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仕官 >

第328章

仕官-第328章

小说: 仕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在我个人看来,现在无论左还是右,实际上都已经成了边缘人。真正的主导力量既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中间有一块东西,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导型力量。这个力量是什么呢?就是在过去三十年改革过程中,获得了巨大好处的这一股力量。他们现在要求不要往前走,也不要往后退,因为没有比现在更好的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田大书记的这番话,听得众人目瞪口呆。县级市的市委书记,居然敢当着三号首长的面“妄议朝政”,要知道别看他们刚才批评的很猛烈,但都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在这个敏感问题上还是很隐晦的。

看着老前辈们那副面面相窥的样子,田大书记哪能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突然转过身去,紧盯着面无表情的三号首长,异常凝重地说道:“爱这个国家,就应该坦然些。坦率地讲,我个人对接下来的改革并没有多大信心,因为不管左还是右,哪怕是中间那些所谓的既得利益集团,都是整个巨额财富链条中不同的组成部分。”

话糙理不糙,这就好比争议最多的国企,开始国退民进,下岗了一大批人,也先富了一大批人,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后来说走锚了,应当是国进民退,所以就形成了国企做大。现在又有人说应该再次国退民进,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在左右两个极端摇摆,但只不过是获得利益最大化的两种不同方式罢了,根本就没人民什么事。

刚被贴上“政改派”标签的田大书记,其理念居然跟本系大佬有着天壤之别。三号首长脸色铁青,怎么也不敢相信田文建会说出这番话。

内部出现分歧,有点意思。老爷子们顿时来了精神,饶有兴趣的紧盯着田大书记,想知道事态会朝什么方向发展。陈老前辈则叫苦不迭,一个劲暗骂起没事找事的田文建来。

坐在最后一排的赵正东乐了,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甜瓜,想利用他达威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只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田文建就算乌纱帽不保,也不会傻到被人家当枪使,一脸沉重无比的表情,铿锵有力地接着说道:”意识形态比什么都重要,以至于总是强调反对和平演变,还把苏联解体当成了血的教训。

可为什么连提都不提演变后的俄罗斯呢?

从幼儿园到大学全部免费,小学生还有免费早餐,多子女家庭另有补助送房子送钱,学校保安由国家掏钱,房屋产权无偿私有化,人均18平米以内的面积由国家赠送,急病不用预付押金国家税收的三分之一用来购买公共服务,工资增速快于物价增长……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是以富裕阶层为标准,而应该是以最底层的贫困线为基点!左也好,右也罢,哪怕是历史的倒退,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我看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三号首长走了,什么话都没说,一声不吭的在工作人员拥簇下走了。看着他那离去的背影,刚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田文建,终于松下了一口气。”唉,你这又是何苦昵?言尽于此,好自为之吧。”陈老前辈长叹了一口气,拍了拍他胳膊,也足艮着走出了会议厅。

改革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权力,一是民生,田文建显然选择了后者。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不但错过了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而且还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白眼狼”。

可公道自在人心,三号首长和陈老前辈刚走出会议厅。十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前辈,不约而同的囤了上来,挨个跟他亲切握手,前华新社老社长更是点头地说道:“做官是一阵子,做人是一辈子,好样儿的,没给咱们华新社丢脸。”

“韩老,你倒会摘桃子,不过时过境迁,你现在说了不算。”赵正东开了句玩笑,随即转过身来,意味深长地问道:“值得吗?”

田文建沉思了片刻,摇头苦笑道:“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观点的权利,无所谓值得不值得。”

临水模式不可复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意味着不管田文建如何飞黄腾达,哪怕是让他当省长书记,都无法再像之前那样甩开膀子干了。而如果今天他不表这个态,临水就要被树立威政治体制改革的典型,与西南模式分庭对抗,陷入进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

那个层面上的较量,田文建显然只能作为一个炮灰,不管胜败与否,都会遭到没完没了的非议。别人看来这或许是明哲保身,但赵正东却不会这么认为,某种意义上而言,还很欣赏他这种做法。

刚回到临海代表团驻地,田文建就收到了两条短信。一条是乔伟发来,内容很短,只有“为什么”三个字。

谨小慎微是好事,可对一个政治局委员,一个经济大省的省委书记而言,那就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无为而治”了。很显然,二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只不过田文建一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罢了。

屁股决定脑袋,田文建并不认为他上位后能改变什么。正因为如此,才做出了下午那个急流勇退的决定。给他的回复要被问题稍长一些,但也只有“改革虽不能一蹴而就,但更不能停滞不前”这两句话。

另一条短信则是华新社一位风头正劲的分社长发来的,内容要比乔伟那条长得多。对他和他主政的临水给出了很高评价,同时还邀请他有时间一起去西南看看。

毫无疑问,这是“左也好,右也罢,行动才是硬道理”那句话起了作用。对西南备受争议的那位,并不是一无所知的田文建,连乔伟都不帮,更不会改弦易辙了,权衡了一番后,还是回了一条“做的不少,说的更多,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短信。

PS: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仕官》接近尾声,感谢诸位兄弟姐妹的一路同行。可能几天后的大结局不那么完美,但我相信坚持把书看到现在的各位大大应该能理解,因为这才是《仕官》,这才是田文建。

下一本不会这么沉闷,是一本有关于历史的、轻松的、该谐的、且逻辑性和合理性基本上能保证的穿越文。希望能得到读者大大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并诚征主角、龙套,书评区留言也行,群里说也行,谢谢大家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仗义执言

昨晚“40后”的小组会议,自然满不过临海代表团团长、临海省委书记刘铭坤的耳目。。

作为一个政治敏锐的封疆大吏,他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几个月后的党代会上。相对人大和政协这两会而言,党代会才是各派交锋、风云际会的关键时刻。

田文建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市委书记,甚至还有些名不经正传,但通过在临水七年的试点,却成为了体制内理论专家们的领军人物。从中央党校到国家行政学院,从中国社科院到清华大学……临水试点改革的背后,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尽管这些人并没有身居高位,但在政治、经济、法律:医疗等领域部取得了一些成就,拥有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说他们才是支撑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前进的中坚力量,在这个左右交锋已公开化和白热化的今天,其立场更是举足轻重。

既不左、也不右,还是那么理性,田文建虽然让一些中央首长失望了,但他的态度却让刘铭坤松下了一口气。

毕竟临水七年来通过合并、裁撤后的“小政府”,很容易与西南风头正劲的“全能政府”形威鲜明的对比。树大招风,一旦临水被树立成“政改派”的正面典型,并加以大肆宣传,那么临海省委都将会被绑上政治斗争的战车。

当然,对田文建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刘铭坤,同样清楚他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在顾全临海的大局,只是不想把改革与政治斗争搅和到一块罢了。

事实上西南那位为达到正确目的,不惜使用非常手段,敢于触碰社会不公,虽然有着挟民意之嫌,但在刘铭坤看来其正义诉求和公平主张堪称崇高。而田文建在这个问题上不惜与一直支持他的乔伟翻脸,毅然选择中立,实在没什么可指责的。

理解归理解,同情归同情,但作为经济大省的省委书记,在路线上容不得一点动摇。田文建现在是省管干部,在思想上已经露出与中央不一致的苗头,如果再不调整其工作,临海省委省政府在某些首长们心中的印象将大打折扣。

可人家干得好好的,所取得的成绩更是可圈可点,就算要调整也得拿出一个足以服众的理由。更何况他又不同于一般干部,作为中间派知识分子的领军人物,他是有着话语权的,一个处理不慎,将会坐实“官场容不下清官”

的骂名。

经过一番权衡,刘铭坤决定以退为进,在最后一次小组讨论会上,要求田文建当着前来参加讨论的六号首长发言,希望他能理解省委省政府的苦衷,主动犯一点小小的错误。

临水的试点看上去是成功了,但并没有得到推广,却意味着之前所做的一切威了无用功。中央党校调研组的到来,以及安晓彬提供的内部消息,早就让踌躇满志的田文建心灰意冷,就算省委刘书记没有暗示,他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下午两点,人民大会堂临海厅里济济一堂,代表们围着在宽敞高大,极尽奢华的会议厅里,与六号首长和省委领导们一起,全神贯注倾听其他代表的发言。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委员长的讲话准确地阐述了中央精神,对于廓清思路、形成共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一定会紧密团结在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以统一的思想和行动凝聚改革发展的力量,以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发言的是一位无党派人士,可发言的内容比**还要**,真不知道是来参加入代会的,还是来表忠心的。尽管如此,还是赢得了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六号首长似乎也很满意,时不时的点点头,一脸和蔼可亲的表情。

记者们被请了出去,时机差不多了,刘铭坤干咳了两声,一边环视着众人,一边笑容满面地说道:“王代表的发言很深刻,也很有见地。在这里我补充一句,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纷然杂陈、相互激荡,各种杂音噪音不断发声、蛊惑人心。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们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立场坚定、理直气壮,不回避、不含糊,不失语、不乱语,着力营造和谐富裕新临海建设的良好环境。回去后更要立即传达两会精神,积极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办好实事,稳中有进、促进发展、推进事业……!”

说了一大堆,全是空话套话,等于什么都没说。当了七年市委书记,参加过六次全国人大会议,到今天田大书记都没能整明白,所谓的两会精神到底是什么?更不认为“官代表”

和“商代表”们廓清思路,形成的共识,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就在他暗自苦笑之时,刘书记侧过头去,给六号首长介绍道:“下一位发言的是花州市委委员、常委、市委副书记兼临水市委书记田文建同志。前中央党校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的我省水平最高的副厅级领导干部啊。”

六号首长哪能不知道让三号首长颜面扫地的田大书记,对于这么个特立独行的年轻人甚至还很感兴趣,便微微的点了下头,紧盯着田文建的双眼,和声细语地问道:“今天没有领导干部,只有人大代表。田代表,你的议案是什么?”

坐在第二排的田文建连忙站了起来,一脸苦笑着说道:“报告首长,议案有很多,正因为太多了,反而不知道该从哪儿着手。““那就随便说说。”六号首长摆了摆手,呵呵笑道:“大家给点掌声,鼓励鼓励!”

花花轿子众人抬,连中央首长都拍起了手,代表们连忙送上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田文建清了清嗓子,一边点头致谢,一边微笑着说道:“这个开场白还真有点难以启齿,总看见有人说‘我为自己出生在这片土地而自豪、我为自己生在这个国家而骄傲’……瞧这话说的,就跟当年投胎的时候,是可以像买动车票那样自主选择似的。”

很幽默的开场白,众人禁不住哄笑了起来。可笑完之后突然发现,这位学者型官员居然哪壶不开提哪壶,当着六号首长的面隐射起铁道部来。

田大书记可不管别人怎么想,不等他们反应过来,便话锋一转,异常凝重地说道:“诸位刚才的发言,都是回去后怎么传达和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又是高举、又是深化、又是团结的,搞得像一张江湖骗子叫卖的’狗皮膏药’,贴到哪儿哪灵,能治百病。

在这里,我斗胆问问大家,这些话你们信吗?如果连你们自己都不相信,那还有谁能信呢?也许我这番话在诸位看来是杂音,是噪音!难道不同的看法,难道人民对**的痛恨,都成了影响稳定的噪音了吗?

在我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