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长女 >

第74章

重生之长女-第74章

小说: 重生之长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人都知道林氏口中的“她”是谁,方才的事儿看那势头就知她是借机报复,只可怜了嫣儿这孩子。

郭姨奶奶眼见着嫣儿和林氏受了这么重的伤,心中不免上了气,转身对着张氏骂道:“糊涂东西,瞧瞧你把人打成什么样子了。你们这两个黑了心的婆娘,只一味的图自己痛快,倒不管别人的死活,真真叫人心寒。”

回身又对着罗晋人道:“你这个当爹的也是有错,闺女被打成这样也不知道叫停了手,我只说句公道话,妻女再不好那也是自己的,你掂量掂量吧!

罗晋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只低头叹气。

张氏和陈氏低着头面面相觑,并不敢多言,只由得郭姨奶奶骂了几句便也罢了。

正说着话,苏氏带着李婉莹和李暮生也闻讯赶来。方才这屋里闹的动静太大,隔墙他们都能听见。这才急急赶来。

苏氏一进门便走到炕沿上坐下,也顾不得见礼,含泪问林氏道:“怎么打到这步田地了?这下手也忒黑了。”一面又低唤道:“嫣丫头……你快醒醒,李婶子来看你了。”

喊了好几下,嫣儿似乎才有了些直觉,“嘤“的一声,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咬牙无力的道:“婶子费心了,嫣儿没事儿。”

这言语虽轻,可满屋子的人都听了个清楚。这句话几乎就是救命稻草。安抚了林氏一众的心。

林氏见嫣儿醒了,也顾不得自己后背上的伤痛,急忙捏了嫣儿的手道:“闺女。你可是醒来了,你若再不醒来娘也便活不了了。现在你疼的如何了?可想喝水?”

嫣儿长叹了一口气,弱声道:“疼倒是不疼,就是这心里难受。”

嫣儿这么一说,林氏更觉五内俱崩。一把搂着嫣儿的脖子大哭了起来,边哭边喊“苦命的儿”“可怜的儿”

在场之人无不落泪,无不感叹人世无常。

站在桌子边上的李暮生只能远远的看着,心里又急又气。可罗家众亲戚都在场,自己的娘和姐姐也在场,也不好随便使出性子来。只能看着干着急。

自己既然不能上前,索性问问事情的经过,便悄悄的扯了扯锦儿的衣角。待锦儿转身,又向锦儿使了个眼色。锦儿心领神会,便随着李暮生出了门,到了院门口,李暮生急忙细问道:“锦儿妹妹。这是为何要打嫣儿妹妹?怎么就打成这样了。”

锦儿也是满腹的委屈,跺了跺脚急道:“还不都是为你。”

“为了我?”李暮生一头雾水。昨晚他喝的大醉,自然不知罗家发生的事情。

锦儿撅着嘴,依旧委屈,半响才道:“姐姐若不是为了你家来提亲的事情,也不会违了祖母的意,这顿打自然也是没有的事情。”

这几句话说的李暮生越发如坠云雾里,昨晚母亲不是说嫣儿不答应这门亲事的吗,如何又会违了她祖母的意思?难不成这其中有什么误会?遂急问道:“为何会违了你祖母的意思?这究竟怎么说。”

锦儿急的直跺脚,暗想,果然是“书呆子”。这么明朗的事儿他竟没听明白,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遂道:“你果然没明白吗?我祖母不同意你和姐姐的亲事,可姐姐又答应了下来,自然招来祖母的恨,昨夜还打了我娘。姐姐为了替娘出气才拿了棍子打了我祖母两下,今儿早上她便找了人来为她做主,我姐姐身上的伤也是那女人打的。”

锦儿压低了声音,往张氏房间的方向指过去。

李暮生听了这番话这才心里清楚过来,这次打竟为的是提亲的事儿。李暮生心中又是喜又是疼,喜的是嫣儿竟应下了亲事,疼的是嫣儿为他挨了这一顿打。

看着空中飘着的白云,李暮生一阵怅然。

他此时的样子不想却被另外一人瞧见。高高束起的墨发,星目望着天空,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楚楚惹人怜。

刘金莲躲在房中看着这翩翩公子站在门口处,如此的表情,似乎透着股子心疼,她竟有些心动起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该是多美的一幕。

只可惜这个男人心中装着的不是自己,或许他都不知道自己是谁。

刘金莲心中一阵莫名的骚动,几度想要出门来见,却又忍了下来。

院里的人又乱了会子,待嫣儿稳定下来,这些人才渐渐散去,只有李家母子三人未曾离开。

待人都散去,李暮生才进了屋去。

苏氏正拉着林氏的手安慰,张氏也早已灰溜溜的回了自己房中,苏氏咬牙道:“真是心狠手辣的婆娘,下手也忒重,你瞧瞧好好的一个人竟被她们揉搓成这样。这倘或是打伤了筋骨,往后成了残疾可如何是好,大好的年华岂不是要一辈子躺在炕上了,到时候谁来服侍后半身!”

苏氏说着话也滴下泪来,惹的林氏又是一阵哭。

“若是嫣儿妹妹真落下残疾,我定会照顾她一生一世。”李暮生站在苏氏身后,一脸疼惜的盯着嫣儿,说的斩钉截铁。

嫣儿听到这一句。心中又是愧疚又是感动,愧疚的是自己到现在心中还装着夏孜墨,感动的是李暮生能说出这番话来。一时心中千丝万缕,竟不知该如何回答,只是默默流泪。

只有苏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道:“都什么时候了,谁让你表忠心了。你嫣儿妹妹嫁不嫁你还两说呢,若是不嫁我看你羞不羞。”

李暮生自悔说话说的太急,如此体己的话也该私下里说才好,不觉红了脸。垂下眼帘去。

林氏脸上也有了一丝笑意,对李暮生满怀感激的道:“还是暮生好,都说患难见真情。一点都不差。虽说嫣儿并未伤了筋骨,可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也是个有心的。”

“可不是吗,我弟弟对嫣儿那可是一往情深,打小儿就好。”李婉莹急忙的接了一句。惹的李暮生又是一阵脸红,忙避开众人的目光。

这几人正说着,却见张氏从外走来,手里拿着一瓶药,脸上悻悻的,走到跟前道:“这是红花药酒。是我从那边带来的,最是能消肿止疼,姐姐给嫣儿抹上吧!”

张氏底气不足。说话也不敢抬头看林氏,只是将药瓶子缓缓的递了过来。

林氏沉着脸并不去接,她此刻恨张氏入骨,半响才道:“你还是拿回去吧!你的东西我们可是用不起的,还是留着给金莲用吧!”

说着便别过头去。不去理会张氏。

苏氏、李婉莹、锦儿和李暮生四人,也都假装没看见张氏一般。各自垂着眼帘看向嫣儿。

张氏见众人不理,心中无趣,便道:“今儿这事姐姐也别怪我,您也瞧见了,是婆婆说让打的。我一个媳妇儿,断断没有不听婆婆话的道理,还请姐姐别往心里去。”

林氏气的往地上啐了一口,这才拿手指着张氏道:“你别给我假惺惺的装好人,婆婆让你去死你也去死啊?还是她让你去吃屎你也去吃?你倒是听话会做人,自当我眼睛瞎了是吧!你方才那么下死手的打,不就为了心中解恨?只怕你早盼着我们娘儿三个死了你好拿大,你好和我那没气性的男人双宿双栖吧!”

林氏从未曾如此说过话,这一次她是亲眼看着女儿被打,心中压抑了许久的恨也迸发了出来。

张氏一脸错愕,她没想到林氏会说出这番话来,半响才一语不发的转身离开。

待张氏离开,苏氏才道:“果然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此番她想必心中十分痛快吧!只是人总会有个报应的,不定那一日她的报应也便来了。”

林氏点了点头,并不答话,只是双眼定定的瞅着嫣儿道:“哎!也不知她几时能好了,我看这伤怕是要养上一阵子了。”

嫣儿方才并没说话,如今张氏走了才道:“你们也都别为我操心了,不过是打了几下罢了!你们可别忘了我是学什么的,这点子伤对我不算什么。只可恨我那祖母不知亲者痛仇者快的意思,每每替恶人出气,自己还要担了骂名。”

众人又是一阵叹气,说了会子话,又见嫣儿也乏了,便一个个出了房门,去了林氏屋里。

苏氏不知嫣儿为何挨打,林氏便悄悄将昨晚之事细细的说与苏氏听。苏氏这才明白过来,自己是着了张氏的道,误会了林氏。心下悔恨自己轻信张氏,又忙向林氏说了些歉疚的话。

林氏只道:“只盼着嫣儿嫁过去姐姐能当亲闺女养着,我这心里也就安了。”

苏氏感激林氏不计前嫌,连声应了下来。这一桩婚事到此刻也算了见了太阳,口头定了下来。

李暮生自是十分欢喜,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取功名,让嫣儿以后过上好日子,再不让她吃苦受罪。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华寺

PS:

感谢(菲菲牛)送的小金猪,谢谢(绝对幕后)送上的香囊,谢谢(甯欹甯)送上的小粉红,十分感谢各位支持!

话说自那一日之后,嫣儿一直静心休养,伤也一日好似一日。林氏心下欢喜,便想着带嫣儿去寺庙烧柱香。都说挨了打有了晦气定是有小人作祟,去寺庙烧柱香也能去去晦气,让菩萨保佑平安,图个心里的安慰。

这一日正好是初一,天格外晴朗,云淡风轻。

天一亮,林氏便去叫嫣儿和锦儿出来,三人收拾停当。嫣儿一身绣梅桃粉色衣裳,衬得她气色十分不错,倒不似大病初愈的样子。

林氏见嫣儿气色不差,心里也安了许多,只说道:“可是好了,今儿去庙里给你求个符来,往后这小人也便不会再作祟了。”

嫣儿微微一笑,对母亲充满了感激。虽说佛不一定能保佑自己平安,但是这份母爱却是千年不变的。

临行前林氏特特的拿了几两碎银子,又将剩余的放在了枕头底下,这才带着嫣儿锦儿离了家,往寺庙里去了。

这座寺庙叫法华寺,坐落在雾柳镇东,周围是一片绿柳林,十分的惬意。远看绿柳亭台,静看水波肥鸭,却有几分意境。

这法华寺中的住持据说都是得道高僧,尤其是有位慧通大师,能知世间因果轮回,极其灵验。所以每每初一十五,这法华寺便香火极旺。有人甚至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可谓是摩肩接踵,车来人往。

到了法华寺门口,嫣儿果见这里繁华异常,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一条羊肠小道直通法华寺,周边上摆满了各种小摊。有打卦的。有卖香的,还有一些捏泥人、做彩灯的。

锦儿最是开心,每每走过一个摊位,都要挤过去看上一会子。

嫣儿见那寺庙廊檐上的佛钟在风的吹拂下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心里竟莫名的多出了一种虔诚。忍不住用手抚摸着墙上雕刻上去的佛莲,感受着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和重生后的珍惜。

林氏带着嫣儿和锦儿从山门一层层的参拜,每到一处都要上香磕头。尤其是到了送子观音像前,林氏更是长跪不起。闭着眼睛,一言不发的磕头。

嫣儿知道母亲的心在流泪。看着观音普度众生一脸仁爱的摸样,嫣儿一脸怅然。

参拜完了诸佛,林氏又在山门前替嫣儿求了一签。却是个上上签,正要找人解签文,却听到远处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

母女三人循声望去,山门前忽的多了许多车辆出来,人马簇簇。好不热闹。半响忽的多出了两乘金丝华盖大轿子,看着阵仗怕是来了个有身份的大人物。

因这法华寺时常来王侯将相,便也不再封路。

林氏和锦儿并未曾见过这样的阵仗,急忙侧着脸道:“瞧瞧,这是谁家的轿子,何等的华贵。只怕最次也得是个妃子吧!”

嫣儿灿然一笑,若是真来个妃子她们如何会得见,早就会有执事的太监来清场。

她以前在博远侯府也见过这样的轿子。只怕来人是个侯爷之类的人吧!嫣儿道:“既然来了这样的人物,咱们还是快些下山去吧!免得撞在一起叫人家嫌弃咱们这样的庄户人家。”

林氏点了点头,只有锦儿心里不大乐意,这样的场面她还是第一次见,看都未曾看够。竟就要回家去。

如此想着便撅着嘴道:“我不回去,我还要瞧瞧呢!好不容易碰见了却又不叫我见见世面。真是扫兴。再说了,你们瞧瞧那些人,她们不也没走,都留下来瞧热闹呢!咱们却偏要走。”

锦儿边说边拿手指了指道路两旁立着的人,三五成群的说着话,也是未曾见过这样的场面,一个个好奇的瞪着眼珠子,议论纷纷。

林氏无法,只得站在原地,对着嫣儿无奈的笑了笑道:“要不然咱们也瞧瞧热闹好了。”

嫣儿只道:“听娘的吧!”

话音未落,却见那两乘软轿子停在了山门前,从上面下来了一男一女两人。这两人穿的十分华贵,女的穿着一身宝蓝色镶金边褙子,下身着酒红色撒花大洋裙子,头上戴着金步摇,耳上的翡翠耳环显得尤其娴雅。这女人缓缓的移着莲步往男人身边贴了过去,似是在说话,可隔得太远又听不清再说什么。

那男人似是也说了句话,哄的女人一阵欢笑。也就这一瞬间,嫣儿忽的惊的往后一退,两眼似是失去了焦距一般,定定的,嘴唇轻颤,喃喃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