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甜园福地 >

第311章

甜园福地-第311章

小说: 甜园福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阿文也对此很有信心:“嫂子,今天我们把那一片都拿木棍捣了一遍,证明确实没有任何异常,这会儿还有府兵巡逻呢,巡逻兵也每人都配备了木棍,随时敲打着地面,专门针对着挖墓贼的动静的。”

那还有什么难以启齿的?在阿圆看来,只要安全就可以万事无忧。

胡不语脸上阴晴未定,思思艾艾的语气可不像从前那个果断的大男孩了。

“嫂子——是这样——新房隔壁——死了人——停了——棺材——”。

这事儿确实有点忌讳,没人愿意成亲的当口,隔壁还要哭声阵阵,从古到今,这都不算吉利。

任凭你再大的本事,也不能阻止人家死人吧?何况还有“死者为大”的老规矩?

就连在路上,花轿若是遇到抬棺材的“丧轿”;还要主动遮红毡;放鞭炮;改道前行,绕过“丧轿”的。

胡家的新房距离县衙不远,也都拾掇好了,不可能临时更换地点成亲。还有盗墓贼们的觊觎,采莲成亲的日子更是不能再往后拖。

胡家和白家也都不是跋扈的脾气,更不可能把人家的“棺材”丢出去,人死了,自然会有上门吊唁的亲朋好友,陪棂的家属得哭声阵阵,这婚事儿,怎么琢磨都有点窝心……

这倒真不怪胡不语的脸色难看压不住事儿,年轻人嘛,摊上这个谁都没办法不心里不舒坦。

这要是让采莲知道了,那心里也得千转百回吃不下饭。

白老二是用商人的手段处理问题的,这事儿根本没让小阿文和胡不语插手,他去隔壁送了丰厚的银子,请人家把丧事尽可能办的低调一些,少影响隔壁的婚事。

“幸亏那家的亲属不多,死的是个孤拐老头儿,据说只有一个儿子一直在外地,刚刚奔丧回来的,连媳妇孩子都没带回来。明日出殡,只扶着棺材出城安葬,一应吹打弹唱哭丧都免了,出殡的时间也放在了下午,在新人拜堂成亲之后,尽可能悄悄地出城,不影响咱们。”

用钱财开路,比用势力压人还得算强,大家其实都没有更好的办法。

阿圆安排吃饭,采莲就不能再出来跟未婚夫见面了,干脆,让几个小孩子跟着姑姑在一个房间闹腾,也免得影响了新娘子的情绪。

这顿饭都吃的有些沉闷,封建迷信思想太过严重了。

阿圆不得已讲了个故事:“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个秀才心里立刻‘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活见鬼,赶考卡子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考试时文思枯竭,最后果然名落孙山。”

胡不语的脑袋垂得更低,就快要埋到饭碗里面去了,读书人很在意这种寓意,事实上他自从知道了隔壁的丧事,就一肚子不舒服难以排遣了。

“嫂子,别讲这个了,吃饭的时候,说啥‘棺材’的也不吉利。”白老二是个生意人,更讲究这些虚幻的东西,据说,如果出门做买卖的时候,一迈出门迎头遇到“棺材”,那就立刻回家,放弃这笔挣钱的机会。

也确实没人愿意在餐桌上谈论这种东西的,可是齐阿圆偏偏不肯太信这邪,她知道,如果这个心结打不开,明日的婚礼上,胡不语的情绪也不会提起来,再影响到以后的夫妻相处就更不好了。

很可能,原本夫妻之间的一点简单小事儿,就会当做是天意要拆散他们,回想一下,成亲时就不顺利不吉利的嘛!

阿圆的这个故事必须要讲下去:“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那不是既有‘官’也有‘财’吗?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红运当头了,一定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十分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个人都对家里人说:‘棺材’真的好灵。”

小阿文和胡不语立刻就明白了这个故事的深意,任何事情都不能钻牛角尖儿去想,换一个思路,隔壁的“棺材”就不是霉运,而是“大吉大利”了!

“升官,发财,棺材,官,财!哈哈……”,就连白老二也喜笑颜开,他今天去隔壁送银子搞协商,心里头就一直犯堵呢,觉得这丧事儿不但影响到妹妹的婚事,也同时会带坏自己的财运。

现在想想,小阿文和胡不语都是读书人,应该奔着升官去的,自己是个买卖人,奔的是发财,这么组合起来,可不就是“棺材”——官,财,都齐全了吗?

“嘿嘿,我看着,那家的儿子不一定孝顺吧,那棺材的个头儿倒是不小,上好的棺木呢,也就是说,我们哥儿几个的官,财,也小不了!”白老二几乎要手舞足蹈了,刚刚没心思吃饭,现在一转眼就扒拉下肚子一大碗。

胡不语的神色也舒展开了,这人的情绪是有传染性的,现在,越是往好处想,就越会觉得这事儿透着吉利。

ps:

晚上还有一更。

第四百四十八章 待嫁

送走了踌躇满志的胡不语,阿圆去采莲的房里,绿柳和李薇都在呢,正小声的嘀咕着什么敏感的话题,采莲的一张脸红的跟涂了胭脂似的。

“好了,这是当大嫂的正该教育的内容,阿圆的画工可比这些强,我们就别跟着凑热闹了。”李薇扯着绿柳往外走,还一边挤鼻子弄眼睛对阿圆,塞过来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阿圆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地方牵扯到自己的画工了?

手里这小册子菲薄菲薄的,聊聊几张纸,封皮上也没有什么标志,阿圆漫不经心的翻了一翻,“哄——”,脸上也登时红透了。

这大概是绿柳给小姑出嫁的提前筹备,图册里全是一张一张“鬼打架”内容,其实就是给新婚的男女普及知识的。

怪不得李薇那张脸神神秘秘的那么欠揍,一定是想起来自己当初描画过的那几张“春宫图”了,躲在她家书房里费了不少的劲儿,才勉强画好了的绝版美图,最后却被李薇两口子给祸害了。

这本册子确实跟阿圆的画工相差很远,可也是货真价实的“春宫图”啊,当嫂子的可怎么开口讲解内容?

说实话阿圆对这个可不擅长,原本想要多嘱咐小姑子几句的,现在只想落荒而逃。

“那个——小艾啊,你要记得时刻不离开采莲身边,有什么事情马上大喊。”阿圆口里说着这个,一双手却把那本小册子塞到了采莲怀里:“好了,就这样,自己看看,不懂的地方,去问——你二嫂。”

就算是真的看不懂,估计采莲也不会敢于问出口,阿圆狼狈逃窜,院子里,那两个发了坏的女人。还在等着她。

“就知道你坚持不了多大会儿,怎么?当初自己都能画下来,现在连看看讲讲都不敢了?”李薇笑得跟刚吃了盐的老鼠似的,终于逮到了嘲笑阿圆的好机会。

她倒是可以没心没肺的调笑,阿圆的脸皮可没那么厚实,因为郡主府里现在黑影里都是护卫,房顶上地下大缸里全有埋伏,说个荤腥话可不行。

只能装作没有听到了,好在绿柳还算善良,赶紧拉着嫂子说些正事儿。明日的各项安排重新过上一遍。

还要大半夜的就开始给新娘子沐浴更衣化妆呢。阿圆安置绿柳和李薇都赶紧去睡觉儿。丫丫和宝儿留恋着不肯走也不行。

“影二,影一还没回来吗?”阿圆来给三个小子检查盖被子的情况,忍不住对着虚空中质问。

这么关键的时刻,多一个武林高手比什么都强。怎么偏偏影一和吴路就此失踪了呢?

虚空中似乎有了些动静,只要宋征儿在的地方,毫无疑问,影二一定就会在场。

“没回来,郡主。”

阿圆没忍住失望之情,摆摆手往屋子外面走:“明天几个孩子可都交给你了,那几个护卫要是被展堂骗了不稀罕,你一定要坚守立场。”

“嘁——”,虚空里的影二似乎对这个问题很不屑。不过,阿圆猛一下回头,正好发现“小老二”的床上似乎有了点小动静,又迅速的恢复了安睡的模样。

这小子,越来越难淘了!

张大山在门外待命:“郡主先去休息吧。属下到了时辰就会叫您,弟兄们今儿晚上就已经把沿路看管住了,保准儿明天出不了问题。”

“我们的人手够用吗?这一路上最不安全了。”阿圆依然不怎么放心,几十个人护卫和几十名府兵撒到沿途,也未必就没有一丝漏洞。

“够用的——”,张大山迟疑了一下:“我发现,祁阳那边也过来不少军士,埋伏在新房附近了,我们的人,只需要集中在沿路就行了。”

祁阳的兵蛋子也来了?那为什么白承光没来家里打招呼?这事儿还真是越来越神秘,失踪了吴路和影一,连丈夫都跟自己躲躲藏藏起来了。

既然他们愿意这么神秘着,那就神秘着好了,反正都是为了采莲的安全。

阿圆现在还没办法想到,这件事其实已经不仅仅是掳掠少女的个案了,很可能,跟什么大案要案甚至国事息息相关。

这一夜其实谁都没睡好,阿圆只觉得刚刚闭上眼睛,就听到院子里有了动静,“窸窸窣窣”的,还有低哑的打招呼声,是绿柳带着专管新娘子沐浴的婆子来了。

丫鬟们根本就没睡,灶房里的大锅连续烧着热水,据说,新娘子沐浴是需要好几遍的程序的,去污添香样样不能落下。

不知道当初的齐阿圆有没有经过这种仪式,阿圆心里头还有些怅然,估计齐家后母那时候绝对没有这种心思,一个小包袱就把后闺女给打发了。

半醒半睡的,采莲那边的三遍香汤沐浴就算完成了,再待绞干了头发,还有专门请来的喜娘和“全福好命婆”给“开脸”“上头”。

“开脸”是指女家喜娘用五色棉纱线为新娘绞去脸上汗毛,也俗称“开面”,使面部显得更为光洁。

阿圆在睡梦里,也听到了采莲似乎在低叫着“痛”,看来,这“开脸”也不轻松,更不舒服。

“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梳头要用新梳子,助“上头”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俗称“好命佬”及“好命婆”,即指这人是六亲皆全,儿女满堂之人。

这时候就需要阿圆这个长嫂出场了,据说前几下梳头得用新娘子的母亲,采莲这里是打小没娘的娃儿,就要依靠长嫂了。

一下一下的还有规矩,阿圆再累再困也不能含糊,随着她的木梳子沿着采莲的一头青丝从上到下梳去,那个“全福婆”口中还有说法:“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接下来就可以交给“全福婆”了,新娘子的发髻阿圆可不会梳,这“上头”不只是包括梳发挽髻,而是指整个头部打扮,还要画眉,涂脂搽粉等。

这个“全福婆”就来自采莲的“美丽坊”,这梳头的手艺还是采莲言传身教的,这次的新娘发式,也经过了她们两个反复尝试,结合着阿圆记忆里的清朝宫廷发式定型的。

先把头发梳理直了,再在头顶上面扎一个半扎发的小马尾,接着再编成一个麻花辫,这个辫子编得那叫一个结实,这位“全福婆”手上很有劲儿。

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个麻花辫子盘到头顶上面去,再使用簪子固定好,余下的头发一分为二,再在中间安装上一个燕尾假发,调理到最中间的位置固定结实。

接着从左边取一股头发,再绕过发髻的下方,紧紧地盘好固定好,右边的头发也是一样的处理,把下面的头发都盘到上面。

这发式可是头一天见人,采莲这是憋着劲儿的要一鸣惊人呢!

不过,新娘子的脸部妆扮就不能交给别人了,早早的就说好了要让阿圆出手,前后左右查看了一番,结合采莲今日的红色嫁衣和新式发型,阿圆开始润色调香,新娘子完全可以大胆明艳,权当是在作画了。

那双同样染成红色的真皮高跟鞋就像一个高贵的公主,原本长的曳地的裙幅,一下子就可体了,荷叶边层层叠叠的围在脚边,就像蹬着一朵火红色的祥云。

这个时候,天色竟然就蒙蒙亮了,怪不得喜娘一定要大半夜的开始折腾,女人精心拾掇起来,根本就没有时间观念。

还得给新娘子吃点东西呢,从昨儿半夜里就没让采莲喝水,吃东西也得讲究着,煮熟的鸡蛋掰成小块儿往嘴里送,还千万不敢把口唇上的胭脂给吃下去了。

直看得阿圆伸脖子瞪眼,难为小姑子是怎么咽下两枚鸡蛋的。

“不能喝水,那就来碗鸡汤——”,郡主的话没说完,就遭到了一票女人的集体反对。

据说,原因是新娘子不能在这一天出恭,万一喝了水憋不住了就丢人了。

真不知道这是哪一家的破规矩,阿圆嘱咐小艾:“甭搭理这些,采莲到了胡家,想干啥就干啥,那净房肯定在卧室里就有,谁还能阻拦着人家拉撒了?”

采莲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