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欢乐土匪闹民国 >

第245章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245章

小说: 欢乐土匪闹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议室中整洁大方,挂着几幅中式山水画,家具物件也都充满了中国气息。
    “这里布置得不错,”苏民毅点了点头,随口问道:“苏联人到了吗?”
    “昨天晚上就来了,十几个人,都住在旅馆,离这里不远。”马三儿答道。
    “好的,下午三点就要开始谈判,咱们简单吃个饭,饭后再商量一下。”蔡运生拿出了代表团团长的架子,苏民毅等人都很配合,点点头一起向后堂走去。
    下午三点钟不到,中方代表早早就来到会议室中,正襟危坐等待苏联代表团。
    大家都显得很兴奋,头一次在战场上打败外国人,谈判代表的腰杆也直了不少,就等着看那些老毛子的灰头土脸。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墙上的挂钟已经指向三点五分,却还没看到苏联人的影子。
    三点十分,三点十五,三点二十……,苏联人一直没到,中国代表都发现不对,议论纷纷。
    蔡运生皱了皱眉头,和苏民毅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苏民毅叫过马三儿:“派人查查看,苏联人到哪里了。”
    马三儿吩咐下去,不一会儿手下人来报,苏联人还在旅馆里面,根本没出来。群书院。qunshuyuan。

三八六章 苏联人的条件

    远东大旅馆,是一家苏联国营旅馆,绿脚兵占领双城子之后,并没有封闭这间旅店,苏联代表斯曼诺夫斯基和梅里尼可夫等人就住在这里。。)
    在一间豪华的套间之内,梅里尼可夫正在接待怒气冲冲的中国代表。
    “斯曼诺夫斯基?斯曼诺夫斯基同志正在休息。”梅里尼可夫一脸莫名其妙的神情:“尊敬的邹尚友先生,苏民毅将军,谈判还没有开始,你们来这里有什么事?”
    “领事先生,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下午三点开始谈判呀!”邹尚友很是愤愤不平。
    “没有错呀,下午三点。”梅里尼可夫一指墙上的挂钟:“现在是中午十二点三十分,距离谈判还有两个半小时,下午三点之前,我们会准时出席的。”
    “现在几点?你是不是搞错时间了?”苏民毅一愣。
    “现在是苏联东部时间中午十二点三十分,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梅里尼可夫一脸严肃。
    “错了,现在是中国时间下午三点三十分。”没想到苏联人在时间上搞小动作,这场谈判刚刚开始就是针尖对麦芒。苏民毅冷冷对梅里尼可夫说道:“领事先生,您长期在哈尔滨居住,不会不了解中国时间吧。蓄意引发这样无谓的争执,我很怀疑贵国的谈判诚意。”
    “怎么是无谓的争执,你们脚下站着的是苏联领土。当然要遵守苏联时间。”
    梅里尼可夫在斯大林面前唯唯诺诺。在图哈切夫斯基面前也不见锋芒,但他能混到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的位置,当然不是一个草包,在外交中颇有手腕,虽然苏军战事不利,却仍然坚守原则,寸步不让。
    “错了,你说错了。”邹尚友上前两步,一把推开了厚厚的落地窗,一股冷风立刻吹了进来。衣着单薄的梅里尼可夫不由得打了一个哆嗦。
    “你看,那座山叫大东山,那条河叫绥芬河,这座城市叫双城子。从古至今都是我们中国的地方。”
    “不,那都是以前的事情,1860年以后,这里就叫乌苏里斯基,这里原来是一座破旧的村落,我们苏联人一砖一瓦才建起这座美丽的城市。”
    “那是你们抢过去的,列宁说过,苏联要废除沙俄时期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吵了起来,还没有开始谈判,邹尚友和梅里尼可夫就争执不下。苏民毅皱眉看了一会了,伸手拦住了他们。
    “不用争了,有些问题没有争论的必要,有些问题可以到谈判桌上去谈。不过我代表中国代表团通知阁下,以后所有会晤安排都采取中国时间,与苏联时间的时差请自行调整,过期不候。”苏民毅撂下这个表态,又对邹尚友说道:“邹先生,咱们走吧。”
    邹尚友想了想,跟着苏民毅一起向外走去。梅里尼可夫面带微笑,冷眼看着他们,口中仍用中国话说道:“慢走,不送了。”
    苏民毅突然站住,回头说道:“今晚6点。也就是你们苏联东部时间3点,我们安排了一场接待晚宴。既然今天的谈判已经耽误,我们可以在餐桌上进行沟通。”
    灭里尼可夫面带高深莫测的冷笑,不知打的什么主意,苏民毅却亲切和蔼地一笑,又说道:“我还要提醒领事同志,双城子所有的市政设施现在都实行中国时间,这座酒店晚上8点半后停止供应晚餐,10点后停止供应热水,12点之后熄灯断电,为了避免带来不便,请苏联代表团尽快调整时差,适应中国时间。”
    “你们,你们太过分了……!”
    苏民毅等人走了出去,顺手将房门带上,把梅里尼可夫的怒吼挡在身后。
    “苏将军,你具有外交家的潜质呀!”
    刚刚走出远东大旅馆,邹尚友就兴奋地连声称赞:“刚才那几句话太带劲了,把梅里尼可夫气得够呛……你真要停他的水电吗?”
    “那当然,双城子在咱们手上,那还不是想圆就圆,想方就方,随便怎么捏都行。这件事交给马师长,保证办得利利索索的,让老毛子学学咱们的规矩。”
    “嘿嘿,明明打了败仗还这么神气活现的,这老小子活该!”……
    为了维护外交官的尊严,苏联代表团还是坚持到了晚上6点才出现在小红楼。
    冬天天黑得早,小红楼内外却张灯结彩,一股股浓郁的香气飘出足有二里地。
    一见到斯曼诺夫斯基和梅里尼可夫,蔡运生就热情地伸出双手。
    “来来来,两位尊敬的苏联外交官同志,为了表示我们的热情,今晚请你们吃一顿正宗的中国火锅。”
    “不,我们是来谈判的。”斯曼诺夫斯基坚持自己的原则。
    “饭桌上谈一样嘛。”蔡运生笑容可掬,仿佛无心般随意劝道,却意味深长地盯着斯曼:“虽然在时间计算上出了点误会,但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求同存异,你们说呢。”
    两位苏联外交官互相看了一样,终于点点头,走进了小红楼……
    当天晚上,中苏代表团进行了第一轮磋商,在正式谈判开始之前,首先确定双方部队在两日后晚间八点停火。
    既然要和谈,就得拿出点诚意。一边动刀子,一边套交情,肯定全乱套。
    东线本来就处在对峙状态,两天后停火和现在也区别不大,西线却还在激战之中,停火的协议刚刚确定,中苏两军都如同打了鸡血,更加凶猛地拼杀起来。
    既然要停火,能多抢一块地盘是一块。眼看马上就要进入冬天,这场谈判又不知道持续多长时间,必须尽量占领有利态势,以争取军事上和外交上的主动。
    图哈切夫斯基到了大乌里之后,对混乱的苏军重新进行组织,沿着中东铁路对中**队设置了一道防线,暂时稳住了阵脚。而中**队因为后勤补给的条件太过落后,部队连续进攻的能力很差,占领克城之后就受阻于寒冷的天气,没有继续发动实质性的攻势。
    一个是力有不逮,一个是惊魂初定,中苏两军本来就是半斤半两,这一同时拼起命来,还是势均力敌。大家都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连续恶战两天,互相错进错出,彼此的势力范围更加纠缠,更加犬牙交错,谁都没占到什么大便宜。
    到了第二天天黑之后,两军终于停止了厮杀,各自收拢部队,准备停火。
    但是绿脚兵却在夜色的掩护下,转身又拿下了边境小镇圣尼克,打通了克城与海拉尔的直接联系……
    “卑鄙!这是无耻的背叛!”斯曼诺夫斯基怒不可遏,完全不顾堂堂外务委员的身份,在谈判桌上对中方代表大声咆哮:“你们竟然在晚上7点40分对圣尼克发起进攻,这是在钻停火协定的漏洞,请问贵军和谈的诚意又在哪里?”
    苏民毅淡淡看了他一眼:“外交官同志,请问圣尼克什么时候失守的。”
    屋子里突然静了下来,圣尼克的守军兵力单薄,又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不到10分钟就溃不成军,圣尼克失守肯定在8点以前。
    “我们是合理地利用规则,如果苏军能坚守到8点,我军必定停止进攻。”苏民毅却不依不饶,继续陈述事实。
    比最精辟的讽刺还犀利,事实隐含一种真实的力量,斯曼和梅里尼可夫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说不出话来。上风占尽,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和对面那些身材高大的俄罗斯人不相上下。
    “好了,这个问题不说了,咱们开始谈判吧。”蔡运生和几位中国代表团的主要成员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远来是客,请苏联朋友先发表意见吧。”
    “我要再次纠正蔡先生的一个错误,这里是苏联的国土,我们是这里的主人,你们才是客人。”
    斯曼诺夫斯基亮明自己的态度,然后展开一份文件说道:“我首先宣读一份谈判纲要,这是斯大林同志和苏维埃最高主席团会议共同作出的决定,是这次谈判纲领性的指导意见,请中方代表认真对待。”
    “第一,东北当局和苏联双方即日起停止战争状态,各自撤兵到战前态势,苏军占领的富锦、扎贲诺尔归还东北当局,东北军占领的克城和双城子归还给苏联。
    第二,中东铁路暂由中苏双方共管,但是中方可以一百万元进行赎买,赎买款项支付完毕后,苏方即刻将中东铁路所有之权限交换东北当局……”
    这场大战的起因就是中东铁路,既然苏军打败了,斯大林只好把这条铁路还给中国人。
    反正中东路是沙俄修筑的,和红色苏维埃关系不大,一咬牙也就送出去了。
    不过为了顾全面子,苏联还是提出了一百万元的赎买款,与中东铁路的价值来说,这的确是个大甩卖的白菜价,只是为了遮羞。

三八七章 谈判

    (ps:首先感谢书友“青山过客”指出了两处bug,吉普车诞生于二战,但因为半渡的粗心大意,在本书中穿越到了二十年代末。最近有点赶文,资料查的不够仔细,抱歉!
    另,章节编号出了点小问题,漏掉了三八四章,这是一个数字错误,根本没有这一章,大家放心阅读。再次致歉。
    以上文字不在收费字数中。)
    会议室中,中苏代表唇枪舌剑,火药味渐浓。
    “斯曼诺夫斯基先生,非常遗憾,我现在就可以代表南京政府和东北当局明确表态,贵国提出的和谈条件与我方意愿相差太远,完全不能接受。”
    蔡运生声音平淡而坚决:“看来需要和各位重新回顾一下这场战争。我们中国人一向爱好和平,但是因为中东铁路的权益分歧,苏联军队悍然向我方发起进攻,侵入边境,打死打伤数千名军民,这个过程可有什么差错?”
    “你说的不错,但这些都是战争中的一方面,不能以偏概全……”
    梅里尼可夫有些恼火,这个中国人好一张利口,说的虽然都是实情,但把中国人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上帝作证,中东路事件刚刚激化的时候,苏联方面还是很克制的。
    不理会他的分辨,蔡运生接着说道:“苏军蓄意发动这场侵略战争,我东北边防军措手不及,损失惨重,黑龙江舰队全军覆没。梁光弟第17旅大半殉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蒙受了巨大损失!”
    蔡运生的声音越发沉痛,沉默了片刻才昂首说道:“但经过我军英勇作战,终于打败了苏联远东集团军,我军兵锋直直赤塔和海参崴,苏军方面毫无还手之力。各位尊敬的苏联外交官先生,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方怎么可能接受恢复到到战前的局面呢?”
    这就是外交官的语言方式,什么话都要拐着弯说。但是苏联的几位代表都有丰富的谈判经验,立刻听明白了蔡运生的话中之意。
    我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才打赢这一仗。这件事决不能轻易罢了,苏联方面必须多给些赔偿。
    一名虎背熊腰的苏联军官忍不住了,叽里咕噜向着蔡运生激动地说了一大套。又满脸不服地看了苏民毅一眼。
    旁边早有人轻声介绍,原来此人名叫罗科索夫斯基,苏军骑兵第5旅旅长,他的那番话也经过翻译,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这场战争已经进行了半年,中苏两军都曾经取得过暂时的战略优势,但离真正分出胜败还早得很。红军现在虽然暂时处于被动,但也绝不是战败一方,所谓毫无还手之力云云,与事实完全不符…”
    “不服气啊。好得很,咱们可以接着打!”
    苏民毅眉头一挑,两道目光直刺罗科索夫斯基。屋中众人的目光一时全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几名苏军代表团的成员为他的气势所逼,低头佯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