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执掌好莱坞 >

第13章

执掌好莱坞-第13章

小说: 执掌好莱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电视剧,主要需要反映出来的概念,也就是几个:家庭,中年危机,还有善有善报。所谓的黄金法则,突出的主角性格,也是为了这几条服务。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人物性格拆开,分散到各个人身上去,这样做,可以让这些问题更加突出,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美国的电视剧,是放给18-49岁的年龄段的人看的——因为这个阶段的人有购买力,广告商最为喜欢他们,所以电视剧就要拍给他们看。因此,在美国电视剧中,强调的始终也都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关心的问题。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是有了家庭的,所以要强调爱家庭,家庭好,时不时的展现一下花花公子的生活多么的空虚寂寞冷,这是其中一个主基调:因为看得人大多都有家庭,得让他们自己寻找幸福感。其次,电视剧中很多时候都喜欢强调人到中年之后的各种危机,家庭,身体,工作,人际交往,各个方面——因为电视机前的观众,也都有类似的问题,展现这样的问题,他们都很关注,有代入感——所以到了最后,不管再严重的危机,最好都得让主角能够度过去,以免观众觉得虐心。而怎么度过呢?一者自然是家庭的支持,二者就是用压根不切实际的好人好报来解决这个问题:总得让观众有个做梦的余地,生活如此不堪,电视剧就别再添堵了。

电视剧的制作,是为了让人看的。花花公子是不是真的空虚寂寞冷?好人是不是真的有好报?人们遇到的危机是不是真的能解决?那些东西何必在意?反正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就行了。

所谓的黄金法则,就是为了把这些问题,全都聚集到一个人身上去:得有家庭,心理问题促使了他的中年危机,再加上主角的朋友和对手的善恶报应,这些东西,也就凑成了电视剧。

可现在,利维要把它拆开。

“几个主要人物,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男主角是负责心理疾病的,这个角色需要年纪大一些的,因此用来承担中年危机的任务再好不过。而他的助手,另外一个主要角色我建议设置成为女人,这样做可以更好的偏重家庭,女人多照顾家庭比较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然后,两个人之下的几个探员,得有一个入队时间较长的,负责的是各种纠结,工作中找别扭,总之,让人们看到工作中有麻烦是可以通过努力克服的。而另外一个,则是年轻人,刚刚进入工作的,让人看到一个人的进步成长——这几个人,把所有的人主要要写的东西全都肩负起来,每个人负责一个部分。而后,再来个插科打诨外加附送心灵鸡汤的,以及一个比较混蛋的警探给他们找麻烦的,这基本上就全都齐了——罪犯方面的恶棍,我们可以晚些再塑造,因为这个方面的灵活性可以更大一些。”

利维在纸上轻快地写写画画,把自己的想法全都写了出来。

把所有的看点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固然可以让一个人的戏份大增,魅力大增,但是这样做,也有可能会让剧情因为过度向某一个人倾斜,而导致整部剧的结构失控。很多美剧到了后期,全都是主演一个人的工资高的离谱,这就是这种失控造就的。而且,这样塑造,人物过于雷同,每一个主角都是心理问题,家庭纠纷,工作全能这些东西,也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想成为电视剧主角的必然前提,莫非是得有个悲惨的童年才行么?

“最后,团队领袖这个人物,我建议使用学究型的人物,好处是可以加深剧情,而且,可以把领袖才华的部分分到女性角色身上去,使得女性角色不至于落为花瓶酱油。”

最后,利维又提出来了关于主角的设想:在他的记忆中,csi的三部,有三种不同的老大,不过,利维相信,最能够体现不同的,还是lv篇的主角。

好莱坞是时候需要变革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随着收费电视台的增多,收费电视台制作更加精良,尺度更大,演员更好的时候,公共台才出现了团队型人物,才开始转变为学究型主角的模式。有钱的收费台拼制作费,而没钱的公共台只能够拼故事情节,靠着更进一步的故事情节,他们才能挤占市场。只是,这些东西,利维给他提前了。别人没有压力,不思进取,利维身上,可有的是压力。

“可是,这不符合布鲁克海默模式。”鲍勃还是有些担心。

布鲁克海默是好莱坞最顶级的制作人之一,从70年**始,他就是好莱坞的顶尖人物。他有过很多的传说,有电影拍摄中的布鲁克海默特色,也有电视剧制作中的布鲁克海默模式——这个模式,是针对传统的高大全的主角而出现的。在他之前,大部分电视剧主角还都是比较喜欢塑造全能,全面的人物,而他的创举,就是开发了一个新的模式:**英雄模式。主角在做着英雄的时候,身上总是带着一些**气息,反而能够更加贴近人类,让人们更加喜欢。

在70年代,因为看惯了高大全形象,人们全都不满意于主角的无所不能,那个时候,横空出世的**英雄模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布鲁克海默立即大获成功。而到了90年,人们对**英雄模式,其实也已经不是特别热衷了——几乎所有的电视剧主角全都是**了,人们自然也就逆反了。当很多人都已经把**英雄奉为金科玉律的时候,那么,新的东西,也就该应运而生了。

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转——这是商业规律。当别人都已经可以把**英雄模式玩得很好了,那么,也就没有必要保持这个模式不放了。第一个研究出来的是天才,跟着使用了二十年还不撒手的,那就是蠢材了。

他的这个模式被很多人奉为瑰宝,严格遵守,可利维看来,已然过时了。

“**英雄么……确实很有趣,不过,现在我不考虑了。”利维笑了笑,“既然是我拍摄电视剧,那么,让我们做一个利维模式出来吧——连自己的模式都没有,还算什么成功的制作人?”

第十五节 一个电视剧本的诞生3

当利维说出来自己要搞一个利维模式出来时,他注意到,鲍勃的脸色,绝对可以说是变换奇妙的。

想想也是,就在前不久,他才刚刚扑街到了自杀呢,现在才过去没几天,就想着要搞一个自己的模式出来了……这基本上就跟看到一个走路都会平地摔的人,大喊要挑战泰森一样,正常人听到了这样的说法,当然都会是感觉不可思议的吧。

不过利维很清楚,只要自己做了,那么,肯定就会有一个利维模式诞生了:从独角戏到群像,从侦探到分析,这样的模式一出来,对于现在的罪案剧的冲击,绝对是无与伦比的。

90年代后期,已经是收费电视台开始冒头的时候了。只是现在的电视台,大多都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还依然停留在老的套路上,没有什么改进。利维的这套东西,是世纪之交的时期,白热化的抢占市场份额的时候才出现的电视剧,在竞争中产生的东西,本身就比现在的这些电视剧有着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而只要他的电视剧成功了,他相信,电视剧的仿作绝对不会少了。这些仿作本来也是相当猖狂的,利维甚至很确定,只要他成功了,那么,什么海军罪案调查处啊,什么犯罪心理研究啊,类似的团队+专业的幌子会立即流行,这类的换个壳就放上来的电视剧也不会少了。电视剧和电影不一样,同一题材的电影连着防作难以成功,电视剧仿作则很容易成功,只要自己能够成功,那么,一个利维模式,肯定就会应运而生。

新的模式一旦产生,就会有很多的效仿者。自己玩科学检测,其他人可以玩心理分析,可以玩dna鉴定,甚至可以拿着灵媒出来说事。不过再怎么说,他们也都是跟在自己后面学,论及开创性,他们都是跟在自己后面学习的。也只有有了这种影响力,利维的做法,才会获得逼人的青睐。

这是代差的碾压,自己建立一个自己的模式是必然的。利维不敢于保证,自己的电视剧的细节方面,一定比别人强,可这种模式的建立,可以让他在竞争中领跑。

“好吧,按照你说的来就是了。反正钱是你找来的,原创的主意也是你的。”鲍勃沉默了一下,然后才开始点头,“那么,既然基调定下来了,就跟我一起研究怎么塑造人物吧。”

鲍勃摇了摇头,没有再和他争论。其实,鲍勃也隐隐的感到了,这种模式说不定能够大获成功,只是,见惯了老一套东西的他,实在没有足够的勇气搞这种创新。看看面前的克拉克只是冷笑不吭声,他也就知道,克拉克也支持利维,他也认为对自己的电视剧进行改革,总比照搬套路更好。

那么还有什么可说的,制作电视剧就是了。

人物的塑造,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每个人物都有着不同的性格,那么,在写大纲的时候,就得给每个人物一个比较合适的背景:从哪个地方来,有怎样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作为一个人,有怎样的语言风格,动作习惯,穿着打扮。人和人的互动中,该如何展现人们的脾气和性格……这些东西,都得是考虑到了的。

“这方面你是行家,你说了算。”利维笑笑,把主导权给了鲍勃,“需要注意的,就是把人物的关系做的稍微突出一些。人和人之间的温情,是需要强调的部分。”

这些方面,看似很简单,但是做不好的话,问题就会很严重了。在国内的时候,利维见过不少的剧本,都是类似的毛病一大把:某个大学学建筑的角色,口口声声说自己大学四年如何如何,完全不顾建筑学是五年学制;某个号称买饭买菜钱都吃紧的小两口,一人一个,好像那玩意儿很普及;某部电视剧里,有人穿大衣,有人穿t恤,神奇的让人完全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季节,更别提那些古装剧里面,五花八门,什么玩意儿都有,大爱无疆秦始皇,满口主子爷的三国,代代都是情圣的辫子家族……这方面就是吐槽都无从下嘴。

利维上一世的时候,对于这些情况,就已经很不满了,可他人微言轻,没有办法纠正。到了这一世,自己做电视剧,他当然不愿意犯这些错误。而如何才能够做到不犯错误?当然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这也就是为什么,利维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写剧本的事情,一定要找别人和自己一起做的原因。作为一个穿越者,在大体的维度上,他看事情非常准确,这是穿越者的特权。但是说到了创作剧本,他还是稍微差一些的,他出身国内,国内的剧本一向比较粗枝大叶,因此,在这些方面,他不可能做到全凭一己之力创作剧本,有人帮助才可以。没有人帮助,他不可能做出来电视剧,而有人帮助的话,他几乎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把电视剧做出来了。

不管是不是穿越了,有自知之明是件好事。认为自己是穿越者就一定能写出来好剧本,那种自信利维没有。

至于说因为别人的参与,跟原版做出来不一样……这个问题倒是不大。

首先,利维毕竟还在这里把关,而且还可以提出来建议,有什么地方不符合想法,他可以纠正回来。其次,他抄袭的,本来也是概念,而不是具体内容。一部电视剧,把握住了成功点就可以成功了,非得连台词都抄的一模一样,那也太丢人了。同样是抄袭仿作,日本人照着神探科伦坡搞出来了古?任三郎,而国内的有些剧根本连台词都是照着美剧字幕组的翻译抄袭——就算是抄袭,总也有个差距,连抄都抄不好,那也太丢人了。

当然,抄袭这种事情,怎么抄都不算光荣……至少利维现在,不觉得自己这么做事很光荣。不过,利维本来也不是以道德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上辈子混了十年娱乐圈,他也见惯了各种事情,对于抄袭别人的作品,他也是抱定了别被人逮到就好的态度。

而且,说是抄袭,其实也是另起炉灶了。虽然利维说着话的时候把这部电视剧定名为csi,但是其实他清楚,这部电视剧只怕和记忆中的会差别很大的。他的做法说是抄袭,其实更多的还是仿作——抄一个骨架,然后往里面填塞内容。别人仿作都玩得风生水起,自己既然也是仿作,那么,有什么不可以的?

自己不是完全照抄,而娱乐圈对仿做的也是能够容忍的,那么,利维也不觉得自己有必要非得把自己的道德档次拔高到圣人地步。自己做的事情很多人都做过,道德方面,自己对得起自己的标准就足够了。

更何况,利维也知道,就算是做小人,自己也只能够这么做。因为这么做保险,自己想要有未来,道德低下一回,也只能这么办了。

“这个没有问题,如何在故事主线和人物线上平衡,这是编剧的活儿。”鲍勃一口答应了下来。

电视剧的编写,有了足够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