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药女晶晶 >

第160章

药女晶晶-第160章

小说: 药女晶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先生查出的真相。”

“先生是轩王的师父,视轩王如同亲生儿子。”

“先生此生共收了三个弟子,轩王是大弟子。”

“亏得先生坚信轩王大败内有隐情,执着查了五年,终于查到了轩王惨遭陷害的真相。不然轩王在地下蒙怨,死不瞑目。”

李老实在人群里收到了许多官员尊敬还有愧疚的目光。他表情平静,如同以往一样。

邓国公府里一片白色,大门换了白纸黑色的灯笼,下人全部穿上了孝衣。

邓镜连失二子,一夜之间苍老了几岁。

凤老夫人悲痛欲绝晕倒了三次。

邓老四、邓老七的夫人哭死好几回,他们的三个儿子全部穿上白色孝衣,跪在灵堂前痛哭流涕。

各府前来祭拜的人络绎不绝,案桌上兽头香炉里面插满了香。

门奴高声喊道:“七皇子、长生侯爷、去病侯爷到!”

“节哀顺变。”何义扬、李老实、李去病自无名山祭拜之后,直接来到这里给邓老四、邓老七上香。

何义扬按照慕容英所说给邓老四、邓老七每家送了二百两银钱。李老实按贺氏所说每家送了一百两银钱。

邓镜得知三人来了,赶紧出来相见。

何义扬只跟邓镜说了一句,就扭头望向别处,等着李老实、李去病安慰了邓镜几句,就不耐烦的要走,突然间瞧到了腰间系着白带带着两个奴仆迎送宾客的邓十七郎,特意走了过去打招呼。

邓十七郎抹泪哭道:“我万万没想到,四伯、七伯竟丧命秦岭。”

何义扬扭头跟邓镜不满的道:“后个就是殿试,你们家那么多小郎,非得让十七郎跑前跑后?”

“若不是七皇子提醒,我都忘记了此事。”邓镜叫邓十七郎去后院养精蓄锐。

李去病鼓励道:“十七郎,你会试排名第二十三,殿试要是发挥的好,进入一甲前十不是没有可能。”

邓十七郎点点头道:“谢谢你们。”

在后院卧室里躺着养病的凤老夫人醒过来,又是一阵痛哭。

始终坐在旁边侍疾的邓芸劝道:“奶奶,你病成这幅样子,我四伯、七叔在地下都不会放心您。”

邓镜走进来坐下,挥手让邓芸出去,幽幽道:“你睡着的时候,七皇子、先生的两个儿子来过了。”

凤老夫人停止的哭泣,抬头问道:“先生家来人了?”

邓镜点点头道:“长生与去病都来了。我听长生说,先生的嫡长孙云青最迟后个抵达长安。云青可是跟着秦雄晃祖孙一起回来的。秦雄晃八百年前就想让云青娶他的孙女。”

凤老夫人急道:“我的芸娘。”

邓镜扶着老妻坐起来,缓缓道:“先生需过些天才回来。我不方便去跟先生的夫人提芸娘与云青的亲事。你不能再病着了,把伤心的事放一放。”

凤老夫人道:“我的芸娘百般的好,这世上什么样的男子都配得上。”

邓镜见老妻红肿的眼睛里又有了光采,忙叫下人端来吃食,亲自喂着她吃了。心里却是连声长叹。

邓家在关键时候没有上奏折帮李家说话,依照李炳的性格绝对不同意跟邓家联姻。

他只是为了转移凤老夫人的注意力而已。

当日何冬下旨追封邓四郎、邓七郎为正四品上的忠武将军,册封他们的夫人为正四品上诰命夫人,未成年的嫡长子为正六品下的飞骑尉。

邓家简单办完了丧事,邓镜感激何冬,特意带着两个孙子到宫里磕头拜谢,又得了些珠宝。

这一日长安迎来了三年一次的科考最高级别的殿试。

会试所有榜上有名的进士都能称为天子门生,但是只有前三十名能参加殿试角逐一甲前十名。

本朝朝规三品以上文官必须是殿试的一甲前十名。

按照朝规今日宣政殿早朝之后开始殿试,考场就设在殿内,由何冬亲自出题并主考判卷定名次。

三十位新科进士答完题后就在殿外广场等待结果。

李去病、秦敏业、尚亮、梁旭升、邓十七郎答完题之后,都退到广场焦急的等待结果。

不知过了多久,跑出来一个胖太监,高声念了十个人的名字,道:“殿试一甲前十人进殿面圣!”

五人当中除去邓十七郎,都进入了一甲,心情已经无比激动,整理着装,顾不得安慰邓十七郎,就跟着胖太监按着名字的顺序鱼贯进入宣政殿,并排站在指定的位置。

李去病微抬头瞧了一眼。

刚才考试的桌椅已经撤下,显得宣政殿的主殿更加的宽畅空旷,何冬高坐于正前方龙椅之上,威严庄重。

龙椅下有三个台阶,台阶下面是坐着轮椅穿着皇子朝袍病秧秧的何义扬。

“朕要问你们每人几件事。”何冬刚才已经将十人都瞧过了,这届的一甲十位进士跟前两届一样岁数都年青朝气蓬勃,如同刚刚建立二十几年的定朝。

他兴致勃勃走下龙椅、台阶,站到了十人的对面,从第十人开始问起。

站在第十名位置的中年进士激动的热泪盈眶,未等何冬开口,就跪下磕头。

何冬笑着示意让太监将此人扶着站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便走向第九人。

轮到了排名第六名的梁旭升,何冬笑道:“虎父无犬子。你爹爹梁爱卿打了胜仗,你进入了一甲前十!”

梁旭升只有十三岁,是今年进士里面年龄最小的。

他非常的紧张,以为何冬要问极难的事,谁知就说了这两句话。

何冬凑到排名第三的尚亮耳边低语几句,而后虎眼定定瞧着他。

尚亮目光异常坚定的道:“陛下,覆水难收。”

------题外话------

最近在急着存月底出去旅游的文,不想旅游期间断更,所以这几天更新字数少点,亲们见谅。

章节、26 敏业殿试为贺家正名 云青凯旋回长安

何冬轻叹一声,走到了排名第二的李去病面前,先问了两个问题,见李去病紧张的额头冒出密汗,接着又是七个问题,直到李去病克服了心理的紧张对答如流这才放过他。

排名第一的秦敏业面无表情,瞧不出丝毫的紧张,只是仔细瞧看发现他双拳紧握。

何冬身材魁梧高大,站在秦敏业面前竟是能称之为娇小。

“朕听说你会试之前外出游学一年多,你在民间从百姓那里听到看到了什么?”

秦敏业必恭必敬的答道:“学生先去的是北地,在那里听到百姓议论何时战火能够熄灭,看到了百姓贫穷饥苦。后去的南地,在那里听到百姓议论何时朝廷能够减赋,看到了百姓为一日三餐奔波辛劳。”

“你愿意去北地还是南地为官?”

秦敏业郎声道:“只要是我定朝的土地,无论南北学生都愿意去做官为百姓谋福。”

何冬点点头道:“好!”

突然间秦敏业跪下,低头道:“陛下,学生有件事想向您求证。”

众人全都惊诧秦敏业此举。

何义扬招手,叫胖太监把他推到了秦敏业的旁边,抬头望着面色微变的何冬。

“何事?”

秦敏业低声道:“学生已故的外公是开朝状元贺大学士,当年他被同朝官员揭发与您来往背叛开朝,为证清白撞死于此殿的柱子上。学生想问您,外公是否跟您来往?”

众人万万想不到秦敏业会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问如此敏感忌讳的事,都为他揪着心。

何冬竟是有些激动的道:“当年贺大学士与先生的观念一致,誓要将匈奴赶出北地,也是朕敬佩之人。遗憾的是先生还未去游说贺大学士归顺朕,他就被人诬陷含怨自尽。”

秦敏业重重磕头,感激道:“多谢陛下为学生的外公正名。”

何冬亲自上前双手扶起秦敏业,道:“贺大学士有你这样出色的外孙子,在天之灵会很欣慰。”

秦敏业非常动容的道:“学生的外公生不逢时,未能像学生荣幸的遇到陛下这样的明君。”

何冬仰天大笑几声,转身高声宣布本届的一甲前三名,“状元秦敏业、李去病,榜眼尚亮、梁旭升,探花……”

北地大捷,何冬狂喜之下,在定朝第三届科考殿试点了两名状元、两名榜眼、两名探花。

新出炉的新科状元、榜眼、探花郎六人激动万分,由宫人带着去偏殿换上了特制的红色朝袍,官帽上插上了红花,打扮的如同新郎官。

六人出了宣政殿,骑上神俊的千里白马,由御林军护送出皇宫,游长安四条主要的街道。

李家、秦家、尚家、梁家的人得知喜讯,欢喜的跑到大街上去瞧看。

六人当中最英俊不是李去病,而是年龄最小的梁旭升。两人的风头竟是压过了小黑熊状元秦敏业。

“小叔叔,恭喜你考中状元!”李晶晶朝李去病招手。

“晶娘,我为外公正名,陛下仍是点我当状元!”骑着白马容貌普通的黑面少年,只对站在人群里的李晶晶露出沉稳灿烂的笑容。

梁旭升立刻顺着秦敏业的目光发现了人群里穿着紫裙肤白胜雪的李晶晶,扯着变音的鸭公嗓高声叫道:“晶娘,天要冷了,我亲手给你做的兔毛护筒可要记得戴着。”

百姓的欢呼声盖出了两位少年的叫声,李晶晶在人潮里望着他们的背影消失不见。

当晚何冬大宴新科进士,文武百官坐陪。

六人当中未定亲的秦敏业、尚亮、梁旭升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秦敏业微醉,神智清楚,笑道:“下官已有意中人,只待她及笄就去提亲。”

梁旭升拒绝众位官员提亲的原因跟秦敏业一模一样。

自是有消息灵通的官员知道状元、榜眼郎中意的都是同一位小姐,若是换成别府的小姐,早就当场打趣他们,可是这位小姐贵为公主,背后有个天煞星的大人物靠山,这些官员哪里敢在公众场合提起。

有跟尚家关系好的几个官员特意问道:“尚榜眼,今个陛下在殿试问了你什么问题?”

尚亮自是笑答:“下官当时听过就忘记了,您若想知道还请问陛下。”

几个官员指着尚亮笑骂道:“滑头。”

宴会结束,被众位官员灌醉东倒西歪的今科进士由御林军护送回府。

李去病回到了庆王府,见李家人、丁氏母子都未睡着就等着他回来,特意高兴,又是激动的跟他们描述了今个殿试的经过。

孪生子坐在李去病的大腿上,搂着他的胳膊,满眼崇拜瞧着他。

贺氏满脸激动跟众人道:“陛下让去病念祭文,便是为去病造势。果然今个就点了去病状元。只是我没料到敏业问了那样忌讳的事,陛下仍是点了他状元。”

之前贺氏与贺慧淑未曾给秦敏业说过让他殿试上问何冬,秦敏业孝顺贺慧淑,为了给外公正名洗清冤屈,竟是不怕自毁前程胆大包天的问了。

只因整个定朝的人都关注着殿试,是以不出半日,开朝贺大学士未曾与何冬来往的事就传向四面八方。

贺大学士名声没有污点,对贺氏姐妹及贺继业是极好的事。

李去病高声道:“陛下心宽如海,是臣子与百姓之福。”

贺氏问道:“不知陛下跟尚亮说了什么话,得了尚亮一句覆水难收?”

李去病轻声道:“我就站在尚亮旁边,依稀听到陛下说的话里有海王府三个字。”

众人心知肚明的点点头。

贺氏特意嘱咐道:“事关皇室,你们不要外传。”

夜深人静,海王府的一间卧室里传来少女伤心的哭泣声及一个妇人的劝慰声。

烛光下,何秀满脸泪水,楚楚动人,牙齿咬着嘴唇出血,“去年他成了个瘫子,我退婚是人之常情。若此事瘫在他妹妹身上,他家能让他妹妹嫁吗?”

她昨日入宫去求慕容英从中搓合,恢复她与尚亮的亲事。

慕容英便给何冬说了,是以殿试何冬当面问尚亮本人,只是被尚亮拒绝。

何冬惜才,仍是点了尚亮榜眼。

何秀今个跟几个公主、郡主在宫里等到殿试的结果,被众女讥讽有眼无珠失了一个好夫君。

她的性子随了李娟叶心高气傲,从宫里回到王府就开始哭。

李娟叶目光阴郁,劝道:“那么多好儿郎,你非得嫁给他做甚?”

何秀央求道:“娘,你去求求奶奶,让她去尚府说去,我要嫁给尚亮。”

上回她就是与李娟叶轮流的在牛老王妃跟前哭求,后者不得不去了尚府退掉了亲事。

这回她想着以牛老王妃的面子,仍能帮她达成心愿。

李娟叶为之前不帮李家的事得了忤逆婆婆的臭名声,肠子都悔青了,偏偏何秀哪壶不开提哪壶,恼道:“你不是不知道,我如今都进不了夏王府,见不到你奶奶。”

何秀抱着李娟叶的胳膊哭道:“娘,你去跟奶奶说事关我的亲事,也关系到我们府的名声。她肯定会见你。”

李娟叶共生下一女两子。两个儿子都是九岁时被何敬海带到了南地边防军营。这几年在跟前陪着她只有何秀。

母女俩性子差不多,无话不说。

李娟叶心里疼爱何秀比两个儿子更多些。

李娟叶怒道:“尚亮在殿试已说覆水难收。他既然这般说,你还贴上去干什么?女儿家的,脸皮名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