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欢乐土匪闹民国 >

第113章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113章

小说: 欢乐土匪闹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联军。”
    “河南?!嗯,不错……”李天宏两眼不由得一亮,皱眉细细思索。
    北伐军分为左右两路,江苏是右路战场,由直鲁联军负责,河南是左路战场,由张学良的奉系部队负责,和吴佩孚一起对抗武汉的北伐军左路部队,以及陕甘的冯玉祥所部,多方周旋之中,总比做褚玉璞的炮灰强,如果能就此得到张学良的信任,第七师总算有个归宿。
    去河南还有一个好处,那里地处中原,四通八达,离直隶又近,真到了危急时刻,转身就跑也来得及,第七师容易保全。

二一三章 激将

    兴隆西门外不到五里,有一个毁于战火的围场,就是保安团战俘营所在。
    战俘营的大门紧闭,周围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哨兵,显得肃杀紧张,围墙里面却一阵阵喧嚣,热闹非常。
    围墙里面的场院之中,数百名战俘排成几队,一起看向高台之上,高台上面堆满了一箱箱崭新的军装,周围站着些保安团的士兵,几名参谋手捧花名册,正在大声点名。
    随着一声声点名,战俘们依次走上高台,从保安团士兵手中接过新军装,然后又在参谋的指引下,重新列队站好,大家全都乐呵呵的,有那性子急的,已经开始试起了衣裳。
    保安团即将改编为安**四十五师,马上要撤离兴隆,战俘营也要解散,这么多老兵当然不能放弃,经过筛选,最后一批战俘集体加入了保安团。
    场院的一角还站着四五十个战俘,行不成行,列不成列,一个个流里流气,表情木然,手里捏着一把铜元,眼睛向着这边一扫,眨巴两下,又赶紧压低目光,脸上却流露出一丝羡慕的神情。
    这几十个战俘都是老兵油子,身上的痞气太重,被保安团彻底淘汰,每人发些路费遣散了事。
    房间之内,肖林正在和郝梦龄谈心。
    “锡九(郝梦龄字)兄,再不要提什么解甲归田,你是一名优秀的军人,战场才是你的归宿,为国尽忠是你的职责,这样不负责任地一走了之,我绝不同意!”
    战俘营即将解散,肖林最为牵挂的就是郝梦龄,特意亲自来游说,以四十五师二团团长相邀,却被郝梦龄一口拒绝,恼怒之下,又把旧日的无赖嘴脸摆了出来。
    “听肖林兄的意思,如果我不加入四十五师,就打算把郝某人关一辈子喽?”郝梦龄说着话,两眼直直盯视着肖林,神色不怒自威。
    “锡九兄不要误会,肖林虽然不才,也有志救国于水火,御外侮于边陲,当初强留锡九兄,就是想让你看看兴隆的气象,看看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几个月来,只凭战俘营这些人,就为民生做了多少实事,这一点锡九兄应该最清楚,还有兴隆几十万百姓,数万流民,现在都能安居乐业,所有这一切,不正和锡九兄的愿望一样吗?”
    肖林慷慨激昂之中,首先感动了自己,向着郝梦龄轻轻摆手,脸上的表情越发诚挚:“说了这么多,只请锡九兄放弃对肖林的偏见,以军人的职责为重,加入四十五师,如果锡九兄愿意,就负责察旗的防务,为国家卫戍北疆,这样安排,锡九兄总可以接受了吧。”
    肖林一番长篇大论,郝梦龄一时找不到什么话来反驳,不禁低头不语。
    这几个月在战俘营里,白天干活,晚上读书,脾气棱角渐渐磨平,郝梦龄的心态平和了许多,对当日的被俘之辱已经看得很淡,平日里挖渠修路之余,对肖林的印象也渐渐加分,浑然忘了自己战俘的身份。
    但在他的心目中,依然看不起保安团,苏民毅来劝降几次,都被他翻脸赶了出去,军人的骄傲,使他不可能选择投降。
    不料保安团摇身一变,成了安**四十五师,正牌的奉系部队,肖林更是出任察东镇守使,身份地位都和往日不同。郝梦龄恰恰也出身奉系,原来就在张学良手下的津榆驻军,再向肖林的四十五师投降,等于是重回奉系娘家,变成名正言顺的事情了,许多老弟兄也因此加入了保安团。
    发觉这一点后,郝梦龄不禁有些紧张,暗自提着心劲,今天肖林一提话头,就直接堵了回去。
    但是,肖林却不依不饶,耐心地劝个不停,郝梦龄的心里渐渐有些动摇……
    再三思索,郝梦龄终于一咬牙,向肖林摇头道:“作为军人和对手,我很尊重贵部保安团,对兴隆的各种作为也很佩服,肖林兄又好意相劝,我本来应该听从,但是……但是自古以来,军人都以战死沙场为尚,马革裹尸为荣,我郝某人堂堂七尺男儿,哪有投降祈生的道理?!”
    说到这里,郝梦龄啪地一拍桌案,胸膛起伏,气息不定,显得非常激动。
    肖林看了他一眼,扶起歪倒的茶杯,平静说道:“锡九兄,我对你很失望,非常失望……我本以为你是个有抱负的人,却不料锡九兄胸襟气度如此狭隘偏激,自私自利,简直不值一提!”
    自从被俘以来,肖林对郝梦龄一直很客气,从未如此声色俱厉地指责,听他言语犀利,郝梦龄两眼一瞪,脸上怒气大盛。
    左右卫兵连忙上前,肖林却毫不介意,摆摆手把他们赶开,接着说道:“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今国家羸弱,战火流离,正是男儿报国之时,你却以大好年华,有用之身,沉浸于个人荣辱中不能自拔,以私人恩怨而定大节立场,这副格局,难道不是狭隘自私吗?”
    一连串的质问下,郝梦龄脸上腾的一红,紧接着又变得惨白,颓然坐下,半晌无语。
    肖林平静了片刻,淡然接着说道:“出任四十五师团长一事,锡九兄既然不愿,我本不该苦苦相逼,但这并不是你我之间的私事,而是你应该承担的责任……所谓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我素来仰慕锡九兄大才,欲以北疆边陲,上千官兵相托,还请锡九兄好好考虑一下,再答复我不迟。”
    郝梦龄额头青筋跳动,牙关紧咬,内心挣扎不已,苦思半晌,抬头看时,肖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
    站起来到门口张望一番,不见肖林的影子,却碰上了自己的亲信,原二十五参谋长贺赞,捧着一套军装走了进来。
    “贺赞,你怎么这身打扮?”见到贺赞穿着一身簇新的中校军服,郝梦龄疑惑不已。
    “团长,我已经加入四十五师了,要去三团担任团参谋长,以后不能照顾您了。”贺赞放下手里的军装,像个勤务兵一样,把屋子里的东西收拾一番,衣帽鞋袜归置整齐,然后对着郝梦龄敬了一个军礼。
    “团长,这套上校军服是肖将军让我送来的,他是个好人,您再考虑考虑吧。”说完话,贺赞转身走了出去,只留下郝梦龄一个人在屋子里发呆。
    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呆立良久,郝梦龄缓缓地拿起了那套上校军服……

二一四章 赶赴张家口

    经过一周的忙碌,保安团终于完成改编,部队番号为安**第三方面军第九军四十五师,察东镇守使肖林兼任师长,受第九军军长高维岳统辖。
    这个师长的名号,本来应该安在邵得彪身上,但是奉系高层对邵得彪一无所知,不愿这样一个陌生人担任师长要职,为防止奉系趁机往四十五师掺沙子,肖林干脆把师长兼上了,邵得彪出任四十五师的副师长。''
    在整个奉系系统内,这样的情况都是惯例,官当得再大,也得兼着军中的实职,否则地位就不稳固,比如察哈尔都统高维岳,就兼任第九军的军长。
    邵得彪对此也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地尽着副师长的职责,在他的帮助下,整个四十五师渐渐成型。
    按照参谋总处的要求,四十五师共有三个整编步兵团,一个工兵营,一个炮营,以及其他附属部队,一共七千人的编制,但是四十五师这些日子大肆招兵买马,实际兵员已经将近万人,快赶上一个甲种师的兵力了。
    这些士兵都有用处,四十五师将炮营进行升格,直接改成了炮团,又设置了教导大队、骑兵营、特务营和辎重营等机构,把多出来的三千人分得干干净净。
    所谓教导大队,在实际编制和武器装备上和普通的步兵团完全一样,由邵得彪兼任队长,如果遇到战事,可以直接当做一个团使用。
    除此之外,教导大队还担负着为部队培养基层骨干的任务,凡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新兵,都直接送入教导大队服役,并筛选其中的优秀分子,加以培养,作为四十五师的后备军官。有了这个教导大队,保安团就不会缺乏班排骨干,哪怕是带着一群新兵,也能具有一定的战斗力。
    骑兵营一共有二百多匹马,大多是从国民军手里夺来的,在察哈尔草原上,骑兵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兵种。
    特务营则是四十五师特有的编制,这支部队是在肖林的提议下建立的,虽然在军事方面一知半解,但是肖林有着旧时空的经验,深知情报工作和特种作战的威力,力排众议设立了这支特务营,由李登洲担任营长。
    虽然这支特务营还很原始,离开展特种作战遥遥无期,肖林对这支部队却寄予厚望,在他的长远计划里,未来的情报系统也要从特务营脱胎而生。
    比起别的部队,特务营有意加强了情报、袭扰、游击和夜战方面的训练,淡化阵地战正规战,在这个年代中,绝对是军中的一个异类。
    辎重营却是四十五师中最阔气的部队,拥有十辆卡车和上百匹骡马,经过草原一战,肖林对汽车在战争中的作用认识深刻,特意从天津购置了十辆五吨卡车,把四十五师武装成了半机械化部队。
    另外的三个普通步兵团,也全部是满员配制,一团团长曲南杰,二团团长郝梦龄,三团团长马三儿,再加上参谋长苏民毅,四十五师的架子终于搭了起来,做好了向察哈尔进发的准备。
    这天早上天色刚刚放亮,在县城北门外,肖林正和送行人等告别。
    大军调动需要时间,兴隆这边还有些杂事,眼看着就要到农历春节,肖林先带着一个团的先遣部队赶赴张家口,邵得彪和包新业等人特意来送他。
    和众人一一话别,最后来到了任怀松面前,肖林拍了拍他的肩膀,开起了玩笑:“老任,还是你厉害,硬把我挺走了,以后咱们不用斗了,你就是兴隆唯一的县太爷。”
    “取笑,取笑,肖将军取笑了,要不是肖将军庇护,我任怀松早就成了孤魂野鬼,还说什么县长不县长。”
    因为承德付昌杰倒台,任怀松被迫投靠肖林,这些日子合作下来,已经和包新业等人渐渐合拍,是个合格的县长。
    “老任,我身边一直缺人,包秘书迟早要去张家口,以后兴隆就交给你了。这里的难民营还得开下去,百姓都需要安置,我到了张家口后,和蒙古的贸易更加方便,对成衣工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你可得帮我看好这个摊子……”
    和众人告别之后,肖林转身走向等在一边的郝梦龄,两个人并肩上马,一起扬蹄而行,向着张家口进发……
    张家口,顾名思义,自古就是出关要塞,明朝时筑有张家堡,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称为“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得名“张家口”。
    这里是察哈尔特别区省会,北傍长城,南接平川,三面环山,地形险要,清水河由北向南,将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蒙汉民族贸易交往的中心,尤以皮毛生意著称,号称“皮都”。
    张库大道的兴盛,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国外资本。这个时候,在张家口的外国商行有英国的德隆、仁记商行,德国的礼和、地亚士商行,美国的茂盛、德泰商行,日本的三并、三菱商行以及法、俄、荷兰的立兴、恒丰等商行,总数达44家,除了天津口岸、上海洋场之外,张家口是全国另一个著名的外商聚集之地。
    肖林带着四十五师二团一千余人马,一路北行,两天之后来到了张家口。
    进入市区之后,放眼四下打量,远处都是起伏低矮的群山丘陵,正是燕山余脉,路过的街道倒还宽敞,只是脏乱不堪,不难看出,城市的市政管理非常混乱。
    过往的行人看到肖林这支队伍,纷纷露出惊恐之色,离着老远就转身跑开,部队沿着街道向前走着,前面不断传来劈啪之声,两旁的商户纷纷关门落锁,如遇盗贼。
    路人侧目之中,肖林带着部队默默穿过城区,来到了西北郊的水母宫军营,把部队安置下来后,又赶到了位于明德北街的察哈尔都统署,拜见都统高维岳。
    问起路上碰到的怪事,高维岳无奈地笑了笑,对肖林解释道:“不奇怪,不奇怪,不仅是你,我的第九军进城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外省的人不了解咱们,说奉系部队都是土匪,军纪松弛,抢男霸女,咱们的名声不太好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