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收藏天下 >

第22章

收藏天下-第22章

小说: 收藏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刷牙嘴都歇不了啊?呵呵,陈欣起床了,一会一起吃早饭去吧!”小华看到董凡满嘴都是泡沫的样子好笑好气的说了他一句,继而对着陈欣说。

不是,我刷牙嘴能休息的了么?董凡在心里问着这个问题。。。

“呵呵,不用,我可不去做电灯泡呢!我是看外面有动静我就出来看看,我得回去补觉了!你们两继续吧,动静别太大就成了!”陈欣懒懒的一笑,说完便转身回去了。

“这丫头!”董凡刷完牙,听了这话也嘟囔了一句。这话也说的太暧昧了,虽然我想,但人小华未必肯了,就是肯,咱也不在这里是不?嘿嘿!

“傻笑什么了,赶紧的。”小华看到董凡傻笑,本来就被陈欣的话说的有点红的脸上越发的红了点,把毛巾甩在董凡头上,便出门去了。

不得不说,这两丫头还真是不同的类型。陈欣那就是一个闹腾的家伙,啥话也来,小华则是比较内敛的,但两人也很有自己的原则。

来到黄老家的时候,已经是快十一点了,想想又让黄老等着,董凡进屋也加快了步伐。

“来了?东西呢?”进了书房,黄老见到董凡也不含糊,直接就问了起来。

“带着呢!”董凡麻利的把东西拿出来放在桌上,当然了,那玉是放兜里的。

黄老先是拿了董凡的‘马上封侯’瞧了起来,瞧了好一会,便放了下来,又看了看碧玉如意的摆件。

“你说的是什么东西?”黄老看完如意,却是停了动作,问董凡到。

“这个啊,这个‘马上封侯’啊!”董凡诧异的说着。难道黄老没看出来?

黄老却是没说话,又拿起过枝盘瞧了起来。看了一会,却是脸色沉重了许多。

“怎么了?”董凡见到黄老看着盘子一动不动的,便小心的问了起来。

“你看看这个。”黄老听到董凡的询问后,便把过枝盘递给董凡。

董凡接过盘也不含糊,仔细的看了起来。越看,他就越迷糊。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难不成这次还捡了两个漏不成?

这个雍正粉彩过枝桃福盘,不管是从雕工,还是粉彩颜色,底足,都和雍正时期的制作工艺想符合。董凡用上了异能,也不好做下判断,因为他还没有准确到那个年代的特征都一清二楚,但看上去,似乎还真是清朝那会的。

“这?”董凡也拿不准了,疑问的看着黄老。

“你跟我来!”黄老并没回答董凡的话,站起来对着董凡说到。

在一边的小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那个盘子她也简单的看过。听了黄老的话,董凡和小华便跟了上去。

“你看看这对雍正的珐琅彩观音瓶。”黄老带着董凡和小话,走进书房后面的收藏室,小华帮忙打开一个收藏架的玻璃后黄老指着一个董凡经常在这里见到的一对瓶子说着。

这对瓶子在收藏室的一个角落里面,架子里面放着就是这对珐琅彩的观音瓶。董凡记得自己还曾问过这对瓶子来历,但黄老却并没多说,只是说是旧藏。

珐琅彩,我们就算不收藏的人也经常听说。珐琅彩是自康熙朝创烧,均仿铜胎珐彩型。然而到了雍正一朝却是一反他老子的风格。在烧制成的白瓷上直接以珐琅料作画,形成特有的风格,也进而达到有清一代珐琅彩制作的高峰。康雍乾三代之珐琅彩存世量少,且流入民间的时间较晚,民间精品更为少见。由于珐琅彩和粉彩几乎同一时期出现,而且康熙时期有小部分流入景德镇。景德镇之工人将这珍贵的珐琅彩料用在粉彩瓷中贵重的花卉上,故而形成了珐琅彩和粉彩周现于一器的格局。

这对观音瓶差不多高四十厘米左右,做工精细釉水肥而润,画工精美,器型完整,可以说是雍正王朝难得的精品。重要的它还是成对保存完好到今天的,价值自然比董凡手的这个盘子要珍贵了。

董凡听了黄老的吩咐便仔细看了起来,说实在的,也没看出什么东西来。。。

“你再回想你自己那个盘子,有没什么地方一样的?”黄老见到董凡还是不明所以,出声提醒道。

恩,盘子?董凡又用起异能,可还是没什么作用,但心里总感觉隐隐约约有点什么似的,但说不上来。

“看出什么没有?”黄老见到董凡挠着脑袋便问了起来,到显得有点急了。

“我还真没感觉什么出来,不过,总觉得有什么似的,但说不上来。”董凡见到黄老的样子,不好意思的说道。

“爷爷,怎么了?”小话也听出了黄老的语气不对。

“出去说吧。”黄老吩咐小华把东西放好。

回到书房,黄老便座在椅子上,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董凡个小话两人也不好上前说什么了,一时间气氛也就这么的沉寂了下来。

“那对瓶子,你看不出来,也是对的。”过了良久,黄老说了这么一句话出来。

董凡也没说什么,几斤几两他自己还是有分寸的,只是好奇黄老为什么让他去看那对瓶子,要知道,那对东西黄老可是从来没让他动过。

“小华的父亲,就是因为那对瓶子,出了事!你刚刚看的那对瓶子,其实是假的!”黄老接下来的话,却是把小华和董凡两个人震惊住了。

(昨天被一群畜生折腾到现在才回来,抱歉啊!想要发泄,拿票砸我吧,嘿嘿!睡觉去也!)

第二十九章往事

“我以前不告诉你父亲具体的原因,其实也是因为我以为再也找不到这对瓶子的来历了。”黄老看到小华的样子,叹了口气说着。

“师傅,这对瓶子和这个盘子难道说?”董凡听了黄老的话,也有点明白过来。难怪刚刚黄老让自己的看那对观音瓶的时候让我想想看这个盘子的感觉。

“是啊,不错!你那个盘子和这个对瓶子做功是何其的相似。你现在看不出来也是正常的!”黄老听了董凡的话点了点头。

“爷爷,我爸爸到底是怎么会事?”小华眼圈红红的问着。这对瓶子和这个盘子现在她根本就不想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她只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是怎么了。

在小华的记忆中,父亲给自己的印象都是模糊的,甚至可以说是支离破碎的。不管她是问母亲还是问爷爷,都没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哎!”黄老叹了口气。

随着黄老的讲述,董凡和小华专心的听了起来。

小华的父亲名叫黄筠书,可以说,在他父亲那一辈,鉴定的本事是没得说,而且尤为擅长的瓷器。就如同小华一样的家学渊源一样,从小就因为耳目濡染的关系,自然是对古玩这一行很是在行。

那个时候,已经成家的黄筠书在京城也是小有名气,有人甚至有时候直接点名就找黄筠书给上眼,黄老对此虽然也时常敲打小华的父亲,但也很是自豪。那个时候对古玩的态度和我们现在不一样,甚至有很多家庭都把一些古董家具什么的往外扔的,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占地方而已。而对真正懂这一行的人来说,又是欢喜又是痛心,黄筠书也是其中一名。正是出于对古玩的喜爱的心理,黄筠书便和其他大的几个朋友一起准备收集一些古玩,用以在当时的北京博物馆成立一个专门的展览中心。不久之后,因为大家的共同奔走,加上黄老等一些有名望的老一辈的支持,在那个年代居然申请被通过,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也因为这样,更是让黄筠书等人更加为此事卖力了,就连刚出生不久的小华也没抱过几次。而后来博物馆也拿出一笔资金,用来资助他们。这个消息更是让他们欢喜若狂。

“那个时候你父亲可是做梦都能笑醒,博物馆居然还能给钱资助,这在当时也是我们都想不到的惊喜。”黄老一边陈述着,一边看着小华爱惜的说到。

在小华仅有的记忆中,也似乎也能找到父亲那带着爽朗笑容的声音。

也正是因为这笔钱,小华的父亲出事了。博物馆是不可能拿出很多资金给他们来操作的,所以大家都一致觉得要把这笔钱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也就是最贵重的藏品上。

当时有很多东西都是大家自己收藏的,当时人们的情节和现在是不一样的。你要换现在,肯定是说我拿了东西出来了,你得给我多少钱。那个时候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用这笔钱收一个堪称国宝级文物。

随后的时间也自然是在为展览奔走着,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东西是比较珍贵的,大家每次遇到这样的东西的时候都会拿出来讨论,值得不值得用那笔钱。好刚要用在刀刃上嘛!虽然最终都没能用,但大家也都是用自己的工资,甚至自己的藏品等等来换一些值得收藏的东西。

就在小华出世翻过第三个年头后,这对瓶子出现在黄筠书的面前。这对瓶子在当时那个年代也是很昂贵!要知道这不是一个,这是完整的一对,加上这是官窑精品,不论从哪里一点,都可以算的上的很有级别的了。

然而就凭黄筠书的钱,是不可能收到的,加上人家也不要东西,只要钱!于是黄筠书变把这对瓶子给大家看,让大家来决断是个东西值不值用那一笔钱。钱谈不上多,但也说不上少,几万人民币在那个年代是小数目吗?

大家当然对这个瓶子提出了很多问题了,但黄筠书坚持相信是对的,没错!那群人当中,就单论瓷器来说,没人能超过黄筠书,最多也只能说是伯仲之间而已。

事情也本来都挺顺利的,拿了钱买了东西,大家都很高兴。俗话说的是乐极生悲,还是没有错的。经过几年的筹备,总算是在北京博物馆划分了一片区域用来展览他们的东西。在准备出展之前,当然免不了对东西的再一次的确认和鉴定了。

故事也就在这里到了高。潮,经过博物馆的专家等人鉴定后,对这个瓶子的意见不能一致。有东西不能通过,计划自然是耽搁了,重要的是耽搁是小事,可这对黄筠书来说,对瓶子的质疑对他来说,可不是小事。虽然黄筠书也走过眼,但在真正的重器上,可以算得上的很少失手,这次他坚定自己买的是真的。

分歧出来了,自然也要解决,于是大家决定用当时老北京还存在的一种鉴定方式。什么方式呢?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出面请古玩收藏里面的大家都信赖的,有名望的鉴赏家来鉴定。一共是七个人,只要四票支持,那么是真品!黄老也是被邀请的其中之一。

“爷爷,难道你当时就不知道父亲买了那对瓶子了吗?”小华听到这里忍不住的问到。这也是董凡想问的,但他没好意思问,现在见到小华问出来了,也下意识的看了看小华。小华比先前好了很多了,虽然眼圈依然是红的,但也没掉出来,也是难为她了。董凡一边听黄老的话,一边有点心疼的看着小华。

“哎!你那个父亲,性格也不知道像谁,就是那么的拧。当时我只知道他买了个瓶子,很是贵重,我也想看看,但东西不在家里放着,都在博物馆里锁着。本来我一直也都不干涉他的事,可当我听到他用了几万块买了那对瓶子后,我也有点急了。老在说让他带回来给我看看,可他不听,愣说上了展览再看也不迟。我见到他这么有信心,也不好自个去看了,那不是让他下不了台吗?可我没想到搞成这个样子!”黄老虽然和平静的说着,可谁都听的出来,那声音里面是有那么的无奈和懊悔。

董凡见到黄老这样,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其实可以想想,当黄老失去自己的儿子的时候,是多么的痛心。这些年,他一个人承受的东西,不比任何人少吧。

过了半响,黄老也回过了神,继续给小华和董凡说着。

鉴定会很快就开始了,由于是官窑的精品,而且还是一对,甚至可以在清宫造办处的档案中查到这对观音瓶当时的记录。可以说,大家都对对瓶子很是重视。

结果也很激烈,一直进行了几天都没能达成共识,没办法,眼看着安排出展的时间也不多了,大家就决定进行最后一次的投票。黄老也对这对瓶子拿不准,但他起码对这对瓶子有怀疑的态度。这点黄老回家也明确的给小华的父亲说过。但小华的父亲却对此不相信,反而劝黄老,黄老也是劝小华的父亲退出,到了最后两人都没能达成共识。

到了投票的那一天,大家都很谨慎,因为这关系不只是真还是假而已,这东西是要出展的,要是真有问题,那就掉的大了。黄老依然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没有选择真的。也许天意如此,也许是真的不看好,黄老的一票不只是决定了这对瓶子的真假,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一票居然决定了自己唯一儿子的性命。

听到这里董凡明白为什么小华的母亲不肯原谅黄老了,董凡也问了闻自己,在那个时候,自己是愿意维护自己的孩子,还是愿意维护真相呢?他没有找到答案。

后面的话,黄老没有再说,但小华和董凡都能明白。还有什么过程真的不重要,重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