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欢乐土匪闹民国 >

第202章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202章

小说: 欢乐土匪闹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复榘撤围富平之后,全军向西安方向运动,以宋哲元五十一师为机动预备队,以石友三的第五军负责围困西安,韩复榘的第六军则固守外围,陈兵于三原阎良一带,以拦阻安**支援李虎臣。
    在他们的后方,庞炳勋的二十军正在日夜兼程赶来,已经到了华县一带,加上这支人马,西北军的兵力部署正好形成一个围城打援的姿态。
    西安城高墙厚,西北军做的是长期打算,必要的时候可以围困个一年半载。不过韩复榘相信,只要能将安**的援兵消灭,李虎臣没有指望,就会不战自降。
    从常理上来说,安**此时应趁着庞炳勋部没有赶到,尽量冲破第六军的拦阻,和西安城中的守军汇合。但出乎韩复榘预料的是,直到西北军对西安顺利完成包围,安**的主力仍然动作迟缓,个别部队甚至不知所踪……)

三二九章 看破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是南宋诗僧志南的名句,写尽了烟雨中漫步的乐趣。
    农历四月末的一场春雨,将汉中平原裹在了温润脆绿之中,放眼望去都是一片黛山碧水的美景,天空也如一方青糯的美玉,仿佛连空气都被渲染的绿冉冉,碧莹莹。
    牛毛细雨不须毡,沿着大路远远走来一队身穿灰色军装的士卒,身上没有任何雨具,为首的是一黄一白两匹健马,韩复榘和宋哲元信马由缰,边走边谈。
    闻到了前方渭河的水气,宋哲元胯下的黄马喺溜溜一声嘶鸣,迈步要跑,却被他一把挽住了缰绳。马儿被拉的脖颈扭转,上半身站立起来,挣扎了好半天才打了一个响鼻,将两只前蹄重重地放下。
    韩复榘素以儒将自居,骑术却不精,眼中露出一丝羡慕的神情,笑着赞道:“明轩兄(宋哲元字)好身手,英姿飒爽,此去阎良一定马到成功!”
    宋哲元没有接茬,只轻叹一声,勒马抱拳说道:“向方兄(韩复榘字),前面已到渡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咱们再见。”
    五十师、五十二师被歼,宋哲元名义上还是十五军的军长,实际上却成了五十一师的师长,这些日子一直郁郁寡欢,情绪不佳。
    “不急,我还有些军务要向明轩兄请教,咱们再叙一程。”韩复榘这几天心神不宁,但参谋长黄震阵亡,石友三围城西安,身边没人可以出谋划策,因此才拉上了宋哲元。
    “向方兄不要取笑了。”宋哲元露出一丝苦笑:“败军之将不足言勇。十五军打成这个样子,哪敢再谈请教二字。”
    韩复榘劝道:“陕西之战事起仓促。又有李虎臣、田玉洁内应反叛,天降磨难,非战之罪,明轩兄不要太内疚了。”
    宋哲元善于用兵,号称西北军五虎将之一,陕西之战虽然损兵折将,但都有特殊原因,韩复榘对他的意见很重视,劝慰了两句,将谈话引入正题。
    “安**解围富平之后。兵分两路自三原、阎良救援西安。从掌握的情报来看。敌军一共出动了五个师,包括荣臻所部三个师,魏益三所部两个师。但肖林麾下的五十五师和五十六师却突然销声匿迹,不知所踪!”
    韩复榘说到这里,特意加强了语气。又顿了一顿,引起宋哲元的重视后才接着问道:“明轩兄,你看这里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呢?”
    围攻西安,引诱安**来援,将其主力围歼于渭水河畔,这是冯玉祥定下的作战计划。宋哲元此去阎良,就是要阻击支援西安的安**,等到庞炳勋的二十军赶到之后。西北军就将转守为攻。
    韩复榘本来以为,这场阻击战将是一场恶战。
    庞炳勋没有赶到之前。西北军在兵力上还略逊一筹,石友三的第五军包围西安,负责拦截安**主力的只有四个师,安**解围富平后却汇集了整整七个师,正该利用这个机会发起猛攻,以求和西安城中的李虎臣会师。
    围城打援。关键就在于不能让守军和援军会合,因为一旦里外会合,必然士气大振,将包围圈冲的支离破碎。
    意外的是,最为精锐的绿脚兵突然跳出战团,整整两个师消失不见了!
    宋哲元思索片刻,谨慎地答道:“这个情况我也听说了,现在情报不足,还不好判断绿脚兵的动向……不过在我想来,这支部队肯定在迂回运动之中,企图寻找我军的破绽。”
    这番话虽然说的含蓄,却打破了韩复榘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宋哲元的言下之意很明白,陕西之战已到决战时刻,绿脚兵却在后方休整,这种想法太过一厢情愿了。
    阴谋,肖林一定有什么阴谋!
    “明轩兄,你的意思是……?”韩复榘接着追问。
    “安**在陕西几支部队,以二十三军军长肖林为总指挥,其麾下的绿脚兵也是敌方的主力精锐。换句话说,我们真正的对手,就是这个肖林。”
    宋哲元谈兴渐起:“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纵观肖林此人以往经历,用兵偏好弄险,最爱以精锐部队长驱直入,攻击对手疏于防备的薄弱之处,从而一举出奇制胜。绿脚兵既然突然消失,肯定又是肖林重施故技!”
    “明轩兄果然是个有心人,把肖林的底细摸的如此清楚!”韩复榘不由得连连点头,入陕之后,他对敌将肖林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肖林这两年来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堪称常胜将军了。
    “惭愧,在他手下连败了两阵,多少总有点心得体会。”宋哲元摇了摇头,脸现愧色。
    “胜败乃兵家常事,明轩兄不必介意。”韩复榘劝了一句,又接着问道:“依你看,绿脚兵会选哪里当目标呢?”
    肖林善于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绿脚兵肯定会发起突袭,要挫败绿脚兵的意图,就得做出针对性的准备,只要料敌于先,自然稳占上风。
    宋哲元没有急着回答,扭头命副官拿来一副地图,又和韩复榘一起跳下马来,展开地图查看。
    皱眉思索片刻,宋哲元若有所思地问道:“向方兄,如果你是肖林,你会选择进攻哪里?”
    韩复榘眉毛一挑,顺着宋哲元的目光看去,两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地图上的渭南。
    渭南!那里只有一个旅的守军,却担负着全军的后勤补给,如果被绿脚兵占领,庞炳勋的二十军也被挡住去路,无法和韩复榘的主力部队会合。
    “渭南,肖林一定是去渭南了!这一招好狠呀,没想到肖林的胃口这么大!”
    占领渭南,就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韩复榘、石友三、宋哲元所部都被装进了一个超级大口袋。这么多人马安**当然一口吃不掉,但如果战事拖延久了。西北军数万人马缺乏粮草弹药,就会不战自败!
    宋哲元点头道:“从侧翼后路发动奇袭包抄,这是肖林惯用的招数了。山西一战,绿脚兵现实奔袭天镇,拿下大同绥远,又突袭茹越口,从而取得了恒山会战的胜利,这次他又瞄上了渭南,企图切断我军的补给通道。”
    对着地图又看了两眼,他又接着说道:“肖林的计划不难揣测。渭南之侧一边是渭河。一边是华山天险,没有第二条道路可通潼关,安**扼守此处,李虎臣又据守西安坚城,我数万大军被困在中间的狭窄地域。粮草弹药不济,几乎是必败之势!”
    “难怪绿脚兵突然消失,原来打的是这个如意算盘。”
    韩复榘冷笑一声说道:“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我看肖林也没什么新招数了,放心,哼哼,渭水河边这回就是绿脚兵的葬身之地!”在军中一步步爬到中将军长的高位,韩复榘也是战功赫赫。强大的对手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
    宋哲元再次点头:“向方兄明见。用兵之道,在于正奇相辅。肖林太过偏激,每每不循常理,剑走偏锋;虽然可以猖獗一时,但终归不是康庄正道,覆灭是迟早的事情。”
    “何副官。传我的命令,向渭南西北方向派出斥候,越多越好,一定要找到绿脚兵的踪迹!”韩复榘下完命令,又对着地图思索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说道:“明轩兄,肖林既然盯上了渭南,免不了要辛苦你一趟,虽然还没有确切情报,也请你亲率五十一师赶赴渭南,一定要坚守到二十军赶到!”
    庞炳勋的二十军已到华县,离渭南不过两天的路程,这支部队赶到之后,渭南自然稳如泰山。
    “我部支援渭南,阎良这边怎么办?”宋哲元担心地问。
    “无妨,我把第六军都顶上去,坚持了两三天没有问题。”韩复榘自信地回答。
    第六军将近满员三个师(缺一旅,在渭南。),阻击安**七个师的确压力很大,但是只要庞炳勋的二十军赶到,后面就是西北军的表演时间了。
    所谓奇袭,本身就冒着极大的风险,绿脚兵一旦在渭南失手,安**的阵型就显得破绽百出,韩复榘自信可以一战而胜……
    沿着渭河一路向东,五十一师分成三路纵队,争分夺秒向渭南赶去。万余人马浩浩荡荡地一路前进,在路边远处的树林之中,却有几架望远镜正在窥视着他们。
    就在一个小时前,宋哲元终于接到斥候报告,在渭南西北方向发现了绿脚兵的踪迹,肖林果然打上了渭南的主意。
    绿脚兵出发在前,已经占了先机,渭南只有27旅三千余守军,在绿脚兵的突袭下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宋哲元因此再三催促部队,强行军驰援渭南。
    队伍前方的尖刀营中,班长杨满圈满脸虚汗,脚底下打飘,有些跟不上了。
    杨满圈是五十一师一名普普通通的班长。虽然是个班长,杨满圈其实也才入伍半年,不过他打小就眼光活,脑子灵,在部队里表现优异,刚刚被提升为班长。
    他是个河南兵,老家在河南长葛乡下,虽然老父亲给他起了一个饱含丰衣足食祈望的名字(羊满圈),杨满圈从小还是吃不饱肚子。
    没办法,家里一亩地都没有,全靠给地主家当佃农过活,辛辛苦苦忙了一年,收获的粮食大半都交了田租。杨满圈不甘心像父亲一样一辈子伺候土坷垃,听说国民革命军招兵,就瞒着二老偷偷跑到郑州,投了冯玉祥的西北军。
    刚刚入伍不到半年,杨满圈就参加了几次大战,在豫北和张宗昌打的哪一仗最为激烈,杨满圈也完成了新兵蛋子到老兵的转换。
    部队上吃的饱,穿得暖,每个月还有军饷可领,比起以前的日子,杨满圈对部队上的生活十分满意,十分知足。唯一有些担心的,就是当兵有送命的危险。杨满圈每日里最感兴趣的事,就是缠着那些真正的老兵油子。向他们请教战场上活命的诀窍。
    多一分本事,就多一分活命的可能,杨满圈胸前挂着一个长命锁,这还是满岁的时候,已经过世的老奶奶亲手挂在他的脖子上的。有了这个长命锁保佑,杨满圈相信自己永远不会被子弹打中。
    如果能在部队上熬成连长,活命的机会就更大了。这,就是杨满圈的理想。
    不过这几天杨满圈不太舒服,跑肚拉稀,头晕眼花。一口气走了四十多里。渐渐坚持不住了。
    地上有一个土坑,一巴掌深,里面还有些下雨的积水,所有人都一抬脚垮了过去,杨满圈却晕头晕脑地一脚踏了进去。
    正在快步急走之中。脚下突然一虚,脚掌歪歪地撑在了地上,心知不对,腿却不停使唤,实实在在地压上了全身的重量。
    “哎呦!”一阵剧痛传来,杨满圈苦痛地叫了一声,脚脖子扭了。
    杨满圈就这样进了收容队。
    收容队远远缀在大部队的后面,几辆大车上面坐满了掉队的伤号。杨满圈一路揉着肿成馒头的脚脖子,心里直叫晦气。
    脚脖子扭的厉害。没两三个月好不了,别说走路,上厕所都不方便。
    想什么来什么,杨满圈肚子里一阵咕噜噜怪叫,又对茅坑充满了渴望。
    “停一下,我去蹲个大号。”
    在车夫的抱怨声中。杨满圈一瘸一拐地走进了路边的树林,解开裤带蹲了下来。
    “扑——。”他娘的,只是一个屁,害的老子忙了半天。杨满圈皱眉瞪眼地站起身来,还没有提起裤子,突然……
    身后伸过一只粗壮的胳膊,一把就锁住了他的脖子,一只冰凉干燥的大手死死捂在了他的嘴巴上。紧接着,杨满圈眼前寒光一闪,喉结处一阵轻轻的刺痛,一柄匕首抵住了他的咽喉。
    “不要反抗,跟着我走。”
    看不到身后这人的相貌,只能看到他脚下穿着一双古怪的绿胶鞋…………
    宋哲元的五十一师没有逃过特务营的眼睛,刚刚出发半天,消息已经报到了绿脚兵军中。
    肖林当即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并召集众将进行紧急军议。
    “军长,特务营抓了几个舌头,已经确定这支部队就是宋哲元的五十一师,不过舌头的军阶太低,都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