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仕官 >

第144章

仕官-第144章

小说: 仕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他更不可思议的是,315厂工会吴主席、武装部龙部长、宣传部毛部长和保卫科廖科长都来了,除了武装部龙部长之外,其他人与自己一样也穿着没有佩戴肩章的迷彩服。

…,.你回来了正好,坐下一起开会。”

见田大院长准时归队,王政委满意的点了点头,一边示意他在姜副院长身边坐下,一边严肃地说道:“时间紧急,会议内容散会后你们跟小田传达一下,从现在开始还有六个小时进行准备,时间一到立即出发。

“是!”众人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异口同声的保证道。

机场跟龙江大堤近在咫尺,要确保价值几百亿武器装备绝对安全的王政委,自然不会在此久留,给众人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即放下胳膊,走到田文建面前,凝重地说道:“任务很艰巨,但这也是大区和军区空军首长对你们的信任,更是我们空D师和315厂的光荣。

小田,你还是行动总指挥,而且是大区彭副政委亲自点的将。具体任务吴主席和杨政委会给你转达,希望你能经得住考验,带领空军医院圆满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

尽管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任务,但田文建还是重重的点了下头,斩钉截铁地保证道:

“是,政委。”

刚送走王政委,不等心急如焚的田文建开口,吴主席便拉着他走到地图边,指着地图介绍道:“我们的任务是连夜开赴到西江,为奋战在黄州至红湖长江大堤上的一万多名官兵和人民群众提供医疗保障。”

看着地图上近30公里的保障范围,本以为会上龙江大堤的田文建傻眼了,想了想之后,忍不住地问道:“那不是出省了吗?我们给人家提供医疗保障,那谁给我们提供后勤保障?”

杨晓光走了过来,苦笑着说道:“树大招风啊,放眼整个东海军区,能一下子拿出700顶野战帐篷,同时组建四个野战医院的医疗机构,除了我们龙江空军医院外找不出第二家。

至于后勤保障到前线再说吧,我想当地防总会考虑到的。”

“西江省也是东海军区的防区,那里现在最危险,一线部队正从四面八方往江堤上调,所有交通工具都得紧着人员物资来,医疗保障自然也就跟不上。”姜副院长深吸了一口气,不无紧张地说道:“我们离那儿最近,我们不上谁上?”

“为了统一指挥,我们还是原班人马。”

吴主席转过身来,不无自豪地说道:“你回来前我们开了个短会,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一下分工。你是总指挥,负责全面管理以及与当地防汛指挥部的联系;姜副院长担任医疗组组长,负责医疗保障工作;杨政委和徐副院长担任后勤保障组正副组长,负责后勤保障:我还是老本行,带领原班人马负责宣传和保卫工作;考虑到防疫工作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特别组建了一个防疫组,由石副院长担任防疫组组长。”

吴主席刚介绍完,姜正宝捧起会议记录,接着说道:“汽车连和315厂车队,可以提供四十三辆卡车。我们刚才盘算过了,想将所有的物资运上前线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只能出动四百二十名人员和400顶帐篷。”

田文建再次看了看地图,见30多公里的保障范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便指着地图上的红线,若有所思地说道:“各位领导,想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就必须沿江堤设立8至10个临时医疗点,在医疗点和医疗点之间,再设立两到三个野战医院。

这么一来,通信和后勤保障就成了问题,毕竟现在到处都乱威了一团,就算有这方面的考虑,人家也要先紧着奋战在大堤上的一线部队来。如果我们不做好准备,那说不定连吃饭都会威问题啊。”

人生地不熟的,还不知道当地防汛指挥部的门朝哪开,更何况自己还是提供医疗保障的二线部队,就算有补给也要排到最后。

想到这些,姜正宝顿时皱起了眉头,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凝重地说道:“我们的任务重要,机场的安全更重要。师里和315厂能抽调四十三卡车给我们,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有车,就算有再多的食品药品也送不上去。”

一直保持沉默的韩参谋,生怕众人误会,连忙提醒了一句:“各位,汽车连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后将立即返回,最多只能给我们留下六辆卡车。“龙江大堤也很危险,师里肯定要将一些重要装备,末雨绸缪的往山上转移。这就意味着汽车连回来后,很难再给医院运送补给物资。

“队长,帐篷开始装车了没有?”尽管姜正宝已晋升为师医院副院长,甚至已被内定为合并重组后的正院长,但由于一时半会儿改不了口,田文建还是以队长相称。

“保卫组和警卫二连这会儿正在装车,江国华在现场指挥。”

田文建权衡了一番后,斩钉截铁地说道:

“帐篷全部装上,卡车不够从外面叫,地方运输公司有的是车,就算砸锅卖铁,也得把药品和食品带足了。另外,手术器械、消毒设备、发电机组和炊事用具也要带上,人生地不熟的,我们只能靠自己。”

在大灾大难面前,大家已顾不上算经济账了。田文建的建议一经提出,便获得了全票通过。备小组的准备工作,随之如火如荼的进行了起来。

接到田大院长的求援电话,龙江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梅雨婷,立即联系了两家运输公司的七十多辆卡车。同时还慷慨承诺,空军医院可以调取市医药公司仓库里的药品,等任务完成了再进行结算。

这样的好意田大院长自然不会拒绝,立即命令医疗组和防疫组列出了一份药品清单,由韩主任带着药房人员赶往市医药公司签收,并组织运输公司的卡车就近装车。

杨政委和吴主席等政工干部,则赶到大食堂进行了最后一次战前动员。鉴于运力大增,还破天荒的同意大家返回宿舍或家属区,再准备一些基本的生活日用品。

通讯保障是韩参谋和俞干事的工作,闲置了近二十天的六十多部摩托罗拉对讲机再次被集中了起来。另外还从通信营借调了一个通讯分队,携带十二部单兵电台,确保抵达目的地后的通讯畅通。

十点二十分,老卫生队大院里人头攒动,灯火通明。

老天爷还算给面子,雨终于停了下来。药库前的空地上,码放着一排基本生活用品和十二套单兵电台,韩参谋正和送装备的人员,对着单子一项项挨个检查。通信营营长走过来,晃晃手里的一摞纸,问道:“韩参谋,可以签字了吧?“韩参谋念叨着电池放哪了,旁边的人连忙翻开几个箱子,他核对了数量,在那栏上打个勾。对完单子,才打发通信营王营长离开。

整理完自己那辆切诺基,田大院长走了过来,指着地上的电台,冲韩参谋说:“这些电台应该比我的年龄还大吧?看上去跟《英雄儿女》里王威用得那个差不多。”说完之后,还没心没肺的抓起话筒,喊一嗓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韩参谋合上文件夹,一边示意通信分队人员装车,一便呵呵笑道:“年龄的确不小了,但不是那个。”

这时候,杨晓光抓着一大摞纸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道:“院长,都准备得差不多了,要不你也写份这个?”

执行医疗保障任务不等于没有危险,虽然不需要像大堤上的一线部队那样搬沙堵漏,但也需要坚持在大堤上巡诊。真要是大堤决口,一样会被洪水冲走。

田文建接过他手上的那些信件看了一眼,苦笑着说道:“我家老爷子上过前线、打过仗,从小就听他说,上前线只有宣誓书,没有遗书。真要是让他看见我的遗书,非得被气死不可。”

“你不写就算了,我得赶快给师里送去。”杨晓光拍了拍他肩膀,跳上了去师部的救护车。

深夜十一点二十分,师领导和315厂领导都来了,给即将出发的四百多名官兵和职工,做了最后的战前动员。可能是考虑到空军医院是空D师第一支出省抗洪的部队,师领导们还带来了一面连夜赶制的红旗,上面绣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龙江空军医院”字样。

授完旗的王政委面色沉重,拉着刚将旗帜转交给江国华的田院长走到一边,低声说道:

“刚接到消息,舟桥旅在撤离花林洲群众的行动中,已有两名战士失踪。小田,医院人员来自那么多单位,你一定要注意部队安全啊。”

花林洲在江中间,所谓的失踪肯定是被洪水给冲走了。想到那两名战士很可能曾经跟自己一起去市政府唱过歌,田文建的心情愈发沉重了起来。

面对着脸色铁青的王政委,田大院长不得不咬了咬牙,斩钉截铁的保证道:”政委,我会把大家一个不少的都带回来的。”

说话间,保卫组廖组织跑了过来,立正敬礼道:“报告,韩主任来电,药品车队已在预定地点集合完毕。”

田文建回了个礼,大声命令道:“出发!”

“是!”

随着廖科长的一声令下,四百多名医护和后勤人员,在运输股的指挥下有序登车。连贺教授、康主任等专家组大部分成员,都换上了迷彩服,鱼贯钻进了车队中间的那辆考斯特。

田文建给许师长、王政委、赵厂长、常副书记等人敬礼道别,随即走到了曹副院长、军招吴所长等留守人员面前,跟大家一一握手道别。

小辣椒拉着郑小兰迎了上来,撅着小嘴,急切地说道:“姐夫,你小心点,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知道了,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还得值班呢。”

田文建拍了拍她胳膊,指着小兰继续说道:“再过几天就高考了,帮我照顾好兰子。

她跟丫丫是一个考场,到时候一起去,一起回来。”

不等小辣椒开口,郑小兰就泪潜潸地说道:“田叔叔,我没事,您放心吧。”

“好,没事就好。”

田文建重重的点了下头,微笑着说道:

“听小梅的话,争取考出个好成绩。考完了好好休息几天,在机场陪你小梅姐也行,去龙口镇看你李叔叔和白老师也行。总而言之,就当在自己家一样。”

“恩,我知道了。”

有过一次“四面楚歌”行动,和一次免费医疗攻坚战的龙江空军医院,组织分工很明确,基本上不需要田大院长操心。车队行进途中的安全由保卫组负责,将对讲机分到备车后,廖科长、韩参谋、龙部长和俞干事,便大大咧咧的征用了田院长的吉普车,拉响警报一马当先的给车队开道。

考斯特已经坐满了人,田大院长不得不钻进救护车,跟姜正宝、杨晓光等人一样,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夜色中,车队宛如一条巨龙,缓缓驶出空D师大门。半个小时后,已在滨江路大转盘等候多时的地方车队,在运输般人员的指挥下跟了上来。一辆212老吉普停在一边,等车队全部上路后担负起了殿后任务。

明明很困也很累,但众人就是睡不着。副驾驶上的吴主席点上了根香烟,回过头来,忍不住地问道:“杨政委,咱们的补给能坚持几天?”

杨晓光打了个哈欠,看了一眼窗外的夜色,摇头苦笑道:“这让我怎么说呢?粮油倒带了不少,如果天天喝稀饭的话,应该能坚持两个月。考虑到各医疗点太过分散,我还从采购了十几套煤气灶,到时候给点经费让他们自己解决。““鸡鸭鱼肉和瓜果蔬菜放不住,更不好带,现在也只能这样了。”姜正宝副院长插了进来,瓮声说道:“不过我们带了几十万现金,就算地方政府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我们的补给,那我们也能坚持一殷时间。”

还没等吴主席开口,车队突然缓缓的停了下来。军令如山,明天上午九点前必须向地方防汛指挥部报到,时间是算得死死的,哪能在半路上耽搁啊?

田大院长急了,拉开车窗探头望去,生怕出了什么交通事故。看完之后才松下了一口气,原来前面一公里处是高速收费站。

“洞幺,洞幺,收费站不允许运输公司车辆免费通过,收费站不允许运输公司车辆免费通过!”

对讲机里韩参谋的汇报声,把众人的肺部快气炸了。要知道那可是七十多辆满载物资的卡车,如果全部缴费的话,少说也得三千多。

“我们是去救灾的车队,他们凭什么收费啊?”杨政委怒了,猛地站了起来,准备拉车门下车。

田大院长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一把拉住他胳膊,举起对讲机,咬牙切齿地说道:“给钱,他们要多少就给多少。”

“洞拐收到,洞拐收到!”

不等紧盯着自己的众人开口,田大院长便淡淡地说道:“我们现在已经出省了,大半夜的跟他们墨迹只会浪费时间。这笔帐先记着,回头再找他们算。”

这个小插曲让众人很不舒服,暗想大老远的跑来帮你们抗洪,你们竟然还收我们的过路费。

事实上这样的事才刚开始,想发国难财的大有人在,抵达目的地黄州正好是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