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法师伊凡 >

第339章

法师伊凡-第339章

小说: 法师伊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魔法连接了空间,这里的战斗没有预热升温过程,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数千名士兵在这么激烈的肉搏战中,很快就被消耗殆尽——但为了保证掩护效果,联军不得不继续维持攻势,另选一处战场继续登陆。

在联军的指挥部,指挥层几乎每隔几十秒,都要不自觉问一下地下洞穴的施法进度,但催是没有用的,在地球,对地下城市前期的选址一般要花费几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才能最后敲定施工方案,几个时已经是考虑到战场环境,能省就省,最简略也是最快的速度了。

随着地面上皇帝军队的增加,联军派出了数架战斗机,在个别战场进入尾声,战场上几乎都是皇帝军队的时候,这些战斗机就负责进行最后的复仇——不过这一次导弹炸开之后,并不是毒气或者蘑菇云,因为用这些武器算是把战场上的人全部杀死,战果也极为有限,这次联军选择的是地球无数次战争中的另一项结晶——混有专门基因改造过的,传染性更强的炭疽杆菌极其芽孢的粉尘。

早在“尾气”行动之前,各**方已经对这次战争的性质有了清醒的认识——毫无疑问,这将是一次无底线的战争,所有有利于胜利的手段都可以被使用,之前因为战争全部发生在地球,细菌武器,化学武器,核武器的使用都很容易伤害到地球本身,但现在不一样了,这片完全陌生的大地对联军来,就是一片巨大的战争实验室,炭疽还只是一个开始,如果这种攻击方法有效,之后联军会毫不介意的使用更多。

这场完全是送死的战争整整持续了三个时12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联军的伤亡人数接近两万多名,这个数字和前几次战争相比算不上太多,但仍然让每一个参与国都感觉心里一沉——要知道,这才仅仅是一次试探性进攻,一个开始而已,至于今后……

地下洞穴建成之后,军方立刻迫不及待的在其中充满了v——这种最致命的毒气现在是联军在这个陌生的星球上,最好的安全保障,最起码到现在位置,还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皇帝有办法对付这种毒气。

接下来,工程人员立刻进驻,重复之前在通道位面中的工作——在里面建设反魔法监控,当他们初步保证了这里的安全之后,来自卡梅尔魔法应用实验室的实验室施法人员(在卡梅尔,实验室对施法的要求是最高的)也立刻进驻。

这个位面的永久性空间门已经被切断,显然皇帝对这场战争的态度也很谨慎,没有十足的把握下,他也不希望将战火蔓延到自家后院,但联军显然不打算让他如愿——皇帝的许多位面坐标在伊凡这里都有记载,唯一麻烦的是打通的过程,就像挖一口井,即使找对了方向,要把水挖出来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一点作为一直擅长“挖洞”的伊凡来,自然是再清楚不过,而且在空间上挖洞并不像挖井,挖井最痛苦的无非就是遇到挖不动的石头,但空间并不一样,在这里所有方向的挖掘难度都是一样的,但只有一点,一个不心就会挖到地雷——长期以来,因为无数法师的挖掘,在皇帝征服帝国的周围,大大的空间洞穴可谓是不计其数,其中有不少都是法师用来阻挡敌人追击,设下的陷阱,就像伊凡来地球的那条通道一样。

所以从理论上来,最可靠的方式就是沿着已经被证明安全的“通道”行走,但这个方法现在对于现在的联军来,可行性已经不是很大了——要做到这一点,就得重复皇帝的铁铲之前一直在进行的工作,虽地球人的数学水平可能超出皇帝的铁铲无数倍,但无论是相关的情报,还是分析经验,地球方面都不具备,就像一个大学生,只知道方程的理论解法,但解方程的前提条件一个都不知道,未知数的解自然也只能是个问号。

皇帝军队很快就发现了这个被挖出来的洞穴——战争结束之后,只要简单预言这个星球上还有没有敌人就清楚了,并且很快发起了进攻,不过在v强大的毒性面前,他们能做的就只是无谓的在洞穴里丢下一地尸体。

但他们这次鲁莽的进攻却给联军带来了一场大麻烦,这麻烦不是来自于他们的进攻能力,而是联军之前为他们准备的武器——现在洞穴内的空气中,不仅弥漫着毒气,还有来自联军发射的炭疽细菌,要知道,v毒气虽然毒性强烈,但本质上只是一种化学产品,是死的,只要将防化服在真空上放上几天,期间用有机溶剂冲洗几次,因为v毒剂易溶于有机溶剂,再加上真空中零气压的蒸发效应,毒性很快就会消失殆尽,这种“祛毒”方法成本相当便宜,而且便于大规模使用,很适用于现在这种,进出一次换一次防化服的战场环境。

但炭疽却不一样——它是一种生物,是细菌,沾染到防化服上,光靠容易很难彻底进行去除干净,而且作为细菌,没有所谓致死剂量,安全剂量一——只要细菌存在,就有对人有潜在威胁,两者的防护标准虽然类似,但消毒标准却是截然不同的,因为这一点,联军需要为所有和这场战争相关的人员(包括太空中负责后勤的)注射炭疽疫苗,而且为了保密,表面上还不能是炭疽疫苗,要故意成是天花,还有霍乱等其他疾病疫苗——事实上是所有疫苗都注射了,以免以后再临时找其他什么借口,对外界的法是,军队在新位面中发现了这些疾病的爆发现象,所以对士兵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

这个理由很容易就被舆论接受了,大家在谈论起这一点的时候,甚至还有些同情起生活在皇帝的那些平民——想想非洲落后地区就知道,那该是怎样的水深火热啊。

不过此刻被他们同情着的人却没有被解放的觉悟,因为地球人的到来,他们持续了几十个世纪的平静农业生活即将被打破,在他们看来,这些外来的地球人就是死亡和瘟疫的代名词,是邪恶的化身,一切灾难的根源。

☆、405 突破

伊凡走进实验室的时候,实验室正在进行有关预言的常规实验,两名新来的实验员看见伊凡,脸上都不自觉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手上的工作也停了下来,他们的表现很快遭到了他们的上级——劳伦斯的一顿呵斥。

随着卡梅尔和地球很多政府在军事层面的深入合作,在技术上互相之间的透明程度也越来越高,开战之后第一个星期,劳伦斯就因为曾经在卡梅尔的魔法研究工作,被再次调到了这里——不过这一次是他以美国人的身份参与实验。

对伊凡的到来,劳伦斯并没有觉得奇怪——从他当年在卡梅尔的时候,伊凡就一直很关心魔法方面的科研工作,尤其是魔法原理实验室,虽然一直以来,实验室几乎没有出过太大的成果,但伊凡总是坚持每隔一两周时间就会来关心一下相关的实验进度,即使最近因为战争爆发,他仍然没有改变这个习惯。

私下里提到这场战争的时候,伊凡总是,真正能够影响这场战争胜利的因素,可能并不是前线的战斗的胜负,而是实验室的成果,当年美国人用一颗原子弹宣告核子时代的来临,比起战场,实验室是更能创造奇迹的场所。

几年前还只是一个普通实验员的张盛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劳伦斯当年离开的时候,魔法原理实验室几乎沦落到要解散的地步,比起魔法应用实验室,它出的成果实在是太少了,但伊凡一直坚持将这个实验室保留了下来,有一段时间实验室无事可做——没人知道该怎么研究魔法的原理,伊凡还亲自筹划过几个项目,参与过一段时间实验进程。

在实验室最初的“劳伦斯”时代,实验室的实验目的就是找出能够解释魔法的理论,并根据魔法在实际中的表现逐渐修改这个理论,就像地心、日心、万有引力的变迁一样,但因为魔法性质的诡异,特别是还掺杂预言魔法这种和科学毫不相干,听起来就玄虚的东西,就好像研究万有引力并不困难,但要是加上“第一推动力”问题,就足以让天才的牛顿都为之困惑,所以劳伦斯在面对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还是放弃了。

后来有段时间汪铭管理魔法实验室,曾一度改变了研究方向——汪铭并不是正规科研人员出身,他只是根据自己对魔法的理解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在他管理实验室的阶段,他还是主张培养更多会“预言魔法”的施法人员,因为他相信所有的科学都是从实践开始,魔法应用实验室之所以能够不断的出成果,最大的原因就是空间魔法被最大的“标准化”,让研究的门槛大大降低的同时,也飞速的提升着研究的效率。

但他这个想法还是遭到了失败——就从他自己身上,尽管伊凡毫无保留的尝试教他预言魔法,但他一直无法掌握,几个月的学习坚持下来,就跟当初没学一样,因为自己的这次经历,他不得不承认,伊凡嘴里的“预言”魔法很可能只有法师本人能够使用,和法师的身份一样,它是一种天赋。

接下来实验室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伊凡主导的阶段——伊凡本身是掌握预言魔法的,而预言魔法不能被其他人掌握,这就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在这几年时间内,也终于出现了一些成果,当然,是对预言魔法本身的研究成果,和魔法真正的原理还相差甚远。

首先是最重要的一点,预言魔法只对本位面有效——或者换句话,只对被意识感知的位面有效,这个性质伊凡很早就有切身体会,当年他在避难所里的时候,对何时自己会有危险是毫无概念的,也无法预言,只是在实验室中,他用更严谨的方式验证了这一点——比如在一个额外切割出来的位面,让实验员脱离意识,在那里掷硬币,这是最简单的预言形式,但伊凡始终无法做到。

第二点性质和第一点有点类似,或者,是第一点性质的另一种表述——预言魔法无法预压预言者概念之外的事物,当时在验证这一点的时候,实验员选择用橡皮泥捏了一个奇形怪状的神话人物,这个神话是伊凡之前从未听过的,当时实验员只告诉伊凡,他捏了一个橡皮人,让他预言有关这个橡皮人的信息,他什么都不出来,随后当实验员告知他有关这个神话的具体细节时,伊凡却一下子知道,他口中的就是这个让他猜的橡皮人。

伊凡把这两种性质定义为“空间局限性”以及“认知局限性”,两者在很大程度是交叉的,但又各有不同,从前者可以了解到,预言既然会受到空间限制,那必然在某些内在性质上,有和空间相关的东西,这一点不难理解,就好像一只台灯插在左边插座能亮,却在右边插座熄灭了,那台灯“亮”的本质肯定和插座相关,后者的理解方式也是一样的,而且在伊凡看来,“认知局限性”很可能也和平民不能掌握预言魔法这个性质相关联。

具体的实验伊凡做了很多,除了确定预言魔法的这两个性质,还对预言魔法和现实的偏差做了一定的调查——最简单的实验办法就是拿来一台摇奖机,在摇奖之前让伊凡预言摇出来的数字,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非常精确,几乎就是百分之百,但如果换一种方式,把自动摇奖改成人手动摇奖,结果就会出现偏差,这个偏差很大程度上还和摇奖人员是否知道自己的行为被预言相关。

这个理论并不新鲜,许多有关时间旅行的描述就曾表现过这一点,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混沌理论,一只蝴蝶煽动翅膀,大洋对岸刮起飓风,在从法师做出预言,到预言结果出现的过程中,预言中的“有效”信息被透露的越多,对结果的干扰也就越大,从某种程度上来,就好像预言者自己看到了未来,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于是做出了某些调整行为一样,如果让预言者预言自己下一秒会什么话,他能做出预言,但他又会因为这个预言而改变原来想的话……

从这个现象也可以了解,预言并不是万能的,敌人拥有这种魔法固然值得警惕,但还远不值得害怕。

劳伦斯重新接受这个实验室的时候,他从伊凡那里得到的,关于魔法的结论就只有以上这几条,要是换做几年前的那个劳伦斯,也许又会根据这几条性质,冥思苦想一堆理论,再企图提出相关实验证明……

但现在的他,在对待魔法的态度上,已经和过去的他截然不同——虽然这几年已经远离了魔法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在回去之后,劳伦斯一直没有停止对这方面的思考,魔法对他的挫败就像在他思想中落下一个伤疤,这伤疤已经牢牢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以前的劳伦斯认为只要方法正确,一切的现象都是可以解释的,但是在遭遇这次失败之后,他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种想法是毫无道理的——这个观点本身只是基于个人的某种感情倾向而已,科学给人类带来的自信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让人类觉得可以凭借它了解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