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盛世官商 >

第249章

盛世官商-第249章

小说: 盛世官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萍其实早就不想写东西了,所以就彻底进入了官场。写东西太苦而且太清贫,她想过上更舒适的生活,有机会进县政府机关任职,她自然不会错过。至于天赋神马的,都是浮云,这东西就是一种客气话,也当不了真。况且她再努力也写不出经典名著来,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成不了文学大师,当初那部小说获奖成名,也带有相当程度的偶然性。

……

……

当天下午,杜萍就拿了一本自己亲笔签名的《树轮》去了周南的办公室,又跟周南聊了一会。

而随后的几天里,她总往周南办公室里跑……这就在县府机关里引起了一些普通干部的关注。

“这女人不简单啊……刚来没几天,就老是往周县长那里跑……啧啧……想要俘虏周县长?我看难,周县长那是啥人啊,眼光高着哩,这种姿色顶多也就是个中上,还是结了婚的女人,怎么会看得上她?”

类似的流言蜚语传了开去,当面不会说,但背后少不了有人议论,这让杜萍感觉很冤枉也很羞愤。不是她老是往周南那里跑,而是最近两天,周南前前后后主动打电话叫了她三次,再加上她去送书的那一次,以至于她出现在周南办公室的频率有些高。

周南找杜萍,自然不会是对她感兴趣,而是对她这个名作家的招牌感兴趣。

周南知道杜萍在圈里知名度挺高,也跟国内的一些知名作家有些来往,就产生了一个文化炒作的想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各地经常使用的招数,前世的周南对这种不屑一顾,但如今却觉得有些可操作性。

毕竟,宁山县是一个落后的贫困县,眷提高宁山的知名度和地域形象,对于宁山的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具有重要的作用。

……

……

下午,周南又是一个电话把杜萍召唤过来。

杜萍有些郁闷地来到周南办公室,却见办公室里还坐着副县长龚向阳和县府办主任邱刚,就“打起精神”来主动跟几个领导打招呼,“周县长…龚县长…邱主任!”

“来,我们的大作家,请坐请坐。”周南哈哈一笑,“老龚,老邱,我今天找你们三个来说个事儿,就跟咱们这位大作家有关。”

杜萍脸色一红,心里暗暗发苦,心道周县长啊周县长,你这葫芦里卖得到底是啥药……你对我这样,人家能不说闲话?

龚向阳和邱刚对视了一眼,又一起瞥了有些红脸的杜萍一眼,也笑了起来,“周县长,最近您好像也成了追星族了,听说你还跟杜主任要了签名的书?”

“是啊,我要了一本,还准备再要几本,等我回去时候送人,我父亲也是杜萍同志的读者哟。”

周南摆了摆手,笑道,“最近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所以就找杜萍同志过来了解了一些情况……可能耽误了杜萍同志的正常工作,你们两个没给杜萍同志增加压力吧?”

周南这话虽然是笑着说的,但声音也带着几分严厉,机关里最近传的那几句流言,怎么可能瞒得住他,所以这话也有几分“警告”和“辟谣”的意思。

龚向阳心头一紧,赶紧笑道,“哪里有的事情,县府办本来就是给领导服务的……周县长,其实你的想法我也猜出了几分。”

龚向阳主动岔开了话去。

“哦?你倒是说说看,我啥想法。”周南玩味地笑了笑。

龚向阳笑着扫了一眼周南办公桌上的那本《树轮》,道,“杜主任,你的书我没有仔细看,但是也看过一些,隐约记得你这个故事大背景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宁山县,具体似乎是靠山村那一带的山里,是不是这样?而你小说里的那个女主角连翠,应该是咱们县里有名的女游击队长张翠花吧?”

杜萍恭谨一笑,“是的,龚县长,我是看了咱们的县志上关于董翠华的故事后才产生的灵感……”

“这就结了……周县长肯定是要打文化牌了,呵呵,肯定是的!”龚向阳哈哈笑着向周南望去,果然见周南也朗声笑了起来。

“你老龚果然老奸巨猾啊……”周南笑着半开了一句玩笑,旋即又正色道,“两位,我最近又重读了一遍杜萍同志的小说,觉得这是咱们县里的一项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如果利用得好,我们这个文化战略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我看了看县志,宁山县是革命老区,老区人民曾经为整个北方地区的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做出过重大贡献,先后有不少英雄先辈在我们这里战斗生活过,而全县也有不少这种战争遗迹……”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在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上做做文章?”

龚向阳点了点头,“我赞同周县长的话,这完全大有文章可做。”

邱刚也附和道,“完全可以做成一种宁山独有的文化品牌……不过,这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和到位的对外宣传,是一项长期工程。”

周南微微笑了起来,转头望向了杜萍,目光热切,让杜萍的脸色又有些发红,不敢直视周南的眼睛。

“其实文化战略就是一次深层次的挖掘和资源整合,基础性的工作我们政府出面来作,但是名义上得有文化界的名人站出来摇旗呐喊,这样才有声势,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杜萍同志是名作家,在国内文化界人脉充足,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资源嘛。我想县政府成立一个红色文化发展办公室,由杜萍同志出任主任,利用杜萍同志个人的影响力广泛邀请文学界和文化界的名人来咱们宁山做客考察……”

“经费方面不是问题,我已经跟孙书记沟通过了,得到了孙书记的大力支持。明年,县财政会将这一块列入重要预算,在经费上予以保障。”

“当前可以操作的——我认为,不妨由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局联合组织一次杜萍同志《树轮》作品研讨会……先借着这个机会,把声势造出来再说!”

听到周南这样说,杜萍吃惊地猛然抬头来望着周南,眼眸里有几分莫名的光芒在闪烁着。

龚向阳瞥了杜萍一眼,点头笑道,“我看行。杜萍同志,这事儿由县里来操作,你本人只要配合就是了。”

“周县长,我请缨抓这项工作。”

周南望着龚向阳嘴角的笑容越来越浓烈,“嗯,好,老龚,你抓紧时间召集文化部门的人开个碰头会,看看怎么操作比较合适。杜萍同志,你也立即跟你那些作家朋友沟通沟通,尽量多请几个重量级的人物来。”

第334章京城来贵客

第334章京城来贵客

第334章京城来贵客

在周南的安排下,副县长龚向阳主抓宁山县籍著名女作家杜萍作品《树轮》的研讨会,自然有县府办、县政府新闻办公室、县文联以及县委宣传部等几个部门的大力配合,而杜萍本人就是听任县里安排,配合着县里的指示去跟圈内的诸多文学名流接触,争取到时候多邀请一些重量级的人物过来,扩大影响力。

周南决定在国庆节之前办妥这件事情,争取在跟兰若举行婚礼前处理完,然后好离开宁山回海都参加婚礼。

龚向阳知道周南的心思,所以抓得就比较紧。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树轮》作品研讨会暨宁山革命老区文化座谈会筹备办公室,抽调各部门精兵强将专人办理。

带着县政府领导的“尚方宝剑”,县府办副主任杜萍暂时放下本职工作,带人去了省里和京里,亲自去邀请一些文学大腕。而龚向阳本人则跟县委宣传部的一个副部长出面,以官方的名义,试图邀请省作协和省文联等部门的一些领导过来与会。

周南本人则通过飞腾集团的关系,直接找上了国家作协的冷主席。同时跟文化部的一个薛副部长进行了接触,两位领导初步同意来宁山参加这个座谈会。

座谈会定在九月5日举行,应该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组织筹备。

而在此之前,张秋萍、顾大刚和袁胜平三人的县长助理任命也得到了审批通过,市委组织部很快行文到了县里。

县委书记孙翔和县长周南通了通气,决定为此专门召开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为三人公开宣布任命。

任命大会上,孙翔代表县委发表了他上任以来最长也是态度最严肃的讲话,再三强调宁山县改革发展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希望全县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为宁山县的经济发展和全县农民的脱贫致富努力工作。

在会上,孙翔还针对一些机关扯皮作风和个别干部拉帮结派背后搞小动作的不良现象,进行了一番痛批,一向斯斯文文态度温和的孙书记突然横眉怒目气势很强,竟然拍案说出了“谁砸宁山县的锅他就砸谁的碗”的话,着实出乎了很多干部的意外。

孙翔唱黑脸,周南这个县长自然就要配合唱红脸。他的态度倒是很温和,但是熟悉和了解周南的干部心里都清楚,真要论起雷霆手段来,周县长远远比孙书记更铁腕。

开完会。

孙翔向周南点了点头,两人站在县委礼堂门口简单说了几句话,然后孙翔就大步离开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孙翔走了,站在两人身后的其他几个县委领导这才或笑着跟周南打招呼,或默然自行离开。县委副书记陈东慢腾腾地走了过来,与周南擦肩而过,没有跟周南寒暄说话。从陈东那充满嫉妒恨的眼神中,周南很清楚地感知到他内心深处的敌视。

但此时此刻,周南已经不再把陈东放在眼里。一方面,周南问心无愧,自信不会有任何把柄落在包括陈东在内的任何人手里;另一方面,两人已经不处在同等的权力层次上,经过了数次的博弈,陈东已经被周南打压到了一个最低点上。不仅工作权力大幅缩水,就连个威都扫地。

孙翔作风虽然温和,但同样也是一个看重权力的人。他作为县委书记,在对陈东起了某种猜忌之心后,很难再放权给他。对于陈东这样一个分管党群的副书记来说,没有了县委书记的信任,他几乎是被挂了起来,边缘化了。

而他的背后靠山,市委副书记陈妍,也渐渐对他有些不喜,不想再管他。此其一。市长马立国即将退居二线,陈妍正在力争上位,也没有精力顾上陈东的事情。此其二。

所以现在的陈东很郁闷也很压抑。前两天他在市里拜见陈妍,陈妍还有意无意地敲打他,要他认清形势老老实实做人,不要到头来别人弄不倒把自己陷进去。那意思就是暗示他不要再跟周南为敌,周南不是他能撼动的人。

市委书记看重,省委书记欣赏,拥有无与伦比的商业人脉和经济能量,周南虽不是高级权贵子弟,却也差不了多少了。最起码在目前,周南就是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气势正盛,不可争锋。

在这个时候,如果陈东不识时务不避其锋芒,只有自我毁灭一途。

陈东也不是不清楚这一点,只是再压抑再隐忍,面对春风得意的周南,他心里还是有些忿忿的情绪流露出来。

望着陈东远去的背影,周南嘴角浮起一抹冷笑来,但一闪即逝。

旋即,他慢慢回头来望着县政府的几个领导,向龚向阳几个人笑了笑,“老龚,同志们,走,我们返回县政府马上开个碰头会。”

说完,周南就摇了摇手,他的专车开过来,便上了车。

……

……

说是县政府班子立即开会,其实在真正开会之前,周南要单独跟新上任新宣布的三个县长助理开个小范围的会。

张秋萍三个人老老实实地跟在周南身后走进了他的办公室,周南径自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摆手笑道,“三位请坐,随便坐,我们简单谈一谈。”

三人当中,除了公安局长袁胜平是县委书记孙翔提拔的干部,张秋萍和顾大刚都是周南的人。张秋萍是县建委主任,顾大刚是人事局局长,之前都是周南做常务副县长时分管的干部。

顾大刚和张秋萍能有今天,自然是周南的大力提拔。两人没有做任何工作,周南就出于工作考虑,将两人推到了这样的位置上,两人心里对他的感鸡可想而知。由此就充分表现在态度上,显得毕恭毕敬。

见两人有些恭谨,周南忍不住笑了,“咋都这么沉默?任命都下了,你们新官上任就没有一点想法?对工作有什么打算,说出来咱们也讨论讨论,一会的班子会上,班子成员的分工还要做大调整,我想听听你们三个人的个人意见。”

袁胜平犹豫了一下,主动开口笑道,“周县长,我们没啥意见,一切听领导安排就是。请领导放心,我们服从组织决定,领导安排的工作,我们会保质保量的抓好。”

“是啊,请领导安排就是。”张秋萍和顾大刚也笑着附和道。

说来也是,三人刚刚上任县长助理,还不比副县长,在工作分工上,没有什么挑挑拣拣的余地,一切还要看周南的安排。

周南笑了笑,也没有再坚持。

他沉吟了一下,淡淡道,“最近几天我也在考虑你们的工作安排,你们都是县里的老同志,熟悉县里的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