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康熙养儿记 >

第68章

康熙养儿记-第68章

小说: 康熙养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祖宗,您真的要去找皇阿玛?”胤禔不可思议地看着已经着了便装,只是来通知他一声的孝庄问道。

“如今后宫和朝堂都一片安定祥和,哀家也想出去走走。我只是来通知你和胤礽一声,他既然不在,你知道告诉他便是。好了,哀家走了。”本来孝庄是想回蒙古看看的,但是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去找康熙,毕竟蒙古如今大部分都是噶尔丹的势力,她可不能因为想回蒙古,就给噶尔丹造成可趁之机,到时候要是因为她对大清造成什么威胁,她可真就成了大清的千古罪人了。

胤禔看着头也不回便离开的孝庄,心道,这一个个都是怎么了,都有着离家出走的坏习惯。皇阿玛皇额娘也就算了,闵愉那种不安分的忽略不计,可什么时候一向稳重的老祖宗也闹起了这小孩子脾气。

胤禔看着孝庄离开的背影,心道,老祖宗,您知道您已经七十了吗?您这身子骨,还学年轻人离家出走,这合适吗

胤禔想起胤礽还不知情,赶紧叫来身边的小太监,低声叮嘱了几句,让他去找在户部搞钱庄计划的胤礽一声。

孝庄和苏麻两人带的人便多了,带了十个侍卫,还带了四个侍女,一路上浩浩荡荡地便朝着陕西方向赶路。

“老祖宗,如今那边情况还不知道怎么样,我们就这么去了,万一找不到三爷和夫人,咱们可怎么办?”苏麻担忧地其实是怕陕西这地如今还乱着,怕到时候一个不慎,伤了孝庄。

☆、第89章 桃源山庄新面貌

孝庄拍了拍苏麻的手道;“你尽管放心,我保证我们刚一出宫门;皇上那边可能就有人传过去消息了。”

不得不说孝庄对于康熙还是比较了解,康熙虽然没有在孝庄跟前安排人;但是他安插在京城里的暗卫;是无论大事小事;都会每天把京城里的消息简单地报告给康熙;所以闵愉离家出走,暗地里胤礽纵容;孝庄又离家出走来陕西找他;这些事儿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只是如今他正在忙着处理新到的一大批流民。

“周德寿,你去安排先让这些人住下。”赵平安排着新来这批人的住处。

“好的。”周德寿是第一批流民里难得识字有管理能力的男人,她家女人便是和赫舍里氏经常聊天的周家嫂子。如今这夫妻二人,已经显然成了这桃园山庄的管家和管家娘子。

“且慢,我们桃源山庄如今可还容得下这么多人?”赵平突然想起来,一前一后;这山庄里可是住了小一百户人家了;加起来的人口数都在三百多人;如今又来了这两百多人,可如何住下啊。

“赵侍卫尽管放心,我们已经安排好了,一户一户的人家先安排,单独的先跟其他人家挤一挤,等到明日白天,我们便开始在这后山上建房。争取尽快安排大家住下。”如今大家安居乐业,康熙也和赫舍里氏乐的轻松自在,每日里在山庄里溜溜弯,看看书,生活十分舒畅。

如今虽然还没有到秋收,但是康熙为他们找到了另外一条谋生的方法。康熙把资本主义工厂的办法运用到桃园山庄的重建之中,他把女人分成了两组,两组分别交替干活。如今康熙也顺利地开始开海和外国进行贸易交易。而如今国外最喜欢的便是大清的陶瓷和丝绸刺绣。

如今这桃园山庄还没有陶瓷的手艺人,但是这刺绣丝绸却是大有人会。毕竟这个时代的女子,基本上没有不会刺绣做女红的。所以康熙便自己出原材料,让这些女人们开始流水线的搞刺绣,有的人专门分线,有的人专门描红,有的人只管最后的刺绣环节,整个环节一环套一环,大大减少了单独刺绣的时间。

而桃源山庄的第一笔收入,便是来自于这些心灵手巧的女人们。

“爷,我还真没想到,这刺绣在海外国家这么受欢迎。”赫舍里氏拿着手里的账本笑道,“这第二笔收入便又是第一笔的两倍啊,这九十七户人家平均每户能得三两银子呢。是他们平日里收入的好几倍。爷想出来的这个流动作业的法子还真是好。”

“这哪里是我想出来的。”康熙笑着摇摇头,她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生活过,对于这些工厂的操作也是不甚了解,这都是文晖带回来的最原始的资本主义萌芽。在这里,只是借鉴了他们的流程,可是如今创造工具,节省人力的法子,目前还是毫无办法。

“我倒是觉得这都是爷的功劳。如若我们把这样的办法推广出去,那么这些劳苦的百姓们也能多一些收入,生活也能更好。”赫舍里氏这么长时间以来,已经深深地认识到阶级的差距。她曾经一顿饭吃掉的便是这些五口之家一月的口粮,赫舍里氏为此,私下里还自责了许久。

她不是自责自己浪费,而是自责自己竟然在曾经差点离康熙的生活越来越远。毕竟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的事情她也听过不少,身份本就是与生俱来的差距,她享受了身份带来的权利,便也做好了为之牺牲很多的准备。她曾经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可是出来了才知道,自己如若没有这一次外出之旅,很可能会和康熙越走越远,她永远就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后,而不是妻子,和红颜知己。

“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实践。”康熙笑着说道,“也不知道胤禔胤礽两小子把皇家钱庄的事情落实没有。对这个,我更期待一些。希望这两个小子能够给我一点惊喜。”

“会的,他们那么用心,努力,一定会尽快让爷看到结果的。”赫舍里氏笑着站起来,“爷,这如今山庄里也有这么多人了,接下来您有什么打算?”

“你猜猜看。”康熙笑着说道。

“我猜不出来,爷心里都是大主意,哪里是我能猜出来的。”赫舍里氏嗔笑,“我呢,小女子,就为爷掌好这个世外桃源便好。”

“我呀,接下来想组建一支商队。一支真正属于桃源山庄的海外商队。我们不能每一次都是被动的把东西卖给那些外国商人,我们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商队,从大清出发,带着大清的东西,去海的那边拓展经济。我想,这里面一定有巨大的利润。”康熙笑着说道,“我要的桃源山庄并不是简单的男耕女织的原始生态。”

赫舍里氏微微一笑,“那爷可有人选?”

“目前还没有,毕竟你也知道,这首先语言这一关便很难攻克,如果找一个传教士来当翻译,实在不是明智之举。毕竟里面也许会有很多商业陷阱,掌握语言,会有更多的自主权。除此之外,在船舶上也要加固,万一遇上海盗可别没有还击之力就被人黑了。”康熙从文晖那里得来了很多的经验,如今文晖和福全两人在云南,也是开始进一步试验西方的那些东西。



“这个我有个主意,爷看看可不可行。”赫舍里氏笑着说道。

“你说。”康熙一直都在烦恼这事,如今赫舍里氏说自己有了主意,那康熙自是乐意之至。

“爷,你说我们山庄里有这么多小孩子,大到十四五岁,小到襁褓中的婴儿,如今都是散养在山庄中,为何我们不请几个传教士来给这些孩子们上课,甚至是我们不能光抓爷说的经济,也要重视教育,毕竟没有文化知识的人,就是再会挣钱又怎么样,还不是存在很多弊端。这世界,光有钱是不行的,诗书礼仪之家,之所以可以时代香传,就是因为他们腹中有书,脑中有礼,子孙后代才能代代发展,让家族在历史的长流中留下重重的一笔。”赫舍里氏道。

康熙一拍大腿,叫道,“你说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她听了二十几年的话,可是此刻他却在最需要知识和文化的时候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这件事爷叫赵安下去办,多亏你提醒了我。”康熙叹道,“我们不仅要学语言,还要学他们的天文,化学,物理。这些东西都很重要。”

赫舍里氏虽然不明白康熙话里全部的意思,但是她也知道,定是海外那边大清没有的东西,便颔首笑了笑。康熙重新在脑海中滤出了完整的思绪,便着人下去安排。

“爷是说请先生?还要传教士?”赵安不确定的再一次问道。

“是的,你去打听,最好是会天文地理和物理化学的,不管花费什么代价,都给爷请回来。”康熙坚定的说道,“对了,台湾那边是不是有消息传来?”

康熙如今有两个心事,一是台湾,二是噶尔丹。噶尔丹太过强大,而康熙接下来将会拿台湾的郑克爽开刀。没办法,谁让这人在平三藩的时候在福建一代乱跳,那个时候康熙腾不出手来收拾他,可如今这时机可是恰到好处啊。

“嗯,说是最近那边又开始骚扰福建沿海,福建总督施琅这些年已经开始练兵建战船,如今说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着皇上您这边的消息了。”赵安没想到康熙话题会转的这么快,不过也只是一晃神的功夫,他便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诉康熙。

“他多久能拿下台湾?”康熙问道,“钱粮可是准备充足了?”

“钱粮施琅说,福建免了五年的税赋,如今就等着朝廷拨钱,他说台湾最快三个月,最慢半年便可拿下。”赵安笑着说道。

“行,你去办我交代的事情,这件事再议。”康熙笑道,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用在这个时候康熙觉得更加的恰当一些。他现在要先把黄河这一大隐患给解决了,不然年年泛滥,他还不得疯掉不可。

“是。”赵安领了名便去跟赵平交代一下手里的事情,而康熙也便饶有兴致地沿着屋舍散步。

“黄老爷您今个得闲了,进屋来坐坐吧。”屋外坐着很多女人晒着太阳在做针线活,看着康熙过来便都热情地招呼着。

康熙至今也不习惯自己被称为老爷,但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让这些人称呼自己,所以久而久之便不了了之。

“谢了,我就是走走。你们忙着。”康熙挥挥手道。

“那您慢走。”大家笑呵呵地目送康熙离开,而康熙一走,大家又开始老生常谈,诉说着这康熙和赫舍里氏的仁爱。

陈潢是这一批随着流民一起来到桃源山庄的人,他这人不是流民,来桃源山庄也不为讨口饭吃,他之所以在此,为的就是尽己之力,找出治理黄河的方案。陈潢其人,屡次上京科考,可是屡试不中,久而久之,他便死了这条心,一心想要在黄河治理上做出一番功绩。

他本是想凭着自己的本事在朝堂上做一番事业,但是奈何无此命运,便也另辟蹊径,打算从这黄河入手。而桃源山庄便让他好奇不已,他想着,能够有如此之大的财力,那么这背后的人一定不简单,而他想做的事情也需要巨大的财力作支撑,所以他便盯上了这桃源山庄的背后之人。

☆、第90章 毛遂自荐得重用

陈潢是一个人来到了桃源山庄,他恰巧便分在了周德寿家长暂住,晚上便随同周家夫妇和一对儿女一起共食晚餐。

“周兄弟;我跟你打听个事。”陈潢放下手中的碗筷笑着问道。

“您说吧。”陈潢一看就是文化人,周德寿自己本就是学过文化的;对于陈潢这样的文化人还是满尊重的。

“这桃源山庄的老爷是京城人?”陈潢问道。

“是啊;说是家里做生意的,本来是带着夫人南下游玩,不曾想走到这里便看见我们这些可怜人,便散尽了家财为我们建了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周德寿笑道,这康熙来自于京城;本就不是秘密。光是口音就知道肯定是北边来的。

“我听那个赵侍卫叫他三爷。”陈潢问道。

“是啊;听说老爷排行第三。怎么?你对老爷感兴趣?”周德寿说起康熙脸上便收起了笑脸,“陈大哥,你要是对老爷打什么心思;最好还是收了的好。这桃源山庄是绝不会欢迎居心叵测之人的。”

“我爹爹说的对;老爷是好人。”周德寿的女儿附和道,“我们都不会允许你伤害他的。”

看着一家子突然一脸仇视地看着他,陈潢很是无语;“我没有想要伤害他;我只是对这个老爷很感兴趣,毕竟这么多人需要养活,可不是一点小开支。如今这样的善人可是很少见了。你们想哪里去了。”

“没有就好,陈大哥赶紧吃,吃了好回房休息。”周德寿淡淡地说道,“你的屋子白天贱内便收拾出来了。西边的屋子便是你住的。”

陈潢晚上躺在床上,外面的月光透过窗纸照进屋内,他躺在床上突然猛的起身。

黄姓,三爷,来自京城,有钱,身边还有能文能武的侍卫,陈潢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皇上,如若真的是你,我便也想得通。只是你为何不整顿吏治反而在这里建了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您究竟是还是不是。”陈潢心中有事,辗转了一晚上都无法入睡。

天微微亮的时候,陈潢便披上外衣出了周家的屋子。

康熙如今在这里难得安逸起来,每日里早晨起来都要在自己院子里练剑。陈潢心中一直想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