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欢乐土匪闹民国 >

第105章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105章

小说: 欢乐土匪闹民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时代里,情报工作是很超前的理念,无论是国外的中情局和克格勃,或者是本土的军统和中统,统统还没出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到底该如何运作这个军事情报局,王一民一直还在摸索尝试。
    “情报工作,除了成本高昂的间谍活动,更要注重信息的搜集整理,哪怕是公开发行的报纸,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情报,还可以培养探子和下线,以弥补人手的不足。”
    肖林想着说着,比照着后世的一些论坛经验,替王一民出着主意:“有了信息来源后,要组织专人进行分析,从千头万绪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设立奖罚制度,刺激手下的积极性,只要干什么都有规矩,日子久了自然就能摸索出一套办法。”
    “还有呢?”肖林讲的都在道理上,王一民听得聚精会神,刚一停顿,立刻就出声催促。
    “还有,还有就是,打铁先要自身硬,情报部门位置关键,人员的选择宁缺毋滥,一定要忠实可靠,最好有家有室,待遇要好,可以直接从奉天讲武堂挑选一批新毕业的学生……再一个,对权力不用抓得太紧,用力过猛会招来反击,可以请奉天总署进行监管,这样可以避免猜忌,还显得咱们坦荡,日子久了也不容易出事。”
    王一民重重地一拍巴掌,点头说道:“肖林兄这几句话,让一民茅塞顿开,只有这样,才能把情报局办好!”
    肖林微微一笑,所说的这些制衡之术,都是现学现卖,刚刚从梁启超那里搬来的,简单的一个发挥,就让王一民眼前一亮。
    “军事情报局这个位置,生杀予夺,权力极大,身上背负的责任也就很大,又往往处在是非漩涡的焦点,如果心态摆得不正,很容易惹来祸端,你是汉卿身边的老人,既不要忘记了三军团的出身,又得对整个奉系负责,这中间的关系,一定要注意平衡。”
    肖林仍在谆谆嘱咐,具体如何开展工作,摸索一番总能渐渐找到方向,但王一民直来直去的性格,却未必适合这个位置,如果为权柄所迷惑,很容易走向偏执,到那个时候,就离取祸之道不远了。
    聊了一会子,肖林又提醒道:“所谓军人,首要的责任就是保家卫国,眼光应该放远一点,除了关注国内各家势力,对国际形势也要留心。东北的形势复杂,俄国和日本都在其中经营多年,势力交错,将来免不了和我们发生冲突,军事情报局应该把这一块的工作当成一个重点。”
    王一民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样思路就清晰多了,安**政府即将成立,奉系的权力重心正在向北*京倾斜,当然,奉天作为大本营,地位仍然非常重要,军事情报局干脆分成两块,在北*京和奉天同时组建两套班子,奉天分部主要负责对俄对日的外部情报,北*京分部负责对国内情报的收集,如此分工后,责权明确,工作也会顺畅许多……”
    “好啦,你们两个阴谋家,不要再开小会了,大家难得聚在一起,轻松一点多好,何必搞得这么憋气。”齐恩铭在旁边听得不耐烦,出声打断了王一民。
    肖林微微一笑,向他问道:“恩铭兄,我还正想问呢,今天各位兄长怎么凑得这么齐,一起跑到我这来了?”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京津一带现在都是部队,老帅调集了几十万人马,准备和北伐军大干一场,再休整些日子,我们几个都要上前线了。”齐恩铭大大咧咧地答道。
    “和北伐军作战?”肖林心里一动,自己的历史知识实在太差,竟然搞不清这一仗到底是谁打赢了,按理说,应该是北伐军,要不然北伐谈何胜利,但是,东北军也一直没被消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啊,这一仗不好打,南方这些乱党叛军势头正猛,武昌之战打得很惨,吴佩孚和张宗昌都有些抗不住了,只有靠咱们东北军出手……”裴春生对北洋政府最是忠诚,言语之中毫不掩饰对北伐军的敌视,但是语气却显得有点信心不足。
    南口大战历时四五个月,无论奉系直系还是直鲁联军,都已经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和北伐军作战,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麻烦事,冯玉祥最近由苏俄回到了国内,本已烟消云散的国民军也随之死灰复燃,9月17日,冯玉祥在绥远五原誓师,将所部改编为国民联军,宣布参加北伐。
    五原誓师后,国民军残部纷纷来投,虽然不复当初声势,但短短几天也凑起了五六万人马,基督军(冯玉祥信奉基督教,所部亦称基督军)突然变成了国民党,与北洋系统彻底决裂。

一九七章 青年军人振兴会

    猜不透战局的结果,肖林心里忐忑不安,天下大势,终归也会影响到兴隆,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最好都是未雨绸缪,做好准备才是上策。
    “春生兄,以您的观点来看,对北伐军这一仗能打胜吗?”''
    “这个……很难说。”
    大战在即,这种时候不宜多讲话,万一被扣上一顶未战先怯的帽子,直接送到军法处都有可能,但是座中没有外人,裴春生犹豫了一下,还是亮明了自己的看法:“现在的东北军,战斗力下降的太厉害,跟一年前根本没法比,真要跟南方叛军对上了,恐怕不是对手。”
    自从去年郭松龄兵变后,津榆驻军的精锐部队几乎损失殆尽,军校派将领都受到牵连,中低级军官严重匮乏,再加上郭松龄、姜登选等名将的殒命,可以说,从兵到将,整个东北军的实力都下降了一个层次。
    从前张学良屡战屡胜,仰仗的是郭松龄和津榆驻军的老底子,这套人马现在换了个遍,少帅还能接着打胜仗吗?
    “春生说得不错,现在部队里的问题太多了,派系林立,山头众多,除了老帅,几乎谁都指挥不动。”高维岳也跟着发起了牢骚,很是感慨:“就拿我手下的十八师来说,副师长是参谋总处直接委任的,一向只听杨宇霆的命令,眼里简直没我这个师长!”
    “关键还在上面”齐恩铭稍微一顿,随即直言道:“自从郭松龄兵变后,老帅不再信任咱们军校派的将领,反倒对当年的老兄弟大加重用,说句不恭敬的话,那些人大都是绿林出身,打个游击,劫个粮草什么的还行,领导一支现代正规军队,根本就不够格。”
    议论到张作霖身上,众人一时都是无语,这几人都是患难之交,素知齐恩铭对张作霖一向忠诚,倒是谁都没有多想,况且,齐恩铭所说的也是事实,在奉系内部,任人唯亲的现象的确很严重,从少帅张学良开始,都是一脉相承。
    整个奉系系统的组成极为复杂,没有什么共同的意识诉求,完全依靠张作霖的威信维系,内部派系斗争严重,在东三省的时候还好一点,自从出关之后,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分裂,郭松龄、李景林和张宗昌都是现成的例子。
    “肖林兄,我们今天来寻你,正是为了这个事情。”
    齐恩铭肚子藏不住话,直接挑明了来意:“这两年东北军的人心散乱,不思团结,几十万人马暮气沉重,再这样下去,不要说统一全国,几十年的基业都要毁于一旦,形势所迫,为了加强部队的凝聚力,我们几个组织了一个青年军人振兴会,特意来邀请你参加。”
    军人社团?!
    肖林心里猛地一跳,没想到东北军中也有这种组织,对于没有党派信仰的奉系来说,不失为一条加强内部联系的纽带。
    听齐恩铭话里的意思,这个青年军人振兴会还在初期阶段,成员应该也不多,倒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如果加入其中,肯定对自己的发展有利,只是不知道,张家父子能否容忍部队中存在这样的社团组织。
    “好,既然几位兄长看得起我,肖林当然从命。”
    肖林痛快答应,随即又问道:“不过还请介绍一下,振兴会的会长是谁?”
    “嗯……是我,我是会长,他们几个都是发起人。”齐恩铭说着话,用手一指其他几个人,连王一民都包括了进去。
    肖林沉默片刻,边想边说道:“恩铭兄,这里头有些问题,我觉得,你应该辞去会长,请张汉卿来担任这一职务。”
    对各种党派,张作霖一向手段严厉,想在他的部队里搞串联,做小动作,很容易把自己搭进去,最稳妥的办法,还是拉着少帅一起玩。
    听说让张学良来当会长,齐恩铭几个的反应不一,有少帅出头,振兴会的发展肯定变快,但却打上了张学良的烙印,不利于吸收士官派和元老派的军官。
    最后还是肖林的一番话,打消了他们的顾虑,振兴会的几位发起人都出自三军团,本身已经带着张学良的标签,就算不请张学良入会,也不过是掩耳盗铃,欲盖弥彰。反过来说,大大方方把少帅请来,二十五岁的年轻中将,正是青年军人的杰出代表,别人反倒说不出怪话。
    “好,就这么定了,回头咱们几个一起去找汉卿,总得给咱们这个面子。”
    裴春生略略有些兴奋,感慨着说道:“振兴会成立快一个月,一直没有几个成员,如果能够说服军团长,肯定会有一个大发展!”
    “春生兄,振兴会现在有多少人?”肖林发问。
    “没多少,主要成员都是三军团出身,大概有十多个人。”裴春生回答。
    “这么少……”肖林思索了片刻,又追问道:“振兴会的宗旨是什么?”
    振兴会成员这么少,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纲领宗旨,因而无法吸引足够的人员参加。
    “振兴东北,振兴奉系。”齐恩铭抢着答道。
    “这个格局还是小了,既然叫做青年军人振兴会,就该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以振兴中华为宗旨。”
    肖林微微摇了摇头,又皱眉说道:“在内战中打来打去,实在没什么意思,眼界应该放开一点,不要老盯着武力统一全国,除了这个,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敢断言,中日在不久即有一场大战,首当其冲的就是东北,这才是东北军人最紧迫的任务。”
    “好啊!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以振兴中华为宗旨,这两句总结得非常好!”齐恩铭和裴春生几个互相对视一样,眼中都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肖林也很是得意,张作霖正在组建安**政府,代表着国家正统,在他眼里,南方革命军就是乱党叛军,所谓保家卫国,肯定符合他的胃口,应该能够得到支持。

一九八章 回到兴隆

    酒店之中,肖林几个仍在谈论着振兴会的前景。
    “振兴会的成员太少,可以多发展些中下级军官,再去奉天讲武堂挑些学兵,青年人有热情,有干劲,是奉系未来的发展骨干,这种社团对他们的吸引力最大……”肖林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奉系将来的前景并不美妙,九一八之后,很快就被赶出了东三省,从此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齐恩铭几个越说越是兴奋,自从郭松龄兵变后,军校派受到牵连,被打压得太狠,有了振兴会这个平台,就可以将大家重新团结起来,不断发展新生力量,又可以重新对抗元老派和士官派。
    又聊了好半天,将振兴会的发展模式梳理一遍,齐恩铭几个才意犹未尽地告辞离去,王一民却借故拖在后面,单独留了下来。
    “肖林兄,我还有一件为难之事,想和你商量……”王一民欲言又止。
    “一民兄,咱们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只管说。”肖林和王一民交情不错,互相的印象也很好,见他为难的样子,心里已经准备帮忙。
    “是这样,军团长的大烟抽得越来越厉害,谁劝都不听,只瞒着老帅一个人,不知肖林兄有没有好办法?”
    “这个……一定要戒掉,让底下的弟兄们知道了,以后还怎么打仗?”将为军之魂,如果统帅就是个大烟鬼,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话虽然说得坚决,肖林却拿不出什么具体办法,这个忙,实在不好帮。
    吃喝嫖赌抽,这个排序很有讲究,从轻到重,正好概况了男人常见的几种毛病,一旦沾上毒瘾,这个人基本就没救了,想要戒毒,非常困难。
    郭松龄兵变后,张学良染上了鸦片,几个月来毒瘾越来越重,要不是有于凤至和王一民遮掩,早就闹得满城风雨,身为奉系高级将领,东三省的少帅,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堪称一大丑闻…………
    第二天上午,肖林接上梁启超等人,向兴隆出发。
    条件有限,只能用卡车接送这些大人物,肖林心里很有些过不去,特意将卡车重新布置了一番,不仅洗擦一新,还在车厢里摆了几张软凳,临时改造成了载客车辆。
    如果在旧时空,这种配置绝对会招来警察,但在这个年代,乘坐卡车出行已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