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药女晶晶 >

第163章

药女晶晶-第163章

小说: 药女晶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慧淑正在李家跟曲氏、贺氏聊天,得知后哭笑不得,道:“我爹视李叔叔为神人,听不得任何人说李叔叔的不是。”

贺氏感激道:“秦伯伯大智若愚,这么趁机大闹了一出,看朝中还有谁敢挑拨我爹与陛下的关系。”

贺慧淑摇头道:“妹妹,你这是高估了我爹爹。他可没那么高瞻远瞩。不信等你姐夫回来问问就知。”

曲氏面带歉意,道:“亲家姐姐,这次累及你夫君与公公受罚了。”

贺慧淑道:“陛下对我爹打人不生气,说不定心里还暗说打得好。陛下生气的是我夫君那个蠢的竟是不遵守职责,带着御林军把事情闹得更大。”

曲氏轻叹一声,道:“你夫君得跪一天一夜。”

贺慧淑挑眉道:“他皮糙肉厚,跪多久都没事。”

贺氏亲眼见过秦跃给贺慧淑下过跪,听这话的意思,曾经跪过一天一夜。她扑哧笑了一声,打趣了两句,闹得贺慧淑大红脸。

此事对于经过大风大浪的李家与秦家来说都不算什么,这就不提了。

贺慧淑道:“宫里若是今年选秀,晶娘的年龄不够,不用参加,下回就是三年后了。”

贺氏低声道:“若是明年选秀,晶娘年龄够了,到时吃点药装病,自然就与皇宫无缘了。”

贺慧淑笑道:“正是。”

当日梁国公府、尚尚书府同时对外宣布联姻,国公府唯一的嫡孙女梁旭玉与新科榜眼尚亮定亲。

何秀得知此事目射杀光。

八月下旬的一天,狄族的人来长安迎亲。

皇室的嫡公主何盼与狄云杰在轩王府举行简单的成亲仪式。

轩王妃胡静低调的只准备摆十二桌,请了关系至亲至近的人及轩王在世时的老部下。

李家人都来了。李晶晶给闺蜜何盼送了珍珠冰肌膏、羊乳玉肌膏及一套珍珠头面。

身着喜服的何盼美艳不可方物,在大婚前被封为公主,这是极风光的事。

她对李炳锲而不舍的为她爹找到证据感激终生。

“晶娘,听说这几天到你府里向你提亲的人快要踏破门槛。”

“我大哥、二哥的亲事未定,我的亲事还早。”

“你可有心上人?”

“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哪里转悠着呢。”

“我的几个叔叔都未定亲,我瞧着七皇叔与焱王叔都是极好的。你看他们呢?”

“你还是小娘时,没发现你有当红娘的潜质,这嫁了人就是不一样了。”

“等你成亲了也一样。”

“我可不想早成亲。我要多陪我家人几年。”

何盼突然间目光黯淡,幽幽道:“我嫁人了,偌大的王府就我娘一个人了。我若是个小郎,就不用嫁人,把媳妇娶回府来一起孝顺我娘。可叹我是个小娘,娘把我养这么大,我却是去孝顺别人的娘。”

李晶晶忙道:“在外头可莫说这样的话,传到你婆家耳里不好。”

何盼扭过头去,泣道:“我现在还能痛快说话,你就让我说说,等我到了婆家,不止不能痛快的说话,连个听我说痛快话的人都没有。”

“盼姐姐,你莫把伤哭花了。”

何盼哭道:“我心里是想嫁给杰郎,可是穿上喜服,就觉得离我娘远了,心里头很难受。”

“天下的小娘都这样,都得嫁人。”李晶晶望着第一个要嫁人的闺蜜哭得稀里哗啦,陪着落了几滴眼泪。

大宫女又重新给何盼上了妆。

几位公主、郡主陆续来了,都送了礼物添妆,无不用羡慕的目光瞧着何盼,就是有着妒忌心思的也都不表露出来。

慕容英以继奶奶的身份,当着众女的面,跟何盼道:“狄驸马貌比潘安,才华横溢,出身望族,书香门第,天下没有比他更适合你的男子。”

何盼点点头。

慕容英嘱咐道:“你去了蜀地,要时刻记着已是狄家媳,要孝顺长辈,遵守狄族族规,早些为狄家开枝散叶。”

何盼恭敬的道:“是。孙女受教了。”

那边何冬以嫡亲爷爷的身份跟狄家人及狄玉杰说着话。

狄玉杰身着红艳的喜服,衬得略发的英俊,道:“臣与公主在蜀地呆到明年开春,就会返回长安。”

何冬笑道:“甚好!”

月牙门前,何义扬拦住了狄玉杰,邪笑道:“我今个来,是等着听你叫一声叔叔。”

李云霄呵呵笑着。

狄玉杰面无表情,道:“你们两个不是在府里养伤吗,怎么跑出来了?”

何义扬瞪眼急道:“都养了好些天了。”

李云霄恳求道:“师父,我们想跟你去蜀地。小瘦子送盼公主,我去迎我婶婶。”

狄玉杰摇头道:“我可做不了你们的主。”

酒宴开桌前,庆王妃孔叶踩着饭点时间到了,送给何盼一套蓝宝石头面。

她穿着杏红色的长裙,梳着简单的堕马髻,髻上戴着凤头金钗、绿色翡翠蝉型簪子,清秀脸蛋上麋鹿似的大眼睛始终瞧着地面,十分拘紧的慕容英、两位皇妃、几位王妃坐了一桌。

胡贤妃问道:“庆王未来可是病着了?”

孔叶点点头,声如蚊音,道:“他原是要来的,昨个得了伤寒,今个就不来了。”

“皇室的家宴回回庆王都病着,他的身子可要多保重。”胡贤妃跟坐在旁边的王淑妃使了个眼色,无奈后者不上她的当。

胡族托她跟何庆夫妻提亲事,要将嫡女胡雪岚嫁给何敬焱当王妃。她在宫里出不来,派宫人传召孔叶三回,都被何庆以孔叶病着为由拒绝。

她只是个庶女,在宫里能做正一品的贤妃,完全是靠着背后的胡族。

她的嫡哥刑部尚书胡凯见她连这点事都办不了,以为她是故意的,便自己登门跟何庆提了此事,竟是被非常直白的拒绝,气得又以为她得罪了何庆夫妻,导致何庆对胡族印象很差。

邓王妃瞟了胡贤妃一眼,讥讽道:“五弟的身子好不好,轮不你关心。”

“你坐到我跟前。”曲氏特意拉着孔叶坐在旁边。

开宴后,众人都吃得不多,曲氏是临出门吃了碗三鲜米粉来的,也就吃了十几筷子,见孔叶只动了几筷子,等酒宴结束,笑着悄悄问道:“你可是吃了面出门的?”

孔叶飞快的抬头望了曲氏一眼,憨笑着点点头。

“我是吃了一大碗米粉出门的。”曲氏的双手在桌子下面比划着碗的大小。

孔叶小声道:“俺吃的比你多。俺吃了两大碗。”

两妇人不愿呆在大厅里,就去轩王府里转转。

孔叶一离开众位贵妇,头就抬起来了,脸上带着笑容跟曲氏说话。

“陛下说俺儿子回来,就将立王府赐给他大婚。”

“我没去过立王府,比这里大吗?”

“大的。立王府比俺们家还大些,能住许多的人。”

曲氏敏感的问道:“敬焱大婚以后府里要住许多人?”

孔叶笑道:“俺不知道。俺做不了俺儿子的主。俺家的大事都是俺儿子做主。俺跟俺夫君都听俺儿子的。”

曲氏在庆王府住了近一个月,庆王府管家有意无意的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有这一条。

何庆、孔叶这一辈子大事上头没有做过主。太皇太后、皇太后在世时,大事小事都给他们夫妻拿主意,去世之后,大事就由何敬焱拿主意,小事就由他们夫妻商量着办。

何庆、孔叶将李家人接到王府避难,也是按着何敬焱信里所说做的。

他们夫妻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压根不觉得这是件丢面子尴尬的事。

曲氏问道:“我听说敬焱还有个弟弟、妹妹,怎么一直未见到他们?”

孔叶麋鹿似的大眼睛溢满泪水,可怜兮兮瞧着曲氏,嘴唇紧闭。

曲氏忙哄道:“你莫哭。我听说两个孩子有病,就想着让我的晶妹子给他们瞧看,说不定能治好了。”

“俺知道你是好意。谢谢你。俺那两个儿女实在是见不得人,你莫问了。”孔叶说完这话,在曲氏满脸歉意赔不是声中将眼泪收了回去。

何盼与狄云杰从长安启程去千里之外的蜀地狄家拜堂成亲,轩王妃胡静送行至百里外。

李老实、李去病、李云青与狄云杰夫妻同起去蜀地,将狄蓉迎回长安与李去病大婚。

何义扬、李云霄到底没去成蜀地,沮丧的天天在曲氏、贺氏耳边念叨,被李晶晶大骂一顿,这才老实了。

九月上旬,天气渐渐转冷,北地再次传来大喜讯。李炳与匈奴皇族使者谈判圆满结束,即日率大军押送匈奴皇帝、太子班师回朝。

------题外话------

本周愉快!

亲们,有票票全部投给本文。谢!

章节、29 李炳签青城条约 君臣肝胆相照

定朝二十三年秋,李炳率大军大败匈奴皇朝,活捉皇帝、太子,焚烧匈奴皇朝国都。

两国使者于青城签约。李炳做为定朝唯一的使者,气势绝对性压倒匈奴皇朝由五名使者组成的代表队。

在谈判期间,李炳只让匈奴皇朝远远的瞧到匈奴皇帝、太子,而后派何敬焱带着五万大军攻打匈奴皇朝的城府。

何敬焱连着攻下两座城府,派亲兵将守城大将的头颅送到青城。

李炳直接将两颗硕大的头颅摆在了谈判桌上。

匈奴皇朝使者队实在承受不了压力,终于在两国合约书上签字。

战败国匈奴皇朝自此降为匈奴王朝,匈奴皇帝改称为匈奴王。

匈奴王尊称定朝皇帝为“叔父”。

匈奴王朝将皇都南部千里的九座城府及追风草原割给定朝,每年进贡草原良马三千匹、黄金百万两。

史上称此合约为“青城条约”。

匈奴王朝自此进入衰弱期。定朝向成为天下第一大帝国迈了坚实沉稳的一步。

深秋,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北地通往长安的官道,越往南走天气越温暖。

此时若在北地深处的追风草原已经下起了大雪,而在长安百里外,官道两边漫山遍野枫叶火红,野柿子树挂满金灿灿的柿子,带着寒意的风从西边而至袭卷大地落叶纷飞。

一支步、骑兵混合非常有秩序的军队在官道上行走,长长忘不到尽头。

走在最前面穿着银色盔甲人高马大的旗手举着印有巨虎图案的旗帜,走在军队中间的旗手举着飞龙图案的旗帜,最后一名旗手举得旗帜上面图案是猛狮。

风吹得旗帜呼呼作响,将士个个风尘仆仆,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目光期待望向长安方向。

前面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在此等候多时的当地县令按照军队前锋命令送上五百个囚笼。

三军总指挥李炳下令大军在此停下调整半个时辰,用过便饭,将匈奴的王、太子、王室成员、高官将领一个个的关进囚笼里,按照官职高低,从低往高排了。

大军押着五百个匈奴王朝的五百名高级战俘启程,一个时辰到达距长安十里处,见到了出城十里相迎的何冬及文武百官。

李炳墨眉将要入鬓,双目深遂炯炯有神,高鼻朱唇,肌肤如玉,气质儒雅,身着银甲,又多了一分霸气,不怒而威。

他的目光扫过群臣,那些曾经攻击过李家的官员想到他火烧匈奴王都焚杀百万人,直觉得头皮发麻,双腿发软,内心恐惧,差点晕倒在地。

他瞧到了被众臣簇拥穿着明黄龙袍的何冬,激动的热泪盈眶,立即下马带何敬焱、何敬青及众位将领快步行至,跪下磕头高声道:“臣李炳见过陛下,万岁万万岁!”

众目睽睽之下,何冬落下两行热泪,竟是激动的忘记上前去扶李炳,直到众位将士齐声高呼,这才缓过神来。

李炳唤道:“陛下。”

何冬连忙跑上前双手将李炳扶起来,竟是失态的拥抱了他,失声道:“先生,我们阔别二十二年又三个月。”

二十二年来,君臣之间联系全靠着飞鸽传信,彼此信任从未怀疑过对方,就这样夺回了定朝失去的二十几座城池、将匈奴王朝的千里之地变成定朝的疆土。

这样真挚的君臣情谊纵观千年,独此一份。

李炳朗笑几声,道:“陛下除去两鬓多了些白发,风采依旧。”

何冬感慨万端道:“我已是知天命的人。”又故意问道:“先生跟多年前我们初见时一样俊朗,可是用了什么灵丹妙药?”

李炳反问道:“我们初见时,臣被发疯的老黄牛追得满地里跑,狼狈不堪哪来的俊朗?”

何冬仰天大笑几声,紧紧握着李炳的双手,不让众人靠近跟他说话,激动的道:“自你去了北地,我每到夜深人静就会想到你多年来为我出谋划策、出生入死数不胜数的事。你终于从北地回来。”

当年何冬只是个胸怀大志的少年,经人推荐去北地找到已是青年的李炳。

何冬跟李炳谈了三天三夜,最后说天下大乱,他要当一方霸主,保一方安定。

李炳讥讽说,你要么就立志当皇帝,要么就回家种地。

何冬说,我只有三千人,还都是土匪强盗出身的杂兵,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怎么能称霸天下?

李炳说,只要你信我,我便以命助你得天下,成为千古一帝。

何冬当即用剑割了一块手指肌肤,对天发了血誓。

李炳同样发了血誓忠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