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药女晶晶 >

第126章

药女晶晶-第126章

小说: 药女晶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瘦子,走,抱我弟弟去!”李云霄激动的咯咯大笑,拉着同时满脸兴奋的何义扬跑出大厅。

转眼过了半月,贺氏终于等到了李炳的回信,正如她所料,信守承诺同意将第三子过继姓贺。

贺氏就用了之前李炳给三子起的名字贺继业,与秦敏业同样有个“业”字,入了贺家族谱,成为贺家唯一延续家族血脉姓氏的人。

贺氏的第四子起名叫李云飞,入了李家族谱。

此事被暗中盯着李府的人以飞快的速度从潭州传到长安。

一些名门有头有脸的人嘲讽李炳为了博取贺家的好名声舍了嫡亲的三孙子,与卖女求荣的人没有区别,李炳愧对李家祖先。

消息由长安国公府的当家主母邓氏写信告诉了贺慧淑。

贺慧淑当时就哭了一通,后来贺氏知道了内心愧疚,姐妹俩抱着哭了几回。

曲氏、李老实观察仔细,纷纷询问贺氏哭得原因。

贺氏只能说是做了恶梦想到往事。

李晶晶等着卧室里没有大人时,问道:“娘,你刚做完月子没多久,有什么不舒心的事吗?”

贺氏便跟李晶晶说了此事,抹泪道:“你爷爷一世英名,此次为了过继的事做错了损了名声。”

李晶晶想想低声问道:“娘,爷爷是圣人吗?”

贺氏忙警告道:“你且莫到外头说此话。”

李晶晶眨眨眼,一字一句道:“圣人不能犯罪,天下间能称为圣人的只能是皇帝。”

贺氏定定瞧着小女儿清丽可人的小脸,浮躁烦闷的心一点点的静下来。

李晶晶搂着贺氏,头枕在她胸口,柔声道:“爷爷不是圣人,怎么就不能犯错?娘放心吧,这点事不会写到史书里去的。”

秦国公庶女打着皇室郡王旗号收受贿赂、田国公府国公爷养外室有私生子,文武百官上折子弹劾,最终也没有被何冬降爵,只是罚了银钱而已。

李炳过继孙子就是李家的家事,没有触犯律法,有什么可怕的呢。

“我这就派人把你姨请来,跟她说说你的这番话。”贺氏长长吁了一口气,几天来的忧愁一扫而空。

摇篮里传来两个小婴孩的洪亮的啼哭声,李晶晶与贺氏熟练的各抱起一个来,查看是不是尿了拉了。

李晶晶瞧看的是贺继业,一点都不嫌脏丑,道:“娘,三弟的大便有些干。娘,你要多给他喝点水呢。”

两人给两个小婴孩换了尿布,叫进两个奶娘给他们喂乳。

贺氏不怕身材走型,是怕像几年前喂养龙凤胎一样奶水不够,直接停了奶,从熟悉的曲家村里请了两个奶娘。

如今的贺氏通身的华贵气派,容貌更加秀美,透着一股威势,别说是曲家村的妇人,就是潭州官员的夫人都不敢直视。

两个小婴孩吃饱奶由李晶晶、贺氏轻拍着背顺了奶水,这就又闭眼睡下了。

贺氏握着李晶晶温热肌肤滑腻仿佛无骨的小手,笑道:“他们没有你好带,可比霄伢子好带多了。”

李晶晶问道:“二哥比大哥、小叔叔好带吗?”

“他们跟霄伢子差不多难带。”贺氏回想起当年与曲氏一起带李去病、李云青点滴往事,露出怀念的微笑。

此次曲氏非要跟她一起带两个小婴孩,被贺氏拦着了。

府里有那么多的下人,又有李晶晶帮着,贺氏实是不想让曲氏再受累一回。

时光飞逝,春去春回,转眼过了两年多。

在这段岁月里变化最大的是皇室。何冬的嫡母皇太后崩了,皇室所有人接着守孝三年,不得嫁娶。

可苦了那些早已成年的郡王、郡主,已订亲的不能大婚,未订亲的连说亲都不能,眼巴巴的瞧着中意的人大婚。

曲家的变化不小。

曲长久到了北地之后,只任了三个月清河县衙门的文书,就被封为文散官——从七品上的朝散郎,调到青城城府专门整理人口户籍。

曲快手现任官职是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军籍在北地军队,人在李炳跟前听令。

曲长久的继室丁氏到了北地的第二年,肚子就争气的生了一个男婴,曲快手大喜给二嫡孙取名曲青城,第三年丁氏又生了一个男婴,曲快手更是欢喜的给三嫡孙取名曲北河。

邓氏在北地一直受丁氏的尊敬孝顺,得了两个嫡孙,自是更加喜欢丁氏。

留在潭州的曲多夫妻因一直给林氏守孝,家里没有添丁,除了两个儿子长大了些,没有丝毫的变化。

曲多很少给曲长久写信,自然收到回信就少,特别是曲长久在信里流露出对丁氏所生儿子的疼爱之情后,曲多就更加少的写信。

秦跃家变化就是贺慧淑又生了一个肌肤黑呼呼的儿子,取名叫秦子峰。秦敏业奉贺慧淑之令,今年年初游天下历练,至今未归。

李家的变化不大不小。

李云青在何敬焱率领的虎奔军里屡立军功,已封为正五品下的宁远将军。他与李炳几年都在北地,一直未回潭州。

李去病用李炳给的本钱及商铺做了几笔生意赚了十几万两银钱,三成给了曲氏,三成给了贺氏。

李云霄与何义扬筹资,用两成利为条件请了秦山忆张罗做买卖,先后各赚了四万两银钱。

李晶晶的潭州女子技能学堂已经结业六期。

李晶晶的好友花花在十岁时到学堂里学习,结业后回到小桔村。

花花买了两架纺布机雇了人织出布来售卖,又开了一个小饭馆专卖北地的馒头、包子,赚的银钱比全家人合起来都多,还不到十一岁,上门求亲的人踏破门槛。

不止是花花,许多从学堂结业的女学生都用学到的技能找到好的差事或是在家里创业,赚银钱比家里的人都多,自是特别的好说亲事。

曾被官夫人嘲笑瞧不起的马兰已有了归宿,嫁给了药楼的李世云医师。

李世云容貌丑陋,若不是马兰名声尽毁,怎么也轮不到他娶。

马兰是看中李世云孤儿的身份,没有公婆大姑子小叔子,也就没有人说她的闲话,再者李世云医术高明,再过几年就能成为大医师。

李世云不但对马兰,就连对马兰的嫡亲弟弟马松及马家人都极好。两人成亲后非常幸福。

腊月的一天,寒风呼啸,天降小雪,潭州书院已经放了冬假,李家人已从书院李府搬回侯府住了两日。

李老实敲开了曲氏的房门,瞧着她正与与贺氏说着话,跟前坐着不知瞧着哪里发呆的贺继业及专心致志玩着手里九连环的李云飞,激动的道:“娘,爹来信了。这次爹有重要的事给您说。”

------题外话------

明天再发一章,本卷结束,进入第三卷。

这些天我一直非常疲惫,仍然坚持更新。

非常感谢订阅、送钻票花打赏留言支持鼓励我的亲们!本文本月月票榜的名次就靠亲们了。我期待着。

章节、43 初提云青亲事 李炳升县公家迁长安

曲氏满脸期盼,急问道:“你爹与青伢子过年能不能回来?”

李老实轻轻摇头,却又笑道:“娘,爹与青伢子过年不回潭州。他们开春从北地直接去长安,让咱们等去病、霄伢子参加春季科考后就从潭州迁到长安去。”

贺氏眼睛一亮。心说:北地的仗要打完了。我们家终于要去长安。

曲氏倒是对去定朝皇都繁华的长安没有什么可期盼的,但是能跟李炳、李云霄团圆就是大好事,笑道:“快把你爹的信念给我听。”

李老实叫进两个大奴婢把贺继业、李云飞抱了出去。

“爷爷可是来信了。我听听爷爷都说了些什么。”李晶晶从潭州国公府给明氏瞧了病回来。

她今年十岁,个子只比曲氏、贺氏矮一点,肌肤胜雪吹弹即破,柳眉弯弯如用笔画上去,星目闪放光芒非常有神,高鼻梁玫瑰红樱桃小唇,模样出落的非常秀丽,气质高雅极为出尘。

今个她穿着湖蓝色的长裙,外罩紫色绣银丝云图的金丝绒斗蓬,梳着双丫鬟,鬟发上只插着两支镶金钢钻的短金钗。

“你爷爷让我们明年四月搬去长安,你高兴不?”曲氏把孙子辈里唯一的宝贝孙女拉着坐到身边。

李晶晶笑道:“奶奶,长安是个好地方。我当然高兴。”

她早就听贺氏说过要去长安的事。心里一直期盼着见识一下千年历经几个朝代国都古城长安的繁华美丽。

贺氏问道:“明老老夫人的身子怎么样了?”

李晶晶收了笑容,轻声道:“老人家也就这两天的事了。”

三个月前,明氏就胃口大减,吃不进荤食,更是不喜吃素食,不到百日瘦了四十斤。

自腊月起,明氏每隔两天就要发病昏厥往鬼门关去一回。李晶晶已是第四次被秦跃夫妻请去把明氏从鬼门关拉回来。

贺慧淑不想贺氏沾了明氏的病气过给两个小外甥,死活不让贺氏去,就是李晶晶去了,也只是让她瞧完病就立刻离开。

李晶晶刚才从侯府到国公府来回不过一个时辰。

“亲家奶奶已是八十二岁高寿,说句不中听的话,就是去了也是喜丧。”曲氏前些天探望过明氏。

明氏跟她一样特别好吃,她瞧着明氏病入膏肓吃不下东西,心里知道有多难受。

她就觉得明氏与其这样受病痛折磨不如去世。

贺氏点头,幽幽道:“我姐姐姐夫已给长安国公府去了信,那边回信国公爷去了北地打仗,国公夫人长年病着,我姐夫大嫂主持府里的大小事务脱不了身,就派了我姐夫嫡亲的侄子秦安林过来,应该在这几天就到了。”

李晶晶以前听李去病、秦敏业提过秦安林,他是已故世子秦楠的嫡二子,五年前科考落榜,两年前因守孝不能参加科考,就进了军队,如今是长安城府正七品的军官。

曲氏想到明氏要是不去世就得受到折磨,晚辈也跟着受罪,不晓得自己老了后会不会这样。心里莫明烦躁。

贺氏察觉到曲氏不对劲,抬手催道:“长生,快给娘念爹的信。”

曲氏一听这话心情便好些了。

李老实已看过信,里面的内容实是不能让外人听到,把卧室里的门、门窗关紧了,等着门外下人的脚步声渐远,这才从怀里取出信来打开念。

信里内容刚开始就说了李家人迁到长安的事,而后用大的篇幅首次提到了李云青的亲事。

李云青过了年就十八岁,一直没有定亲。李家这些年门槛都要被媒婆踏破了。

皇室的公主、郡主因着长辈去世不能定亲。贺氏以为李炳一直拖着李云青的婚事是要跟皇室联姻。

今个信里李炳说出了答案,他心里的长孙媳人选有三人,秦国公秦雄晃的嫡孙女秦婉静、邓国公邓影的孙辈当中唯一的嫡孙女邓芸、田国公田进的嫡孙女田素素。

贺氏一听没有皇室的公主、郡主,心里禁不住松了一口气。

曲氏听到秦婉静的名字,立刻想到了李去病几年前说的秦国公府那些破事,飞快的瞧了贺氏一眼,见她没有反应,心里松了一口气。

李晶晶想到离家几年未归的大哥李云青,不知他模样变成什么样,性格还是那样开朗乐观爱说话吗。

她将三位长辈表情尽收眼底,轻声道:“我未来的大嫂是李家的嫡长孙媳,除去我们精心挑选,还得我大哥心里喜欢才行。”

贺氏赞同的点头,道:“娘,爹说的三位小姐想必是极好的,只是我们与青伢子都未见过,不能定下是谁。不如明年到了长安再决定。”

“长生像青伢子这么大时,青伢子都四岁了。青伢子到现在还没有定亲事。罢了,我听你们的,就再晚几个月给青伢子定亲事。”曲氏着急长孙的亲事,可觉得长媳与孙女的话在理。

李老实接着往下念信,李炳竟是当了一回红娘,给狄玉杰与已阵亡轩郡王的女儿郡主何盼牵了线,促成两人的亲事。

这门亲事是何冬与狄玉杰的爷爷定下来的。

轩郡王已去世多年,何盼过了守孝期。何盼是何冬的孙女。皇太后去世,何盼做为重孙女无需为她守孝。

贺氏笑道:“狄家几百年来从未跟皇室联过姻。这回狄老爷子可是破了例。”

李晶晶忍不住赞叹道:“爷爷可真是厉害,这样看着根本不可能的亲事已能促成了。”

曲氏好奇的问道:“她们一个在长安,一个在潭州,不晓得这门亲事你爹是怎么促成的?”

贺氏低声道:“娘,爹在北地给青伢子请了几位大儒当先生,其中就有狄老爷子。盼郡主随着轩郡王妃去北地给轩郡王招魂。狄老爷子应是那时见过盼郡主与轩郡王妃。”

李晶晶恍然大悟道:“难怪狄叔叔这几年一直未定亲事,原来狄老爷子在等着盼郡主长大呢。”

狄玉杰比李晶晶大十岁,今年已二十岁,同龄的男子都是几个孩子的爹了。

贺氏动容道:“狄家家规之严仅次于我们家,狄家男子成亲后三十岁无子嗣方能纳妾。这门亲事对于盼郡主来说极好。轩郡王在天之灵必是赞同,也会感激爹照顾他唯一的女儿。”

李老实把信交给了曲氏,与贺氏去了一进院子书房给李炳回信。

贺氏正色道:“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