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药女晶晶 >

第155章

药女晶晶-第155章

小说: 药女晶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去病何在?吾等把他拦住,不许他参加科考!”

人群里突然间传出几十人高声叫嚷,只是这些人的声音不足以盖住万人的议论声。

梁旭升带着青涩的俊脸凑到李去病跟前,低声喝道:“小叔叔,你若是不参加科考,就中了他们的计!”

秦敏业伸手截止要为李去病辩驳的邓十七郎,摇头道:“这些人不是举人,肯定是受人指使恐吓小叔叔,不要理会他们。”

邓十七郎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是举人?”

秦敏业冷声道:“举人马上要参加会试,一考定终身,岂有心思闹这个。”

狄玉杰点点头,道:“不错。前晚围在李府大门前的举人就都散去。三年一次会试,他们再迂腐激愤也不敢对会试掉以轻心。”

尚亮在人群里瞧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这些人曾经暗算过他,如今又要用这么卑鄙的手段暗算李去病。

他伸手一个个的指着他们,高声道:“侯爷,你瞧仔细了,欧阳、刘、胡族的七个举人指使族里的奴仆高嚷,意在打击你参加会试的信心。你要是考差了,正中了他们的毒计!”

秦敏业在目光闪烁的李去病耳边喝道:“小叔叔,你越是胆怯,恶人就得意越要害你。”

这是他游学悟出的道理之一。

“我不会让他们阴谋得逞。我要为家人争光。我不但要考中,还要考得好名次!”李去病想到了家里的亲人,终于目光清明,抬起了头颅,随着人流走进考场。

同一时刻宣政殿早朝,在青城的立王、群郡王父子写的奏折用八百里加急直接送到了早朝文武百官面前。

太监用阴阳怪气的声音念道:“李炳在任期间管理不善,导致百姓暴动将李云青看守的粮草库烧毁。臣弟请求率领大军回朝。”

何冬面色阴沉,挥手道:“青城需大军留守,只许立王父子带兵三千返回。”

科考结束后,各地讨伐李炳、李家的奏折如同雪片飞至宣政殿。

何义扬、融王府、秦国公府、轩郡王府、尚郡公府、尚尚书府、梁郡公府、狄玉杰、长安书院牛副院长等联名上书保李家。

只是这个时候,近千名军士的妇人、儿女从早到晚的在长安书院大门外呼天抢地,要求李家给她们牺牲的亲人一个说法。

李家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

贺氏怕祸及亲戚,派李立把丁氏母子接到了长安县公府,那里的下人曾是北地的细作个个会武,应变能力很强,比侍卫还厉害。

李晶晶派望月、望莲把刘大医师及李世云全家送到了咸阳城避祸。

贺氏让李老实向朝廷上了奏折免去长安书院监理的官职,李家搬出书院的府邸,回到了长安城的县公府。

等待会试结果的举人焦躁不安,竟是集结了三百多人去礼部门前大闹,还有十几人跑到皇宫前击鼓把李家告了。

就在这个时候,何立、何敬群、何敬胜率三千军队返回了长安城。

早朝之上,何立出列高声道:“匈奴皇朝传来消息,李炳在追风草原大败,尸首已被匈奴皇帝悬挂于国都城墙之上!”

紧跟着何敬群出列冷声道:“李炳所率三万大军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何敬胜跪地痛声道:“匈奴皇帝已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青城,三个月就要打到长安。”

文武百官皆惊。

李炳的消息终于等到了,正如他们所料全军覆没。

只是李炳阵亡,匈奴皇帝带大军杀过来了,三个月就要打进长安,放眼满朝文武官员,何人能挡住凶悍的匈奴大军?

“我朝如此劣势,你们可有良策?”何冬冷眼盯着何立父子三人,藏于袖子里的双手紧握成拳。

何立高声道:“陛下,臣弟请您带兵出征,以振军心!”

一直抱病在国公府养着的邓镜今个特意来了,在听到李炳死亡的消息之后,出列喝道:“不行。陛下不能离开长安。”

何冬瞟了邓镜一眼,后者捕捉到他目光里的一丝蔑视失望,低头陷入沉思。

早朝结束,李炳头颅悬挂匈奴皇朝国都墙头、匈奴皇帝带兵二十万攻打青城的事就在长安大街小巷传开。

曲氏昏死过去,而李府则陷入更大了危机,在朝堂遭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弹劾,在民间被百姓骂得狗血喷头,便是全府的人陪葬也不足矣抵过。

白天近千名战死将士的妇人及儿女围着李府哭骂。

晚上一些百姓拿石头扔墙壁,用粪便、死猫狗的血在李府的墙壁上写字诅咒李家人。

佛教的一些香客忌恨当年李炳封了潭州的湘江寺,天天在长安城里散布谣言,让百姓更加的痛恨李家人。

“我的菜就是烂掉了,也不卖给李府!”

“我家的肉就是给狗吃,也不卖给李府!”

李府的下人连门都出不去,采买不了日常生活所需品。

何义轩带着四个随从每天半夜做贼一样,从李府侧门赶着马车去皇宫,而后给李家运来吃食及物品。

何冬下令秦跃率一千名御林军日夜轮流守护在李府外,禁止百姓靠近。

蜀地狄族老族长派子弟千里迢迢送来奏折,全族力保李家人不被贬为庶人。

湖南道都督郝业派了嫡长子及嫡曾孙郝超日夜兼程,将湖南道百名官员的联名奏折、潭州书院师生及潭州百姓的万名书送到了宣正殿早朝。

何冬让太监将郝业给他写的奏折高声念出来。

“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先生为国捐躯,长安容不得他的家人,湖南道父老乡家恭迎他的家人返乡。”

“当年朕占领了长安,有人提议将开朝所有官员、名门望族斩杀,先生说是为臣者不易,拦住朕的屠刀,还让朕继续重任开朝的旧臣。”何冬说完这些话,拂袖退朝。

李老实、李去病上了奏折辞去开国侯勋位。

曲氏、贺氏上了奏折请辞县主。

李晶晶上了奏折请辞县主、向朝廷退了封地浏阳县。

一天黑夜,邓芸穿着男装由邓十七郎带着出了国公府,来到了县公府从侧门进入,见到了瘦了一圈却显得吾见犹怜的李晶晶。

邓芸面带愧疚,哭道:“晶娘,对不起。我爷爷没有在朝堂上帮你家说话。”

李晶晶轻声道:“没关系。”

昨个田素素来看过李晶晶,婉转的说了类似同样的话。

自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李家面临这样大的危机,谁为李家说话谁就跟着被百官讨伐打压被百姓痛恨。

之前为李家求情的几府已经被几十个文官弹名弹劾,如今大门紧闭,府里的人低调的不参加任何宴会。

田国公府、邓国公府明哲保身也是人之常情。

李晶晶没有丝毫的抱怨。

邓芸瞧着窗外清瘦的人影,小声问道:“晶娘,十七哥托我问问你,要是他考中了进士,你愿意嫁给他吗?”

李晶晶摇摇头,道:“我家等着我哥哥回来就回潭州。我就不耽误你十七哥的前程了。”

她已经见识过了长安的繁华,除去几个闺蜜,没有可留恋。

邓芸回去后次日就将李家要回到潭州的事禀告给邓镜。

当晚邓镜连凤老老夫人都瞒着,秘密来到了李家,没有见到养病的曲氏,便跟李老实、贺氏诚恳的道:“你们何时离开长安,提前两日给我说一声,我亲自带军队护送你们回潭州。”

李老实感激的道:“多谢您的好意。义扬会带御林军送我们回潭州。”

邓镜不容置疑的道:“七皇子不能离开长安。我曾经去过潭州,是送你们回潭州的最好人选。你们就不要推辞。”

贺氏点点头。

王烟雨得知李家要回潭州,竟是豪气的把名下的一个长安商铺卖了,换成三万两银票,又写了封信,通过宫里的王淑妃交给秦跃,再转交给李晶晶。

王烟雨在信里写道:小晶娘,你没有封地,日后没有银钱来源,这是我送给你的嫁妆银钱。你莫觉得我俗气。来生你若是个小郎,我若仍是小娘,我定当嫁给你。

李晶晶未料到王烟雨能待她至此,且此事王淑妃若是不同意,也不会交给秦跃。

她拿着六十张每张五百两面额的银票,觉得沉甸甸。

过了几天,邓芸、田素素一起悄悄的来到李府,将武官派的二十几位小姐送的礼物银票送给李晶晶,还带了秦婉静的一封信及两千两银票。

秦婉静信里的内容是,她寸步不离的陪着邓氏,生怕邓氏想不开自尽了,无法来李府看望李晶晶。

李晶晶只跟她们相处了几个月,收到了这么多真挚的友谊,心里非常感动。

一场秋雨一场寒,初秋的天气,长安连着落了三天的小雨。

会试榜单迟迟未公布,使得近万名举人的心情如同这天气阴郁。

夏王府的大厅,牛老王妃正在训斥长媳李王妃李娟叶。

只因李娟叶不但没有听从牛老王妃的话上奏折为李家说话,还托宫里的太监将牛老王妃的奏折抽了出来,把此事一直瞒着,牛老王妃直到今日看到官报才知晓。

李娟叶一本正经的道:“娘,您说的道理我懂。只是我为我们家的将来不能这么做。”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忤逆我?”牛老王妃气得七窍生烟,拍桌而起,怒道:“先生是敬海的师父。先生去了,敬海必须保着先生的家人。”

李娟叶倔强的道:“娘,我们家有很多种保护先生家人的方式,不在乎这一时。”

牛老王妃怒道:“此时正是先生家人最需要人相助时!”

李娟叶眼珠转了一转,道:“那我们可以跟先生家联姻,让二弟青郎抬了晶娘当侧妃。”

她生有两儿一女。长女何秀,二子何武,三子何全。

何武今年十三岁,何全今年十一岁,年龄都与李晶晶相仿,也都未定事。

李家倒了。她自是不会让儿女娶李晶晶,就是当郡王侧妃也不行。可是又不能让外人说她,她就想到了二弟何敬青。

牛老王妃像看怪物一样瞧着李娟叶,气道:“先生家家规女子不能与人共侍一夫。”

李娟叶下巴微抬,道:“此一时彼一时。李家人已上了奏折自请免除勋位,晶娘马上就不是县主没有封地。”

牛老王妃气得指尖颤抖。

李娟叶自顾自的说道:“我们府是皇室的人,青郎是郡王的身份,能给家里没有官位的晶娘一个侧妃的名份已是相当不错了。”

“敬海要是听到你的话,必休了你!”牛老王妃怒气冲天,站起来快步走至,啪的扇了李娟叶一记耳光。

------题外话------

请亲们投下所有的票。谢!

明天情节更精彩。

章节、22 李家入住庆王府 两少年惹大祸捅百人

李娟叶直接被打懵了。她与何敬海成亲十几年,顶多被牛老王妃罚跪抄经,从未挨过打。

厅内外的下人全部跪下,噤若寒蝉。

牛老王妃厉声骂道:“当年若不是陛下从中搓合,我岂会让敬海娶了你这个蠢妇。你滚!”

“敬海回来定会谢谢我顾全大局。”李娟叶恼怒的说了一句,摸着立刻红肿起来的脸,站起来走出去,竟是立刻将王府的人召集起来,下令将牛老王妃囚禁在府里,等着李家离开潭州再放她出来。

李娟叶是海王府的王妃,哪里指挥的了夏王府的老下人。

牛老王妃派人直接把李娟叶赶了出去,穿了朝服就进了皇宫面见何冬,呈上奏折力保李家。

她一个寡妇,当年为了让二儿子何敬青退掉秦兰的亲事,敢在早朝皇宫外击鼓。

这回她又是以夏、海两王府的名义面圣力保李家。

何冬亲自上前去虚扶起牛老王妃,目光带着敬意,道:“二弟妹,你此举甚好,我很欣慰。”

站在旁边的老太监低声道:“王妃,前些天庆王也跟你说了同样的话。”

牛老王妃目光愧疚,心里惊诧道:我竟是比痛失长子性子懦弱的四弟都来晚了。

何冬问道:“二弟妹,我听说你早就上了奏折保先生的家人?”

牛老王妃长叹一声,不想说家里的丑事。

何冬目光复杂,道:“先生的家人将县公府退还给朝廷,准备去郊外的宅子住些天,而后离开长安。朕不想让他们回潭州。”

牛老王妃点点头道:“陛下所言及是。先生助我们何家夺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又助朝廷夺回北地十几座城池。这次先生虽是败了,然以前的功劳足够抵了。我们何家不能眼睁睁瞧着先生的家人这样伤心欲绝的离开长安。”

何冬赞同的点点头,缓缓道:“东宫一直空着,朕让扬郎带着先生的家人先住进去避避风头,可是先生的家人不愿进宫。”

牛老王妃便道:“陛下,臣妾这就去把府里收拾一下,而后将先生的家人接到府里去,等着风头过去,再送他们回府。”

何冬待牛老王妃离开后,批了几十本奏折,去了立政殿叫退宫人,跟慕容英说了此事,沉声道:“若是我二弟夏郎活着,二弟妹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用回回冲在前头。”

“冬哥,你莫难过。”慕容英轻声道:“我又有了身孕。”

何冬大喜,搂着慕容英亲了两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