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执掌好莱坞 >

第216章

执掌好莱坞-第216章

小说: 执掌好莱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亚历山大没有看到这些。本来,利维还想让他和自己一起找到一条更好的路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就在利维思索着的时候,亚历山大却再次开口了,“去年,你说过拍摄3d电影,想要改编三体,你的这个想法,仔细思索过了没有?我听说小说写完了,剧本你有了吗?”

这个问题,让利维愣住了。他刚才还在腹诽他的目光短浅,怎么突然间,亚历山大提起来这个了?(未完待续)

第三零二节 风险与投资

3d电影的话题提出,也让亚历山大微微有些脸红,这个话题,一年前利维提出来的时候,他认为太过于冒险了,不肯去做,可是现在,一年过去,他却再次提出来,他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可是不冒险,又怎么才能赚钱呢?

这两年的电影,已经让亚历山大看到了,随着时代的进步,想要赚钱,要么就得有足够的技术,要不就得有足够影响力的电影,而要想赚大钱,这两者必须都得有。

这两年最为卖座的系列电影,蜘蛛侠,哈利波特,指环王,都是在电影上映之前,就已经有着十足的影响力的作品。全美影响力前三的超级英雄,最为流行的童话故事,还有多年以来一直为人所熟知的魔幻小说——只有这样的影响力巨大的作品,才能够引起人们足够的兴趣,改编成为电影之后,才能换来很高的票房,其他的电影,总是差一些的。

这是信息化时代,一部电影上映之前是不是有足够的宣传,是不是能够引起来人们足够的兴趣,是直接关系到了电影的票房的。而电影的宣传费用给的再高,也不如早就在人们那里早就有了深刻影响的东西知名度高。

按理说,既然知道了这些,那么作为一家公司,多多的去收购一些影响力大的作品就是了。可是问题在于,那些影响力大的作品,哪里那么好收购?任何一部影响力巨大的小说,改编权的收购,都绝对不会很便宜的,更遑论其中很多已经早早的被大公司收入了囊中。谜团公司不算小。但是毕竟也不是最顶级的大公司,想要和迪斯尼这样的公司抢纳尼亚传奇这样的作品,还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某种意义上说,大片时代的到来也就决定了这样竞争下去。只会是大公司越来越大,小公司想要和他们竞争很难。毕竟,大公司的人脉,技术,科技各方面全都遥遥领先,而小公司原本可以靠着创意和新意反杀的机会。在这个时代,却越来越少。

如果只是不能够拍摄赚大钱的电影,亚历山大也许也就认命了,就算是不怎么赚钱,但是能够维持生计。也算是不错。不过,这样的模式运作下去,真的能够维持生计么?这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现在的文艺片的生存土壤,被商业大片的出现严重的挤占了,而商业大片出现了之后,投资步步攀升,现在的商业大片,没有一亿元。基本上就不算是大片了。这样的电影,赚钱的时候自然很多,拍摄了一部赚钱的作品。公司就可以有着大笔的收益,但是到了赔钱的时候,却也很猛。

为了割喉岛,卡洛克垮台了,为了风语者,米高梅垮台了。一直到这些年。大片虽然不断,但是赔钱了的电影。却也层出不穷,而对于小公司来说。这样的大投资,往往赔钱一次,就会万劫不复。

电影是个暴利行业不假,可是它赔钱的时候也是个无底洞。人们看着大公司们赚钱的风光无限,却总是忽略了那些惨死的小公司和底层。

谜团公司现在不算小,拍摄的电影也都算是比较赚钱的。可是,他们的这些电影里面,无论是生化危机还是x战警,都是在当初还大片时代方兴未艾的时候买下来的版权。现在这个时代,他们抱着这两个摇钱树可以赚钱,可是,如果人们对这两个系列失去了兴趣之后,他们该怎么办?

继续去买好题材?那得多少钱?挖掘新题材?利维以前的两次赌赢了,不代表他可以一直赌赢下去,万一他输了,怎么办?

大片时代对于这些小公司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很大的冲击。传统的小投资不再赚钱,而大投资过于冒险,这使得他们的生存环境其实也是变得更为困难了。

谜团公司的花费并不少,租用的场地,器材设备,公司里的工作人员,科技研发,这些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往里填充才行,拍电影赚钱可以养活他们,但是,如果真的拍砸了一部电影,一下子折损一亿的话,那么,亚历山大能够想到的方法,除了靠着电视剧那边的收益往回补,就是希望利维往里砸钱了。

当然,以电视剧的收入,大概不会破产。而且,亚历山大并不怀疑以利维对电影的热爱,他会这么做。可是,自己经营的电影公司最后经营到了赔钱,靠着合作伙伴赚来的钱往里砸——这种事情,无疑是对亚历山大的经营能力的一种侮辱。

没有哪个人喜欢失败。

时代的发展,给了公司太大的压力。因此,亚历山大在经过了思索之后,也逐渐接受了利维去年提出来过的3d电影的构想了。

3d电影无非就是投资非常大,可是现在的电影哪一部投资小了?

对于现在的谜团公司来说,赌博是必须的事情,既然想要赌,也许3d电影,反而会成为手中的一张王牌。而且,三体这个系列,虽然不算是什么太受瞩目的系列,但是相比较而言,风险性还是比较小的。

既然现在随着事态发展,他们不得不去赌博,那还不如尝试更大的赌博。

听着他的问题,利维也开口了。

“三体2现在已经截稿了,只是我们还没有商量好,是先改编剧本,和第一部一样,先以电影形式上映,还是先发表小说,提高观众的期待程度,然后再拍摄电影。因为这个还没有定,所以3d和2d的事情,我自然也是没有思考的了,如果改变的话,3d和2d的侧重点肯定不同,我们该如何拍摄肯定也得仔细思考,这些方面我还没有动手。”

一部小说想要改变成剧本,除了故事之外,从场景设计图,到人物建模,都是需要一点点去做的,尤其是这样的商业大片,不是可以坐在家里自己完成的。3d的电影在拍摄方法和构图上,都会和别的电影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剧本肯定也会差别很大——亚历山大虽然不太懂得写剧本,可是一个剧本是什么样子的,他还是清楚的。

利维也知道,这方面瞒不住他,所以也没有急着动手写剧本——他是希望拍摄3d的,因此,他会给亚历山大时间,等待亚历山大想通了。

而现在到了时候了。

“那么,你写的时候,还是按照3d的来吧。”听了利维的话,亚历山大沉默了片刻,还是开口了。

“怎么了?想通了?”利维笑着反问道。

“新线公司现在正在准备筹集资金,拍摄一部名字叫做黄金罗盘的电影,这个电影投资1。7个亿,显然,他们也是准备赌一把的了。如果我们的公司发展下去,想要和他们竞争,也就只能够和他们一样增大投资拼命的赌下去了。那么与其一部部的赌,还不如一口气全都压下去——反正对我们来说,任何失败都是很难承受的,那么还不如一次赌个痛快。”

亚历山大看似答非所问,但是还是解释清了他的想法,说话的时候,他自己的话语里,也有些说不清楚的意味。

想当年,一部泰坦尼克号投资2。4个亿,硬是差点拖垮了两个大公司。而现在,随意一部电影,就开始有着这样高的投资。新线公司一向都不算是大公司,可是他们现在,竟然也敢于有1。7亿的投资了。

时代不同了,投资是越来越大了。

这样下去,以后会不会有电影投资超过两个亿,甚至更高?亚历山大认为完全是有可能的。要是这样,那2d和3d,还有什么区别?

听着他的话,利维也是微微点头,他记得很清楚,黄金罗盘是拍摄失败了,然后新线公司就被迪斯尼收购了——在这个时代,投资一部电影失败,就是这个下场。

一年前,他就认定随着时代推移,亚历山大会认识到了他的建议的意义的,而现在也是时候了。

“比起来一部部电影慢慢的投资,慢慢的承受压力,还不如直接来个漂亮的尝试,赌一把吧,就看看我们是不是有赢的可能。”

亚历山大挥挥手,带着些许豪气下了决心。

可他的话还是只说了一半。

他知道这样的做法,确实是一种赌博,不过,这个赌博,是一年前利维提出来的。既然是利维提的,那么他也应该有一些把握。这些年来,利维的每一笔投资都做得不错,这也让亚历山大心里面,也隐隐的认为利维这次能够成功。

只是这话,他不好意思说:总是依赖着利维发展,他却对电影的事情一窍不通,总是这样,这个合伙人也觉得有些丢人。

只是,这份心思,就是他不说,利维又怎么会不知道?只是,他也轻轻地笑了笑,没有去揭破。

“这些都没有什么问题,”对于亚历山大的安排,利维全都答应了下来,在投资上面,亚历山大决定值得信赖,“相信我,这个电影肯定会很好的。”

有朋友的信任,总是件好事。何必去打击他的自信心呢?自己更应该做的,不是给他信心吗?

而且,他本来也认定这会很好。

更高的科技水平,更深邃的思想,在这个越来越不重视电影思想性,只注意电影特效的时代,完全就可以实现全方面的胜利。自己的这一部电影,是筹谋已久的,无论是科技还是思想,在这个时代,他相信他都可以做到最好。(未完待续)

第三零三节 新东西

颁奖季的到来,在人们的讨论中进行着,只是,比起来往年很多出色的电影热潮不同,今年的热潮显然在夏天就已经过去了,这个冬天,电影市场意外的寒冷。

比起往年来,今年的颁奖季节显然缺乏足够的大片来支持局面。传记电影虽然在严肃性,真实性上都要远远盖过别的电影,可是在受欢迎程度上,却要比别的电影差很多。一年下来,这些电影充斥着颁奖季,自然也让人们关注度大大减弱。

“现在的好莱坞,可真的不如90年代了。”

就连媒体,也发出了这种赞叹。比起来94之后那几年好莱坞的辉煌时期,现在的好莱坞的艺术电影的光景实在是有些低迷。

而正如同好莱坞此时的低迷一样,利维的电影,此时似乎也在面临着低迷的处境。

和亚历山大想的差不多,这一次的奥斯卡,利维的电影《触不可及》也获得了多项提名。在最佳电影,最佳男配角,最佳配乐,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这几个方面,电影都得到了提名。

在利维认真对待配乐和艺术指导的时候,这些方面的进步,还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利维的公司有着相当雄厚的家底,只要他肯下功夫,这些方面都可以改善。[·]

唯一和亚历山大想的不同,利维这一次虽然在金球奖上和导演工会奖上都得了提名,依然是没有得到奥斯卡的最佳导演的提名。显然,和金球奖,导演工会奖这些不太在意给一个导演反复颁奖的奖项不同。奥斯卡在这方面,卡的依然是比较严格的。虽然利维的电影拍的很好,可是,他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过去的他自己。没有太大的进步。奥斯卡就依然是不承认他。

而且,不仅如此,这一次似乎奥斯卡对他格外的严格。以往的时候利维的电影总是能够在摄影,剪辑这些技术方面获得一些提名的,可是这一次,它也没有什么收获。

要说利维的电影在这方面不是最好的。那也许有可能:毕竟谁都不能够保证,自己的电影每年在技术上永远世界第一。可是连个提名都没有,这样的做法,显然就有些刻意的打压意味了。

奥斯卡有些时候,总是要玩一些平衡的。当初他们给三十岁的利维连续两年颁发最佳导演的奖项。把他迅速的捧成了好莱坞年轻导演的第一人,而现在,他们也需要让这个大导演的落败,来替奥斯卡彰显一下成色了。

这样的结果,对于利维来说,显然是个大失败。而刻意的打压了利维之后,似乎也意味着这一次奥斯卡的走向如何不言而喻了。

而奥斯卡的最后奖项的颁布,也并不出乎意料:最佳男主角被杰米。福克斯拿到。最佳女主角则被斯万克拿走,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则是被伊斯特伍德和他的百万美元宝贝拿到了手里。

这个结局并不算十分出人意料。毕竟百万美元宝贝这部电影在叙事上,比起来飞行家严谨一些,而利维的触不可及则是吃亏在了利维已经连庄过奖项,不太可能拿奖。和他们相比,伊斯特伍德长年在圈子里面,积累下来的人脉也好。名气也好,都是别人很难与之相比的。因此他拿到了奖项谁都说不出来什么。

对于这个结果比较失望的,则是飞行家的剧组。小李子前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