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顺治王朝之静妃传 >

第163章

顺治王朝之静妃传-第163章

小说: 顺治王朝之静妃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和孟古青你一言,我一句的,不知不觉就到了慈宁门。下了轿辇,二人并肩走入。孟古青左右环顾,见无旁人,才悄声道:“想是皇上今日政事太忙,宫人们没敢与皇上说罢。皇后和玉福晋,今儿个为了件衣裳打了起来。”

“皇后和玉福晋,皇后好端端的跑到冷宫去作甚,怎的还和冷宫的人争起衣裳来了!”皇帝显然有些生气,在他看来,玉福晋不可能从冷宫里跑出来的。

孟古青无奈的叹了口气,摇摇头道:“臣妾也不知晓,今日午睡醒来,就听说皇后出了事,去的时候,满屋子的人,黑压压的一片。”

走过慈宁门,再走上几步,就到了慈宁宫。福临听了并无太大反应,似乎在说别人家的事儿一般道:“她们打得厉害么?”

孟古青边走着边道:“说是挺厉害的,玉福晋差点没让皇后掐断气儿,臣妾见着玉福晋脖子上还有掐痕。不过皇后也没占便宜,让皇额娘给训了,训得泪眼汪汪的。”

“这么说,是皇后打赢了?平日里瞧着皇后柔柔弱弱的,竟然能打赢了玉福晋!”皇帝很认真的说。……

且行且说的,二人已经到了慈宁宫,立马正儿八经的走进正殿,规矩的朝着太后行礼。与今日在坤宁宫的模样相比,太后委实的和蔼可亲。

慈宁宫中还熏着香,味道闻着很安神,很适合太后。

过了一会儿,董鄂云婉也来了,大约是因畏惧太后的缘故,所以先等着皇帝到了,才前来,当着皇帝的面儿,太后也不会太为难于她。

差人将膳食呈上,太后先说起了客套话:“哀家老了,若是今日不传话,你们这些年轻人啊,都不愿意前来。”

“皇额娘说的这是哪里的话,您这般的容貌,若是与臣妾一起出去啊,只怕旁人还以为咱们是姐妹呢!”孟古青嘴甜,倒真是说到了太后心里去,哪个女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年轻的。

太后也真乐了,对于这个失忆的侄女很满意,脸上是浓浓的笑意:“这孩子,胡说些什么呢!”

孟古青盯着太后,很诚恳,很认真的说:“臣妾所言句句属实。皇额娘若是不信,可以问皇上,皇上您说是不是?”孟古青笑问皇帝。

福临与太后关系一直不大好,少有玩笑之时,孟古青这般一说,他也只得附和道:“静妃所言极是,皇额娘还年轻。”

董鄂云婉今日前来之时便战战兢兢的,生怕太后找她的麻烦,此刻用膳也是缄默不言,生怕说错了话得罪了太后。就是当真要得罪了,她也不愿当着皇帝的面与太后起干戈。

听得福临这番夸奖,太后乐呵呵笑道:“你们这嘴就是甜,哀家自己老不老,哀家还能不知道?真是……”

皇帝的话虽不多,但太后心里也真是高兴了些,对孟古青的好感更是倍增,加之今日孟古青在坤宁宫的表现,太后更是打心眼里喜欢孟古青了,深觉失忆的孟古青比宝音要好。且皇帝还喜欢,有她在,也好缓和自己与福临的关系。

熏香入鼻,伴着饭菜香,孟古青闻着有些不习惯,大约是因为慈宁宫的今日换了熏香罢,也不知是用了什么香。闻着很熟悉,像是太后送的佛珠那味儿。

今日这晚膳用得和乐融融,水火不相容的静妃和皇贵妃也是一团和气。用过晚膳之后,太后这才说起正经的来,沧桑的眸光散在三人身上,叹息道:“今日皇后和玉福晋闹的事儿,你们都知晓了罢!哀家往日可真是看错了,原以为皇后是个乖巧的孩子,又贤惠。不想,竟做出这等之事……”

“皇后因着几件衣裳,跑去冷宫和玉福晋打了起来?原也不是什么大事,皇额娘给点教训便是了。”许是因着孟古青的缘故,也大约年岁长了些,福临脾气倒也好了些,也有了容人之量。

太后端起茶盏抿了口,沉了脸:“若仅是此事,哀家今日也不会将你们都叫了来,皇后失德,阿木尔的死,与皇后有干系。”

福临方才还是轻松自如,闻言,神色大变:“皇额娘……”

孟古青故作茫然:“阿木尔是谁?”

董鄂云婉手中的茶碗微微一颤,太后竟当着她的面儿说起了这话,这是信任她了么?对她和静妃公平对待?

太后看了孟古青一眼,神情有些哀伤:“玉福晋的亲妹妹,也得唤你一声姐姐。”

福临的脸色很是难看,铁青着脸,若当初死的不是阿木尔便是孟古青,想起皇后的素日里温婉贤惠的模样,他还是有些怀疑:“皇额娘此言何意……”

太后也不直接言明,垂眸道:“皇后之所以会跑去冷宫和玉福晋吵闹起来,原也是玉福晋和钮祜禄贵人,呃,如今是钮祜禄格格,原也是她们联合设计陷害的。玉福晋如此,也是因着当初皇后害人之时误害了阿木尔。哀家觉奇怪,便私里审问,不曾想到……”

说到这里,太后脸上少见的痛苦,似乎觉对不住皇帝一般。在孟古青看来,她大约是因为今日亲眼瞧着珊瑚玉步摇销毁的缘故,所以格外的难受罢。对于在腥风血雨中走来,一手将儿子推上帝位的太后,也不至因着后宫中这些个事便难过。

福临顿了半响,阴沉道:“皇额娘以为此事要如何处置?”

“皇后这样失德,哀家是断断不会姑息的,往日她做的那些个事,哀家都不多追究,可不想,她竟丧心病狂如此,生怕有人威胁了她的地位。哀家,真是看错了。她,万不能再执掌后宫。”太后痛心疾首的,老泪纵横道。

一直沉默的董鄂云婉见太后不顾及自己在场,便壮胆插嘴道:“太后娘娘,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董鄂云婉终究还是急了些,孟古青不动神色的看着,她心中明白,皇后背地里做的那些个事儿,太后心中多少是清楚的,只是她若做得不出格,太后也就不追究。若非因着那珊瑚玉步摇一事,想必太后还会姑息着宝音。毕竟,中宫必须是博尔济吉特氏,更须得个坐的稳后位,能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皇后。

太后看着皇帝,淡淡道:“皇帝,此事由你处置,是哀家有眼无珠,哀家实在没脸面对列祖列宗,更没脸面对先帝。”说到此处,太后的又悲伤起来。

福临捏着手中的佛珠,佛珠咯咯作响,福临万万想不到,平日里最为懦弱的皇后,竟然这样恶毒,竟然恶毒到要了她姑姑的性命,竟还嫁祸旁人,就连一向袒护她的太后也不再庇护她。

福临是相信他皇额娘的,他皇额娘不会无端端给皇后扣上些莫须有的罪名。

想起毒害孟古青一事原是皇后所为,他便恨不得立刻要了她性命,此刻更是连见也不想见她,死生不复相见,约莫就是这样。

默了良久,福临铁青着脸道:“这样的毒妇,恐是坐不得中宫之位。”

皇帝虽未直接说来,但此言已表明了其有废后的心思。董鄂云婉此刻心中欢喜得打紧,按着位分,若是废了皇后,那她便是为后的不二人选。原本她也不是愚钝之人,然在这事上去颇为天真了些,满心以为她为皇贵妃,往后便可为后。

但嘴上还是要劝言:“皇上,废立皇后乃是大事,可万万冲动不得。”

董鄂云婉表现得太明显,急功近利之心尽如太后眼底,孟古青自然也瞧的出董鄂云婉的心思,那是以往便有的,何止此刻才生的。

高处不胜寒,身处后位,倒还不如手握实权为妃实在。若为后,便不能如妃嫔那样争宠,必得佯装得大度,就是偶时有妃嫔讥讽两句,也不能计较,方才可长远。

曾为后,孟古青却不认为那是好的去处,如今她要的并非后位,只是在宫里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保住自己背后的一切,也许,亦想待在他身边,做个贤妃,贤后不易,贤妃也不容易。

看着皇帝紧蹙的眉头,孟古青附和道:“皇贵妃说得甚是,皇上此事可万万不能冲动啊,且家丑不可外扬。”

太后微睨了孟古青一眼,颇有些赞许之意。从前的孟古青对皇帝有恨意在,因而,无论做什么,都不能得到太后的肯定,太后更时时防着,但如今不一样……

皇帝听孟古青这样说,脸色有些不大好看的盯着孟古青:“静妃,你莫不是又要为她求情,你这些年来,求的情也不少,但有谁真心感激过你?”

董鄂云婉也颇为奇怪,按理说,静妃可不该是这样的态度。虽静妃并不晓得阿木尔是何人,却知晓玉福晋入冷宫的缘故。

太后如今当着董鄂云婉的面说起此事,无非也是希望和皇帝的关系能缓和些,她是容不下宝音的,但也不能要了她性命,也不定会废后,科尔沁已出了一个废后,再出不得第二个了。

眼前的三人都盯着自己,脸上的神情各有不同,孟古青顿了顿,盯着皇帝一字一顿道:“皇上,即便皇后有过错,也万不可废后,更要留她性命,臣妾求皇上!”

慈宁宫内幽幽熏香,很是安神,孟古青说出这番话来,也没惹怒了皇帝。皇帝颇有耐心道:“为何就不能了?只因着她得唤你一声姑姑?你何故总这样心软,往后要如何打理后宫。”

福临这话一出,让董鄂云婉心中不安起来,打理后宫?难不成,这个废黜的皇后,还能重登后位不成。听福临这口气,也不是没可能的,董鄂云婉有些后怕起来。

孟古青看了眼太后,似乎是暗衬着太后的心思,蹙着娥眉:“臣妾并非此意,天子与庶民同罪,即便是皇后,犯了错亦是要受罚的。只是……皇后不比旁人,废后立后并非儿戏,……臣妾……”

说着,孟古青故看着太后,像是在征求太后的意见,诚然方才太后说皇后的事任皇帝处置,但多少也是要顾及她自个儿的颜面的。当年孟古青被废后,被就让她丢尽颜面,如今宝音若是再废后,那更是让她颜面扫地了。

皇帝的脾气比从前好了很多,已不再那般浮躁了,自然也瞧出了孟古青的意思,到底太后但是他额娘,太后在朝中的地位更是不可忽略的。于是皇帝也询问起太后的意见来:“皇额娘,认为此事应当如何。”

许是因着福临当了这么些年皇帝,爱情情仇也一一经历,对太后当年与多尔衮的事也不那样介怀了。不过嘴上虽问着太后,福临心中却已拿了主意。

母子连心,太后何尝看不出皇帝的心思,如今他已不似往日那般总为难于皇后,今儿个前来坤宁宫用膳,也是一派和善,不曾如以往那般,总是找了由头要与自己抬杠,可见,他是长大了。

董鄂云婉原不过是说说,怎生不想,皇帝竟当真起了轻饶皇后的心思,终究到底不过是为了皇家的颜面。此刻,她只作一派贤惠的看着皇帝,孟古青亦是如此。

皇帝抬眼看了看孟古青,点头道:“静妃所言极是,废后立后并非儿戏,到底皇后绰尔济的女儿,若贸然废后,绰尔济的颜面上也过不去。只是皇后如此失德,怕是再不能执掌后宫。”

福临心中明白,他皇额娘今日将自己传来,正如静妃所言,是因家丑不可外扬。但却又传了皇贵妃,往日,他皇额娘可是很不待见皇贵妃的,今日如此,一来是与他隔阂,二来,想是为了科尔沁的颜面。

想来,这么多年来,为了旁人,与自己的皇额娘置气,也实在是不值。方才用晚膳之时,那般和乐融融,可比整日跟见仇人似的要舒服多了。

太后自也不愿与儿子再起隔阂,好不容易缓和了些。思衬片刻,太后叹息道:“皇后失德,不能执掌后宫,停其笺奏,收回凤印,存皇后封号,册宝照旧。如此,也不至让绰尔济失了颜面。”

嘴巴上说是不让绰尔济失了颜面,实太后不过是怕自己失了颜面罢了,福临晓得,孟古青和董鄂云婉也晓得,只是不戳穿罢了。

说来也是母子连心,福临原也是这样想的,他皇额娘说了出来,他自是赞同。端起茶盏轻抿了口,忧虑道:“只是,往后,这后宫之事,恐怕须得皇额娘多担待些了。”

闻言,原本低眸等着接手执掌后宫的董鄂云婉忽抬头,约莫,她以为福临会将执掌后宫之权给了她,到底她是皇贵妃,后宫里除了皇后,最有资格的便是她,只是,她将太后给忘了。

若说是后宫之事,太后倒一直都在打理,只是到底是太后,这些个事儿还是要交给后辈的。太后赶忙推辞说:“哀家老了,已经无力去打理这些个事儿。哀家看,往后这打理后宫,交给静妃和皇贵妃尚好。”

皇帝颇为惊讶,他这皇额娘,今日还当真是愈发的待见皇贵妃了。若是以往,定是与他建议,执掌后宫之权,由静妃来,毕竟,静妃乃是她的亲侄女。

“静妃以往打理过后宫,朕看,往后这些个事情便交给静妃罢!皇贵妃可协静妃打理!”福临说这话时,有意无意的端倪着太后,似乎是在试探。

然太后还未开口,孟古青便受宠若惊的推辞:“皇上,执掌后宫,不管是按着位分,还是按着资历,也理当是皇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