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阅兵 >

第3章

大阅兵-第3章

小说: 大阅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不久朝鲜战争爆发。部队的工作全面转向为朝鲜战争服务,李冠英不得不放弃重庆之行。他心里很清楚,当时部队对起义留英人员的配偶关系审查是非常严格的。李冠英迟迟不去重庆,引起了女友的怀疑和不满,每次来信都是满纸怨言,甚至说李冠英欺骗她。
    两人之间的误会和裂痕越来越深,终于导致分手。李冠英发誓不再谈恋爱,把整个心思扑在培养海军学员上。他教过的海校一、二期学员后来有不少人成为将军和海军建设的骨干。
    2.开国庆典大阅兵,毛泽东说:〃我又愉快又不愉快〃
    新中国开国庆典这一天,人民解放军各方队在天安门广场参加检阅的装备,都是在战场上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有日制九七式〃老头坦克〃、150毫米〃花炮〃、德制七九步枪、捷克式轻机枪、美制飞机……这些受阅的〃万国牌〃武器出自几个国家,而且多是别国已经淘汰的装备。检阅途中有一辆装甲车驶到天安门西侧,就因机械故障熄了火,多亏后面装甲车里的战士急中生智,开上前去把这辆装甲车顶到了西长安街上。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看到自己英勇无敌的军队,却装备着如此之差的武器,心中难免产生些许隐忧。他知道,这些参加阅兵的武器装备已经是我军手中现有的最好装备了。
    当时,中苏两国摄影师在天安门城楼上都拍下了开国大典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幕。然而遗憾的是,苏联人拍摄的彩色胶片在北京饭店因吸烟失火而不幸烧毁。如今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目睹的只是中国摄影师拍的那些黑白画面。
    从这些历史镜头中,人们可以看到当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时,毛泽东的表情却始终凝重,很少出现笑容。毛泽东此刻的心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又愉快又不愉快〃。伟人的眼光总是面向未来的,他后来解释说: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总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
    据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等人后来回忆,当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足足站了6个小时没有休息。当新组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天安门广场爆发出了声震如雷的掌声与欢呼声,阅兵达到了最高潮,此时毛泽东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毛泽东的这一笑,也预示着中国人将以豪迈的姿态去面向未来,去改变新中国的面貌。



4。脚踏着祖国的大地(3)

       4.空中编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开国庆典的阅兵仪式上,要说最开心、最提气的一幕就是人民空军的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一位亲历者说:〃过去也看到过天上飞的飞机,可那是日本人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是来屠杀的,给我们带来的是恐慌、是威胁,而今天看到的是保卫我们的自己的飞机,给我们带来的是高兴、是振奋、是激动!〃
    尤其是当战车师通过天安门时,人民空军的飞机分别以三机和双机编队,一批又一批地飞经天安门广场的上空,天上地面,浑然一体,汇成了极为壮观雄伟的立体阅兵景观,这既使人大开眼界,又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撼。
    当飞机飞临天安门上空时,广场和城楼上爆发出如潮掌声。人们挥动着帽子、手帕,一个劲儿地欢呼、跳跃,嗓子喊哑了,鞋子蹦掉了,人群的欢呼声与飞机的轰鸣声浑然一体。
    〃我们有自己的空军了!〃
    〃我们自己的飞机来了!〃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和中央人民政府其他副主席、委员都兴奋地仰视着人民共和国自己的空军和飞机……但是,当人们看到这壮观的空中编队临空而过的时候,谁也不会知晓在〃我们自己的空军〃,〃我们自己的飞机〃的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和奋斗。
    空军参加检阅仪式,比其他军种难度都大。当时,我军还没有组建起空军部队,人民解放军的飞机和飞行员数量也极为有限,且大多是国民党军队起义而来。
    当时,面对国民党空军的威胁,中央军委为了保卫北平的安全,保卫政协会议的顺利召开和开国庆典的顺利进行,指示军委航空局立即调配一批飞机飞往北京南苑机场,建立一支空中防空力量,担负首都防空任务。
    1949年5月下旬的一天,北平军管会航空接管处处长方华告诉办公室秘书邢海帆,周恩来副主席向军委航空局局长常乾坤、处长方华,传达了党中央很快要在北平召开新政协会议,商讨成立中央政府等国家大事。为了保证北平的防空安全,需要组建一支能担负防空作战任务的空军部队,简称飞行队。飞行队的队长内定由方华处长兼任。
    7月初,方华同邢海帆到长春市附近的公主岭机场。老航校新成立的P…5l型飞机训练队就设在这里。队长是红军老干部,曾在新疆学习过飞行的夏伯勋,负责飞行训练工作的是驾驶P…51型飞机起义的杨培光主任,受训学员由老航校选调。至于飞机,主要是将各地缴获的P…51型飞机集中在沈阳东塔机场修好后,经试飞合格,才交付给公主岭P…51型飞机训练队,为北京飞行队使用作准备。
    方华和邢海帆来这里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快掌握与恢复P…51型飞机的飞行技术。方华过去只飞过苏联飞机,而对美式P…51型飞机从未飞过,须进行改装训练。邢海帆原是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十二期毕业生,于1948年秋从国民党统治区来到解放区,后被调到华北军政大学任教,负责防空课程教学。他虽然是驾驶P…5l型飞机的老手,但也有一段时间未飞行过了,技术有些生疏,须恢复技术,更负有帮助方华处长进行改装训练的任务。他们俩人到达机场的第二天一大早儿,就迫不及待地登上飞机,开始学习和训练。
    邢海帆开始为方华辅导P…5l型飞机座舱实习,介绍各种仪表的作用与性能、各操纵系统的功能与操作方法,大约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这时飞行训练结束了,但空中还有一架飞机正进入航线,准备着陆。
    就在这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方华跨出座舱,走下飞机,沿着滑行道进入跑道口处,全神贯注地观看最后一架飞机的着陆动作。就在这时,负责训练的一位同志没有注意到滑行道口有人,开动停机线上的一架P…5l型飞机,滑向滑行道口。
    当时邢海帆还站在飞机上未走下来,见状大声惊叫,但被轰鸣的发动机声所淹没,无济于事。顷刻之间,眼睁睁地看着方华被飞机螺旋桨打得粉身碎骨,惨不忍睹。这次意外事故给新中国正在起步的航空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留下了沉痛的教训。
    方华处长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老红军,受部属尊敬爱戴的好领导。他从小参加革命,经历了长征,后在新疆学习飞行,技术优秀,几经磨难险阻才回到延安。1945年后在东北创建老航校并身负重责,这次又肩负重要使命进行P…5l型飞机改装学习,却不幸牺牲。
    这次意外事故发生后,组织决定邢海帆留在公主岭,由他负责P…5l型飞机的飞行训练工作。邢海帆受命于重大事故之后,兢兢业业,竭尽全力。他充分发挥飞行教员、机务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集体智慧,将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训练工作经验,根据现实条件灵活运用,保质保量保安全地完成P…5l型飞机训练工作。
    根据军委航空局的指示,7月3日,先期检修出来的9架飞机抵达北平南苑机场。到8月15日,陆续飞来的各种飞机达17架。
    当天,在烈日下,全副武装的飞行员整齐地排列在威武的战鹰前面。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在军委航空局常乾坤局长的陪同下,检阅了飞行员队伍,并正式宣布军委航空局〃南苑飞行队〃成立了。
    叶剑英说:〃我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向新中国第一支飞行队的成立表示祝贺。从现在起,我们有了自己的空中力量。我相信,你们的战绩不久就会出现在毛主席的面前。〃
    叶剑英的讲话,给了飞行队员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飞行队成立后,马上担负起北平的空防任务。飞行队长由原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14期毕业生徐兆文担任。
    飞行队正式成立后,一边抓紧时间训练,一边担任防空警戒值班任务,后者主要由飞过P…51型飞机、曾参加过作战的飞行员担任。
    飞行队初始阶段确实不顺利,展开正常工作没几天,队长徐兆文又受了伤。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决定急电将邢海帆调回北平,由他担负起代理飞行队长职务。邢海帆接到电报后,很快赶到沈阳东塔机场,驾驶一架修好的试飞合格的P…5l型飞机,飞赴北平。当他降落在南苑机场后,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停机线上停放着一些各型飞机,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感到很振奋。
    飞行队承担起北平防空任务,还参不参加开国庆典,按中共中央最初的设想,只是安排飞机撒发传单,没有出动飞行队参加开国典礼的计划。直到8月底,中共中央才考虑开国庆典除地面部队外,空军也要参加,给世人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具有空中力量,也能够实施立体作战的信息。于是,9月1日,中央军委召开阅兵会议,传达和讨论了中央的指示。但是,直到9月22日,空军参加开国庆典的计划表才正式出台。这时,距开国庆典只有8天时间了。但英雄的空军战士凭借着对党的忠诚、对新中国的热爱,创造了我军空军史上的奇迹!在短短的8天时间里,他们顺利组织了空中编队飞行训练,出色完成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空中阅兵任务。



5。脚踏着祖国的大地(4)

          5.开国大典上撼人心魄的礼炮
    在隆重的开国典礼上,奏国歌、升国旗、鸣礼炮这一仪式让人无比振奋和激动。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广场上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仰视国旗。
    与此同时,炮群长啸,齐鸣28响。这隆隆的礼炮声,如同报春的惊雷,在广场上空滚滚而过,在天宇间回响激荡,将开国庆典那伟大、庄严、壮阔的气氛进一步推向了高潮。
    自从中央政府决定新中国成立时要举行一个盛大典礼后,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开国庆典筹备委员会就决定,在这次隆重的开国庆典上一定要鸣放礼炮。随后就制定了鸣放礼炮方案。该方案中,初步确定使用100门礼炮。后来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向毛泽东汇报阅兵准备工作时,毛泽东对鸣放礼炮的方案作了一些修改。
    聂荣臻汇报结束后,回到阅兵指挥部召集开会,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原定的100门礼炮要改成54门,其意是代表当时参加新政协的54个方面的人士;礼炮鸣放28响,也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是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艰苦奋斗了整整28年。
    礼炮方案确定后,阅兵指挥部首先开始组建礼炮队。
    1949年8月1日,聂荣臻代表中央军委,把第一面八一军旗授给了礼炮队,鼓励他们一定要在开国庆典上放好〃第一炮〃。
    礼炮选定的是山炮,这种炮和野炮、榴弹炮相比,炮体较小。礼炮都是从华北6个纵队的山炮营和军区直属炮兵部队选调的,军区要求必须从战功部队选调。炮手的挑选也很严格,当时有个统计,选来的炮手在战争中立功受奖的占30%。礼炮队员们十分自豪,因为全国人民将听到他们代表新中国发出的礼炮声。
    然而,时隔不久,在政协一届会议上,一位代表提出质疑:〃在国外,一些国家在举行庆典活动时,一般都鸣礼炮21响,这就是最高的礼仪了。我们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要鸣放28响呢?〃
    当时现场没有人回应。
    会议休息时,毛泽东见到负责开国大典筹备工作的华北军区作训处长唐永健。话题很快就进入到开国庆典的礼炮鸣放问题上了。
    毛泽东问:〃你说,放28响礼炮有没有道理呢?〃
    反应敏捷的唐永健一下就明白了毛泽东的用意,马上说:〃主席,我起草一个关于礼炮28响的说明吧。〃
    毛泽东微笑着默许了。
    很快,简明扼要的28响说明报告递上来了。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横空出世到1949年,刚刚28年。28响礼炮就是28年党史的赞礼,这不是极有道理吗?
    毛泽东看到这份报告后,在上面用铅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为了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礼炮队与其他的受阅方队一样,展开了精益求精的训练。训练在先农坛公园进行,时间只有3个月。每门礼炮有3个炮手,这和战场上不一样,打仗是6个炮手,鸣放礼炮3个就够了。炮手训练主要就3个动作:装填,发射,退弹壳。动作虽然简单,但这3个动作要求却很高,难度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