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欢乐土匪闹民国 >

第213章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213章

小说: 欢乐土匪闹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林,我来问你,张宗昌和褚玉璞在哪里?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总司令?”
    “汉公,我今天是来向您请罪的张宗昌与陕军李虎臣发生冲突,我事先失察,事后失措,以至于局面失控,直鲁联军被陕军逐出归绥”
    肖林态度很诚恳,但这件事昨天就上报过,今天再认一遍错,张学良虽然面上不得不训斥他一番,心里却懒洋洋地提不起劲头,没多大火气
    “请汉公放心,冲突发生后,我立刻派精锐部队赶到都统府加以保护现在张宗昌与褚玉璞两位司令都非常安全,万无一失”肖林抬眼看了看张学良,又说道:“不过张司令的情绪一直很激动,我担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暂时还请他住在都统府里,一直没有外出”
    肖林说的委婉,却隐隐含着试探,直鲁联军已被一口吃掉,张宗昌和褚玉璞怎么处理?
    张学良眉头挑了挑,没有直接回答,又反问道:“听说直鲁联军全员被白俄鼓动哗变,到底是怎么回事?”
    “噢,这件事的确属实直鲁联军和陕军发生冲突后,白俄雇佣军指挥官莫洛奇科夫斯基控制了直鲁联军,并带着这支部队离开归绥北上草原,后来跑到哪里去了,我也不知道”肖林说到这里,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你真的不知道?”张学良眼一瞪:“少给我装神弄鬼”
    “汉公明鉴,直鲁联军都是一伙兵痞,军纪败坏东三省不要,热河和察哈尔也不要,为什么偏偏给我绥远?他们到了绥远才一个多月,就闹得到处鸡犬不宁,让人头疼的厉害请神容易送神难,趁着这次兵变将他们赶走,正好卸掉一个包袱,让他们去反攻苏维埃,祸搅老毛子”
    肖林接着又笑道:“直鲁联军在国内就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张宗昌和褚玉璞又不在,他们只好跟着那些白俄混下去,我给他们一人提供了一身冬装,那一万多人就一路向北杀了过去,我估计现在最少也到了蒙古境内了”
    张学良沉吟片刻,说道:“老毛子在中东铁路上得寸进尺,我早想对付他们了,有直鲁联军给他们捣乱,倒也是一件好事不过你要注意,对那个莫洛奇科夫斯基支持归支持,手尾一定要撇清,免得惹来外交事件”
    肖林连连点头,少帅在这一点上和他想的完全一致——白俄反攻苏维埃,这是俄罗斯人自己的事情,和我们奉系什么关系都没有
    撒下老莫同志这个棋子,将来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未完待续)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方便】
    欢乐土匪闹民国的第三卷北国从龙三四七章临保会委员上

三四八章 临保会委员(下)

    在张学良看来,把直鲁联军打发到外蒙不失为一步好棋
    苏俄成立后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一直大力扶植外**立,甚至直接出动苏联红军进驻,但外蒙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中**队进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只是国家孱弱,才被迫接受了这个事实
    民国初年,还有徐树铮收复外蒙,但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时候,再想对外蒙用兵,必然会遭到苏俄的强力干预,有莫洛奇科夫斯基打着白俄复国的旗号,最少也能把那里的水搅浑,从而分散俄国人的注意力,对东省特别区也是一个支持
    东省特别区是中东铁路沿线区域,包括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部分地区,哈尔滨等重要城市,现任行政长官为张景惠因为中东铁路在苏俄手中,所以沿线区域也被苏俄的势力覆盖,张作霖将这块地方划了出来,搞了一块民国时代的特区,东北和苏俄的主要矛盾也集中在这一区域
    除了牵制俄国以外,顺便还解决了直鲁联军这个祸胎,老帅还在世的时候,直鲁联军就请求退出关外,但因为这支部队的军纪太差,张作霖不敢放他们出关,干脆扔到绥远草原上,天高皇帝远,随他们祸害
    到了张学良掌权,对直鲁联军加不待见,当初要和北伐军作战,直鲁联军不失为一条咬人的恶狗,但此时奉系已向北伐军投降认输再留着这支部队也没什么必要
    京津已丢肖林又是他的嫡系亲信,绥远地盘越发显得重要,值得好好经营,肖林出手解决了直鲁联军,正符合张学良的心意
    考虑了片刻,他对肖林指示道:“只要莫洛奇科夫斯基能在外蒙立住脚,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援,甚至必要的武器弹药总之一句话,直鲁联军以后不能再回国,就在蒙古草原上自生自灭”
    “卑职明白不过张宗昌和褚玉璞该如何处理,还请汉公示下”
    张学良白了肖林一眼,不满地说道:“这两个人是你抓起来的,还来问我干什么?”
    “汉公误会,误会了”这个罪名死活都不能承认,肖林腾地站了起来,一脸惶恐解释道:“陕军和直鲁联军发生冲突,我部事先毫不知情,为了避免乱兵伤害张都统,才派部队加以保护……”
    直鲁联军赖在归绥,严重影响了肖林的发展,如刺在喉,不得不出手加以解决但这件事免不了先斩后奏最犯上官忌讳,因此才假以李虎臣之手借刀杀人,肖林也算煞费苦心但是再完美的阴谋也会留下蛛丝马迹,何况对付张宗昌这么大的行动,只要张学良有心,肯定能查到肖林就是幕后主使,不过只要没有证据,肖林就不会当面承认
    为了应对张学良的盘问,肖林事先准备了几套说辞,真闹得不可收拾大不了辞去这个临时安保会的委员,回绥远专心带兵
    “好了,好了,你那么紧张干什么?张宗昌和褚玉璞不是什么好东西,抓起来就抓起来了”张学良摆了摆手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如果换做老帅张作霖,必然会因此对肖林起疑甚至直接发作但张学良却是个公子哥的脾气,只凭个人好恶来判断对错,根本没有深究的意思
    要依着张学良的本意,最好就此将张宗昌和褚玉璞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这两个家伙都是奉系叛将,一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考虑了半天,理智还是战胜了感情张宗昌是外来投靠奉系的,像他这样的还有不少,收拾一个张宗昌不难,却会令这一大批人寒心
    手下没兵,自然没有实权,也免不了被人架空,张宗昌这个都统只是个摆设,多留些日子也无妨
    “别人倒还罢了,张宗昌到底身份不同,这个都统还得他来做这样,等到归绥局面稳定了,尽快把他放出来,恢复都统府的秩序”张学良顿了一下,又向肖林透漏道:“东北六省正在和南方以后,估计很快就要易帜,都统督军都要撤销,到那个时候再请张宗昌赋闲休息不迟”
    张学良上台后会和南方政府议和易帜,肖林对此早有思想准备,只是没想到这件事发展极快,奉系刚刚出关两个月,就和南方政府基本谈妥,只因杨宇霆等人一力反对,所以暂时没有执行
    这件事太过敏感,不便发表意见,肖林只是点点头,接着追问和自己有关的事情:“褚玉璞又该如何处理呢?”
    “下野,让他自己发个下野通电,以后就做个富家翁”褚玉璞背叛李景林起家,张学良以前对他不过是利用,但下意识里也不齿他的为人,没什么好感
    “是,我立刻命人安排,保证风平浪静地处理了此事,不会引起任何反响”肖林心中暗暗得意,少了褚玉璞相助,手下又没有直鲁联军做依仗,想要架空张宗昌太容易了,以后绥远就是自己的大本营,姓肖不姓张
    先斩后奏擅自兼并直鲁联军,这件事是不得已而为之,看张学良此时的态度,自己无疑又过了这一关
    肖林已将少帅的脾气摸了个七七八八,此公是个顺毛驴,只要顺着他的意思投其所好,哪怕把他卖了也没关系如果梗着脖子硬顶,哪怕是为他好,也落不了好果子吃
    就好比杨宇霆,总是一副维护老帅基业的样子,极力反对易帜加入南方革命政府,平日里又以长辈自居,在张学良面前傲气十足,不知不觉已经触动了少帅的逆鳞
    正在胡思乱想之间,只听张学良突然问道:“肖林兄,你对杨总参这个人怎么看?”
    这个问题加敏感,张学良此时问出来,其中的含义意味深长,肖林莫名其妙地感到一阵紧张,斟酌着说道:“杨总参一向精明强干,堪称我军的栋梁之才,其地位……不可替代”未完待续)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方便】
    欢乐土匪闹民国的第三卷北国从龙三四八章临保会委员下

三四九章 袁金铠

    离开大帅府之后回到自己的住处,肖林脸上的表情一直阴晴不定,既有几分得意,又有几分心惊
    得意是因为又赌对了,成功解决掉直鲁联军这个眼中钉,还在张学良面前顺利过关
    心惊是因为张学良对杨宇霆的态度,少帅在肖林面前毫不掩饰,话里话外的恨意十足,不难看出,他对杨宇霆的忍耐已经接近极限
    自从郭松龄身亡之后,这两人就面和心不和,一直明争暗斗,经过这次推举东北保安总司令的风波,两人之间的矛盾加尖锐,近乎公开化
    除了权力斗争的巨大分歧外,张学良和杨宇霆个人之间也互相看不顺眼,两个人如同针尖对麦芒,只要一碰上,三言两语间往往就会争执起来,最后必定不欢而散
    少帅年轻气盛,本是性情中人,除了张作相这样的厚道人,能和他相处融洽的并不多当然,像肖林这样别有用心、刻意迎合的,却要另当别论
    偏偏杨宇霆的个性也很强,对张学良这位年轻的“少主”毫无恭敬之意,往往摆出一副托孤重臣的架势,动不动就要训斥少帅两句,总以长辈身份自居,难怪张学良对他如此憎恶
    当然,这也许是杨宇霆不得已而为之,他要维护“宰相”地位,免不了要和“少主”争权,气势相争,不肯相让,在外人看来难免显得有点嚣张
    听话听音,少帅明显想要动动这位杨总参所以才和肖林这位心腹干将试探商议,令肖林不安的是,张学良的话语中竟隐隐透出几分杀机……
    泡了个热水澡,换上一身干爽舒适的睡衣倒上一杯清茶刚刚坐下,警卫连长黄东军走了进来,敬礼禀告
    “报告军长,袁金铠袁参议和于冲汉于参议来访,正在门外候着,要不要请他们两位进来?”
    袁金铠?于冲汉?这两位都是奉系的老前辈,东北文官政客的代表人物肖林连忙站起身来,说道:“尊老敬老我还是去迎接一下比较好”
    来到大门处,远远就看见袁金铠和于冲汉二人,袁金铠身形较胖,穿一身长袍马褂正符合他前清贡生的身份简单来说,清朝的贡生就是国子监的保送生,大都是成绩优异的秀才而于冲汉却是个瘦高条、苦瓜脸,一身日式学生装,仿佛时刻在提醒众人他当年可是东京外国语学校的讲师
    “袁老、于老……两位大驾光临,怎么也不先派人送个片子通知一下,倒让我失了礼数,惶恐惶恐”肖林躬身告罪,脸上带着微笑如沐春风
    所谓奉系的元老派,除了张作相、汤玉麟这样的武将还包括袁金铠和于冲汉这样的文官,当年张作霖发迹的时候,曾得到这两人的关键性的臂助,没有这两个人投靠,张作霖也爬不到今天这个位置
    除了原来的奉天省长刘尚清等人,东北的大多数文官都出自袁金铠和于冲汉门下,就连当年号称东北大管家的王永江,也是袁金铠推荐而出任财政厅长的
    毫不夸张地说,袁金铠和于冲汉背后代表着整个东北的文官系统,肖林对他们有意笼络,因此态度恭敬,处处小心,丝毫不敢懈怠
    袁金铠笑了笑道:“呵呵,我们也是临时起意,想到肖将军府上讨杯水酒既然做了不之客只要不让吃闭门羹,我们两个就谢天谢地喽”
    肖林一顿足,惊道:“这个时候了,两位先生竟然还未用饭?正好,我这里有南方的茅台酒,咱们一起喝上两杯”
    伸手将袁金铠和于冲汉引进大门,一路来到花厅入座,先送上茶水点心,然后吩咐手下摆酒上菜,肖林一边和二人寒暄着,一边暗暗揣测着他们的来意
    大家虽然都属于奉系,但派系不同,文武有别,以往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只在肖林出任东北临保会的委员之后,才和袁金铠有了少许交集不过,袁金铠的资格实在太老此人是张作霖进入奉天的引路人,肖林和他的辈分差的太远,平日里也很少打交道
    肖林和于冲汉就陌生了,此人曾经出任奉天外交顾问,张作霖的总文案,东三省特别行政区长官,中东路督办等职,不过这两年来,于冲汉在张作霖面前渐渐失势,现在和袁金铠一样,只担任东北保安总司令部参议这样一个虚职
    眼下正是晚饭时间,两位贵客稀客登门,无论如何也要盛情款待,后厨中煎炒烹炸忙做一团
    酒菜还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