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法师伊凡 >

第117章

法师伊凡-第117章

小说: 法师伊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了,”汪铭回答道,“他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开始?”

“这倒没有,他让我们自己决定,每人不低于30次。”

“那晚上再说吧。”汪铭看着天空的太阳,又看了看满大街的人群,“白天……可能会……嗯,容易暴露。”

“你还一直说我笨呢?”安娜在另一端笑道,“要晚上还不是容易,现在去纽约不就行了?”

汪铭哑然失笑:“好吧。”

……

空间站的主体结构已经组装的差不多了,整个过程不是很复杂,但也不是很简单,主要是要照着图纸,用吊车将支撑柱一段一段的小心运送到位,焊接,安装,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把从里到外大大小小的舱室依次装配,最后就是完善内部的线路和设置,就好像对一栋建筑进行内部装修一般。

到现在,整个空间站的主体形状已经大致出来了,站在仓库内部的吊机操作室内,封敬亭几乎是贪婪的看着地面上如一个巨大轮胎一样的空间站,几十根辐条从这圆盘的中心辐射而出,把整个胎面切割成规则的无数大大小小的舱室,如同轮胎上的花纹,工人们在整个钢铁圆环各处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就如同蚁巢边上的蚁群。

按照伊凡的要求,这个“空间站”对密封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同样半径的环状舱室之间,是能够在内部流通的,不管是从最外部的生活舱,还是到最中央的“动力舱”,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个空间站的生活色彩更加浓厚了一点,而空间站本身的科学色彩则淡泊了一些。

轮胎的直径大概有320米,几乎占据了整个仓库一大半的地面空间,周长超过一公里,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生活区的“走廊”开始走,慢走一圈,大概20分钟之后就会回到原点,在这过程中,他会路过约150多个舱室的门口,平均每八米一个房间,这也是这个房间的总长度,圆盘的设计厚度为六米出头,除去一米五的公共走廊宽度,也就是说,每一个舱室的“使用面积”差不多是38个平方,这个面积看起来不大,但也比一般的廉租房标准差不多了多少了,但还要考虑到一点的是,生活区房间的高度是比较高的,足足有差不多六七米,里面可以分成两层,甚至是三层,这样一来,使用面积几乎就相当于翻了一倍。当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住在楼上的人会明显感觉到比住在楼下的人轻,但是考虑到整个空间站的直径,两层之间的重力差异差不多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之间,几乎难以让人察觉,完全不影响生活。

在生活区之上,是封敬亭设计的工作休闲区,这里放置有一些空间站必须用到的各种电器设备,还有监控装置,另外还有各种运动休闲场所,供内部居住人员使用,工作区是整个空间站的主要区域,目前差不多有两三层,每一层差不多都是两到三米的高度,在最外层的工作区,重力跟生活区差别还不是很大,但是到接近最核心的动力区范围,人只有轻微的一些重力感,一般到这个范围,房间都是作为仓库使用的,真正可以让人长期工作的区域,主要都集中在直径两百米以外,如果在其中生活的人看来,差不多就是20层以下,而整个空间站的舱室,差不多可以分成五六十层之多,总共可能有将近1500多个房间,其中外层差不多每层上百个,而到了内圈,则开始逐渐减少。

当然,这些说的都是整个空间站满负荷运载的理想情况,到那个时候,整个空间站也不再是轮胎形状了,中间的空隙都可能被填满,变成一个大盘子了,不过目前因为试运行的原因,这些房间目前大多还没有安装,要等过一段时间,看这个空间站运行情况如何来决定。

可以说,目前从这个空间站的规模来看,已经不是一个站点可以形容的了,即使最保守的看,他也远比地球上普通的建筑要大的多,目前装设的房间就有数百个之多,这差不多是地球上十几栋公寓的房间数量总和了,也大概相当于一艘普通的数千吨大小的客运游轮。

☆、182 对比

在整个空间站的建设过程中,李立天差不多一连追加了五六次投资,原来只是预算几百万的东西,现在光是已经支出的款项已经超过三千多万了,这跟最初的计划已经是十倍左右的差距了,当然,这才仅仅是第一个而已,而且只是整个空间站的外围两层,而其他部位的“舱室”订单都还没有发出去,一切都要等现在这个空间站运行正常之后,看情况做下一步的决定。

一开始伊凡只是想制造一个类似试验品之类的小型站点,但是后来在征求封敬亭的意见时,后者提出的一个观点让伊凡改变了主意——从长远来看,空间站的规模越大,那相对的“功能性”成本也就越低,一个最简单的空间站也需要那固定的几套系统,比如电力,管道,必要的生活设施,以及动力系统,但如果把规模做大,整个系统需要的东西还差不多是这些,平均成本无疑可以降低不少,当时为了更加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封敬亭还举了一个例子,目前国内电力系统正逐步用大电站取代小电站,一个大电站的发电量差不多能顶的上十几个小电站,但是除了原料的成本,其他比如人工,设备,维护的成本要远远低于那些小电站,规模效应几乎在任何场合都有适用的余地。

整个空间站的组装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封敬亭这已经是在做第三遍验收了,最近这几天,万老板派了几个人一直形影不离的跟着自己,封敬亭大概明白他的心思——他一直以为自己是这个空间站的技术负责人,而封敬亭也没有对他解释,而到现在为止,伊凡一直都没有出现,也没有任何人过来对组装工作做任何的关心和监督,万老板这是怕万一买方不来付钱……手里也好有个“人质”。

说实话,封敬亭自己并不担心这一点,虽然他跟伊凡才仅仅接触不到一个月,但或许是愧疚,他相信伊凡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在这里“监工”的这段时间,每次他回忆起之前伊凡跟他讨论一些技术细节的时候,他都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见跟自己一样的火光——他跟自己一样,同样希望看见这个“巨型玩具”,不然也不能解释他前期大把的投入资金,他不在乎钱,他跟自己一样,在乎的只是这个空间站本身。

今天已经是20号,已经到了合同约定的交货时间了,当然,还没有到最后的“截止日期”,截止日期是这个月底,万老板这几天已经开始吃不下饭了,但奇怪的是,他开始非常殷勤的关心起自己的吃饭问题来,最近几天他都缠着要请自己吃饭,并在饭桌上隐隐向自己打听关于他们“老板”的问题,每次说到这个话题,封敬亭都不免再次强调,自己也不知道之类的话,他当然也没敢说自己现在根本就不算伊凡的员工,要是自己这么说了,估计万老板当场报警都有可能。

跟厂方那边通电话,负责联系的人员只叫他安心等待,但事实上是,他们目前也没办法联系李立天,李立天现在已经不太使用手机了,他需要联系的人大多都在意识网当中,手机对他而言已经不是生活必须品,甚至还有未知的危险——李立天相信,只要政府需要,自己随身带着手机是没有办法做到真正隐藏的。

……

森田没有在医院停留很久,虽然身体上的不适尚未完全消除,但是他觉得已经没有再呆在医院的必要了,从电视上他已经知道,那个企图杀死自己的田军已经受了重伤,到现在还是生死未卜。

继续留在医院也没有什么意思,他身上的伤并不严重,大多都只是皮肉淤痕,可能真正有些影响的还是精神心理层面,昨天下午发生的画面一直都在他脑海里盘旋,让他心里总是有一种隐隐的不安,好像田军会随时出现在他的面前,然后带着疯狂得意的笑声掐住自己的喉咙……

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田军的时候,森田并不觉得有多么可怕,这一点就像他念中学的时候,看见电视中那个大胡子拉登一般,恐怖分子对他而言其实并不恐怖,相反,许多人内心深处都从他所作的事情中感到某种隐隐的快感,甚至还有人暗暗对他下一步的动作有所期盼,也许,在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渴望打破现有秩序的,这世界是如此的枯燥和无趣,以至于竟然会有人会把杀人当做一种乐趣。

也许,自己以前,也是这样的吧,每天就像机器一样面对着这个世界,面对着被安排和固定的生活,一边告诉自己说这样的生活其实已经足够幸运,一边浑浑噩噩的继续浪费生命。如果没有意识网,没有伊凡的那次“审查”,他也许会像之前那样过完自己的一辈子……

昨天的事情虽然让自己恐惧,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让自己彻底看清了自己生命的前路,在真正的死亡威胁面前,以前自己所谓的那些无聊、无奈的生活,充其量都只是一堆无病呻吟而已,也许,田军是上天给自己的一次考验也未可知。

即使心中仍然害怕,森田仍然在最快的时间内出了院,在真正的目的面前,恐惧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借口而已,如果田军真的没死,那无论自己躲在哪里,都不会有安全感可言,而如果对方已经死了,那自己即使出来,也是完全没有危险的。

走出医院的大门,森田拦下一辆出租车,钻进副驾驶座,对司机说:“早上好,去最近的书店,谢谢。”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美国纽约郊区,康奈尔大学教授办公室。

“一堆狗屎,都是一堆狗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在办公室里毫无风度的咆哮,在他面前,好几个青年交头接耳的低声商量,脸上带着无奈盯着面前的一台笔记本,笔记本画面上是一个模拟地球,用鼠标可以轻轻将它转动,在这个模拟图案上,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点正点缀其中,这些都是这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历次“收缩”记录,在这张图的下方,是根据这些点的出现顺序,做出来的一张三维方位点阵图,这是这几个学生几天以来进行的工作,但是从现在教授的表现来看,显然他们的工作不能让他满意。

“看看你们做出来的东西,你们以为靠着这些胡乱拼凑的数据和公式,就能交差了事?就算你们用再精美的公式来包裹,也改变不了它狗屎的本质……老天,我简直就不想再看到这玩意,这比该死的保险回报公式看起来还让人心烦。你管这叫规律?这如果都能算规律的话,那你们都可以去那他测大乐透彩票号码了。”

面对教授的怒火,几个学生只能硬着头皮低头挨训,事实上,在教授给他们几个出了这道“题目”之后,他们就有了今天这种后果的预感,竟然要他们几个没毕业的研究生去研究最近“收缩”事件的规律,就难度而言,这其实跟研究大乐透彩票下一期出奖号码也没什么区别。

别人搞研究都是根据现象总结规律,再用更多的现象验证规律,然后研究者根据符合事实的规律,去归纳相应的结论,而对于他们几个,在接到教授的任务时,就已经放弃了总结规律的可能——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天文物理学家都在干这个事,也不差他们几个,他们搞的是逆向工程,先设计一连串足够复杂的函数组,复杂到几乎能放进一切的解,然后根据实际数据的需要,胡乱设定函数中的几个常数值,比如在报告中提到某个常数的含义可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或者地球的自转偏角之类……然后根据这些常数,来胡诌一些理论,

很显然,他们的这种极端违反科学精神、投机取巧的行为,没能够骗得过有几十年教学经验的教授:“我让你们研究数据规律,你们就给我交出这么一张东西来……就算你们拿着一张白纸过来,也比这一堆狗屎要强的多,你们知道吗,要是在20年,不,甚至10年以前,你们的这种行为会立刻让你们得到一张开除通知单……”

教授又照例发了一会火,但是最后,还是挥手让他们离开了,教授自己也知道,他说的终究还是以前,现在每一所学校都在想尽办法提高学费,多收学生,商业化已经逐渐渗透到这个社会的每一个细胞,在规则的天平上,金钱占得比重正在逐年,不,逐日的增加,甚至连天文物理学这种纯研究性质的专业也不例外,眼前的几个学生脑子里估计不是想着如何做好论文,而是毕业后去找哪些相关专业又高工资的工作单位,以便尽快还清他们的助学贷款……

教授能理解他们,但这不是继续纵容他们的理由,既然选择了自然科学这条路,那在学术上的道德自律应该是其他一切的先决条件,贷款只是一时之急,而道德,则关乎一生,人一旦失去了对规则的敬畏,那他紧接着就将失去的,就将是他自己。

当学习本身已经变成一种谋生赚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