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法师伊凡 >

第396章

法师伊凡-第396章

小说: 法师伊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力迅速释放,转为投入战争),对敏感物资实施阶梯式收税,比如粮食一项,累计一个月的销售量如果不及其总量的十分之一,将处于百分之50的惩罚性实物税收。

要是不“转”,那损失就是百分之百,要是“转”,那只是损失百分之五十,这笔账是个人都能算,在现实逼迫下,这些人还是不情不愿的为联军共享了相当一部分粮食。

……

就在昨天,杜伟正式成为了一名士兵——尽管战前他对这场战争有太多的想象和规划,但现实终究还是让他走上了这条最实际的路,他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正式士兵的口粮要比平民份额更高,不至于让自己饿一顿饱一顿,仅此而已。

战争初期他们呆的那个学校附近的防空洞早已经失守了,死里逃生的他暂时被转移到了这座地下城市,直到现在,杜伟都不知道这座城市在地图上的位置,当然他也没兴趣知道,因为每一个白天,除了睡觉之外(敌人都在晚上进攻),他所有的精力都会用于去难民营工作顺便找人——在那次洪水中,余晓娟因为是女人,被优先救上了一艘救生船,从那之后他们就分开了。

所谓难民营是大部分人私下里的称呼,其实就是在地下城市中,一大块完全没有建设的“毛坯平地”,这座地下城市属于宁州较早建设,也是较为成熟的一批地下城市,和其他地下城市的简陋不太一样,战前这里甚至以及形成了一些较繁华的商业区——那时候地下城市还没有和战争工事联系起来,仅仅作为宁州政府开发“房地产”的一个项目而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座地下城市的原住民也相对其他地方多一些,内德刚来的时候,还为这里和地面相仿的公寓小区惊叹不已。

因为这里运行体系相对其他地下城市更为成熟,战争爆发时,这里并不是敌人优先进攻对象,所以这里的条件自然相对其他地方也就更为优越——战争前,这座小型“城镇”也就只有数万人口,但是现在,战争开始才一个星期左右,已经拥挤进来几十万人之多,因为城市中无法安置如此多的人口,所以大部分人都被安排到“城市郊区”,盖起了大片大片的临时帐篷,随着战争进行,每天杜伟都能看到这片帐篷的区域在迅速扩大,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大多因为战争失去了所有家当,成了一无所有的“无产者”,所以大家也将这块区域称之为难民营。

几天前,杜伟也是这难民营的一员,但是从军之后,他就被安排住进了统一管理的“军事区”,虽然名字不一样,但实际条件差的并不太多——都是一样的简陋,只是军事区因为注重秩序,所以外观上稍显好看一点而已。

杜伟白天需要做的事除了必要的军事学习(他目前正在意识网中自学魔法,还有一些常规的反魔法训练),其他就是半义务性质帮助当地官员重新进行人口登记——其实登记是假,强制分批让人们进入空间站“转”才是真正目的,虽然只是走一道门,但对于几十万人来说,这不是区区几天时间能够做到的,在这个过渡期间是最麻烦的——所有的食物都要严格分成两批,“转”过的和没“转”过的,这让杜伟忍不住想起自己上大学时,大家都热衷讨论的转基因粮食……现在想想其实很可笑,相比起转基因来,转换整个人体的手性毫无疑问更加冒险,但奇葩的是,现在再也没人来关心这个问题。

但是几天时间下来,杜伟一直没有找到有关余晓娟的消息——谁也不知道,她被救之后是不是又遭遇了其他横祸,他曾经试探性的问过他们连长,是不是可以通过AI来帮忙找一下……直到前天晚上,他甚至找了台电脑,从其他人那里拷贝了AI过来,希望从它那里问到些什么,“这个”KL3014当然不会知道,AI只是告诉他这个问题只有通过联军军方才有答案,就不再回答,杜伟理所当然的一位这是AI的保密措施——自从AI技术被大规模复制以来,大家都认为他们电脑里的AI比起联军官方的要迟钝了不少,对此大家的解释是这肯定是联军下发的“民用版本”,所以在功能上做出了限制——使用普通电脑的AI和使用超级计算机的AI在反应速度上当然没法比,在联军那会,KL3014可以同时和数亿人交流而“不假思索”,现在他和一个人说话往往都要考虑半天,更不用说联军AI还拥有在此之外庞大的监控网络了。

地面处在白天的时候,这座地下城市虽然看起来乱了点,但还算基本稳定,整座城市都灯火通明,有事的人做事,没事的人还能摸着手机玩玩游戏,或者抱着电脑在网上看新闻,偶尔城市里出现几个敌人,或者被魔法杀死的同胞也再没有人大惊小怪,像战争初期那样几百个人被几个敌人追的四处乱跑的情景再也不存在了,在之前无数同胞死亡的“教育”中,大部分人都被动适应了战争,现在就算是个走不动路的老头老太。

☆、467 新生命号(下)

协议签完后,内德又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的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他有没有携带违禁品入内,比如说他在工程船内的那些食物,就都给没收了,但除此之外的其他物品都没有动——当然,内德这次来也没带其他什么东西,最重要的是,装着kl3014的那块硬盘,这名女性监察员连看都没认真看一眼,就一摆手放行了。

对于这么顺利就过了关,内德心里一肚子疑惑,如果说作为联军最重要成员的卡梅尔不知道自己把kl3014偷走,那他怎么也不会相信,而如果知道了,现在自己肯定也处在被通缉的对象,装kl3014这块硬盘是在是太招眼了,只要卡梅尔人稍微在意识网里提到一下……眼前的情况似乎说明卡梅尔人没这个功夫关心这件事,难道正如kl3014所说的那样,地球上的战争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了吗?连绑架走一名“准司令”也可以当没发生过?

……

刚拉来这里的时候,刘妍还是很喜欢自己这份工作的,比起林泉那边一堆涉及政治战争的东西,这份工作相对而言干净了很多——毕竟从性质上来说,是属于纯科研类型的,一时半会和战争也粘不到边,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科研项目严格来说是以伊凡个人名字搞的,动用的是卡梅尔皇家资金,在这里工作,总会让刘妍想起当初自己傻乎乎的和伊凡在拉把手基金工作的经历,总之,没有太多来自上级的压力就是。

项目虽然是伊凡发起的,但他似乎并不是特别关心这里的进展——事实上,从半年前开始筹备,到现在实验证实开始几个月,也谈不上进展,有的只是失败和教训,当初那堆专家“忽悠”伊凡把钱投进来之后,一个个踌躇满志,说要完成生态学上一个“里程碑”性质的突破,而到现在位置,整个项目唯一能算的上是“里程碑”的,恐怕就只有投资规模了——光是这个前所未有的巨型空间站,就相当于十几个普通卡梅尔空间站大小。

更大的空间意味着环境有更大的缓冲余地,刘妍虽然学的是法律不是生物,但这个浅显的道理还是能够明白,一个池塘的生态可能能维持几年不变,而一个小的玻璃生态瓶,可能几周时间就不行了——刘妍不是反感花大钱造了这东西,她反感的是,花了这么多钱,把空间站造出来,千辛万苦从地球上引入各种生态因素,苔藓,藻类,草原,树林,农田,工厂,最后找来使用它们的,却是一群什么都不懂,只是为了一个卡梅尔国籍而来的“协议实验员”。

整个新生命号虽然拥有几十倍于普通空间站的体积,但其中只住了区区数千人——整个数字仅相当于普通空间站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也就是说,和其他空间站相比,新生命号的居住密度仅为其他空间站的千分之几,而在这几千个人当中,刘妍敢说,能够明白这次实验意义的,恐怕连十根手指都数不过来——要不然也不需要她来客串监察员这个职位了。

刘妍一般把来新生命号的人分成两种,第一种,也是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害怕打仗,但不怕苦的那种——这些人唯一想的事情,就是熬过这两年,就可以进卡梅尔安安心心去过下半辈子,第二种,就是既怕打仗,又怕吃苦的,事实上,这两种人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而第二种人大多数也是由第一种变化而来——有人来新生命号之前,以为自己是能吃苦的,结果却发现原来他们都高估了自己,就好像甲方乙方上那个一心想吃苦的大款,真到了山区过上几个月,整个村子里的鸡都给他偷吃光了,但新生命号比电影更悲催的一点是,这里没有一个葛优去开车接他们回去,在整个空间站的生态没有彻底崩溃之前,所有人都是出不去的……

而这个新来的加拿大人,在刘妍看来很大部分应该属于后者,而且很可能是后者当中最让她头疼的一种——对实验内容一无所知,申请表也是别人帮填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前段时间的局势紧张,从其他人那里或多或少听到了有关这个实验的消息,结果就一头撞了进来——当然,因为实验参与人员短缺,再加上战争爆发,以后几乎不太可能有人再过来了——即使他们愿意,联军那里也不可能提供工程船,所以只要他签了协议,刘妍是不可能拒绝他的,刘妍唯一担心的是,他像其他人一样在苦熬了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等战争风头过去或者自己实在熬不下要回去的话,那到时候“引导新人”的工作还得由自己来带……可她这几个月就一直在干这个,一想到几个月后也是如此,刘妍真觉得有些不耐烦了——小时候她看爱迪生发明电灯尝试了一千多种材料,看来科研这事还真不是普通人能干的……

“这就是你的房间了,”刘妍指着房门上的指纹验证处说,“你先按一下,输入一下指纹信息,最好再加上声音识别……在这里有时候指纹锁也不安全。”

内德没有太在意这位监察员的话,只是随口答应,然后跟在她身后走进房间,他原以为自己对空间站已经够了解了,觉得空间站的宿舍都一个模样,但是他推门进去,看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不是金属底板,而是一大片长满荒草的泥地,泥地尽头还有一个像游泳池一般的大池子,还是免不了吓了一跳,他目光在整个“房间里”到处搜索着,心里在想:“床,家具,卫生间呢?难道睡在草地里?”

“我只是说这是你的房间,没说是你的卧室,”刘妍见怪不怪道,然后她朝上指了指不远处的楼梯,又指了指面前的草地,“住的地方在上面,以后你有的是时间看,不过我建议你还是先看看这里,如果你觉得不满意,可以提出更换房间。”

“换房间?”内德一时间有些不明白,“是因为这里没好吗?”内德以为她的意思是这里竟然长了草,或许这是之前那个住户的特殊爱好,毕竟谁会在房间里种东西呢?

“我的意思是,”刘妍自己也不知道这话对多少人说过,下次她应该印个“新手须知”的小册子,“你应该检查一下这里的土壤,如果你会种过地的话,可以向其他人借点蔬菜种字,如果产量不错的话,还可以多养些家禽……”

“这里……”内德终于意识到了什么,想到自己刚进来时那些人提起食物的迫切模样,他有些不安的问,“这里空间站不提供食物吗?”

“空间站?哦,当然提供。”

听到这句话,内德下意识松了口气,但刘妍下面的这句话又让他提了起来:“但恐怕不会太合你的口味。”

“你说的食物是?”内德小心翼翼的问。

刘妍的回答不假思索:“主要是土豆,这里空间站到目前唯一有稳定收获的农作物,另外还有一部分玉米和小麦。”

内德大大松了一口气,在他记忆中,土豆虽然算不上什么太好吃的东西,但也绝说不上难吃,土豆炖牛肉,炸薯条,炒土豆片……至于玉米小麦,那就更不用说,这么看来,这里的日子似乎并不那么难受吗。

刘妍看到内德舒适重负的表情,心中暗笑——她刚来这里的时候,也是像他这么想的,那个时候实验刚开始运行没多久,伙食条件更好,专家们还放了许多家禽家畜供大家养殖,除了刚才说的那些,还能隔三叉五吃顿肉,但即使是这种生活,过了差不多一个月左右,还是有大批人大喊受不了——空间站的饭菜连油星都没,调味品除了盐就是盐,只要是正常地球人,没几个能受得了。

然而两个月后,就连这种程度的“美好生活”也不得不开始中断——因为饲养动物太多,植被无法承受,草地在空间站里迅速消失,而植被的消失又导致空气质量恶化,一个月内,氧气含量降低了三个百分点,专家们不得不主动宰杀大批动物以维持平衡,而这带来的代价就是从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