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李银河及其身后的人们 >

第33章

李银河及其身后的人们-第33章

小说: 李银河及其身后的人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男性特征被女性渴求;女性特征被男性渴求,而文化又不允许男性具有女性特征;不允许女性具有男性特征,那么,这种文化就是一种压抑人自由的文化。如果人们按照文化的要求去做,就会受到压抑。因此,这种文化是应该破除的。如果人们果真按照这种文化的要求去做,还会显得虚伪。因为那不人已经不是真正的自己。因此,一个想真实的展示自我,但他会受到性别文化的压抑;一个人按照性别文化的要求去做,但那个人又不是他自己。这就是性别文化给人们带来的两难焦虑。

  本节讲述了两分观念会给人带来压抑。下一节,笔者将用真实案例展示这种观念给当事人带来了多么大痛苦。

  3,一位性倒错男孩的自白

  男人与女人要有不同的穿着、举止和做派。这一点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于是,人们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以为这是天经地义,就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压抑。男人们也可能偶尔学一下女孩的动作、行为,但那完全是玩笑式的,不当真的。如果让他承认他喜欢这样做动作,他是断然不肯的,要与此保持距离的。当然,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女孩。不过,以上这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成立的。对于某些少数人来说,事情就不再是那样。有少数男孩非常愿意像女孩那样的生活。女孩的娇羞、柔情、纯洁等等特征都那么令他羡慕。他的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女孩。他想穿女孩的衣服、像女孩那样说话、唱歌。然而,这样会遭到他人的奚落和嘲笑。于是,他又不得不伪装自己,让自己看起来符合他人的标准。可是即使这样,他仍感到不快,因为他发现,伪装后的自己很别扭,已经不是自己了。这时的他又想让自己像女孩一样生活。不过,这样他又会遭到奚落和嘲笑。于是,他的心就在这样两种痛苦中反复地摆动,永远没有停止过。

  本文就记录了一个有这种遭遇的男孩。他名叫虎子,是一个想做女孩的男孩。2003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的《社会记录》节目曾报道过他的故事。后来,这个报道又在网上登出了。因此,这件事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我想,这件事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性别模糊问题已经进入了主流社会的视野。下面,笔者就把虎子的经历叙述出来。

  虎子是河北沧州人,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他已经19岁了。虎子是个农村里的孩子,他家境贫寒,身世不幸。虎子的母亲本是广西人,却被拐骗到了河北沧州,在不到18岁的时候,生下了虎子。虎子的家在村子里是最穷的,由于家里房子太小住不下,他从小跟奶奶住在离家一里地的一间小房子里,跟奶奶睡在一个炕上。

  虎子的父亲腿有毛病,平时也干不了什么重活。于是,全家人的花销全靠母亲一人承担。母亲在村里小学门口摆了一个小摊,她每月的收入只有一百多块钱。

  虎子在学校里成绩优异,后来他却不得不辍学。这跟贫困有着很大的关系。虎子说:“从小到大,我就一直恨我的爸爸。因为他打麻将,他赌博。要不是因为这一点,我也不会辍学。因此,我十分不愿意与爸爸呆在一块。”

  虎子虽然为家庭感到苦恼。然而,最令他苦恼的事却不是这些。他说,他本来是个男孩子,却像女孩那样生活。于是,他因此遭受了暴力与屈辱。而这才是更令他苦恼的事。他甚至因此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想要故意出车祸。

  小时侯,虎子就特别爱帮家里人收拾东西刷碗什么的。他说:“我奶奶一个人也不过来,我就经常帮她做点家务。有的时候那些人见了我就说:‘你看这不是一个大闺女吗?帮奶奶做这么多的家务事。’我就挺高兴的,因为我就喜欢听别人说我是一个姑娘。从小时候起,我就喜欢那样说我。别人说我是姑娘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肯定是在夸我。那时候我奶奶他们也挺高兴的,所以从小到大,我就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女孩。”

  此时的虎子还把女孩的品质当作一个优点,并没有感到焦虑。然而,随着虎子日渐长大之后,来自伙伴的嘲笑与捉弄让他苦恼不已。虎子说:“四年级之前,小孩都是男女在一块儿玩的,可是到了四年级之后,男孩与女孩就分开玩了。而我还爱和女孩子一起玩。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更觉得自己是个女孩子。于是,我开始遭到了同学的嘲笑。他们叫我娘儿们虎、假娘儿们。”

  四年级时,虎子的一次特殊经历深深地刺伤了他那颗尚未成熟的心灵,让他终生都会留下阴影。

  一天,10岁的虎子被同村的一帮十几岁的男孩带到一堆草垛上。

  虎子这样回忆到:“他们为什么要把我扔在草垛上,一个一个的在我身上生压硬挤?后来完了之后,我自己躺在那个草垛上,我觉得自己根本就站不起来了,我的劲好像全都使完了,我喘着粗气下来之后,他们还是拽着我,要和我玩。我不跟他们玩,我抽出两个棒秸来,我就来回打转抽他们,我自己都转得蒙了,我还是在打着。最后他们好像就是讨厌了吧,就都走了,我自己就回家了。”  

  虎子弄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他们为什么要欺负自己。他颤颤巍巍地回到了家,家里人还在打牌。他没有和家人说什么。他躺在炕上,偷偷地哭,咬着舌头,不敢出声。

  虎子虽然学习成绩优异,还在班上当过班长,但终因家境的贫寒而辍了学。辍学之后,虎子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打工。

  虎子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建筑工地上。在那个工地上,他只干了几天。因为包工头嫌他干活的样子像个女人一样。几天后,虎子在一个送水站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工作的头三天,他就丢了三辆三轮车。一个月下来,虎子不但没有挣到一分钱,还倒欠了老板好几百块钱。而在这个时候,从家里带来的路费也所剩无几了。有一天,在水站里工作的一个小伙子说,他可以帮助虎子。

  虎子回忆说:“那个男人问我,你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我说你问这个干什么?他说如果你是男的我就和你闹着玩,也没别的事,就闹着玩。如果你要是女的,我就不会欺负你,我会帮助你。当时我特别害怕。另外一个男孩拿着敌敌畏,当时我夺过那敌敌畏,跟他们说:‘你们要是再跟我闹,我就喝了这敌敌畏。’当时那敌敌畏就已经在我嘴边了,如果他们再说一句话,恐怕我就真的要喝下去了。”

  孤身一人在北京的虎子,受到了比幼年时期更惨重的伤害。

  虎子曾有过当作家的梦。他说当作家可以和家人在一起,一面写作,一面照顾家人。另外,他觉得,当上作家以后,他就能够赚很多钱。这样,他的家庭就不用再受穷了。可是,虎子的梦完全破裂了。他感到自己不为世人所接受。一种孤独与绝望占据了他的心。他说:“有时候我觉得我在这个世界上,简直就是一块纯白手绢上的一个小污点,特别特别肮,觉得自己特别特别讨厌。我觉得我自己给自己的家人、给世界带来了一种污染。”

  于是,他想到了自杀。在这之前,他想起了几年前发生在村里的一件事情。村里有一个疯子出了一场车祸,撞人的司机赔了四五万。虎子想,自己不如也出一场车祸。这样还能给家里带来一笔不小的财富。他说:“一个疯子被撞死了都能赔四五万。我是一个正常的人,他应该赔的钱更多。赔个四五万也能给家里盖一个房子,买一套好家具也行啊。”

  2003年的那个春天,正是虎子人生处于最低谷的时期。他日夜徘徊在生与死之间。一个花季的少年,在他的生命之花还未来得及完全开放之时,却不得不去面对它的凋零。然而,很多时候,事情眼看着没有转机的时候,却往往会出现奇迹。或许是因为虎子命不该绝,或许是因为虎子还留恋生命,也或许是虎子不敢面对死亡,总之,虎子没有选择自杀,他还活着。

  虎子给中央电视台打了一个电话,向那里的工作人员哭诉了他的遭遇。那是他第一次向别人袒露心声。央视的记者很同情这个可怜的少年。记者亲自来到了虎子的家,与虎子进行了交流。


()好看的txt电子书
  渐渐地,虎子自杀的冲动消失了。2003年的夏末,虎子18岁了,他同意中央电视台播出他的故事。他希望给与他同样有性别困惑的人们观看。于是,中央电视台的《社会记录》就播出了这个男孩的故事,篇名为《一位性倒错男孩的自白》。①

  笔者沿用了央视节目的标题,在内容上则做了一番整理,并讲述出来。目的之一是为了介绍跨性别人群的生活状态,希望引起人们的反思。

  不过,笔者对央视所使用的标题却并不认同。这个标题背后隐藏着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将在本章第8小节做进一步分析。另外,关于应该如何看待跨性别人群的问题,后文也有讨论。

  4,中国第一变性人张克莎

  他本是一位男性。可变性后的她,比女人还要女人。她温柔、美丽又自然,作为一名特殊的女性,她饱尝了常人难以承受的人间冷暖和世态炎凉。她就是中国第一变性人张克莎。

  张克莎原名张克沙,1962年出生在大连一个高干家庭,后随父母定居湖南长沙。在大连,张克莎度过了她短暂而幸福的童年。那时的她还没有什么明确的性别意识,所以也没有感受到太大的焦虑。对于大连的3年生活,张克莎只是隐约地记得,家门前有小桥,有流水,父亲还曾带她到老虎滩和棒棰岛玩过。

  认定自己是女人

  1965年初夏,爸爸妈妈带着全家来到长沙,住进了长沙市郊一个干休所。张克莎在家排行最小,很受父母的疼爱。因此,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不过,张克莎的即将开始的古怪行为却为她日后的苦恼埋下了伏笔。与其他男孩子不同,童年的时期的张克莎不喜欢玩刀、枪,她希望玩的是洋娃娃。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她喜欢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蹲着上厕所,一样绣花、织毛衣。

  上学期间,张克莎的表现很出色,尤其在文艺活动当中,在长沙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上中学后,他经常把父母给的坐车钱、吃饭钱省下来,买布做衣服,把自己打扮成女孩子模样,留起了长头发。平时他总是和女孩子们一起上下学,他不愿和男孩子们一起上厕所,或是趁别人不去厕所时自己才去,或是把尿憋着回家。 

  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老师找来家长,说张克莎的生理是不是有问题,表情、声调都像个女孩,建议家长把他领到医院检查一下。张克莎的极端反应,遭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来自各方面的舆论和压力,压得一家人抬不起头。张克莎受到空前的孤立,人们见到他避之惟恐不及。他的父母也陷入了极大的忧伤中,他们怀疑自己的孩子可能是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毛病。张克莎只想选择自己的性别,他想,自己有这个权利,这没招谁也没惹谁,可怎么就有那么多爱管闲事的人呢?在各方压力下,他幼小单纯的心灵遭受到了重创,高中没上多久,他就因为身体原因回家休学了。回忆那一段时间的经历,张克莎说很感谢家庭给了他一个宽容的避难所,否则他在精神极度混乱和痛苦的情形下,早就结束生命了。

  毅然选择变性

  1979年12月,张克沙中断了高中学业,穿上了令当时少男少女们羡慕的绿军装。新兵训练营里,和男兵们同吃同住,张克莎感觉很不适应,他不和别人一起洗澡,晚上一个人偷着去洗。他还通过朋友注射了不少女性荷尔蒙,自己也逐渐有了一些女性的特征。 

  1982年2月,张克莎退伍回家,这时他已经是个留着披肩长发、穿着女性服装的女人了。回到长沙以后,退伍办不肯接收他,送去的明明是个男的,怎么回来就成了女的?张克莎也坚持自己是个女的,回家后第一项报户口的手续都办不了,更不用说找工作了。

  1982年,广东东莞一家中外合资的玩具厂里,张克莎成了一名“女工”。她和工厂里年轻的女孩子们在生产线上加工玩具,周围的人一点也没看出她是个“冒牌货”。在工厂的那段日子里,张克莎的老板……一个50多岁的香港离异男子赵先生对她产生了好感,想娶张克莎为妻。然而,一方面,张克莎不爱这个比自己大30多岁的男人;另一方面,当时张克莎还是男儿身。于是,她十分坚决地拒绝了。

  1982年冬天,张克莎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论文,这是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医史研究室的阮芳赋教授的文章。张克莎看到这篇文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