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仕官 >

第195章

仕官-第195章

小说: 仕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面地点就安排在孔子像不远处一家装修豪华的中餐馆,据说《北京人在纽约》曾在这里取过景。也许那两位华人船东是这里的熟客,对于二人的到来,饭店老板十分热情。先是陪他俩参观墙上的剧照,然后才带他们走进船东们早就预定好的包间。

雕梁画柱,大红灯笼,吉色古香的檀木家具,墙上还挂着几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比国内还像国内,比中国还要中国。

“上好的铁观音,二位请慢用。”

老板祖籍闽省,是个如假包换的老纽约客,那口“国语”听起很费力,但他的茶艺却很不错,茶具更是精美绝伦。可惜他明珠暗投了,田大书记对茶叶一窍不通,更不习惯这样一小杯一小杯的品,而是喜欢对着大茶缸牛饮。

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田文建放下杯子,微笑着说道:“不用这么客气,您尽管忙,我们等着就行。”

快到饭点了,陈老板还真没时间继续陪他们,便站了起来,又说了几句客气话,才一脸歉意的走出了包厢。

肖凌一边研究着精美的茶具,一边不无感慨地说道:“他可是正儿八经的百万富翁,却还像服务生一样穿着黑衣在大堂招呼客人,而且一千就是几十年。想在纽约干出番事业,真不容易啊。““服务业都这样,架子大了谁会来?”田文建笑了笑,从报架上取出一份报纸看了起来。

《世界日报》是一份在纽约很有名的中文报纸,售价50美分一份。大概有几十版,厚厚的一大摞。除了新闻以外,绝大部分都是广告。而且广告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分类之详细,在国内是难以想象的。

刚翻看到第三版,两位身材矮小,但气质不凡的中年人,笑容满面的推门走了进来。肖凌露出了恬淡的笑容,立即起身迎了上去。

“对不起,对不起,让二位久等了,”

“哪里呀?是我们早到了。

肖凌伸出白皙细腻的右手,指着田文建笑吟吟地介绍道:“刘总、潘总,这位就是龙江市开发区工委副书记、蓝天集团董事、龙江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文建先生。”

虽然很年轻,但却看不出一丝浮躁。刘思勤微微的点了头,随即伸出右手,笑眯眯地说道:“幸会,幸会,鄙人泗水远东航运刘思勤。真没想到田先生如此年轻,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不等田文建开口,他身边的那位便呵呵笑道:”新加坡大东航运潘成,田先生,见到您很高兴。”

令他们倍感意外的是,田文建并没立即接过他们的名片,而是对着他俩深鞠了一躬,凝重地说道:“作为一个政府官员,面对您我真无地自容,对不起,刘总!”

刘思勤反应了过来,愣了好一会儿,才淡淡地说道:“过去的事都过去了,不提也罢。”

田文建长叹了一口气,随即转过身来,紧握着潘成的双手,诚恳真挚地说道:“潘总,如果不是新加坡同胞的出手相救,真不知道损失还会有多严重。”

谈生意就谈生意,扯这些窝囊事干嘛?

肖凌头部大了,看着刘恩勤那张阴晴不定的脸,连忙说道:“田先生的一位师兄,就是在新加坡朋友的帮助下脱离险境的。田先生一直对此念念不忘,见人就提这事,让二位见笑了。”

直到两个月前,外交部才对印尼排华事件表示关注。驻外官员见着印尼华人,都尽可能地回避这个问题。田文建不但没有回避,反而主动提了出来,这让两位东南亚华人老板很是意外。

刘思勤沉思了片刻,突然似笑非笑地问道:“田先生,能不能告诉我,您到底是一位官员,还是一个商人?”

这个问题还真难回答,田文建想了想之后,一脸苦笑着说道:“不怕二位见笑,几个月前我还是一个军人,由于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稀里糊涂的脱了军装,威了现在这不伦不类的官商。”

“田先生参加过抗洪,在大坝上整整干了两个多月,下来时都快不成人形了,因此而荣立三等功。”

肖凌的话让二人大吃了一惊,潘威更是站了起来,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说道:“田先生还是位抗洪英雄,失敬,失敬!”

田文建长叹了一口气,沉重无比地说道:

“职责所在,不足挂齿。事实上作为一名前军人,我还是希望我们的军队,不仅仅只对洪水说不。”

看着他那副丝毫不作伪的表情,那身普普通通的西服,那双廉价皮鞋,刘思勤微微的点了下头,一边招呼他坐下,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田先生,我想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了。”

“求之不得!”

田文建坐了下’来,下意识的掏出香烟,客客气气的给二位大老板敬上一根。

既不是中华,也不是玉溪,更不是名贵的古巴雪茄,而是两美元一包的万宝路。对眼前这位年轻人,潘成更好奇了。毕竟对他这样的人而言,航运的圈子很小。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一个在佳士得拍卖行一掷干金的老总,竟然如此寒酸。

潘成接过香烟,点上后深吸了一口,吐着淡蓝色的烟雾,颇为好奇地问道:“从价格上来看,流拍的蓝莓号油轮,其性价比要比成功号高得多。田先生,您从国内大老远的过来就是为了买船,为什么放弃这个好机会呢?”

田文建磕了磕烟灰,一脸苦笑着说道:

“正如您说的那样,从出材率和轻吨价上来看,采购蓝莓号的确要比采购成功号合适得多。但我们公司资金有限,一时半会拿不出那么多钱,只能退而求其次,购买吨位稍低一些的成功号。

另外,我们还得考虑到环保方面的因素。

毕竟我们的条件有限,如果购买蓝莓号,就只能像印度拆船厂那样冲滩拆解,环境保护这一块将得不到保证。”

“这么说,你们现阶段只能拆解五万吨以下的废轮了?”

“准确的说,应该是四万吨以下。“田文建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永远都这样,我回去后就改造船台,争取在明年三月份前,能拆解十万吨以下级货轮。”

刘思勤在烟灰缸里掐灭了烟屁股,随即抬起头来,紧盯着他的双限,似笑非笑地说道:”船台拆解的确能控制污染,但这么一来,拆解成本将高出许多。”

在商言商,谁不想把自己的废船卖个好价钱?

田文建哪能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便微笑着说道:“政府对废轮采购松绑了,可以先征后补进口环节税。从大环境上来看,国际航运业正陷入低谷,废船供应量比去年多得多,要不我能以195美元每轻吨的价格拍下威功号?”

压价都拐弯抹角,还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对这么个小官僚,刘思勤有点刮目相看了,便从包里取出一叠文件,一边递给他,一边笑眯眯地问道:“这是船级社的轻吨证明,田先生,您看华洋号滚装轮值多少钱?”

安晓彬不懂,不等于田文建不懂。田文建不精,不等于吴总工不精。32年船龄、腐蚀程度很高的华洋号滚装轮,吴总工昨天就估算出一个大概价格。

尽管如此,田文建还是没一口说死,而是微笑着说道:“这要等船舶专家实船勘察后才能知道,不过在我看来,两万九千轻吨的废船,少说也得值四千万人民币。

不高也不低,这个价格还算是公道。

令刘思勤倍感意外的是,田文建突然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就算您开价3900万,我一样不会买,因为我囊中羞涩,实在买不起。”

“田先生还真是坦率啊,不愧是当过兵的人。”

话不投机半句多,既没钱就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刘思勤打了个哈哈,随即站了起来,一边拉开包厢门招呼服务员,一边呵呵笑道:“十一点了,想必二位也饿了,咱们边吃边谈。”

“是啊,是啊,边吃边谈。”潘成反应了过来了,一边招呼二人在餐桌边就坐,一边若无其事地笑道:“这里的龙虾做得不错,二位一定要尝尝。”

还没谈就砸了,肖凌一肚子的郁闷,但为了不失礼,还是强作欢笑道:“让二位老总请客怎么好意思?今天无论如何得让我们来做东。”

这时候,田文建突然冒出句:“如果能帮刘总把华洋号卖出四千两百万,那这顿饭还真得让刘总请客。”

刘思勤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意味深长地笑问道:“田先生,难不成您改行卖船了?””这倒没有。”

田文建摇了摇头,半真半假地笑道:“先给我船,等我拆完了之后再给钱,就不知道刘总有没有这个魄力?”

二人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潘成更是指着他鼻子,笑道:“田先生真风趣,像您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多n嗣。”

废轮再废,那也值几千万人民币。萍水相逢,谁敢佘给你呀?

田文建的大放厥词,把肖凌搞的哭笑不得,暗想不是这么风趣的年轻人不多,而是像他这么厚颜无耻的人不多!见服务员已开始上菜,这时候走肯定不合适,肖凌不得不硬着头皮,尴尬无比的坐了下来。

生意不成仁义在,饭还是要吃的。酒是好酒,菜是好菜,推杯换盏,好不热闹,但饭却吃得索然无味。

第二百一十六章 身不由己

傍晚时分,如絮般的雪花悄然飘至,包裹了整个世界,远处的高楼大厦、近处的一栋栋别墅,都被埋进皑皑白雪的怀抱,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悄然的雪花,腾旋翻滚着,无声无息的从天而降。眺望着窗外的雪景,田文建拉回留恋的目光,回到房间开始整理合同文件和随身物品,准备一小时后去机场。

“搞这么急干嘛?过几天再走吗。“安晓彬一边往行李箱里塞香烟,一边低声说道:“好不容易来次纽约,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要是个个部像你这样,早就赶英超美奔大康了。”

田文建抬起头来,一脸苦笑着说道:“我也想多呆几天,可问题是没时间啊。船买下来只是第一步,怎么进关?怎么拆解?怎么才能把拆下来的破铜烂铁卖掉?这些后续工作还多着昵。

另外,除了帮老爷子之外,船厂就我一光杆司令。这队伍不拉起来,我们就只能看着废船光着急。别忘了本钱都是借的,几千万的贷款利滚利谁受得了?我可不想辛辛苦苦折腾几个月,最后净是给信用社白打工。”

安晓彬轻叹了一口气,看着窗外的雪景,不无遗憾地说道:“既然这样,那我就不留你了。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来日方长嘛。”

田文建微微的点了下头,一边拧起皮箱往外面走去,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兄弟,陶工他们都是第一次出国,过来还得麻烦你啊。

另外这里不比国内,客人要是多了,邻居们肯定会有意见,你帮我在码头边找个宾馆安置他们,反正也呆不了几天,等吴工那边一完,船也该起航了。

“有我在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说你们可都是我的财神爷,就算看在钱的份上,我也得把他们给伺候好吧?”

安晓彬笑了笑,一边清理着车上的积雪,一边继续说道:“对了,刘总和潘总那边怎么办?难道真不谈了?”

“我打听过了,华洋号还在印度洋上飘着,一时半会报废不了,他只是有这个意向,这时候我们绝不能急。”

田文建点上根香烟,深吸了一口,看着窗外的雪景,凝重地说道:“再说咱现在不但没本钱,而且心里也没个底。都说拆下来的设备和废钢好卖,可万一卖不出去呢?真要是砸在手上,那哥们我就成千古罪人了。”

“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稳点的好。”安晓彬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发动起轿车往机场方向缓缓的驶去。

回去后就要卖废品,吴总工一大早就在肖凌的陪同下去了码头,没有他的设备清单,田大书记的预售生意就干不起来。正因为如此,田文建走得很冷清、也很匆忙,甚至都没见师傅一面,没跟近在咫尺的七师兄打个招呼。

尽管没有刻意的游览一番,但这几天也没少在纽约市区转悠。除了人和动物之间和谐相处外,对这个世界第一的国际大都市,田文建真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

刚进纽约城时,就会忍不住想钱。第五大道车水马龙,全世界最顶级的名牌都挤在这里。据说大减价的时候,连英国女皇也会开飞机专门来血拼。

往上城走,有豪华得出乎想象的大宅子,里面的灯光象黄金一样晃眼,拉门的黑人穿着一丝不苟的制服,举止优雅。用不着看见住在里面的人,就可以扎实地想到主人价值天文数字的身家。

再往上走,到了黑人区,看到的房子是没有窗子的,看到的人是没有工作的,听到的故事是杀人抢劫、单亲妈妈、吸毒放火,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主题:都是没钱惹的祸!

纽约就这样身体力行地告诉你,有钱真好,没钱真惨。可又不能仅凭这些,认定纽约是个拜金的城市。

因为一转头,就能看见了格林威治村。那里的老房子有上百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