键是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上。佟旭希望不久的将来能获得外放的机会,如果能到某个实权局就当个副职就好了。佟旭很羡慕荣飞,能跟程恪天南海北地聊天------

“印刷厂的事,还要拜托佟处长------”

“自己人何必客气?”

“那是那是。”荣飞笑了。

现在没有人意识到土地的价值,用这种置换的方法置地简直就是抢钱,埋置内线也让荣飞感到卑鄙。可是商战的惨烈从来就不让枪炮轰鸣的战场。而在中国,经商完全饶过政府简直是痴人说梦。与其空谈理想,不如踏踏实实的做点事情,自己知道目的就行了,至于手段------没有人责备胜利者,几千年的历史从来如此。

荣飞和佟旭回到外屋。李德江喊道,“今儿他妈的牌真是邪了,怎么打怎么没有。”

“将你贪污汽配厂的钱拿回来哥几个也算替天行道。”手气最旺的吴厚川笑眯眯地说。

“对了,你的工作定了吗?”之前传言李德江要调新成立的北阳重汽,一直没有肯定的消息。

“大概定了吧,总绕不过汽配嘛。他妈的,总算和一把。”说话间毛志远给李德江点了炮。“据说方案是以汽配为基础成立重汽。

“嘿,你小子,瞒得我们可够瓷实的。”曾轶可叫道,“不是荣飞问起还不说呢。”

“那是什么好单位了?没有五六年工夫能出整车吗?五六年后世什么样谁说的清楚?嘿,好像我逮了个大金娃娃似的。”李德江不以为然。

现在全力发动,如果在95年前达到3万辆重卡的规模,北阳重汽确实是抱了大金娃娃。不过北阳重汽一定要在三轴车以上做文章,而不是扎堆挤传统意义上的重车。这点荣飞曾反复跟程恪讲过,好在北阳重汽确定的主力品种是二十吨和三十吨两种,虽没有按照荣飞介绍的生产六十吨重车,也避开了国内八吨上下的激烈竞争。想到这儿,荣飞笑眯眯地对李德江说,“接下来我们的李老板就该出国考察了吧?小心被金发洋妞掏干身子回来交不了嫂子的公粮。”

“去你的。你才交不了公粮。”原本确定的到西德考察的任务暂时取消了。李德江比较郁闷。

“嘿嘿,考察什么呀。放在眼前的专家不用岂不可惜?你开个让我动心的价,我去给你当顾问去。”荣飞笑嘻嘻地说。

荣飞懂车。李德江是知道的,之前不止一次跟荣飞聊过重卡厂的事,这是省里确定的重点工程,厂长尚未确定,争的厉害。李德江的资历绝无担任一把手的希望,调重卡当个副厂长绝对是提升。“我可雇不起你。被香港荣氏家族看上的人我怎么雇得起?”荣诚来北阳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程恪专门找荣飞到市府汇报了一次,很正规。荣飞知道市里的态度,如果荣氏落户北阳,绝对提升北阳对外开放的档次,可惜接着就是动乱,事情也就搁下了。荣氏上门见荣飞的消息也就不是秘密了。

“要对自己有信心。当你将重车搞到十万辆时,你算算你的规模?别说市里,省里也将为你侧目。”

“借你吉言吧。不过成绩也是一把手的,与我何干?”

李德江这个态度要不得。荣飞想,得空还要跟他谈一谈。重车项目的上马,将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升级。可惜似乎北阳的企业们没几个意识到其中的商机。在得知卢续离开总经济师的位子后,荣飞放弃了将北重拉入北阳重汽配套体系的念头。那个厂子,真的与己无关了。

第三卷 横空出世 第二十二节 琐事

单珍来看邢芳,正赶上荣飞准备陪邢芳去做最后一次产前检查。荣飞便躲了差,忙他的正事去了。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医院建议邢芳三天后住院待产。邢芳便与单珍打车回了家。

平波去世已经二年了,单珍至今仍是孑孓独立。荣飞不止一次地劝单珍换个环境,如果不愿意来陶氏或者明华服装,去政府机关也可以。东城区妇幼保健站曾有一个机会,但单珍坚决地不动心,于是作罢。

单珍对邢芳很关心,她是单身,父母又不在北阳,有的是时间。于是常跑来看邢芳,赶上了就在家里吃个便饭。今天也一样。反正荣飞中午是不回来的,邢芳提议到棉花巷新开的一家小饭店吃饭,单珍不同意,说是自己做的好。于是回家自己做。

下厨房的当然是单珍。一尘不染的厨房总给单珍遐想,如果自己有这样一间厨房该有多好,下班后可以尽兴地做自己想吃的,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平波的影子越来越淡,但单珍在幻想钻在厨房做饭时,也有个男人在等她的饭菜。女人的心理总有讨好男人的成分,单珍做饭的奢望不止为满足自己的口腹,更多的是希冀获得心爱的男人的赞赏。

那是个理论上的男人,或许根本不存在。但单珍总免不了想。

今天单珍决定做馅饼。她和好面,开始准备菜馅。邢芳倚着门站着看单珍慢悠悠的收拾,“你可真慢。亏得我不饿。”单珍笑道,“细工出慢活。”“我三姐手快,不过她做的不如你的好吃。”“那是当然。工夫下到了,味道自然好。”

11点半魏瑞兰上来看邢芳,问她下去吃饭还是自己做?单珍说我们准备吃馅饼,请魏瑞兰上来吃。魏瑞兰说已经做了闷面,甜甜不上来了。说了几句话就下去了。

上次来的时候就见到了甜甜。这个不幸的孩子又是幸运的,单珍看到空着的那间屋子已经成为了孩子的卧室,屋里随地乱扔着女孩子的玩具。好几个笨熊有大有小。

“甜甜不提她的爸爸妈妈吗?”

“基本不提。我们不说她就不提。孩子很怕把她送走,尽管我一再安慰她,只要她不走,我们绝不送走她。荣飞已经给她找了学校,秋季就可以上一年级了。”

“她的左眼真的没治了吗?”

“我和三姐带她看了三家大医院了。省人民医院,眼科医院和医大一院,结论都是一样的。”邢芳语调很低沉。

“真的收养了?手续办下来了?”

“真的。荣飞很认真的。家里也不再反对了。我无所谓的,这是积德之举。就是将来会不会有麻烦?”

“她爸妈会判刑吗?”

“会的。荣飞说会。”

“我倒觉得甜甜应当跟着三姐,”单珍和邢菊比较熟了,跟着邢芳叫三姐。

“三姐有这个意思。但荣飞不同意。你知道三姐一直不是太顺,别别扭扭的,或许荣飞怕影响她目前的家庭生活?反正我们不缺钱,多个孩子也热闹。”

话题转到邢菊似乎不幸福的婚姻。原因当然是常静。孩子总难以接受继母,这让邢菊很尴尬,也影响到她和常乾坤的感情。让邢芳感到为难。问题不复杂,但却没有解决的路子。曾有人给单珍介绍过一个离过婚带孩子的男人,且不说男人的年龄大了单珍好多,就是那个孩子,总让她想起邢菊。生活是无声的老师,不断地教给有心人一些东西。单珍想,真的在别人眼里已经是嫁不出去需要配二婚了吗?她感到悲哀。其实,她今年只有二十六岁。

单珍也想过离开北重,但她舍不得自己的专业。她甚至没问荣飞在做什么生意,凭她的想象,大概在搞他的羽绒服吧。身边的人买明华羽绒服的最多,想必生意做的不错。世界上真有对物质诱惑无动于衷的人,像单珍就是。她觉得每月发的工资足够自己花,厂里如果能分配自己一间屋子足够自己住。现在住在单身也不错,房费完全免,还奢求什么呢?唯一奢求的就是找一个谈得来的伴侣,平波比较寡言,虽然对她比较顺从,单珍并不是特别满意。她喜欢那种有主见的男人,如果有事情,他拿主意好了,自己乐得服从。

知道下落的同学基本上都结婚了。一同来厂的单身楼的朋友们几乎也告别了单身的生活,留在北重的八四年的大学生们在吴志毅找了个八八年进厂的G省大学中文系的女孩后也搬出了单身楼。下班后在没有当初的热闹,没人打桥牌,也没人打麻将,新来的学生们人数减少了,那些人似乎在忙别的事,很少留在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