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齐英雄 >

第124章

大齐英雄-第124章

小说: 大齐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文武见黄揆执意领兵前往沙苑,也不好深劝,都立在那里等黄巢拍板决定。

黄巢对着从华州班师回朝的孟楷说道:“孟将军,黄揆执意要领兵前往沙苑,会战沙陀兵,你就为他配几名副将同行吧,我建议拨给黄揆二万人马,对沙陀兵进行试探性攻击!”

孟楷点点头,用力握住了黄揆的手,动情地说:“老弟啊,你我在一起合作多年了,情深似海。这次你带兵北攻沙苑,可要多加小心哪,沙陀兵生性凶悍,切不可轻敌!”

“放心吧,黄揆此去,必能斩将搴旗,为大齐扬威!”黄揆挺起胸脯,牛气十足。

孟楷说道:“我让张归霸、张归厚、张归弁兄弟三人做你的副将,拨给你二万人马,明日动身北上,攻击沙苑。第一军主力驻扎在渭水南岸,策应你部行动!”

“得令!”黄揆大声回答。

黄揆说完,转身就走。黄巢望着黄揆的背影,不觉热泪盈眶,喃喃自语:“多好的兄弟啊,值大齐危急之际,他不顾皇弟身份,挺身而出,为国效力,着实令人感动!”

半月后的一天深夜,黄巢与简霞在南熏殿刚刚休息,一个亲兵在门外喊道:“陛下,太尉赵璋求见,说有紧急军情禀报!”

黄巢连忙穿衣下床,对亲兵说道:“宣赵璋入内!”

简霞此时也被惊醒了,她伸出纤手,轻轻拉着黄巢的手,莺声呖语:“陛下,今晚特别寒冷,你把貂皮大衣披上,小心着凉了!”

黄巢点点头,爱怜地望着简霞:“爱妃所言极是,孤一定披上貂皮大衣,去和赵太尉商议军机大事!”

黄巢来到外屋,见赵璋站在窗前,以手拭泪。

黄巢一惊,三步并作二步,走到赵璋身边,急促地问:“赵璋贤弟,你这是怎么了?这么晚来我寝宫?肯定是有要事吧!”

赵璋“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泣不成声:“黄大哥,我刚刚接到前线战报,知道了一个让我悲痛无比的消息,所以深夜到你寝宫来禀报此事!”

黄巢强作镇定:“贤弟莫要如此失态,你我征战多年,什么样的事没见过?说吧,我一定能接受任何残酷的事实!”

“陛下——黄揆在今天上午的一场大战中,阵……阵亡了!”

“什,什么?我的亲弟弟黄揆阵亡了?”

“陛下,此事千真万确,今日大齐军与沙陀军在沙苑展开决战,黄揆因急于求胜,孤军深入敌阵,结果中了沙陀兵的埋伏,中箭身亡。张氏三兄弟舍命冲杀,才将黄揆尸体夺回,他们一路败退到渭水南岸。幸亏孟楷率主力前去接应,沙陀兵才停止了追杀。”

黄巢一屁股坐在地上,咬牙问道:“沙陀方面,是谁在沙苑指挥这场战役的?”

赵璋泣告:“李克用的部将李存贞,据说是李克用的义子!李克用有不少义子,李存贞是其中一个。这次沙陀兵南下,朱邪家族的不少成员随军前往,他们抱着大掠一把的机会,才与李唐共同攻齐的!”

黄巢怒气勃发,声震屋宇:“李国昌、李克用,你们指挥沙陀兵屠杀大齐将士,黄巢与你们誓不二立,我发誓,一定要杀光南下攻齐的沙陀兵!”

第二十二章 黑色梁田陂(1)

黄巢听到黄揆阵亡的消息后,热泪滚滚,发誓要为亲弟弟报仇雪恨。

赵璋劝道:“战争免不了有人员伤亡,想想为了大齐的诞生、巩固,很多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陛下起兵已有八个年头了,大部分日子是在马鞍上度过的。攻下二京后,陛下没有出征过,这有益处,也有弊处。如今战事吃紧,为了大齐的生存发展,臣斗胆直言,陛下应该御驾亲征,定能使大齐士气更加旺盛,从而迅速击败李唐与沙陀的联军!”

黄巢擦干眼泪,神色坚毅:“贤弟所言极是,我好久没有亲临前线了,再不披挂上阵,战场厮杀能力肯定会降低。为了大齐的强盛,我决定近期亲自带领大齐中军,开赴华州一带,先杀败王重荣、朱温、李克用,再转兵南进,收拾王铎,尔后向西猛攻,打败宋文通、朱玫,彻底扭转陕地战局!”

赵璋兴奋地说:“听了黄大哥刚才一番话,我仿佛又看到了黄大哥当年征战的英姿。这次陛下出征,我一定要担任先锋官,为大军开辟前进的道路!”

黄巢点点头,大声喊道:“对,我们要用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来祭奠死难的大齐英雄们!贤弟,从现在开始,你和盖洪、尚让等一起,做好大军的出征工作。”

“领命!”赵璋说完,转身离去。

数日后,黄巢在紫宸殿与赵璋、盖洪、尚让、皮日休等文武重臣密议出兵事宜,赵璋说道:“陛下,经过这几天的紧张筹备,我们已经组建出了一支十万雄师,可以随时跟随陛下,出城迎敌!”

黄巢笑道:“赵太尉办事干练,乃大齐的台柱,你办的事,孤是放心的!”

君臣正议论着呢,一名内侍急匆匆地走进殿内,向黄巢禀报:“陛下,大事不好!华州失守了!”

黄巢大吃一惊,在殿的文武们也惊呆了!

黄巢问道:“华州是怎么失守的?”

内侍答道:“孟楷因为黄揆阵亡,愤怒不已,命令第一军主力渡过渭水,攻击沙陀李存贞部。守卫华州的第三军兵力本来就不足,黄思邺报仇心切,在没有向陛下请示的情况下,自作主张带了五千精兵去支援孟楷,只留下王遇指挥数千弱兵守城。王遇因为好友李详被杀,痛恨靳琬,竟勾结王重荣,起兵叛齐!”

黄巢焦急万分,连连叹气:“华州乃长安东北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这次失去,再夺回来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了!”

盖洪问道:“那大齐除奸军的靳琬、靳璐、靳琳三姐妹现在什么地方?”

内侍哭道:“靳琬、靳璐、靳琳发现了王遇举兵叛乱后,与叛兵进行了激烈战斗,就在双方打得难分难解之际,河中大将白志迁率领数万精兵杀进城内,靳氏三姐妹寡不敌众,全部阵亡,刘瑭带着残兵撤到了梁田陂一带。我刚才的话,就是刘塘派亲兵前来报告的!”

黄巢与众文武泪流满面,相顾无语。

突然,靳珑、靳璎走进殿来,姐妹俩双双扑到黄巢怀里,放声痛哭。

靳珑泣不成声:“陛下,你一定要为我的这三个姐妹报仇啊!”

靳璎二眼红肿:“陛下,请拨给我一支人马,我要攻进华州,诛杀王遇、白志迁,为我死难的姐妹报仇!”

大齐昭武将军李公迪说道:“我和靳氏五姐妹在扈州投奔了陛下的队伍,这次靳琬、靳璐、靳琳三姐妹遇难,公迪一定要做开路先锋将,夺回华州!”

黄巢因为黄揆阵亡没几天,如今靳氏三姐妹又在华州阵亡,此时愤怒至极,情感一下子战胜了理智:“传孤命令,十万大军向梁田陂开拔,同时命令孟楷、黄思邺的主力也向梁田陂集结,我要在梁田陂一带与唐军展开决战!”

赵璋、盖洪见黄巢态度坚定,不容更改,就没有再言语。

华州府衙里,笑语喧哗,乌烟瘴气。

王遇叛齐降唐后,王铎闻讯大喜。王铎仗着自己是李唐元老级高官,如今又手握指挥各方镇兵马的大权,竟自作主张,以皇帝名义下了几道诏书,册封王遇为大唐华州州长,册封李克用担任东北面行营都统,册封杨复光担任东面都统监军使,册封陈景思担任总监军宦官。

杨复光收到王铎的“诏书”后,气愤不已,但又无可奈何,他对养子杨守亮说道:“王铎这个老混蛋,他身为大唐宰相,陛下委以重任,他却利令智昏,当起伪皇帝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我现在有把柄捏在王铎手里,有什么办法啊!”

杨守亮说道:“爹爹,孩儿认为这件事不能忍!”

杨守亮知道,杨复光所说的把柄主要是朱敬玫在江陵率兵擅自斩杀了荆南节度使段彦谟,李儇任命的新荆南节度使郑绍业吓得不敢上任,朱敬玫就上表推举陈儒担任荆南节度使。李儇无奈,只得答应。朱敬玫掌握荆南实权后,借故诛杀了很多将领和商人,夺其财物,使自己巨富。后来李儇想召回朱敬玫而改任杨玄晦,朱敬玫抗旨不遵,赖在江陵不走。

杨守亮认为不能因为朱敬玫一事就对王铎让步,他大声说道:“爹爹,王铎欺君犯上,罪不可赦,孩儿愿亲自赴川,向陛下面陈,罢了王铎的官!你只要写封亲笔信,孩儿自有办法说服陛下!”

第二十三章 黑色梁田陂(2)

杨守亮要求赴川面见唐僖宗李儇,告发王铎盗用大唐皇帝名号,擅自册封各方镇官员,希望一举扳倒王铎,使各方镇听从李儇这个真皇帝命令,联手对付大齐,将大齐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

杨复光被杨守亮的一番话语打动了,他拉着杨守亮的手,反复叮咛:“亮儿啊,你这次赴川,这一路之上关山重重,你可要多加小心哪!特别是过东川时,要注意那个顾彦朗,不要和他顶顶撞撞。顾彦朗一向杀人不眨眼,你一定要小心应付!”

第二天一大早,杨守亮带了几个随从,怀里揣着杨复光的绝密书信上路了。

果不出杨复光所料,杨守亮途经汉州时,在官道上遇上了顾彦朗的兵马,领头的将官是顾彦朗的亲弟弟顾彦晖。

顾彦晖一眼就认出了杨守亮,他当即打马扬鞭,上前拦住了杨守亮的去路:“这不是杨守亮吗?哪阵风把你吹到东川来了?”

杨守亮知道义父杨复光和顾彦朗素来不和,胡真和顾彦朗在一起时,因为赛狐狸胡真善于和稀泥,大小场面上杨复光和顾彦朗尚能勉强相处,但自从胡真投奔朱温后,这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二个个性执拗的人都不肯让步,结果在征伐大齐军方面发生了很多矛盾,顾彦朗一气之下,干脆带兵去了东川,占了一些地盘,做起了一方诸侯。杨复光发给他的军书,顾彦朗用来如厕。

这世上之事,实在有趣,越是冤家,越是经常碰到。这不?顾彦晖就发现了杨守亮!

杨守亮见顾彦晖在马上紧绷着脸,只得赔着笑脸,打起了哈哈:“啊呀呀,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彦晖兄弟啊!好久没有见到你了,你可是越来越有精神了!不像我,人越来越黑瘦,快变成种田老汉了!”

顾彦晖冷笑一声:“杨守亮,你我在这里见面,你想想,说了这话就能轻松走出东川?”

杨守亮连忙滚鞍下马,伏地而拜:“彦晖兄弟,朱敬玫在江陵擅自诛杀了长官段彦谟,太无法无天了。你也知道,朱敬政是我爹爹一手提拔的。朱敬玫乱来,我爹爹寝食不安啊!守亮这次就是奉爹爹之命,前去成都,面见圣上,一定要严惩朱敬玫!”

顾彦晖哈哈大笑:“好你个杨守亮,这次不但做了回孝子,还要大义灭亲啊!只是我奉哥哥将令巡视东川,对过往行人,不管是谁,都要细细盘查的,你呢,当然也不例外!”

杨守亮连忙取出书信,递给顾彦晖:“彦晖,这是爹爹弹劾朱敬玫的奏章,请你过目!”

顾彦晖拿过书信,看了起来。

杨守亮向随从使了个眼色,随从连忙取出一大包金银珠宝,递给杨守亮。

杨守亮等顾彦晖看完书信,上前一步,将这包金银珠宝放在顾彦晖的马背上,小声说道:“彦晖,这区区薄礼,你就不要推辞了!我爹爹错待你哥哥的地方,还望你在你哥哥面前多美言几句!”

顾彦晖是个贪财之人,他打开包裹,望着一大堆金银珠宝,心里那个乐啊,就甭提了。他马上变了一个人,用力拍了拍杨守亮的肩膀:“守亮啊,你是奉爹之命行事,是为大唐办事嘛,彦晖就不像对待其它过路行人那样细细翻查了。弟兄们,放行!”

就这样,杨守亮顺利通过了东川,很快抵达成都。

李儇在成都私宅秘密接见了杨守亮,因为入川后经历了不少事,这位年轻的大唐皇帝显得十分憔悴。陈淑妃、高昭仪双双自尽后,李儇更是郁郁寡欢,只有一个病恹恹的温昭仪陪在他左右,为他消愁解闷。

杨守亮伏地启奏:“陛下,王铎盗用陛下名号,私自册封各方镇将军、官吏,搞得人心惶惶!爹爹咬指写了血书,派我前来呈给陛下御览!”

李儇拿过血书,一看笔迹,的确是杨复光所书。看完血书,李儇才知道了王铎的所作所为,不由得勃然大怒:“王铎欺君罔上,必须严惩!”

杨守亮昂起头:“陛下,我爹发誓要报答陛下厚恩,指挥所部兵马,与沙陀军一起,攻入长安,彻底摧毁大齐政权!早日迎回圣驾!”

李儇听了,不禁落泪:“守亮啊,你爹忠心于大唐,朕很是欣慰。你别看我流落成都还是个皇帝,实际上大权操在田令孜、陈敬瑄这兄弟俩手里。朕在成都度日如年,日夜想回到长安生活。朝廷重臣里,现在只有你爹等少数人对我忠心耿耿了。朕这次下决心了,一定要削掉王铎的宰相一职,他的兵权全部移交给你爹。明日我就下达诏书,让田令孜宣布执行!如果田令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