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药女晶晶 >

第14章

药女晶晶-第14章

小说: 药女晶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在一个院有两个老妇人是居士,有三个青年女子是未成亲与男子私奔名声毁了被家人弃在此地。

两个老妇人瞧不上林氏,林氏又瞧不上三个年青女子。

她交不到朋友,又在屋子里坐不住,就在观里到处游走,哪怕下雪天,也不打油伞乱逛,年前冻着得了伤寒。

她是故意患病,寻思此时曲长久父子已经回到曲家村,曲长久不来,曲多肯定会来瞧看,到时她就逼着曲多把她接回家过春节。

观里给曲家送了信,直到年三十都没有人来探望,她气得大骂曲家人,过了一个充满怨气的年。

正月刚过完热闹的上元节,一个晴天的早晨,曲家村曲族祠堂召开全族大会。

老族长宣布开春二月二龙抬头族里成立学堂,地点就在祠堂,先生是浏阳县里前朝的老秀才刘定江。

本族的孩子无论男女,五岁以上都能免费上学堂。外姓跟本族有姻亲关系的孩子只收六岁以上小童,每年束修费六分银钱。

曲族老少欢呼,对老族长的决定感激不尽。

消息传出去三天,本族三十七个孩子报名,跟本族姻亲关系外姓人家有三十二个孩子报名。

老族长赶紧跟族里的几位长者商议,又去浏阳县请了一位老秀才李森,在祠堂外盖了一大间砖瓦屋。

到了学堂开学前一天,报名的孩子人数已多达一百二十七人,最大的孩子十三岁,最小的孩子刚满五岁。

本族的三十七人,外姓的竟有九十人。束修费便收了五十四两银钱,除去盖砖瓦屋的四两、两个先生的费用四十八两,还余下二两。

曲族的名望远播,都传到了浏阳县。

县令派师爷在二月二那天送来给学堂亲笔题名的金匾,并将此事当成政绩上报潭州府。

曾在旧朝是贱籍身份的曲族在新朝竟开明的用祠堂当了学堂,并且对族里孩子免收学费,对外姓孩子收取微薄银钱的学费。

新朝即将首届科考,潭州府为了表彰曲族,在潭州一带引起家族学潮风,特额外批给浏阳县县试曲族七个秀才名额。

三月中旬浏阳县县衙大门外的白墙,告示栏里贴出了县试榜单,曲族此次所有参考学子的名字赫然在列。

老族长的二孙曲定林位列榜首,长孙曲定山第三,另有曲族三位学子排名前三十,曲多排名第四十一,曲长久的名字排在最后一名。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哦!

多谢!

章节、27 小邓氏初孕受惊吓

春光灿烂,山野万紫千红,百鸟啼唱,清溪潺潺。

曲家村鞭炮声震耳欲聋,太和镇来的焰火队敲锣打鼓舞龙耍狮子,全村男女老少欢天喜地迎接曲族县试高中的七位秀才。

曲老族长下巴山羊白胡子随风轻飘,老泪纵横,激动欢喜的说不出话来。

“爷爷,孙子给您磕头。”曲定山领着新出炉的六位秀才齐齐给老族长跪下磕头。

曲老族长双手抖动挨个将七人扶起来,一个劲的道:“你们已是脱了贱户籍的秀才老爷,见官员都不用下跪,怎能跪我,都快起来。”

曲定山在曲老族长耳边道:“爷爷,县令大人昨个在宴会后特意留下我们七人,他说您高瞻远瞩办族学,如此潭州府才会多给县里七个秀才名额。”

曲老族长对此事已有耳闻,没想到是真的,看来他做对了。

曲定林道:“爷爷,县令大人个人给我与哥哥送了十两银钱,还问我们有没有娶亲。”

曲老族长泪眼射出精光,抓住二孙子的手腕,急问道:“你怎么说的?”

他花了许多银钱培养几个孙子到潭州、浏阳县书院读书,除去想让孙子高中,还想娶到出身好的妻子。

长孙曲定山娶了县城捕快的女儿柳氏。柳氏的哥哥跟曲定山是潭州书院的同窗,此次也高中秀才,排名第五。

二孙子曲定林的亲事迟迟不定,就是等着中了秀才再说。

曲定林有些害羞道:“我如实答复没有定亲。县令大人说要过了清明节,请您老到府上一叙。”

曲老族长喜出往外激动道:“林伢子,你有大福气了。县令大人这是要给你做媒。”

曲快手、李家迎了曲长久、曲多,从村口浩浩荡荡回到曲家。

曲快手笑得合不拢嘴,眉飞色舞,比自己中了秀才还高兴。

邓氏激动的热泪盈眶,望着夫君赞叹道:“当年多亏你英明,送长久、多伢子上学堂。”

她一个深山村里极为贫穷农户女子,竟然当上秀才的娘、秀才的奶奶,这是做梦不敢想的事。

曲氏同样很高兴,道:“曲家祖祖辈辈干的营生都被人瞧不起,哥哥嫂嫂在县城里没有什么朋友,这回长久、多伢子成了秀才老爷,哥哥嫂嫂总算扬眉吐气!”

贺氏脸上浅浅的笑,眼睛望着堂屋外蔚蓝的天空,不知想着什么。

李云霄在贺氏腿上坐着,叫道:“娘,我长大要考上秀才,让你当秀才夫人。”

李晶晶瞪眼道:“乱说。你考上秀才,娘是秀才的娘!”

中午两家喜气洋洋坐一堆吃庆功宴。

小邓氏吃鱼时突然间呕吐,把众人吓了一跳,待请来曲郎中就诊,方知她已怀了三个月的身孕,算日子是正月春节怀上的。

曲郎中临走时道:“福叔,你家双喜临门,恭喜!”

曲多望向小邓氏的目光充满柔情感激。

曲快手喜得又多喝了两杯。

邓氏目光凝视,笑道:“你是两个身子的人,以后少做家务,今个的碗多,奶奶洗了。”

小邓氏满怀感激的道:“奶奶,家务活不多,我能干得了。”

邓氏比林氏强百倍,何况又是隔代疼,跟小邓氏是远方亲戚,对小邓氏很好。

李晶晶指着小邓氏的肚子,问正吃着点心的李云霄道:“你说嫂嫂肚子里怀的是弟弟还是妹妹?”

李云霄瞟了一眼道:“弟弟!”

众人哈哈大笑,小邓氏又羞又喜,脸颊飞起两片红霞。

她怀了孕比以前胖了些,皮肤白里透红,比曲家村大多数的小堂客漂亮。

曲多望着一直在笑的曲长久,道:“爷爷、奶奶,我堂客已经怀了身孕,我明个去观里将我娘接回来。”

小邓氏一听脸色苍白,幽幽的望了曲多一眼,闭眸晕倒瘫在座椅上。

她三个月没来月事,饭量比平时大,已知自己怀了身孕,可是害怕林氏从观里回来害了她流产,一直瞒着不告诉任何人。

谁料想今日吃鱼呕吐引来曲郎中诊脉瞒不住怀孕的事实,曲多知道后每一件事就是要把林氏接回来。

小邓氏一晕,在场两家人都慌了,生怕有个闪失把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给流掉了。

曲多愣愣的坐着,望着双眸紧闭的小邓氏,脑海里浮现她幽幽的眼神,想起成亲两年发生许多事情,心情十分复杂。

原来林氏有个半夜醒来听墙根的恶习,不但听小辈,还听长辈。

小邓氏无意中发现告诉了曲多。

林氏是曲多的亲娘。曲多开始自是不信,一次跟小邓氏房事时,被小邓氏推开手指着窗户有个人影,他蹑手蹑脚走过去猛的开门,发现是林氏。

后来小邓氏半夜让曲多出门去看曲快手夫妻的卧室窗户,曲多仍是猛然间开门,将趴窗头的林氏身影看的一清二楚。

曲多嘱咐小邓氏不得告诉邓氏。他克制着跟小邓氏减少房事。

曲多长年在潭州书院,回来房事又少,小邓氏被林氏欺负打压心情压抑,自是无法怀上子嗣。

曲快手很开明,带着曲多跟小邓氏去县城、镇里医馆看病,得到结果是夫妻俩身体都没有问题。

林氏偏偏把责任都推到小邓氏身上,曲多一直对小邓氏很愧疚。去年林氏曾有意要悄悄的给曲多买个妾,他坚决不同意。

林氏被曲快手夫妻送进太明观。腊月底曲多回来时正遇到观里的道姑带口信说林氏病了。

曲多孝顺本想将林氏接回来,可是一想到他跟小邓氏至今无子嗣,若小邓氏再不怀孕,只怕等他考中秀才,连曲快手夫妻都要给他纳妾了。

小邓氏年长曲多两岁,她是曲多的初恋兼原配。曲多不想纳妾,只能暂时不去接林氏。

如今小邓氏已怀孕三个月,按照曲快手的原话,小邓氏怀了身孕林氏就能回家。

曲多想着林氏看在小邓氏肚里小孙孙的份上,不会再虐待小邓氏,而且爹爹曲长久中了秀才,昨日中午县里几位富商宴请时,有位商人有意将守寡的庶女嫁给爹爹当平妻。

他便开口要接林氏回来,谁料小邓氏惧林氏如虎,竟是当场晕倒。

章节、28 曲氏苦口婆心训侄孙

邓氏急得去隔壁老族长家吃庆功宴的曲郎中,跑出门踩到一堆鞭炮渣,绊了一下,扭了脚脖,痛得眼泪都出来了。

老族长家院子里摆了九桌,曲郎中正跟一个堂弟划拳。

邓氏一瘸一拐跑过来道:“我孙媳妇晕过去了。麻烦你再去我家看看。”

曲郎中咦了一声,疑惑道:“她好好的怎么晕过去了,受了什么刺激。”

邓氏总不能说孙媳妇听到儿媳妇要回来就被吓晕过去。

曲郎中二次进曲家给醒过来目光慌乱的小邓氏把过脉,跟曲家人婉转的道:“她是孕妇,情绪不易大喜大悲。这次还好没有伤着胎儿。”

曲多喃喃道:“大悲?”

李晶晶直摇头心说曲多真呆,被贺氏瞧到了,便吐吐舌头到院子玩去了。

曲郎中又给邓氏看了伤脚,给她开了两副药。

曲快手亲自把曲郎中送回老族长家,被红光满面的老族长叫来坐在身边。

在场的成年男子纷纷过来给曲快手敬酒,恭喜他儿孙都考中秀才。

曲快手很快将小邓氏晕倒的事抛在脑后,取而代之的是心情特别的舒畅自豪。

他不知喝了多少碗米酒,醉的把一个人看成两个人,忙跑到老族长家的厨房,双手从缸里捧凉水擦脸让头脑清醒,出来后就晃悠悠回了家。

李家人只留下曲氏,曲氏正在堂客里肃声训斥曲多。

“多伢子,你都是中了秀才的人,怎么脑子那么迂腐?”

“你娘对你堂客怎么样,孝不孝顺你爷爷奶奶,对你爹是否体贴,你心里没数吗?”

“你娘回来了,你堂客跟你未出世的崽还有活路?”

“你瞧你奶奶今个急火攻心,把脚都扭了。你堂客跟你崽要有什么事,你奶奶得气得丢了命。”

“你把你娘接回来,就是对你爷爷、奶奶、爹爹不孝,就是对你堂客不义,对你崽不慈!”

曲快手心里暗道:妹妹嫁到李家这么多年,仍是心系曲家。

曲多已是拿到县里文书正式的秀才,可是心眼纯直,尊重长辈,被大字不识的曲氏训了一通,也不生气。

曲氏望着摇摇晃晃进屋的曲快手,嗔怪道:“哥,你怎么又喝醉了?嫂嫂脚疼在屋里躺下了,我跟多伢子说说话。”

曲快手笑道:“你说他说得好。你是我妹妹,说他这个侄孙天经地义!”

曲氏道:“我说再好,也得他听得进才行。”

曲快手提高声音道:“多伢子,你姑奶奶的话,你听得进不?”

“听得进。”曲多对曲快手又敬又怕,忙上前扶了他进卧室。

“乖孙,你终于跟你爹中了秀才。我跟你奶奶等这一天好多年。”曲快手拍拍孙子清瘦的肩膀。

曲长久喝多了,早就去睡了。

此时堂屋里只有曲多跟曲氏,曲多这才透露将县里商人要用三百两白银做嫁妆把守寡的庶女嫁给曲长久当平妻的事。

曲多眉头紧锁,道:“姑奶奶,我娘若不回来,我爹就会娶平妻。”

曲氏道:“家和万事兴。你姑爷爷曾给我说过,有了平妻、小妾、通房,多富贵的家也会败了。”

李炳长年在外做生意,身上又有银钱,为让曲氏心里踏实,在她怀上李老实时就承诺绝对不会再有别的女人。

村里妇人妒忌曲氏有银钱,在背后说李炳在外有女人所以几年不回来一次。

曲氏坚信李炳不会做对不起她的事。

曲多轻叹一声道:“姑爷爷说的是。可是三年后我与爹爹过了潭州的府试,还要去京都会试,所需银钱很多,爷爷看在三百两银钱的份上,会同意爹爹娶商人庶女。”

本朝科考制度分为县试、府试、会试、殿试。

过了县试是秀才,过了府试是举人,过了会试是进士,最后的殿试是定夺一榜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商人来议亲,我会让你爷爷替你爹拒绝。”曲氏望着容貌颇像邓氏的侄孙,他读书天赋不高,勤能补拙,此次中了秀才,不知下次能否幸运的中了举人,光宗耀祖。

曲多感激道:“多谢姑奶奶!”

曲氏低声道:“你与你爹若能中举,进京参加会试的银钱,我跟你姑夫说,让他与你爷爷共同出这笔银钱。”

李老实每年能给家里挣十几两银钱,外带好些实惠的吃食,能养活李家一大家子人。

这些年李炳给她带的银票都存下了,已高达二千三百两。

她支助侄子、侄孙参加会试,动用家里的大钱,是要经过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